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物真是千奇百怪 海豚與鯨結合生下鯨豚

2021-01-13 騰訊網

鯨豚:海豚與鯨的愛情結晶——「鯨豚」 ,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是千奇百怪,不僅時常有新的物種被發現,就在目前已知的生物當中,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雜交品種,由海豚與鯨結合產生的「鯨豚」就是其中之一。

有人曾經發現過野生的「鯨豚」,不過這個消息並沒有被證實。多年以來,一些科學家堅持在太平洋海域對由鯨類發出的獨特聲音進行監聽,他們確信其中的一些聲音是由藍鯨和其他鯨類雜交產生的物種所發出的。

要窺探鯨和海豚的私生活,就不得不先說說那些世界上最大的「傢伙」。

毫無疑問,奪得頭籌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它的陰莖可達2.5 -3米長。不過以藍鯨二三十米的個頭,有這麼長的陰莖也不足為奇。一般的大型鯨類,其陰莖都比較壯觀

鯨豚類大多數是多夫多妻制,一個雌性在繁殖季節內可能和多頭雄性交配,為了能在激烈的精子競賽中取勝,它們都進化出了更大的蛋蛋,有些鯨類的蛋蛋甚至比它們的腦子還要大很多。

將鯨類和其他不同種類的海洋哺乳動物進行雜交,聽起來似乎不太可能,但事實上確實存在。1985年,夏威夷海洋公園中出生了一頭鯨豚,這是一個名符其實 的混血兒,名叫可凱瑪盧。

可凱瑪盧的父母分別是一頭重約2000磅(約合907公斤)的雄性偽虎鯨和一頭重約400磅(約合181公斤)的雌性寬吻海豚。 可凱瑪盧於2005年又產下了一頭健康的雌性鯨豚。夏威夷出生的鯨豚有66顆牙齒,而雄性偽虎鯨則有44顆牙齒,寬吻海豚有88顆牙齒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海豚與鯨的愛情結晶:「鯨豚」可凱馬魯(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是千奇百怪,不僅時常有新的物種被發現,就在目前已知的生物當中,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雜交品種,由海豚與鯨結合產生的「豚鯨」就是其中之一。「鯨豚」可凱馬魯(Kekaimalu)就是一個例子,它是由一頭寬吻海豚(bottlenosedolphin)和一頭偽虎鯨(falsekillerwhale)雜交而生的,可凱馬魯的父母是在一起玩耍的時候產生感情的,1985年的時候它們在美國夏威夷的海洋公園裡生下了可凱馬魯。
  • 寬吻海豚與偽虎鯨雜交產下鯨豚(圖)
    「鯨豚」可凱馬魯      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是千奇百怪,不僅時常有新的物種被發現,就在目前已知的生物當中,也有可能出現新的雜交品種,由海豚與鯨結合產生的「豚鯨」就是其中之一。「鯨豚」可凱馬魯(Kekaimalu)就是一個例子,它是由一頭寬吻海豚(bottlenose dolphin)和一頭偽虎鯨(false killer whale)雜交而生的,可凱馬魯的父母是在一起玩耍的時候產生感情的,1985年的時候它們在美國夏威夷的海洋公園裡生下了可凱馬魯。
  •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鯨
    鯨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但是鯨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科學家通過把原始鯨類的化石與現存鯨類的骨骼進行比較,推測鯨類家族誕生於5000萬年前。作為哺乳類動物,鯨保留著與陸地哺乳動物相似的特徵。例如,鯨仍然以胎生的方式繁殖下一代,在母鯨腹腔內,小鯨藉助臍帶從母鯨體內獲取營養,並藉助母鯨的身體排出自身的代謝廢物,分娩出的小鯨仍然需要母鯨的保護。 在演化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適應水生生活,鯨的身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 擁有世界上最靈活的丁丁,海豚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上最淫亂的生物?
    廣義上的海豚是對海豚科(學名:Delphinidae)的一類水生哺乳動物的統稱,現存17屬,近40種,是鯨類中最大的一科,為小型或中型齒鯨,廣泛生活於世界各大洋,在內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中也有分布。
  • 鯨和海豚的社交生活與人類相似
    新研究表明鯨和海豚(鯨目動物)有著與人類相似的社交生活,它們有親密的社交群體、複雜的人際關係網、地域方言和一對一的聊天。這些都得益於它們聰明的大腦。由各國科學家共同組成的國際團隊收集了90種海豚、鯨魚和鼠海豚的信息,這成為了同類研究中第一個在鯨類動物大腦體積和社會行為上收集如此大的數據集的研究。
  • 黃牛和水牛不能雜交,為什麼海豚和鯨卻能雜交?
    很多動物之間都可以雜交,這在楊寵物狗或者寵物貓的朋友是有切身體會的,辛辛苦苦養的一隻純種狗或者貓,不知道那天出去鬼混的時候被哪種土狗或者土貓給上了,結果生出來雜種貓貓狗狗,那個無名火,丟又不忍心,養著又礙眼,實在不知道如何處理!
  • 海南日報數字報-鯨落萬物生
    ■ 本報記者 王玉潔   一鯨落,萬物生。  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
  • 深讀|鯨落萬物生——揭秘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
    一鯨落,萬物生。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何為鯨落?
  • 科學家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一鯨落,萬物生
    而鯨落這個由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來自unsplash作為地球上最龐大的哺乳動物之一,一條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生態系統百年之久。有時這些遺骸也會被衝上岸,為陸地上一些獵食物種提供食物。來自unsplash有人說:「一鯨落,萬物生。」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唯美的死亡,從完整的身體到一副巨大的骨架,最後什麼也不剩......震撼於鯨魚的最終歸宿,也許是鯨獻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 鯨和海豚為什麼能雜交?同樣是牛的水牛黃牛卻不能雜交?
    很多動物之間都可以雜交,這在楊寵物狗或者寵物貓的朋友是有切身體會的,辛辛苦苦養的一隻純種狗或者貓,不知道那天出去鬼混的時候被哪種土狗或者土貓給上了,結果生出來雜種貓貓狗狗,那個無名火,丟又不忍心,養著又礙眼,實在不知道如何處理!
  • 鯊魚、海豚都乾乾淨淨,鯨身上怎麼會那麼多寄生物?它們會疼嗎?
    鯨蝨的食物為藻類和浮遊生物,但鯨蝨一般不會對寄主健康造成影響。另一種毛骨悚然的寄生物-藤壺藤壺幾乎可以寄生在很多物體上,比如礁石和船底,還有浮木或者鯨的體表。藤壺並不是一種軟體動物,而是一種甲殼類動物,它有石灰質的殼體,在很長的時間內都被當作貝殼,但藤壺與蝦和螃蟹更親緣一些,是不是有點超出你的想像?
  • 一鯨落,萬物生!這個星球上最浪漫的死亡——「鯨落」
    1998年,夏威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北太平洋深海中,至少有 43個種類的12490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從系統的組成來看,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區別,就是生物需要的物質和能量的承載和傳輸,依賴的是海洋生態環境,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物種群落、生活方式、能量和營養物質來源、消費和分解方式的不同。
  • 鯨落萬物生,鯨魚死後叫鯨落,鯊魚死後叫什麼?
    一直以來海洋都是一座未被探索的寶藏,眾所周知生物都逃不過生老病死的輪迴,而作為海洋霸主之一的鯨魚的死亡又是什麼樣的呢?有些東西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去,一代霸王的落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很唯美而又憂傷的名字,那麼鯊魚死後叫什麼呢?首先咱們先來說下鯨落,鯨落是指鯨類動物死後,從海洋表面下沉到半深海和深海區域的想像。在下沉的過程中被眾多海洋生物啃食,消化產生的一系列生物,物理和化學變化,使原本龐大使身軀逐漸變成無法被消化的遺骸所產生的生態系統。
  • 中國海域有哪些鯨類?
    齒鯨類:抹香鯨、小抹香鯨、侏抹香鯨、虎鯨、偽虎鯨、侏虎鯨、布氏中喙鯨、銀杏齒中喙鯨、柯氏喙鯨、貝氏喙鯨、朗氏中喙鯨、短肢領航鯨、瓜頭鯨、真海豚、瓶鼻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熱帶點斑原海豚、條紋原海豚、弗氏海豚、糙齒海豚、中華白海豚、印度駝海豚、裡氏海豚、太平洋斑紋海豚、印太江豚、東亞江豚、長江江豚、白鱀豚。
  • 南海「鯨」喜
    「如果鯨類動物喜歡你呢,它們就會鑽到船艏的浪花裡衝浪。」林文治說,船隻航行過程中會推起一些浪花,像熱帶斑海豚、弗氏海豚、長吻飛旋海豚就會遊到船頭,鑽進浪花裡跳躍、翻騰,「像短肢領航鯨,則會停下來集體把上半身浮出水面圍觀我們,充滿好奇的樣子。」
  • 鯨魚和海豚為什麼能雜交?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鯨豚獸」是寬吻海豚與偽虎鯨、花鯨結合的後代,偽虎鯨雖然名為鯨,實際上它也是海豚科的,算是一種大型海豚。花鯨學名灰海豚,也是海豚科的。另外虎鯨、侏虎鯨、領航鯨、瓜頭鯨都是海豚科的。海豚和鯨屬於同一目,之前稱為鯨目,現在鯨目和偶蹄目合併為鯨偶蹄目,海豚就是對小型齒鯨的統稱。
  • 海豚和花鯨同遊一池六年 產下罕見「鯨豚獸」(圖)
    「我叫波爾,對,就是那隻『惹禍』的花鯨。我今年7歲了(相當於人類的25—30歲),正值談情說愛的年齡,這不,今天這些遠道而來的人們,就是特意衝我的羅曼蒂克故事來的!」  花鯨波爾的自白:6年相守,我們日久生情  6年前,我和歡歡還有另外兩隻海豚妹妹,被從日本轉運至瀋陽,並在撫順皇家海洋世界安了家。
  • 鯨魚、海豚等海生哺乳動物是如何在水中睡覺而不被嗆著的呢?
    在這裡,小編首先要闢謠,網絡傳言「海豚是不需要睡覺」的論斷絕對是錯誤的,作為高智商哺乳動物,即使生活在冰冷、深不見底的海洋當中,也是需要睡覺的。然而,對於大自然中許多生物而言,它們並不需要像人類一樣每天要至少長達八小時的連續睡眠。
  • 南海尋鯨記
    甲板上傳來驚呼:「一大群熱帶斑海豚!估計超過100頭了!」大家迅速爬出被窩,不顧滿面油光,直接跑上二樓,只見成群結隊的海豚圍在「天龍號」科考船船舷兩側三四米處,上下擺動尾鰭前進,在海面劃出一道道弧線。團隊首席科學家李松海糾正:「這不是熱帶斑海豚,是長吻飛旋海豚。」一旁的隊員邊記邊說:「長吻飛旋海豚,6點20分,GPS位點46。」這是海上尋鯨的第9天。
  • 千奇百怪的海洋動物
    由於海水深度、溫度等的條件的不同,海洋中浮遊生物和底棲生物在分布上存在著很大差異和變化。這種差異變化直接影響了以浮遊生物為食的其他海洋動物的活動與分布。科學家把種類繁多的海洋動物分為三大類:海洋無脊椎動物,海洋原索動物和海洋脊索動物。它們在結構形態和生理特點上具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