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個8歲的英國男孩在海邊玩耍時,撿到一塊米黃色的大石頭,經過鑑定,人們發現它並不普通,而是一塊價值約40萬元的香料「龍涎香」,由於「龍涎香」特別珍貴,又被譽為「海上漂浮的金子」。可是你知道嗎?這塊香料卻是海洋鯨類嘔吐出的一種排洩物!這種排洩物在空氣中,經過氧化,能夠釋放出持久的香氣。
鯨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但是鯨不屬於魚類,而是哺乳動物。科學家通過把原始鯨類的化石與現存鯨類的骨骼進行比較,推測鯨類家族誕生於5000萬年前。
藍鯨,屬於鬚鯨類,是現存最大的動物,體長可大33米,重達200頓。
作為哺乳類動物,鯨保留著與陸地哺乳動物相似的特徵。例如,鯨仍然以胎生的方式繁殖下一代,在母鯨腹腔內,小鯨藉助臍帶從母鯨體內獲取營養,並藉助母鯨的身體排出自身的代謝廢物,分娩出的小鯨仍然需要母鯨的保護。
在演化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適應水生生活,鯨的身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例如,除了鯨胎兒體表有一些毛髮,出生後體表不再有毛髮,前肢演變成像魚一樣的鰭狀,從外表來看,後肢已經完全消失了;鯨祖先的能夠收集空氣中聲波的耳骨,已經演化為對水的波動敏感的聽骨泡;牙齒由最初的用於研磨的磨牙變為簡單的耙齒,耙齒只能撕咬但不能咀嚼食物;鼻孔也從口鼻部的前端逐漸轉移到頭頂,形成了呼吸孔。
正在捕食海豹的虎鯨,屬於齒鯨類,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
科學家對鯨類進行比較,將其大致分為兩個類群:齒鯨和鬚鯨。齒鯨和鬚鯨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是否有堅硬的牙齒。
白鰭豚,屬於齒鯨類,是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所剩數量最少的一種,為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齒鯨類,具有鋒利的牙齒,代表成員有抹香鯨、虎鯨等,它們藉助鋒利的牙齒,能夠快速撕咬獵物獲取食物,我們熟悉的海豚也屬於齒鯨類,它們是個頭比較小的鯨。目前發現的「龍涎香」,大多數來自於抹香鯨。
成年的鬚鯨沒有牙齒,只能藉助口部過濾一些小型水生生物,進食的時候將魚蝦連同海水一起吸到嘴裡,然後將食物濾出來吃掉。鬚鯨類代表成員藍鯨,是鯨類個體最大的物種,體長可達33米,重達200噸,每日需要不斷進食大量食物才能滿足對能量的需求。
作者:李京偉
審稿人:江建敏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