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生長速度有多迅速?那腫瘤到癌症需要多久,怎樣避開?

2020-12-02 尋醫問藥

與腫瘤的戰鬥從來就不是容易的,一旦走錯了一步,後續就進入了被動。*的免疫系統和腫瘤是存在相互搏鬥關係的,一個患者的腫瘤究竟會長的多快,這其實是因人而異的,一部分取決於腫瘤本身的突變基因,另一部分是患者的免疫力量。

當然還是有些指標可以用來部分反映腫瘤的生長速度。腫瘤細胞不斷的分裂和增殖,表現在CT影像上是腫瘤病灶不斷地增大。當然腫瘤細胞自身也在不斷凋亡,這主要因為藥物和免疫系統的攻擊,腫瘤細胞自身的競爭等等。

腫瘤細胞凋亡後其DNA和細胞內容物都釋放到血裡,也就是循環腫瘤DNA(ctDNA),這也是抽血測腫瘤基因突變的原理。

所以有時CT看起來沒有變化的病灶,也許已經出現大面積壞死等,究竟腫瘤細胞多少是活躍增殖的?比例是多少?如果這個數值較大,往往意味著腫瘤生長較快,更具有侵襲性,預後也不是特別好。

一、倍增時間

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所需要的時間,有時也指一組細胞(如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在大小上增加一倍所需的時間。倍增時間常被用來描述腫瘤生長和擴散的時間。

不同類型的腫瘤的倍增時間、對放療和化療的敏感性

不同類型的腫瘤在倍增時間上差別較大,如果知道了前後兩個時間點上腫瘤病灶的大小,就可以使用一個在線工具去計算腫瘤的倍增時間。如下圖,您可以輸入前後兩次檢測的時間(時間格式是:天/月/年,如9/9/2016),再輸入腫瘤的直徑大小,即可以測算出腫瘤的倍增時間。

比如2014年9月9日看有1毫米,在2016年9月9日有15毫米,則可以計算出倍增時間是62天。平均而言,一個1毫米的病灶包含1百萬個癌細胞,長到1毫米大概需要6年的時間。

而且低於1毫米的大小,目前幾乎是檢測不到的,其實目前的影像學篩查技術,檢測到的病灶極限範圍是5毫米大小。所以現在目前的影像學胸片是做不到肺癌早期檢查的,國際公認的技術是低劑量螺旋CT。

二、腫瘤的分化狀態

腫瘤的分化狀態是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腫瘤細胞特徵,看起來像是正常細胞的被稱為高分化。假如細胞形態看起來很異常,則被稱之為低分化,或者分化不良。相比高分化的腫瘤,低分化的腫瘤往往是生長較快,中分化的腫瘤居於中間。

三、腫瘤的組織學特點

腫瘤的組織學是指顯微鏡觀察到的腫瘤細胞整體的特點,這也會影響到腫瘤生長和擴散的速度。以肺癌為例,小細胞肺癌的生長和擴散速度非常快。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和擴散速度往往要慢一些。

四、S期細胞比例

S期細胞比例(S-phase fraction)這一數值是判斷一個樣本中處於複製遺傳物質(DNA)的癌細胞比例,在一個細胞準備分裂成兩個細胞時,會先經過S期。如數值低於6%則認為是較低,如數值處於6-10%則認為是中間的數值,假如這一數值超過了10%,則認為較高。

五、Ki-67

Ki-67是一個蛋白,當細胞準備分裂成兩個新細胞時,Ki-67蛋白的含量開始增加以準備被分入兩個子代細胞。可以通過一個染色的化學反應(免疫組化等),來對腫瘤細胞中的Ki-67蛋白進行檢測。Ki-67的陽性比值越高,則腫瘤越是更快地分裂並形成新的細胞。

在乳腺癌,假如Ki-67數值小於10%則認為較低。如果居於10-20%則認為是在邊界線的位置,如果超過了20%,則認為較高,腫瘤細胞分裂和增殖活性較強。

雖然S期細胞比例和Ki-67水平能提供醫生和患者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但醫生之間沒有達成一致,即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去做治療決定。也不是所有的檢測報告都給出這兩個數值,因此,這需要檢測前與醫生進行溝通。

六、腫瘤生長速度是變化的

不同腫瘤的生長速度存在差異,其實即便是腫瘤本身的生長速度也不是完全均一的,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也就是腫瘤自己會改變它們的生長速度。

一個原本生長很慢的腫瘤,可能突然加快了速度,變得長得很快了。改變它們生長速度的原因可能有藥物、免疫、腫瘤自身獲得性基因突變等等。

七、轉移最快的五種腫瘤

腫瘤不只是快速生長,還經常跑來跑去,四處轉移。惡性腫瘤的轉移其實是腫瘤最大的危害。腫瘤的轉移能力與病灶類型、基因突變等等都有關係。

前五大轉移能力最強的惡性腫瘤分別是:

胰腺癌,如果出現腰疼、消化不良、體重減輕,最好去看醫生,胰腺癌一般有這些症狀。而且胰腺癌很難診斷,出現症狀的時候一般是較晚期了。

腦腫瘤,約50%的患者曾經有過嚴重的頭疼,其他的症狀還有視力模糊、噁心、平衡能力差。50歲以上的人患腦癌的風險增加,儘可能避免MRIs和CAT的掃描,這些增加了患腦癌的風險。

食管癌,如果出現吞咽困難,呃逆,最好做個檢查。

肝癌,與胰腺癌類似,往往也是後期才被發現。肝癌的症狀包含黃疸、乏力、疼痛和體重減輕等。酗酒和肝炎病毒感染,增加患癌風險。

黑色素瘤,這是一種快速增殖的惡性皮膚癌,經常暴曬的人易患黑色素瘤。

腫瘤生長速度有多快?

答案是與腫瘤的類型,以及腫瘤的分化程度有關的。目前的一些分子檢測技術,對癌細胞的分化程度、S期細胞比例、Ki-67指數能做些檢查,結合腫瘤病灶在CT上的大小變化與時間等來分析倍增時間,也是一個評估腫瘤生長速度的指標。

由於CT檢測有輻射性,很多患者使用每個月測CEA等腫瘤標誌物的變化,即根據CEA等數值隨時間的變化趨勢來判斷是否耐藥,使用的靶向藥物是否有效等。那麼有個大膽的設想,如果將兩次CEA的數值差額,除以間隔的天數,這種比值是否也能反映腫瘤的增殖活性呢?或者至少部分反映了腫瘤的生長速度。

那些CEA突降突升的患者可能是在腫瘤生長和轉移上會比較快一些,當然這只是一個設想,沒有經過科學驗證,而且有些腫瘤患者本身是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不過這個想法,權作大家參考吧。

那麼問題來了?腫瘤到癌症到底有多遠?

腫瘤VS癌症

在我們的身體中,細胞無時無刻不在分裂、增殖或是凋亡。正因為這一生理過程,不斷的新陳代謝才能維持我們的身體健康。就像人類有法律約束一般,細胞增殖和凋亡會達到一種平衡,並且受到嚴謹地調控以保證器官和組織的完整。

但*DNA的突變或經遺傳得到的缺陷基因,將會導致「細胞生存法律」受到改變。就像滾雪球一般,細胞生長增殖將不受管制,大量新生細胞通常會轉變成腫瘤。而腫瘤又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不會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份,也不會影響生命健康;而惡性腫瘤則會侵略其他器官,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進而危害生命。

相關焦點

  • 癌症生長速度有多快?等床位會導致腫瘤發展嗎?看完你就懂了
    現在的人們對於癌症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有一種談癌色變的情況。人們發現癌症之後,總是希望立即得到治理。有許多家屬甚至擔心,在住院等待床位的過程中會導致腫瘤的發生、發展、轉移。 癌症到底發展有多快呢?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乳腺腫瘤長得有多快?生長速度和什麼有關呢?哪些跡象要警惕癌?
    乳腺腫瘤有良惡之分,不同腫瘤的生長速度差別很大,一般來說,分化成熟的良性腫瘤生長速度很慢、甚至長時間不動,但乳腺惡性腫瘤分化差,生長速度往往要快一點。惡性腫瘤多是乳腺癌,影響它的生長速度有哪些呢?癌細胞數量增加1倍所要用的時間為腫瘤倍增時間,不同癌症的倍增時間有一些差別,也是說某癌惡性度高低的依據之一。但是同部位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倍增時間差別不大,甚至癌細胞倍增時間要長於正常細胞。癌細胞也有增殖期、靜止期,若處於增殖期的癌細胞所佔比例大,腫瘤增長速度就要快一些,若處於靜止期的癌細胞所佔比例小,增長速度就慢一些。
  • 結節是腫瘤嗎?腫瘤和癌症有什麼區別?醫生今天給您科普下
    結節可能是良性的,對人的影響不大,此外結節也可能是惡性的,很有可能引發癌症。比如甲狀腺癌就和結節性甲狀腺腫密切相關,所以某種情況下,一些良性結節就會變成惡性。但大部分情況下結節都不會引起癌症的,只要大家根據其大小、生長速度、性質等決定是否需要治療或密切隨訪觀察,及時做好早期治療的準備就可以了。
  • 得了腫瘤一定是癌症嗎?癌症和腫瘤千萬不能混為一談!
    搞清楚兩者的關係,對於我們閱讀醫學科普文章,或者可能與醫生交流時,都是很有幫助的。得了腫瘤一定是癌症嗎?癌症和腫瘤千萬不能混為一談!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一般來說,腫瘤的良惡性主要根據分化程度來區分。所謂分化程度,就是腫瘤細胞跟正常細胞接近的程度,接近程度越高,就是腫瘤的分化程度高,良性的可能性就比較大。當然,復發和轉移也是重要的判斷依據。
  • 有良性的腫瘤,卻沒有良性的癌症?癌症和腫瘤都有哪些區別?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遇到病人來問自己患的是癌症還是腫瘤?我給的答案幾乎是「某某某腫瘤」,哪怕是癌症晚期,也儘量告知「腫瘤」。很多人內心深處不願意接受癌症這個事實,反而更容易接受「腫瘤」這個詞。所以,請原諒我這樣的「行為」。那麼癌症和腫瘤有區別嗎?
  • 得了腫瘤就一定是癌嗎?癌症為什麼難治?終於有答案了!
    提到腫瘤,大家就會想到癌症,甚至將腫瘤和癌症劃上等號,很多人在查出自己有腫瘤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被下了死亡通牒,其實,腫瘤不一定是癌症。得了腫瘤一定是癌嗎?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區別是什麼?腫瘤不一定是癌。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一般可以治癒,被稱為「腫瘤」;而惡性腫瘤治療難度比較大,而且後效果比較差,所以被承認「癌症」。
  • 腫瘤和癌症的區別 到底什麼是「癌症」
    cancer這個詞彙的本義是「螃蟹」,我們都知道螃蟹的模樣:有很多腳爪子,而且向周圍橫行伸出,活動時看起來橫行霸道極具侵犯性的樣子,這用來意指「癌症」實在是再恰當再形象不過。剛才提到「癌症」泛指所有「惡性腫瘤」,那「腫瘤」又是指什麼呢?
  • 科學家揭秘腫瘤生長背後的物理特性!
    ,研究人員並不只專注於細胞生長的生物學機制,而是利用熱力學和腫瘤擴張的物理空間來預測其從單個細胞金華威複雜癌變腫塊的過程。研究者Ehsan Samei表示,當科學家們提到癌症時首先想到的是生物學特性,這時候往往會忽略掉癌細胞生長模式的物理特性,以及腫瘤如何與其周圍組織相互作用,並為其細胞提供養分,而這是迄今為止並沒有被很好研究的一個方面。研究人員所提出的理論使用了自然系統生長以及重組自身以獲得最大流動系統的基本概念,其不僅能夠解釋這種生長發生的機制,還解釋了其為何必須發生。
  • Nature 物理:規模法則制約腫瘤生長
    腫瘤組織呈現超線性增長不同於克萊伯法則描述的亞線性增長,該研究得出的第一個結論是:癌症組織並不遵循3/4法則,而是呈現超線性增長,腫瘤的體積增加一倍,其新陳代謝速度的增加要超過一倍。這於當前癌症主流研究中假設的線性指數增長不同,這意味著當前的癌症研究者低估了惡性腫瘤組織的生長速度。
  • 腎上長腫瘤能活多久
    腎腫瘤約9.5%是惡性的,良性的很少見.惡性的腎腫瘤依據發病年齡和病理解剖學的特點,可分為二大類型:①幼兒的腎腫瘤:多稱為腎胚胎瘤,大多發生在3歲以前.據統計,這種腎臟腫瘤佔幼兒惡性腫瘤的20%.②成人的腎腫瘤:常見於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發生於腎實質的癌腫稱為腎實質癌,發生於腎盂的癌腫
  • 長沙出名的肺腫瘤醫院,長沙肺腫瘤醫院
    長沙出名的肺腫瘤醫院,長沙肺腫瘤醫院 時間:2021-01-13 11:29:45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肺腫瘤是我國發病率很高的癌症,也是死亡率很高的癌症,現在的肺腫瘤患者也越來越多,那麼長沙出名的肺腫瘤醫院,是哪家呢?
  • 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腫瘤vs癌症:我們不一樣!
    據悉,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超過350萬人,死亡病例超過200萬人,死亡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自古有文字記載以來即有腫瘤的敘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瘤」字。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籍《內經》中就記載了不少的腫瘤類疾病,如「症瘕」「積聚」「噎膈」「乳巖」等。
  • 尋找腫瘤生長所需的代謝物
    在人體細胞內,已知的代謝物有6800多種。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通過消化系統分解成各種代謝物後,再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通過血液輸送到各個器官,最後再分派到人體的每個細胞中被利用。不需要的代謝物被細胞排放到細胞外,或被其他細胞重新回收利用,或被輸送回血液循環,然後匯集到人體的泌尿等排洩系統,排出體外。人與人之間的飲食習慣差異很大。不同類型的細胞攝入代謝物更是千差萬別。
  • 癌症微環境自噬促進腫瘤生長
    2017年1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挪威、匈牙利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通過竊取周圍細胞的能量進行生長。不同類型的癌症以不同的方式產生,但是它們都是開始於不受控制的細胞分裂。為了產生新的細胞,現存的細胞必需複製它的遺傳物質(DNA),然後發生分裂。
  • 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近日,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染色體外DNA促進了多種侵襲性腫瘤的生長,有望成為癌症治療的新靶點。 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但在癌症中,基因可以在染色體或環狀染色體外DNA (ecDNA)中擴增,其頻率和功能意義尚不清楚。
  • 腫瘤與癌症,並非對等關係,醫生說出3個區別,早點分清楚
    如果不夠了解腫瘤的知識,相信很多人會將腫瘤和癌症畫上等號。有一些患者在醫院被查出身體內有腫瘤,心就涼了大半截,覺得自己已經沒多久好活的了。還有的會因為這種情緒的影響,而出現消極治療的情況。1、腫瘤和癌症的形態上有差別如果和人體內的正常細胞相比,那麼腫瘤就是長多出來的細胞,一般來說看上去沒什麼差別,但是癌症不同,構成癌症的是癌細胞,和正常的細胞有很大的差別,是由正常細胞突變而來。
  • 腫瘤和癌症,不是一回事兒?
    剛才提到「癌症」泛指所有「惡性腫瘤」,那「腫瘤」又是指什麼呢?醫生一般會向你解釋說,腫瘤就是人體在各種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就是新長出來的東西,多表現為包塊、腫塊),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在人體內新長出來的非正常的東西,就像是在不良環境下長出來的異類分子。
  • 肺上有腫瘤能活多久
    肺上有腫瘤首先要明確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惡性肺部腫瘤佔據我國癌症之首。惡性腫瘤常稱癌症,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良性腫瘤通過治療對生命沒什麼影響,那麼肺部惡性腫瘤能活多久呢?
  • 抗腫瘤藥物市場增長迅速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最新《世界癌症報告》顯示,中國2012年新增癌症確診人數約307萬人,佔全球總數的21.8%。其中,肺癌每年新發病例約60萬人,死亡約49萬人,發病率與死亡率皆名列各癌症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