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高官47年後說出核戰秘密計劃,欲先發制人讓中俄損失6億人口

2020-12-05 無疆視野

我們都知道核戰爭是非常恐怖,一旦開啟則整個地球都將毀於一旦。作為目前核力量最強大的美國,他們的核武器發射程序在人們的想像中應該是非常嚴謹,而且管理極為嚴格才對。但實際上,其核武器發射權限級別之低,使用核武器的程序之簡單,實在是令人背後發涼。

據外媒報導,近日,Alpina Publisher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末日機器:一個核戰爭策劃者的自白》一書。 親歷者丹尼爾埃爾斯伯格講述了美國核政策的危險和魯莽。作為當年美國國務院軍事分析員和蘭德公司的僱員,他親自為裡根總統和參謀長聯席會議起草了一份一旦爆發核戰爭,中蘇及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員損失數據分析。

丹尼爾.埃爾斯伯格的結論是這樣的:美國對蘇聯、華約成員國和中國的先發打擊總計將造成6億人死亡;東歐地區將損失約1億人口;作為打擊蘇聯在列寧格勒的核潛艇基地的額外代價,芬蘭將被徹底從地球上抹去。

在書中,丹尼爾還詳細描述了核戰爭爆發之後的可怕情景:數百座城市將接連發生火災,煙塵會進入平流層,可能在那兒停留十多年。它們將遮蔽整個地球的天空並阻擋陽光,導致全球氣溫下降至上一個冰河時期的水平, 農業生產將停止,一兩年內會出現大饑荒。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丹尼爾在他30歲那年,也就是1971年完成分析數據之後,自己都被這煉獄般的場景所震撼。這使得他成為以為堅定的反戰人士。在他能力範圍之內,向媒體披露了美國政府在越南展開的不可告人的戰爭計劃,此舉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越戰的結束,也幾乎讓他永久的失去自由,幸得各方人士的保護才免於牢獄之災。

經歷此事之後,他不得不對很多事情保持沉默,不再輕易發表自己的言論。直到2018年,已經77歲的丹尼爾.埃爾斯伯格才將當年美國核戰爭計劃和盤託出,給世人以警示。在書中,他揭露了美國政府的三個謊言。

不先發制人的謊言

普通人通過電影等宣傳渠道,都認為美國在核打擊這方面是十分謹慎,而且是在受到攻擊後才採取反擊手段,然而事實上我們都錯了!埃爾斯伯格在書中指出,"美國的戰略體系始終強調先發制人"。

也就是說,無論前蘇聯或者中俄是否向美國發動攻擊,美軍都會採取戰術核彈警告和全面核打擊作為進攻手段,來令對手屈服。

關於核按鈕的謊言

同樣的,美國的電影告訴我們,只有受到總統授權,前方的指揮官才有權利按下核按鈕,否則就是嚴重違法。然而事實再次令我們不寒而慄,丹尼爾說:"實際上,不僅總統可以做出決定並下達命令,國防部長或五角大樓參謀長聯席會議也可以,甚至連距離華盛頓數千公裡的指揮官, 當他們覺得面臨毀滅性打擊的威脅時,都可以採取行動。"

據之前美國空軍核彈基地爆出的醜聞,美軍控制核按鈕的最直接人員甚至連軍官都不是,而是一群高中文化的軍士。他們在基地內酗酒,淫亂,倒賣軍用裝備,甚至吸毒,可謂五毒俱全了。很難想像全世界的生死存亡居然掌握在這些人手中。

關於核時代已經結束的謊言

作者在書中指出:"美國核盾的基本要素在今天仍與近60年前相同:成千上萬的處於高度準備狀態的核飛彈主要針對俄羅斯的軍事目標。"當中國崛起之後,中國正在取代俄羅斯成為美國的首要打擊對象。

儘管世事已變遷,蘇聯不存在,華約集團也已消亡,但在美國,美軍高層的眼中,沒有帶來任何改變,作為國家最高戰略,美國至今還在執行這樣的冷戰思維,既令人失望,又令世人不寒而慄。

作為一個已經77歲的老者,丹尼爾.埃爾斯伯格能向世人披露這些內幕的勇氣是值得敬佩的,在書中他特別強調:美國從始至今都未放棄在非核衝突中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準備。

這意味著不管你承不承認,在冷戰結束快三十年的今天,我們的老人,愛人和孩子依然生活在核惡魔的陰影之下,而隨時可打開潘多拉魔盒的黑手,卻在揮舞著普世和自由的大旗,這難道不是莫大的諷刺嗎?

相關焦點

  • 美媒抱怨川普得罪中俄
    資料圖:川普「2016年已如此艱難,2017年我們會好過點嗎?」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提問代表了世界在這個新年到來之際的焦慮。英國脫歐公投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使得2016年被稱為「共識瓦解的一年」,也讓人難免擔心2017年會不會有更多隻黑天鵝降臨,帶給世界更多動蕩和不安。各國媒體近日紛紛發表文章,關注2017年地區和國際局勢的熱點:川普入主白宮、法國德國大選、英國脫歐進程等榜上有名。美國「戰略預測」公司稱,2017年,IS勢力會有所削弱,歐洲進一步分裂,而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都將面臨「大考驗」。
  • 聯合多國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 美欲登月「圈地」?
    美國計劃的優勢與變數幾天前,NASA宣布與14 家公司籤下價值超過3.7 億美元的合同,尋求潛在的革命性太空技術,包括低溫技術的太空測試和月球4GLTE網絡。其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獲得最大金額合同(8970萬美元)。19日,諾基亞表示,該公司已獲得NASA的合同,將打造太空首個無線通信系統。據報導,合同金額為1410萬美元。
  • 印尼的跨海大橋計劃:成本高達250億美元,可連接2億人口
    面積47平方公裡,排名印尼第三,人口超5800萬(2019年數據),排名印尼第二。東西方的海上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分別從該島兩側通過,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第二個是爪哇島。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島嶼,1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居住著超過1.4億人口(2015年數據),比日本整個國家的人口還要多。該島目前是印尼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 西北望︱中俄美之間:如果不是「大三角」,是什麼?
    前文說到中俄美「大三角」難以復現,那現在的中俄美是什麼關係,是否中俄美不可能再形成三角關係?並非如此。三角關係本身只是一種結構形式,它是客觀的,具有工具屬性,並不帶有價值判斷。這種關係在國際政治中極為常見,任何三個存在著內在制約和互動關係的國家都可能形成三角關係。
  • 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
    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 世界人口排名前十的國家 2019年6月19日 HuangJiang來源:網際網路
  • 美國國家概況:全稱美利堅合眾國 人口3.087億
    人口 3.087億(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截至當年4月1日)。白人佔64%,拉美裔佔16.3%,黑人佔12.6%,亞裔佔4.7%(2010年美人口普查數據,族群劃分有交叉)。通用英語。據2007年估算數據,51.3%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23.9%信奉天主教,1.7%信奉猶太教,1.7%信奉摩門教,1.6%信奉其他基督教,不屬於任何教派的佔4%。
  • 聯合國發布最新人口調查,2050 年全球人口將達到 98 億
    目前中國有 14 億人口,印度有 13 億人口,未來 7 年內,印度的人口總數將超過中國。聯合國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尼日尼亞目前是世界第七大國家,但人口的增長速度能排進全球前十。在 2050 年前,奈及利亞將取代美國成為人口第三大國。
  • 中情局前局長將出席領館遇襲聽證會「說出一切」
    中情局前局長將出席領館遇襲聽證會「說出一切」 2012年11月16日 13: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4000億美元花得值!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以上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但是一旦被封鎖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是4000億美元花得值!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馬六甲海峽對於日本、中國、韓國,都是最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是"海上生命線",據了解,馬六甲海峽每天平均通過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過8萬多艘,成為僅次於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
  • 美專家:年底前美國無法擺脫疫情 2.3億人接種才能群體免疫
    (路透社)海外網1月6日電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美媒《華盛頓郵報》採訪8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2021年結束前,美國別想恢復到往日的正常生活;只有2.3億人接種疫苗後,美國才能夠達到群體免疫的狀態。《華郵》向專家們提問兩大議題,一是美國何時可達到群體免疫,二是請他們各自預期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
  • 中俄月球基地計劃今秋啟動:美國也可以加入,但必須答應一個條件
    其中中俄兩國合作的月球基地便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典範。近日,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表示,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將於今年秋季啟動月球基地計劃。月球基地想像圖中俄兩國的月球基地計劃始於2019年,當時是俄羅斯方面主動向中國發出合作提議,隨後雙方就該提議做了進一步的細化,於是誕生了正式的中俄月球基地計劃。
  • 2100年,中國人口為什麼就只剩下6億?
    最近,有權威機構測算出,到2100年,中國人口估計會下降至6億,在短短幾十年裡,中國人口將減少8億。  而人口專家則對此嗤之以鼻。他們認為,到2100年中國人口究竟是多少,誰也說不清楚,其中充滿很大變數。所謂的人口降至6億,實在是為了吸人眼球的數據,沒有任何參考價值。與其做這種毫無意義的預測,不如分析分析這一二十年的情況。  不過,殘酷的數據也告訴我們,儘管中國政府已經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未來幾十年,中國人口數量將會步入快速減少的趨勢中。
  • 中俄「東北—遠東」合作展現活力
    日前,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指出,共同推動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大橋儘快通車,實施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建設項目。跨黑龍江(阿穆爾河)索道建成後,兩地民眾單程只需6分鐘即可到達對岸。這些項目正是中俄跨境交通設施建設不斷提速的縮影。
  • 從美國人口滿3億看世界人口問題
    一、 美國人口增長靠移民     美國人口的發展是世界人口發展史上一個值得研究的特別案例。從1776年7月4日建國開始算起,美國人口直到1915年才達到1億。美國人口用了139年的時間才突破1億。但隨後增速加快。此後52年的1967年,美國人口超過2億。39年後的今年,美國人口達到3億。如果繼續以這樣的高速度發展下去,再過37年,美國人口就會突破4億。
  • 32年後將達98億!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人口?
    1800年左右,人類總人口達到約10億;1927年約20億;1974年,全球人口增加到40億。   2017年6月,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發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增約8300萬人。全球人口將在2023年左右達到80億,除非出現無法預料的情況,預計將在2050年達到98億;到2100年達到112億。
  • 封鎖打壓適得其反美促使中俄太空緊密合作美媒:NASA要加油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
  • 美防長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還強拉中俄,不料評論「翻車」
    美國為了削弱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欲拉攏「盟友」建立聯盟阻礙中國的發展。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還頻繁就「中俄威脅」進行炒作。近日,在大西洋理事會舉行的活動上,埃斯珀再次就此發表演講。他在講話過程中稱,美全球同盟實力無可匹敵。
  • 2019年全國人口大數據:人口總量突破14億 老年人口佔比達18.1%(圖)
    分區域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比上年末提高0.72、1.20、1.16和0.47個百分點。城鎮化發展呈現出中西部快於東部和東北地區的態勢,區域間城鎮化水平差異進一步縮小。萬人,佔12.6%。
  • 世界人口史!未來40年,亞洲人口可能再增加13億
    1804 年世界人口首次達到 10 億,到 1900 年達16.5 億。進入 20 世紀,人類也進入有史以來人口增長最快的時期,1927年增長到 20 億,從 10 億增長到 20 億用了 123 年。儘管 20 世紀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在20 世紀前半葉,年平均增長速度仍未超過 1%,但在 20 世紀後 50年,世界人口數量激增,年平均增長率近 2%。
  • 美媒又用「電磁脈衝」忽悠:小心中俄核電磁攻擊!
    文章根據前中情局專家最新出版的一本書的內容稱,美國很容易受到高空核爆炸或太陽風暴造成的毀滅性電磁脈衝事件的影響,並建議實施一個與當年製造核武器的「曼哈頓計劃」類似的三年應急計劃,對美國的電網進行防電磁脈衝加固。文章還拿中俄朝伊的電磁脈衝武器來證明威脅的緊迫性和嚴重性。電磁脈衝事件或致數百萬美國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