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小吳喜歡抽菸喝酒,特別愛吃檳榔,每天要吃上三包才行,這個愛好已經持續了5年。有一天小吳發現自己的舌尖上出現了一塊小糜爛,痛感並不強烈。
他以為只是吃飯的時候不小心咬到了,但沒想到幾天之後越來越嚴重,用了藥之後也沒有好轉,痛感越來越強,影響到了進食,沒辦法小吳只能到醫院就診。
醫生檢查發現,小吳的舌頭上有一塊巨大潰瘍,直徑超過了2.5釐米,因為太過嚴重,醫生建議小吳對潰瘍進行活檢,幾天後結果出來,醫生說小吳可能是惡性舌癌,需要切掉2/3的舌頭。醫生表示:
對於檳榔,真心不建議大家食用;吃檳榔對於身體所產生的「危害」,可絕不僅僅是「小危害」,這種危害是「致癌」。其一,檳榔纖維本身很粗糙,經常吃檳榔很容易損傷口腔黏膜和牙齒,這是很普通的「物理破壞」。其二,檳榔中含有的生物鹼等多種化學物質,具有「殺死細胞」的作用,增加炎症的發生風險,對於口腔會造成「化學破壞」。當物理破壞和化學破壞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增加口腔癌等癌症的發病風險;食用檳榔的時間越長,對於口腔的損傷就會越大,這是一種很普通的「致癌因素」。
普通的口腔潰瘍只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炎症,而有些舌癌患者剛開始的症狀和口腔潰瘍很相似,因此很容易被誤認為普通的口腔潰瘍,導致誤診,耽誤病情,所以,在發現自己有相關症狀的時候,要仔細的鑑別。
一、潰瘍超過兩周不癒合,需要警惕
普通的口腔潰瘍,在早期都會感覺到疼痛,而且口腔潰瘍的發病並不會持續很久,一般1周到2周時間就可以痊癒。如果口腔潰瘍經過治療後超過2周仍然不癒合的話,不管潰瘍的深淺還是是否疼痛,都要引起重視,儘早就診。
口腔潰瘍雖然和舌癌的表現相似,但它們也是有區別的。
二、口腔潰瘍和舌癌的三大區別
普通口腔潰瘍和舌癌有以下三大區別。
發病時間
口腔潰瘍雖然可反覆發作,但有一定的自限性,在發病1到2周左右就會自愈。如果口腔潰瘍超過了2周還沒有好轉的話,可能就是口腔癌了,要立即到醫院就診。而且長期反覆發作的口腔潰瘍有可能會惡變為舌癌。
性狀特徵
普通的口腔潰瘍外觀比較規則,邊緣整齊清晰,表面會覆蓋著灰白色或者黃色的假膜。周圍的黏膜會紅而微腫。而舌癌多發在舌緣處,形態不規則,邊緣隆起,呈潰瘍或浸潤性質硬,會伴有疼痛性腫塊性生長。
症狀表現
口腔潰瘍大部分不會出現全身性的症狀,頸部的淋巴結不會腫大,就算出現腫大也不會硬,也不粘連。而舌癌可能會出現鼻涕帶血、吞咽哽咽感、淋巴結腫大、頜面部腫塊、乏力等症狀。
三、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可能患上舌癌呢?
作為普通人,該怎麼簡單的判斷自己是否患上舌癌呢?
1. 口腔變色變粗糙
如果口腔變成了白色、褐色或者黑色,則口腔黏膜的上皮細胞可能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口腔黏膜變得粗糙、變厚、呈現硬結,出現口腔黏膜的白斑和紅斑。
2. 潰瘍長時間不愈
普通的口腔潰瘍發病時間一般不會超過2周,如果疼痛、燒灼感等症狀出現了超過2周還是沒有好轉,就要警惕口腔癌的可能。
3. 出現腫塊
口腔內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腫塊,四周向組織深處浸潤,周圍比較硬,有些患者的病程可以長達數年。
4. 舌頭運動與知覺
舌頭的活動性受到了限制,使得咀嚼、吞咽和說話困難,或者是舌頭半側出現了知覺喪失和麻木,要儘快查明原因。
5. 疼痛不明顯
口腔癌的早期可以是無痛或者只有局部有異常的摩擦感,在破潰後疼痛會變得明顯,在腫瘤進一步侵犯到神經的時候,可能會引發耳部和咽喉的疼痛。
不少人總會忽視口腔的健康,覺得口腔有問題沒有什麼大礙,實際上當口腔出現問題的時候還是應該及時就診,避免延誤病情損害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1]女子舌頭潰瘍半年查出舌癌 舌頭被迫切掉一半.口腔視界.2016-11-17[2]舌頭上長了小包塊 以為是口腔潰瘍 最後舌頭被切掉了三分之二.浙醫在線.2020-05-29[3]口腔潰瘍久治不愈,竟是「舌癌」惹的禍!40歲以上最高發.BTV我是大醫生官微.2017-08-0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