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冬眠時間長短比較,哪種動物會成為「超級冬眠者」?

2020-11-28 科學探索說

冬眠,其字面意思大概是指為了抵制寒冷,而選擇躲在溫暖的城市睡眠。人類如果一直躲在暖暖的被窩中睡覺,通過一覺醒來就到春天,估計會有爽上天的感覺。可惜,人類永遠都不可能實現這一願望,而具體的原因,科學家們也沒有進一步的發現。人類不可以,但是在大型的哺乳動物中,熊當之無愧。它可以做到從冬天一直睡到春天,中途不醒。那麼,它是如何做到如此久的冬眠呢?這一睡眠方式假如被剖析清楚,對人類的文明發展有著助力器的作用。因此,熊也被科學家稱為「超級冬眠者」。

熊,一般生活在偏北且寒冷的地方,但這不代表它們怕冷,因為它們的體脂豐富足夠禦寒。主要是因為在寒冷的冬季中,熊的食物譜中的動物只有這三種可能:第一就是提前溜走,畢竟受不了高強度的寒冷;第二是被凍死;第三,有可能跟熊一樣躲在某個小角落冬眠。也就是說,熊的食物十分短缺,若不保存自己的體力就等於在慢性自殺。所以,熊會選擇睡到春天來,但如果食物充足,熊壓根就不會冬眠。

在資料記載中,熊冬眠最長可是達到7個月之久。在冬眠時候,熊的身體各處會有很明顯的變化,比如心率、呼吸的頻率以及新陳代謝的速度都有很大幅度的降低。所以說,這時候的熊是很脆弱的,通常情況下很多獵人也會選擇這個機會去捕殺熊來製作保暖的衣服。但這個做法一般都是錯誤,讓我們一起往下了解具體情況。熊的冬眠場所是隨心所欲的,一般都是在比較明顯的樹洞裡,不像別的動物找的特別隱蔽場所進行冬眠。所以,人們在白白大雪地看到熊也不足為奇。它為什麼可以這麼心大,就不害怕被攻擊嗎?

其實,它這樣做肯定有一定的資本。當熊在冬眠時,一旦受到外界的刺激,它就會立馬反擊,並且可以迅速進入作戰狀態。這與它們冬眠時的體溫有關,熊通常情況下都時刻保持著30度以上。高體溫可以對外界帶來的刺激迅速做出反應,那麼,熊是怎麼做到一直保持這麼高體溫的呢?科學家研究過後,發現竟然是因為排洩物。熊在冬眠的時候不會進行排洩,食物消化過後會一直儲存在熊的肚子中。

神奇的是,熊有廢物回收利用技能。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分解出廢物氮元素以及合成的蛋白質,這些都可以為自身提供能量,而這也讓熊避開因長時間臥床導致肌肉萎縮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熊的皮膚粗糙,一般的攻擊對它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不過,若你在它冬眠的時候惹火它,它的起床氣會讓你知道惡有惡報的含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科學家會將熊稱為「超級冬眠者」?
    事實上,科學家認為熊的冬眠方式非常棒,還將其稱為「超級冬眠者」,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熊是怎樣冬眠的,以及為什麼科學家會將熊稱為「超級冬眠者」。
  • 恐龍誕生之前,這種動物是地球的霸主,也是它「創造」了冬眠
    曾經是地球霸主提到人類出現之前的地球霸主,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說是恐龍,那麼,恐龍之前,又是哪種動物的天下呢?答案就是水龍獸。來自英國利茲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認為,水龍獸在恐龍出現之前,曾經統治過地球,因為在二疊紀末期,地球上曾經爆發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根據研究顯示,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是由於地球上超級火山同時爆發。
  • 熊貓為什麼不冬眠?正在冬眠的熊戰鬥力究竟怎麼樣?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熊類動物大部分都會冬眠,但有一種比較特殊,那就是熊貓,熊貓到了冬天是不冬眠的。冬眠對於熊來說,意味著什麼?為什麼熊貓不冬眠呢?首先,熊貓和北極熊簡直是兩個極端,熊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萬年前,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熊類動物,所以也被叫做活化石,野生熊貓主要生活在四川,以竹子為食,而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翠綠的,所以就算在寒冷的冬天,熊貓也能夠找到食物,所以熊貓不會冬眠。不冬眠的熊貓,似乎還沒有其他熊類動物快樂。對於其他熊類來說,一到冬天熊就會鑽到溫暖的窩裡,美美地睡上一覺,睜開眼睛就是春暖花開。
  • 烏龜怎麼冬眠比較好?淺水冬眠、椰土冬眠,哪種方式更好?
    有粉絲私信我,勝哥你養的烏龜,怎麼讓它冬眠?有沒有安全讓烏龜度過冬眠的方式,哪種方法比較好?我記得去年是在網上買了椰土回來,鋪在烏龜缸裡面讓烏龜自己挖土爬進去冬眠。當時,我養著鱷龜和巴西龜,用這種方式順利的讓烏龜度過冬眠。如果你也打算用椰土的方法,讓烏龜冬眠。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 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
  • 動物進入冬眠只需激活一個「開關」 人類能實現嗎?
    誘導動物進入低耗能狀態,才是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對於一些動物來說,體溫降低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狀態,例如它們冬眠時。熊、蝙蝠或者其他動物冬眠時會多次經歷長達幾天的低代謝狀態——蟄眠(torpor),只是偶爾會被高喚醒期打斷。
  • 哪些動物會冬眠 什麼動物會冬眠
    寒冷的冬季來臨,人們會早早的提前購買好衣服來禦寒,而有些動物則是需要進行冬眠的。那麼,哪些動物需要冬眠呢?  1、蛇: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科學家從研究動物冬眠的機制和原因以及人類進化歷史入手,探明了人類為什麼不會冬眠的原因。要想弄明白人類為什麼不會冬眠,首先要搞清楚動物冬眠的原因。其中,最明顯的理由就是躲避嚴寒。冬眠是一種為了節省體力和能量的超長時間睡眠。冬眠的動物活動量大幅減少,呼吸、體溫、新陳代謝、心率也都減緩放慢或下降。在冬季,動物們這麼做也是理所當然的。
  • 遠古時期的地球統治者,2.5億年前「發明」冬眠,還躲過大滅絕
    一些生物統治地球,是由於自身過於強大,比方說恐龍,不過,也有一些動物統治地球,是由於當時地球的大環境導致除了它們之外,再也沒有其它更為強大的生物。 水龍獸是古老地球的統治者之一,它們出現的時間,是在二疊紀晚期,從時間上來看,距今大約2.5億年的歷史,不過生存的時間卻並不長,在三疊紀早期,當地球經過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後一點點恢復,地球上的生物又開始蓬勃發展,特別是恐龍開始出現之後,很快它們就滅絕了。
  • 動物的冬眠
    動物的冬眠 哪些動物會冬眠呢,它們為什麼要冬眠呢?
  •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小鳥、小松鼠等動物都不見了。湖裡的魚也看不見了,烏龜也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這些動物都去哪兒了呢?如果你開動一下腦筋,你就會知道,它們肯定是嫌棄冬天太冷了。畢竟動物們沒有錢買衣服,也沒有裝著暖氣的屋子呀。它們只有靠自己的皮毛還有簡陋的巢穴才能取暖。那麼,這些動物到底是走了,還是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了呢?其實動物們也有各種各樣的過冬方法。
  • 熊冬眠嗎 熊在冬季會不會冬眠
    導語:我們知道,很多動物在冬天到來之際都會進行冬眠,常見的有青蛙、烏龜、蛇、蝸牛等等。那麼,那麼熊冬眠嗎?到底熊在冬季會不會冬眠呢?動物之所以冬眠,是因為食物匱乏,體能沒法支撐正常活動。由此,我們來看看熊需不需要冬眠。
  • 哪些動物冬眠 什麼動物冬眠
    那麼哪些動物會冬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需要冬眠的動物有:蛇、青蛙、熊、鱷魚、刺蝟、烏龜、松鼠、黃蜂、螞蟻、蝙蝠等。冬眠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真正的冬眠限於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冬眠的物種大致可分成兩類即主動式冬眠動物和被動式冬眠動物,後者如倉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溫度對這種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時起主要作用。冬眠的誘發因素是些外在因素,如環境溫度的下降和秋季食物短缺。
  • 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
    對於人類來說,是沒有冬眠的,雖然冬天的時候,我們同樣會不想起床,但是還是需要起來的,而對於一些動物來說,冬眠是必須的,因為天氣過於寒冷,已經到它們沒辦法生存的地步了,所以才會採取的這種機制來保護自己。因為冬眠的時候,往往身體的消耗是極少的,因此就算是食物短缺,它們也能熬過冬天,而不同的動物其實冬眠的時間是不大一樣的。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經常在冬眠時睡死過去,一旦被捉就直接脫皮。這種動物可以還說是相當奇葩了,怎麼還能把自己給睡死呢?這種動物其實就是睡鼠,簡直是輸入其名。
  • 冬眠動物小百科
    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動物很難找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於是它們的生命活動極度降低,進入冬眠狀態。主要表現為不活動,心跳緩慢,體溫下降,陷入昏睡等。動物以中止生活活動的狀態去越冬,稱為冬眠。
  • 2.5億年前,這種動物躲過了滅絕期,還「發明」了冬眠能力
    有些動物為了躲避天敵的捕捉演化出了保護色和擬態色,有些動物為了捕捉獵物鍛鍊出了極快的反應速度。而冬眠能力是許多動物度過冬天的重要手段,否則它們將熬不過冬天。掌握冬眠技能的動物能夠在冬天來臨做好準備,然後在冬天裡只需要穩穩地睡上一覺,一覺醒來春天來臨了。一直以來古生物學家們想知道哪種古生物率先掌握了這項技能,直到前段時間《通訊生物學》刊登了一篇研究遠古水龍獸的論文,才將這個謎題揭開。
  • 冬眠動物的「秘密武器」
    寒冷的冬天來了,動物過冬都有自己的高招,像蝙蝠、刺蝟、松鼠、青蛙、蛇等都在冬眠中安全過冬。不止是這些小動物,大型動物如熊,它也會找一個大樹洞,躲在裡面安安靜靜地冬眠。動物冬眠的時間差別很大,一般為3個多月,西伯利亞的旱獺和我國北方的刺蝟,一次冬眠達200天,而黑貂卻只有20多天的冬眠。
  • 動物大多會在冬天選擇冬眠 人為什麼不呢?
    到了冬天,我們中的許多人會感覺很困,但是其他物種往往會更進一步,直接就冬眠了。睡鼠鑽到地下蜷起來睡,蝙蝠撤退到閣樓或者洞穴去睡,熊睡在它們的洞穴裡,大黃蜂也鑽進地洞裡,刺蝟蹲坐在它們的巢中。  各種動物都會冬眠,從昆蟲到兩棲動物、鳥類和靈長類動物。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新聞—科學網
    因此,冬眠在北半球生存的動物中常見,而南半球的大部分土地因為靠近赤道的關係,冬天是溫和的,動物冬眠比較少。」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生理生態學研究組組長、研究員王德華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但也有例外,有些生活在溫暖區域的物種也會冬眠,比如馬達加斯加的侏儒狐猴群,安哥拉、辛巴威和其他非洲國家裡的南部非洲刺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