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圖)

2021-01-20 東北新聞網

  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

  年初以來,鞍山以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引進國內外先進適用技術和高端人才為支撐,實施建平臺、強主體、促轉化、築高地等舉措,不斷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系統。上半年,鞍山市新增眾創空間3個,新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5項,已培育擬申報高新技術企業30家。

  建平臺強主體289家企業入庫

  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按照「企業主體、市場機制、任務導向、政府服務」原則,重點在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面向重大需求開展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產學研合作,規劃建設高水平研發平臺。推動各縣(市)區、開發區面向國內外引入專業機構、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參與「創谷」建設,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打造融合高端生產生活生態功能、聚集高端創業創新創造要素的創新集聚園區。目前,萬泓公司「拓派匯智谷」和國遠集團的「遼寧電子科技智能製造谷」已初具雛形,並不斷完善其服務孵化功能,年底將打造成鞍山市首批示範性「創谷」。

  培育科技創新主體。落實「高企三年倍增計劃」,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庫,首批入庫企業289家,為科技小巨人企業和高企培育工作選種育苗。今年上半年,召開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訓會,省科技廳專家授課,200餘家企業接受培訓。組織開展了第一屆鞍山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報名團隊和企業218個,6個項目獲一等獎、12個項目獲二等獎、24個項目獲三等獎,市政府分別給予3萬元、2萬元、1萬元資金獎勵。

  促轉化築高地企業加速成長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市政府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等1125家企業上門服務,了解技術需求,為每一個具有發展意願、遭遇技術發展瓶頸或急需轉型升級的企業,對接一個高校院所或專家團隊。組織科技成果推介、創業創新沙龍、項目路演和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活動。

  今年4月,召開了鞍山市2017春季科技成果推介會,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瀋陽建築大學等8家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作了重點項目推介。

  發展區域創新高地。加快鞍山高新區建設。推動高新區以協同耦合、借力發展思路,主動融入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繼續加大對哈工大研究院等在孵項目的扶持力度,加速實現項目產業化;與遼寧瀚華、富國禹銘聯合組建7億元股權投資基金,加速企業度過早期成長期,目前已與20餘家科技企業項目進行了首輪對接。

  鞍山高新區獲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積極申報省級高新區,組織騰鰲經濟開發區、鐵西經濟開發區、鞍山經濟開發區做好申報材料的編制。

  提升科技服務水平。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建設鞍山市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平臺,與鞍鋼、遼寧科技大學、哈工大(鞍山)研究院等企業、高校院所對接,徵集向社會開放、實行市場化服務的先進檢測設備清單和服務需求。

  目前,鞍鋼等企事業單位已有132臺共享儀器對外開放,參與協作共享單位已達28家。

(責任編輯:張爽)

東北新聞網
微信訂閱號

東北新聞網
手機版

東北新聞網
法人微博

新聞客戶端
Android版

新聞客戶端
iPhone版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來信來電(024-31885629)聲明,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後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惠州將構建「八大體系」健全創新生態系統
    「在創新生態鏈上,惠州既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又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市科技局局長鄒平生說,我市在構建創新生態系統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處在起步階段。為此,我市圍繞「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加快完善政策支撐體系」這一課題開展了專題調研,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為創新發展尋出路、開良方。
  • 探究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與發展——評《創新生態系統:理論與實踐》
    我國要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進而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在建立創新生態系統方面必須走出堅實的步伐。張貴教授等學者所著的《創新生態系統:理論與實踐》(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版)一書正是在以上背景下出版的,該書凝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研究的重要成果,對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
  • 武漢東湖高新區 構建高質量創新生態系統的思路與對策
    創新生態系統  基本內涵及特徵  2004年,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首次提出「創新生態系統」的概念,是指佔位不同但彼此相關的生態位的企業,在創新生態系統中通過協同整合創新資源,共同構建價值共創、共贏、共同演化的開放創新網絡。
  • 探究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與發展——評張貴等著《創新生態系統:理論...
    張貴教授等學者所著的《創新生態系統:理論與實踐》(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版)一書正是在以上背景下出版的,該書對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研究。;從國外和國內兩個方面,研究了典型企業、產業、區域以及國家等各個層次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和發展。
  • 構建中國作業系統創新生態 中國作業系統領軍企業統信首次召開生態...
    統信軟體將堅持開放、成長的生態理念,致力成為我國作業系統軟體的領導者,與各位同仁攜手共建美好的信創生態。 統信軟體:構建中國作業系統創新生態軟體系統,是信息技術之魂、經濟轉型之軸,更是大國博弈的焦點之一。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多維精準發力 構建一流創新生態系統
    蔣健暉 張亞斌開啟湖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我省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正加快由基礎設施驅動的1.0版、優惠政策驅動的2.0版、產業項目驅動的3.0版,向創新生態驅動的4.0版轉變。創新生態系統是創新環境優化與創新要素集聚的疊加與共同演進,是各創新主體協同實現價值創造的共生共享網絡體系,是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重要基礎與主要抓手。
  • 關於特色文化小鎮創新生態系統路徑的思考
    紀芬葉  [摘要]構建特色文化小鎮的創新生態系統對特色文化小鎮創新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具有重要意義。特色文化小鎮創新生態系統的構建主要包括中小微文化企業、自然人、技術支持團體等多元創新主體的培育。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特色文化小鎮的創新能力不足。提升創新能力是當前特色文化小鎮培育和建設的重要問題,而構建和培育特色文化小鎮的創新生態系統則是其關鍵。
  • 加速構建科技孵化育成全鏈條
    在佛山國家高新區火炬創新創業園(下稱「火炬園」)一路走過,清華大學城市安全研究與監測中心、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中心等創新平臺、多功能廳、商務酒店、健身房一應俱全,300多家企業正在孵化、成長。創新,是城市進步的臺階。
  • 以MRO服務生態系統為核心 震坤行入選上海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
    原標題:以MRO服務生態系統為核心震坤行入選上海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近日,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精神,加快上海智慧供應鏈示範城市建設,市商務委會同市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開展了上海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申報認定工作,並對已形成
  • 深度解讀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系統的構建及發展
    隨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概念找不到更多新話題和營收表現來證明遠大的收益前景,今年,各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紛紛宣布布局生態,加速落地。在這一時期,無論是構建一個生態系統,或入局哪個生態系統,排他還是獨享合作,對於任何一方都是問題。
  • ATLAS 寰圖 順豐創新中心「SPark 火花公園」即將亮相
    由國內領先的寫字樓全鏈條運營商 ATLAS 寰圖打造的杭州順豐創新中心「SPark 火花公園」生活空間即將對外開放。對比傳統配套,「SPark 火花公園」無論在設計、建設還是落地運營上,均充分體現出業態融合、相互促進的新亮點。據 ATLAS 寰圖華東大區事業部副總裁林錦鴻先生介紹,工娛一體化將成為寫字樓及園區運營的一大發展趨勢,近年來 ATLAS 寰圖通過引入多元業態賦予了寫字樓及園區全新的活力。
  • 浙江鄞州打造「熱帶雨林式」生態系統 孵化創新活力
    圖為活動現場。 然而百尺竿頭需更進一步,目前鄞州經濟發展由單邊突進式轉向「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由依靠要素投入的中低端競爭轉向依靠技術創新的高端競爭。創新生態構建已成為鄞州重塑綜合競爭新優勢,破除資源要素制約、爭向存量空間要增量價值的關鍵舉措。構建「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系統,便是鄞州區突破新舊動能轉換瓶頸的新路徑。
  • 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建成
    近日,廣東省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這標誌著廣東自主開發建設地方海洋觀測預報體系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將極大提升該省海洋預警報基礎水平,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支撐。廣東省海域遼闊,是全國大陸海岸線最長的省份,颱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多發。
  • 廣東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
    本報訊(記者 孫安然 通訊員 肖乃花)近日,廣東省建成全國首個省級海嘯監測預警全鏈條系統。這標誌著廣東自主開發建設地方海洋觀測預報體系實現從無到有的跨越,將極大提升該省海洋預警報基礎水平,為海洋防災減災提供科學、可靠的決策支撐。
  • 創新監管策略,構建金融科技生態治理體系
    本文從生態治理視角入手,為平衡創新與監管提出了新的思路,即建立生態內部治理與外部監管創新的治理體系,從價格競爭、數據競爭轉向系統性的生態內外部治理,實現產業的整體共振與可持續發展。一、金融科技的獨特特徵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的定義,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能創造新的模式、業務、流程與產品。
  • 改善營商環境,應加快構建區域「創新生態雨林」系統
    中關村創新發展40多年,始終與國家改革發展同頻共振。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鬥,中關村已然成為創新創業的代名詞,這片沃土培育了獨具特色的企業家精神。關於弘揚企業家精神、改善營商環境,結合海澱實際,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堅定製度自信,致力改革創新。始終堅持和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充分彰顯制度優勢。做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大文章」,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科技體制改革,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政策環境。
  • ...生態創新中心啟用,將形成以鯤鵬CPU為核心的國產信息技術產業生態
    武漢市與華為公司共同打造的「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9月1日在光谷未來科技城正式啟用。作為鯤鵬生態關鍵一環,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的功能,就是為國內科技型企業和生態夥伴,提供鯤鵬創新研發、遷移適配、測試驗證、人才培養等相關服務。
  • 卡薩帝發力全場景高端生態方案 構建倒金字塔生態模型
    今天,圍繞「用戶需求」這一指揮棒,卡薩帝又構建了覆蓋衣、食、住、娛全場景的高端生態方案,並以高端品牌的金字塔「塔尖」為新的起點,開啟了全場景高端生態方案的「倒金字塔」結構的新徵程——目前,卡薩帝全場景的高端方案還剛開始,規模也不大,就相當於倒金字塔的「塔尖」,隨著用戶地認可與選擇,金字塔的邊界逐漸向上展開,慢慢形成自己龐大的用戶群,同時也會逐漸地塑造一個「倒金字塔
  • 把握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確保生態系統持續向好
    準確把握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這揭示了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以及整個生態系統與人的依存關係,為加強生態系統整體保護和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供了遵循。正確認識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繫的有機鏈條。
  • 鞍山光電高新技術基地獲國家科技部批准
    鞍山具備了生產智能監控風力箱式變電站、光伏逆變器、LED系列產品及應用輔助控制系統、液晶顯示及材料、TFTLCD模組、PCB電路板、二極體、晶閘管、瓷介電容器、磁性材料、金融機具、數字廣播發射設備等主導產品的能力,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都佔有重要份額。  隨著一個光電新興產業的崛起,鞍山的產業結構發生新的變化,產業布局趨於合理,拉動經濟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