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現代醫學屬於循證醫學。
其實就是說凡事都需要講求證據的,醫生的醫療行為需要經得起考驗以及查證,不可以憑猜靠估,對於一些比較特殊的病例,尤其是如此。
發燒,在醫學上面叫做發熱,指的是我們人體在各種致熱因素的作用下體溫調節身體中樞功能紊亂能從而引起的主動性的體溫升高(被動性的體溫升高不屬於發熱,比如:中暑)。
一般以超過自身正常體溫的0.5攝氏度為正,比如:身體腋下體溫大於等於37.5攝氏度即為發熱。
如果患者是普通感冒從而引起的發熱,除了發熱之外,很有可能還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涕、流眼淚以及輕微咳嗽等相關的症狀。
這種情況之下,除非持續性的高熱不退,或者是有其他的併發症,否則是不會懂不懂就給患者監測C反應蛋白的,很多醫生也都是這麼做的。
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症反應的標誌物,在感染、創傷、炎症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相關疾病的過程之中,都很有可能會產生增多。產生C反應蛋白的作用其實酒是抗炎,實際上是我們人體的一種防禦反應。
C反應蛋白和血液之中的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其實都是我們人體的一道防線,「眾志成城」抵抗外來物的入侵。
C反應蛋白的高低有一定的輔助性診斷的意義,但是這並不能說明具體的病原體到底是什麼。從臨床的經驗上面來看,C反應蛋白越高,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也酒越大,但是還不足以斷定一定是細菌的。
通常在發熱無法確定原因的情況之下,會做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的檢查,這也只是一個初步的篩查手段。通過結果,醫生可以判斷出相關疾病的大致方向,這對於用藥治療可以提供更多的參考。
如果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發燒,C反應蛋白真的是可查可不查的。如果是有一些比較複雜的情況,比如發熱超過一周以上的,則不但需要檢查C反應蛋白和血常規,還需要做其他的檢查,以確定發燒的病原體。
對於患者們來說,有的時候自己沒法判斷病情的輕重以及複雜的程度,醫生這個時候要求患者做一些輔助性的檢查,可能酒會無所適從或者是抗拒。因為,有一些患者認為,做了檢查醫生好像也無法確定,這裡面就存在一個認識的不對等。
醫生如果看到C反應蛋白的結果之後,心裡應該會需要治療的相關依據,而患者很有可能還會認為你查了這個東西之後,好像也沒有說什麼。
所以,關於針對這個問題,一方面醫生應該說明檢查的目的,解除患者的一些顧慮之外,另外一方面的患者都應該予以理解。
所以說,在實際臨床之中往往都可以看到,一些感染比較嚴重的病例血液分析基本上都是正常的,但是C反應蛋白數值非常的高,這為醫生的治療方案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據。當然C反應蛋白也有它的局限性。
它的特異性並不是特別的強大,除了感染炎症的情況之下會有所升高,其他一些非特異性的炎症或許也會升高,比如:發生急性的心肌梗塞、風溼類風溼等結締組織病也會有所升高。
總而言之,任何一項檢查都有它的局限性,一些檢查指標之間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具體的檢查是否有必要性,醫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作出抉擇,而不應當做大包圍、浪費式的大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