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C反應蛋白?為啥會檢查出炎症?醫生全面做出解釋

2020-12-04 消化內科支傑華

現在人都比較珍惜生命,身體一旦出現不舒服的現象,就會非常的擔心,害怕自己患了病。體檢是早發現疾病的一種方式,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體檢也能讓自己放心一些。部分人體檢之後,發現自己的報告單上C反應蛋白高,這是怎麼一回事?

C反應蛋白是什麼?

可能很多人不熟悉C反應蛋白,醫生表示,它實際上就是體內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之一。它的靈敏度很高,一旦身體出現感染、炎症等現象,數值就會上升,所以通過檢測C反應蛋白的值,可以知道體內是否有炎症。C反應蛋白相當於是炎症的標誌物,有炎症存在時值就會升高,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發現炎症,繼而及時的採取措施。

雖然說C反應蛋白升高時,意味著有炎症存在,但是卻無法準確地知道是哪一種疾病引起的。想要確診疾病,還需要結合一些其它的指標來看,找出具體的病因,才能對症治療。想要降低C反應蛋白,那麼必須將誘因去除,將炎症消除,這樣這項值才會慢慢的降低。

通過檢測C反應蛋白的值,可以知道體內是否有炎症存在。但C反應蛋白的作用不僅這些,它還有著其它的臨床意義。

體內的組織受到了損傷,手術有創傷或者是出現了心肌梗死的症狀,C反應蛋白的值都會上升,並且上升速度非常快,只有將病情控制住,C反應蛋白的值才會慢慢恢復正常。身體受到病毒感染時,數值也會上升,發現它出現異常時,一定要引起警惕。

惡性腫瘤的存在,對人體傷害是非常大的,一部分惡性腫瘤出現時,身體無明顯症狀,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而體內有惡性腫瘤的人往往C反應蛋白值會比較高,發現數值異常時,就需要對身體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這樣可以早發現疾病早治療,減少疾病對身體的損傷。

C反應蛋白不僅可以幫助人們去找出惡性腫瘤,它也可以判斷身體中是否有其它方面的問題,C反應蛋白較高的人,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會比正常人高兩三倍,這些人群就要多加注意,定期對身體進行檢查,避免身體出現問題,卻毫不自知。

總而言之,發現C反應蛋白水平異常時,需及時的找出原因。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很多人覺得自己沒病,體檢完全就是在浪費錢,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很多的健康問題是難以發現的,等到身體感覺到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而體檢可以幫你找出隱藏的問題,這樣才能及時止損。

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妨多動一動,堅持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可以改善體質,讓身體更好地去對抗細菌和病毒。日常還要注意合理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對健康也是有好處的。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是保持健康的基礎,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學會去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壞情緒影響自己的身體。讓自己開心起來,可以預防一些疾病,也有利於一些疾病的治療。

相關焦點

  • C-反應蛋白代表著炎症感染嗎?醫生:它比你想像的更牛
    經常有一些親戚朋友在體檢後拿著生化結果來詢問,為何我的肝腎功能、血脂等指標一切正常,但C反應蛋白會升高呢?另外一些家長因小孩發燒到醫院門診看病時,抽血檢查後也會經常聽到醫生說:「C反應蛋白升高,體內有炎症,需要抗炎治療。」到底這個C反應蛋白是何方神聖?升高又是怎麼回事?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有什麼意義?出來的報告單該怎麼看?今天的科普小講堂裡,將給您提供答案!01C反應蛋白(CRP)是什麼?與超敏反應蛋白有區別嗎?C反應蛋白是一種感染標誌物,當體內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而病毒感染時通常不升高或僅僅輕度升高。
  • C反應蛋白檢查 C-Reactive Protein Test
    【C-Reactive Protein Test C反應蛋白檢查】 【譯文】c-反應蛋白測試是測量血液中
  • 寶寶發燒為什麼要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有什麼標誌性意義嗎? 一般情況下,當體內有急性炎症、較嚴重的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反應蛋白會在數小時內出現並持續升高。而在病毒感染時通常不升高或僅僅輕度升高。 隨著病因解除、疾病治癒,C反應蛋白又會在短期內消失。所以C反應蛋白是區分細菌和病毒感染、監測治療效果的指標之一。
  • 一發燒,醫生為什麼就要求檢測C-反應蛋白?今天我們告訴各位答案
    這種情況之下,除非持續性的高熱不退,或者是有其他的併發症,否則是不會懂不懂就給患者監測C反應蛋白的,很多醫生也都是這麼做的。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症反應的標誌物,在感染、創傷、炎症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等相關疾病的過程之中,都很有可能會產生增多。
  • 檢測C反應蛋白有何意義
    很多人發現,血常規或生化檢驗等檢驗時有一個檢測項目叫C反應蛋白,但大多不知道C反應蛋白是什麼,檢測它有何意義?南京鼓樓醫院檢驗科張葵主任介紹,C反應蛋白(C-neactveprotein,簡稱CRP)。早在80多年前,由兩位外國學者發現,一些感染了細菌的病人體內會出現一種變化,即細菌的細胞壁上的C多糖體與病人血清中蛋白質發生肉眼可見的沉澱反應。
  • 炎症反應與阿爾茨海默病關鍵蛋白的聯繫
    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李月明教授團隊發現,一種參與先天免疫反應的蛋白質,能夠影響阿爾茨海默病關鍵病理蛋白——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該機構的新聞稿也指出,這項研究首次表明免疫反應能促進產生這種關鍵病理蛋白。
  • C-反應蛋白高是怎麼回事?應該如何降低:感冒發燒
    說起孩子發熱,帶孩子去醫院,醫生接著就會給孩子做血常規、C-反應蛋白檢查,做血常規家長都明白,看有沒有感染,可是做C反應蛋白是查什麼的,就未必清楚了,不管了,醫生看病我們配合。那麼,C反應蛋白究竟是查什麼的呢?它有什麼臨床意義呢? 醫院會查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到底起什麼作用?
  • 一個膝蓋疼為啥要檢查那麼多項目?
    為了明確到底是什麼病,檢驗科的幾個項目被派上用場,下面我給您揭秘下檢驗科是怎麼檢驗出您得的是化膿性關節炎的。 首先,X線檢查,可見關節腔內有積液,對積液穿刺送檢驗科,通過檢驗:
  • 尿尿時出現蛋白尿,是身體出了什麼問題?醫生:和3個原因有關
    有的人是做了尿常規檢查後,看到蛋白質指標,後面顯示呈陽性,才知道自己尿出的是蛋白尿。也有些人比較有養生意識,從尿液的顏色,很長時間才散去的泡沫,知道尿液中的蛋白質超標,考慮是器官病變引起的現象。比如,患者的血壓不穩定,泌尿系統組織有炎症,腎臟功能退化,或者是發生炎症,都會導致蛋白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地方。腎臟組織受到破壞導致尿液中的蛋白含量異常,患者還會經常感覺到腰部酸疼不舒服,病變嚴重的患者,有的時候尿液顏色還會發紅。
  • 寶寶檢查CRP升高是什麼意思,該怎麼治療
    什麼是C-反應蛋白1、c-反應蛋白,也叫做「CRP」,「當人體在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出現的一些急劇上升的蛋白質,其在肝細胞中合成,能激活補體和加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而起調理作用,從而清除入侵人體的病原微生物和損傷、壞死、凋亡的組織細胞。
  • 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的關係 如何選擇抗菌藥物?
    患兒女,6周歲,咳嗽2周,未有發熱,加重2天門診就診,血液檢查指標如下:白細胞20×109/L(升高),中性粒細胞比率65.8%(正常),中性粒細胞數13.16×109/L(升高),C反應蛋白1.77mg/L(正常),白細胞很高,但是C反應蛋白很正常,那麼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是什麼樣的關係?
  • Cell:構建出RGS蛋白調節G蛋白信號的全面圖譜,有助解釋為何人們對...
    2020年10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全面繪製了細胞內的一類關鍵蛋白如何調節從細胞表面受體傳入的信號。此外,他們揭示了人們通常在這類蛋白中存在的變異導致他們的細胞在相同的細胞受體受到刺激時做出不同的反應,這為為什麼不同人對相同的藥物作出的反應存在有很大的不同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 去醫院檢查肝功能該掛什麼科?醫生:不用固定,肝功能檢查分四類
    肝臟是人體的第一大消化器官,也是痛覺最不明顯的器官,一旦肝臟出現問題,人體不會第一時間感覺出來,只能通過定期檢查肝功能才能知道自己的肝臟是否健康。那麼,去醫院檢查肝功能該掛什麼科,又主要檢查的是哪幾項呢?下面來具體給大家介紹一下。
  • C-反應蛋白能反映什麼?一文掌握!
    C-反應蛋白(CRP)是啥?CRP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等炎症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註:急性時相反應包括感染、炎症及創傷時某些血清蛋白濃度的變化,這些蛋白除CRP外,還包括血清澱粉樣蛋白A、纖維蛋白原、觸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銅藍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
  • C 反應蛋白、PCT……詳細解讀常用感染標誌物
    目前,臨床常用的感染標誌物主要包括 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鈣素原(procaicitonin,PCT),血清澱粉樣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和白介素 6(Interleukin 6,IL-6)。不過,同為感染標誌物,四者又會存在怎樣的異同呢?
  • 血壓、心率、C反應蛋白…趕緊收藏!
    4 C反應蛋白——炎症水平 血液檢查中的超敏感C反應蛋白(h-CRP),是反應身體炎症水平的指標,也是心血管事件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 血壓、心率、C反應蛋白…趕緊收藏...
    4 C反應蛋白——炎症水平 血液檢查中的超敏感C反應蛋白(h-CRP),是反應身體炎症水平的指標,也是心血管事件強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
  • 柳葉刀-風溼病學 | 探索COVID-19過度炎症反應
    在臨床實踐中,可以很容易識別出COV-HI表型的患者,這部分患者需密切監測等,以便及時將患者轉移到重症監護環境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過度炎症反應是由研究團隊提出的主觀定義,可能存在確認偏誤,若能在獨立隊列中重複上述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確認這一概念。
  • 看感冒要查兩種血象 網友發帖質疑「被檢查」
    東方網8月18日消息:患感冒,市民周女士去社區醫院看病,醫生開了張血常規化驗單。通常這樣的檢查,只要18塊錢就夠了,但這一次周女士卻交了55塊錢。之所以多出這麼多,主要是裡面有一個以前沒見過的項目:高敏C反應蛋白(GRP)。多方了解後她才知道,原來這個檢查是可查可不查的。周女士將自己的遭遇發帖上網,引來眾多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