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州山村大學生的養蜂技術,牛!

2021-01-09 貴州網
盤州山村大學生的養蜂技術,牛!
發布時間:2019-05-20 15:27:28      來源:六盤水日報

  「目前還沒發現其他人完全掌握了這兩項技術,可以說他的技術目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5月12日,在盤州市石橋鎮麻玉崗村村民李波簡陋的養蜂大棚裡,中國林科院資源昆蟲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成業博士,用堅定的口氣評價李波的人工繁育七裡遊和青米蜂技術,評價同時得到了兩位同行日本專家的肯定。

  據王成業介紹,胡蜂的人工培育難度很大,尤其是養殖前景非常好的七裡遊和青米蜂,國內外都是從野外抓取蜂王后再進行養殖。有人嘗試過人工培育,但都以失敗告終。

  來自日本的兩位專家分別是日本地蜂聯合會理事佐藤文洋、日本立教大學教授、理學博士野中健一,他們在日本主要從事胡蜂科的青米蜂等小型胡蜂的生物學習性研究,是世界資深的胡蜂研究專家。中國林科院資源昆蟲研究所的王成業博士主要從事食藥用昆蟲的研究,對青米蜂有著特別的興趣,已經開展了數年的研究工作。

  今年29歲的李波,出生成長在高寒貧瘠的麻玉崗村,祖祖輩輩的養蜂吃蜂習慣,使他從小就對蜜蜂、胡蜂等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讀初中時,為能抓到蜜蜂和胡蜂,他凌晨兩點便獨自一人在村後的山林裡忙碌。考上大學後,李波對蜜蜂胡蜂的興趣不但不減,反而更加濃厚了,並開展了對當地野生胡蜂的研究。大三時,李波就帶著弟弟外出考察學習,動員並指導弟弟成功開展了胡蜂養殖。藉助這一條件,他開始了胡蜂的人工繁育試驗。

李波(右一)向野中健一、佐藤文洋和王成業介紹自己的養蜂情況。

  大學畢業後,李波抱著試試自己能否適應設計工作的心理,應聘到貴陽一家設計院擔任建築設計工作。憑著紮實的學業、勤勞的品格,他的月薪能有上萬元。但半年後,他還是懷著帶領村民一起養蜂致富的初心,放棄高薪和舒適的城市生活,回家與弟弟一起從事胡蜂養殖,為此遭到父親的痛罵和左鄰右舍的嘲笑。但他不為所動,東拼西借了2萬多元建起了養蜂大棚,用於胡蜂的人工繁育研究,又借款3萬多元到雲南、四川和湖南等地考察學習胡蜂養殖技術。每次考察回來,他就一頭扎進養蜂大棚,潛心研究胡蜂的人工繁育與野外放養試驗。為此,他長期吃住在遠離村寨的野外大棚,晚上只能數星星打發孤獨和寂寞,幾乎每天都會遭遇胡蜂的叮咬。

  在媽媽的支持下,經過三年的不懈努力,李波終於在2018年5月完整掌握了七裡遊蜂的人工繁育和野外放養技術,之後又成功完成了青米蜂的人工繁育和野外放養試驗,成為世界上首位完整掌握這兩種胡蜂人工培育技術的人。

  去年12月25日,李波用自己培育的七裡遊蜂包參加了在雲南舉行的中國超級大蜂包比賽,他的人工繁育七裡遊蜂王技術引起業界轟動,應邀參加比賽活動的野中健一教授對李波的成功深感震驚,與李波相約一定到他的蜂場交流學習,於是有了與佐藤文洋和王成業的麻玉崗一行。(許斌)

相關熱詞搜索:胡蜂 野外 日本 貴州網

相關焦點

  • 臨縣青條山村組建蜂養殖專業合作社 15個深度貧困戶脫貧有保障
    本報訊(記者 任永亮 通訊員 劉生鋒)7月5日,地處臨縣大山深處的青涼寺鄉青條山村蜂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掛牌運行合作社社長楊秋平欣喜地告訴記者,三年內全村養蜂規模將達到1000箱,產量達到5萬公斤,幫助每戶貧困戶年增收500元。  地處臨縣大山深處、有著300多口人的青涼寺鄉青條山村,空氣清新,遠離汙染,花草資源豐富,蜜源廣闊,有著得天獨厚的養蜂自然條件。
  • 轉讓工廠回鄉養蜂欲帶村民同致富
    脫貧「蜂王」     轉讓工廠回鄉養蜂     欲帶村民同致富     一處山腳下,打開新的木門,裡面是一個地窖。     對陳本旺的歸來,村民們都感到意外,更沒料到的是,他竟然要在山上養蜂。「我們本地的蜜蜂能採蜜,他這個蜂聽說蜜都不能採。」起初,村民們對他的項目並不看好,甚至對超過蜜蜂個體好幾倍、且與馬蜂相似的胡蜂產生恐懼。
  • 美國養蜂史 | 綠會蜂巢基金薦讀
    編者按:近日,綠會蜂巢基金的小夥伴們研究中外養蜂史及對我國大規模「生物增產」行業的啟示時讀到一篇上個世紀80年代的文章,翻譯學習如下。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是世界養蜂大國,蜂群數量和蜂產品產量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首位。
  • 福建養蜂人養中蜂,是蜜源植物主要,還是養蜂技術主要呢?
    養中蜂相對來說,技術要比花源重要一點,但是花源也很重要。主要是中蜂善於採集零星的蜜源植物,一般農村都有很雜花雜草,如果再加上一兩個大蜜源植物,這樣的花源,就能養殖好中蜂。其實很多人認為花源比技術主要,這只是針對野生中蜂或者土養中蜂,這種養蜂方式,根本不能算人工養殖蜜蜂。
  • 中國最「牛」小山村:人口僅2000多人,卻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小山村,被譽為中國最「牛」小山村:人口僅2000多人,卻走出了12位博士28位碩士。雖然說對於一個村子來說2000多的人口不算太少,但是這個村子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走出了12位博士和28位碩士,這樣的輝煌成就對於一個小鎮來說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而這個小山村就是位於福建龍巖的古樓村。那麼為什麼這個小山村能出現這麼多人才呢?
  • 牛!皮可擼,骨可盤,連鼻涕都有人……
    牛在我們生活中不說舉足輕重,起碼也是必不可少,作為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衣食住行四大需求,牛就佔了其中三項。前兩天看《博物雜誌》的科普,才知道牛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都可被物盡其用,除了皮、肉、骨、血、奶可以吃,至少有二十幾類牛產品進入過醫學典籍,甚至包括牛鼻涕、耳屎等。
  • 西北大學食品學院勇奪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賽舉辦6年來,累計有1578萬名大學生、337萬個大學生團隊參賽。本屆大賽從5月份啟動,11月份結束,歷時半年。共有來自國內外117個國家和地區、4186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1萬人報名參賽,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雙創賽事之一,被譽為「全球最好的路演平臺」。
  • 太白縣鸚鴿鎮:梁家山村舉行榮登金 榜勵志獎學儀式
    本網寶雞訊: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正值2020年秋季新錄取大學生入學之際,9月7日上午,梁家山村舉行榮登金榜勵志獎學儀式,由駐村第一書記胡明亞主持,包片領導、四支隊伍、各組組長及村民代表共計30餘人參加儀式。
  • 蜜蜂養殖技術 養蜂五十名詞解釋
    5、蜜粉源:是養蜂生產的首要條件,是養蜂生產的物質基礎。6、花蜜: 花蜜是花內蜜腺的分泌物,植物開花時,植物體內貯存的有機質一部分輸送到花部後,轉化為糖汁貯存在蜜腺內,在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下,糖汁會透過蜜腺表皮分泌到蜜腺外,形成花蜜。
  • 貴州苗族大學生返鄉養胡蜂 年入百萬並帶動村民致富
    王炳真 攝中新網貴州榕江3月31日電 (周燕玲 李婧)31歲的韋國良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八開鎮亞類村苗寨的第一個大學生,在外工作2年後返鄉創業,從事胡蜂研究和養殖,目前年收入百萬元。2008年,韋國良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浙江、天津等地工作,期間了解到人工養殖胡蜂前景十分廣闊後,2011年3月,他返鄉創業,從事胡蜂養殖。韋國良查看胡蜂築巢情況。
  • 實用養蜂技術問答,蜜蜂的生物特性如何?
    實用養蜂技術問答,蜜蜂的生物特性如何?什麼是蜂群?蜜蜂是群體性昆蟲,單只的蜜蜂脫離群體之後就不能夠生存下去,這是為什麼?從養蜂的角度上看,我們把具有生產能力的蜂群,區分為了這幾種崗位:採蜜群、繁殖群、蜂王漿生產群、造脾採蠟群等等。而沒有生產資格的蜂群,則是分為了無王群、交尾群等等。
  • 短蜂框養蜂新技術,普通蜂箱簡單修改,一箱蜜蜂變兩群
    作為現代養蜂法中的活框養蜂方式,早已經是養殖蜜蜂的主流方式,所以許多養蜂人都是在活框養蜂基礎上,進行優化或改造,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中蜂養殖方式。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原有的活框養殖工具,我們研究了一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只需要簡單的修改一下原有的普通蜂箱,就能完美的使用。
  • 香江來信|為何又「牛」又「黃」?一名校友眼中的港大學生會
    我是港大畢業生,今天我想講講我眼中那個又「牛」又「黃」的港大學生會。2012年,我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香港高考」),考入了香港大學工程學專業,全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後都非常開心。因為眾所周知,香港大學(港大)是香港最知名,同時也是錄取難度最高的學府之一。一些熱門學科如醫學、法律等每年只錄取約40名學生,要求多項科目成績需達到滿分,可以說是絕對的「精英教育」了。
  • 養蜂怎樣防螞蟻 ?
    那麼我們在養蜂過程中該怎麼防治螞蟻呢?一、摧毀巢穴我們要定時觀察蜂箱情況,如果發現有螞蟻進入蜂箱後,要立即在蜂箱周圍尋找螞蟻的巢穴。可以跟著螞蟻的行駛路線尋找,找到螞蟻巢穴後要及時摧毀。摧毀螞蟻巢穴要非常徹底,因為螞蟻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強,蟻后的誕生也很快,如果沒有徹底摧毀的。
  • 定點活框土養中蜂,基礎分蜂法之四,養蜂新手必看必學的技術
    在學習養蜂技術的時候,新手朋友們,一般在學習養蜂日常管理技術,各個方面的時候,第一個面對的困難問題,其實就是分蜂技術。因為這也是養蜂技術裡面,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也是用到最多的操作技術。雖然分蜂的原理簡單,但是,也有很多的技巧,很多的小竅門。
  • 養蜂的人兒,趕花的故事,蜂農是這樣趕花採蜜的!
    養蜂是一個職業,一個走遍中國的職業,既有旅行的快樂,也有生活的艱辛,本文就來介紹3個養蜂故事,和大家一起來體會其中的苦與樂。養蜂的人兒二、多年養蜂的閆樹文,心願已了交城縣的閆樹文養蜂二十餘載,每年都會天南地北的追趕花期,放牧著蜜蜂,收穫甜甜的蜂蜜,如今他已有自己的養蜂場和蜂蜜加工企業,帶領著村裡人一起來養蜂致富。
  • 盤州Z40CM硬度有多少度HRC
    盤州Z40CM硬度有多少度HRC鋼中除含有碳(C)元素和為脫氧而含有一定量矽(Si)(一般不超過0.40%)、錳(Mn)(一般不超過0.80%,較高可到1.20%在少數要求不高的場合,也有人用簡易可攜式布氏硬度計或錘擊式布氏硬度計測試,但是,這些儀器誤差太大,技術指標中給出的誤差是±8%,實際應用中的誤差常常超過10%,只能給出一個粗略的結果。近年來,裡氏硬度計被廣泛應用,它測試快速,方便,測試值可自動轉換成布氏硬度值,因此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用戶可直接加工成模具而不必進行後續熱處理。
  • 《養蜂的秘密》:打開蜂箱看蜜蜂的世界,養蜂其實沒有那麼多秘密
    反正每次看到這些「嗡嗡嗡」的小動物,都會躲得遠遠的,更不用說養蜂這件事了。事實證明,想要克服對一件事物的恐懼,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試著去了解它。就像對於害怕蜜蜂這件事情,看過《養蜂的秘密》之後,不僅對蜜蜂的恐懼心理大大減輕,甚至還產生了養養試試的奇怪想法。
  • 蜜蜂養殖,為什麼一些有經驗的養蜂人不願將經驗傳授給新手?
    作為這個問題,我用我一生中六十餘年的養蜂過程來。作為養蜂上面的技術問題,可以說是養蜂界永遠也學習不完的東西,它是沒有頂峰的,是永遠探討不盡的新技術。它不象有的技術是比較有規律的,可以用一種模式去代替技術進行傳授。
  • 【脫貧攻堅在路上】90後養蜂青年的自主脫貧甜蜜夢
    他靈機一動,把蜜拿去城裡賣了,萬萬沒想到,不到十斤的蜂蜜賣掉後竟然賺了2000元錢,陳文寶的心思馬上活絡起來,不如乾脆發展養蜂賣蜜,這個想法如一竄小火苗點燃了陳文寶的致富信心。 說幹就幹,他開始自學蜜蜂養殖技術、自尋養蜂基地,沒有蜂箱,就用自家米倉木板做;沒有蜂種,自己上山去找。在自學基礎上,陳文寶邊幹邊摸索,邊嘗試邊總結經驗,第一年養殖了8箱蜜蜂,就掙到了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