大家好,上篇文章有沒有讓你對生物起源與人類的起源有了一些了解呢?不用怕,今天怡怡來給接著講。
他創立進化論學說的時候,正是英國資本主義向外擴張時期,年青的達爾文,

富有科學進取的精神。1831年,他在劍橋大學結束神學專業學習後,並不從事傳教士工作,而是乘著「貝格爾,號(也叫「獵犬號,)巡洋艦去環球旅行。他到南美洲時,採集了許多生物標本,對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動植物作了廣泛的考察,確立其生物進化的觀念。·1836年回國後,就專心致志地研究生物進化問題。1859年,他發表了著名的《物種起源》一書。
他認為物種可變,主張現存的物種是由過去的生物發展而來的,生物不斷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生物在世代相傳中有變化的理論,就是生物「漸變論萬,也就是「進化論」。直至今天,進化論還是現代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另外,他提出「自然選擇」的學說,論證生物界經常處於變化過程中,新種形成與舊種消亡是自然歷史發展的結果。他認為生物都有按幾何級數增加個體的傾向,而生活條件是有限的。因此,一切生物都必須為生存和留傳後代而進行鬥爭,這就是生存競爭。生存競爭包括生物跟無機條件的鬥爭,種間鬥爭和種內鬥爭。生物在生存競爭中,變異的生存機會在不同條件下並不一樣,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會得到生存和留傳後代,具有有害變異的個體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力量。
1871年達爾文又發表了《人類起源》一書,他用進化論的原則和自然選擇的原理,運用了解剖學、胚胎學、』殘留痕跡、返祖現象、心理活動等科學知識,無可辯駁地論證了人類和現代的猿類出於共同的祖先,人類是由已經絕滅了的古猿進化而來的。
達爾文的學說,對於當時流行的「特創論,、「目的論,、「預成論」、「人類中心論,等謬論以致命的打擊。英國的另一個生物學家赫青黎,支持了達爾文的學說,也提出了「人猿同祖「的主張。
1873年,德國的進化論者海克爾(1817-1911)在討論靈長類進化譜系時說,在本來意義的人出現以前的那一段,是「沒有語言的原始人" 。1889年,他進一步提出了一條人類進化線,認為現代人,即「智人,,是由.人猿類」通過假想的較為進步的沒有語言的「猿人」,及以後的「愚昧的人,發展而來的。他說的「沒有語言萬和「愚昧」等雖屬杜撰之詞,但卻提出了人猿之間有一個過渡階段———「猿人「的假說。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達爾文時代和以前的農業實踐(特別是育種實踐)以及自然科學成就的一個偉大的總結,是現代科學的一個基礎理論『它不但論證了生物的進化,而且又說明了生物怎樣進化,換句話說,它肯定了生命的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並且闡明了那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規律。
達爾文學派的進化論,提出生物進步性的發展,動物界在運動中前進,從而產生了人的主張,這就在生物科學中建立了歷史發展的辯證法觀點和唯物主義觀點。儘管進化論遭到宗教「獨創論」和有神論者的強烈反對和攻擊,但進化論的原理已經成為現代生物學的基礎,人類是從古猿發展而來的觀點,已為大多數進步人們所接受,並且也為越來越多從古地層中發掘出來的有關人類化石所證實。
但是、由於時代的限制,達爾文的學說也有其局限性。達爾文學說對生命和物種進化的複雜性認識不足,過分強調自然選擇的作用,著重漸進而否認有機界發展中的飛躍,而且認為種內鬥爭是生物進化的決定因素。達爾文論證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但他不了解從猿發展到人的原因和動力,沒有認識到勞動在這中間所起的決定作用,因而不能揭示出人類起源和發展的規律。
好了,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了,還有沒有更多想要知道的呢,請看下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