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很多人會想到他的霸氣或者詭譎,是一個奸雄。然而很少有人想到他的武力。誠然作為一個統治者,個人勇武的作用要遠遠低於他的智謀、戰略。但是在漢末三國的亂世當中,隨時出現突發情況,個人武力也必不可少。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曹操的個人武力。
幼年時期——譙水擊蛟
曹操在幼年時期就表露出個人勇武和臨危不懼的一面。在《三國志集解》中引用的《幼童傳》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說曹操在十歲的時候,在譙水裡洗澡玩水。這個時候出現一隻"蛟"。"蛟"在古代是一種神話生物,與龍的關係比較密切。現在一般認為"蛟"是對鱷魚的稱呼。小編不確定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但姑且以鱷魚視之。
這條鱷魚打算獵食曹操,但是曹操沒有驚慌,而是奮力抵抗,最終逼退鱷魚。曹操沐浴完事回家,也沒有跟大人說起這件事。後來有個人遇到一條大蛇,嚇得四處亂跑。曹操笑著說:"我遇到蛟的襲擊尚且沒感到害怕,他怎麼害怕蛇到這個程度呢?"眾人問曹操是怎麼回事,才了解曹操在譙水擊蛟的危險經歷。
青年時期——舞戟於庭
曹操在少年時期擊退鱷魚,而在青年時期,也有勇猛的表現。當時宦官勢力非常猖獗,迫害忠良、操控權柄,給東漢的政治搞得烏煙瘴氣。曹操的養祖父曹騰雖然也是宦官,但是曹操並不與宦官集團同流合汙,還表現出與宦官集團對立的態度。在東漢末年名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資源,曹操與宦官敵對的態度,或許是為博取名望的需要。
比如東晉史學家孫盛的《異同雜語》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曹操曾經私自遷入中常侍張讓的家中,結果被張讓發現。於是曹操一邊舞動手戟自衛,手戟是一種短戟,可以投出去當暗器也可以當兵器,一邊跳牆逃跑。史料中的評價也非常高:"才武絕人,莫之能害。"小編個人認為曹操刺殺張讓的目的並不是真的想置張讓於死地,而是為自己博取名望。但即便如此,完成這個人物也需要個人武力為條件。
壯年時期——手殺甚眾
隨著"黃巾起義"的爆發、漢靈帝去世、董卓擅政,東漢末年開起了軍閥混戰的亂世。在這樣的亂世當中,無論是在戰場上的搏殺,還是遭遇突發情況,都容易危及到生命。在這樣一個亂世的舞臺上,曹操作為一個創業者,也難免身陷險境,無論是在充當部隊鋒芒還是在潰敗的道路上。
而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曹操也憑藉個人勇武親手殺死過很多敵人。在《魏書》中記載,曹操在拒絕與董卓合作,逃出洛陽的時候,曾經路過古人呂伯奢的家中。當時呂伯奢並不在家,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想搶劫曹操的財物和馬匹,曹操手刃數人逃了出來。
另外在"汴水之戰"的潰敗之後,曹操到揚州重新徵募士兵,結果半道上發生兵變,新兵在夜中燒曹操的營帳。曹操親手殺死數十亂兵,才控制住局面,沒有被亂兵所殺。如果曹操的個人武勇不夠,很有可能過早死在各種險境當中,而無法在北方稱霸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太平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