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信號發生器可滿足 5G 和衛星通信領域的寬帶毫米波應用的需求

2021-01-19 電子產品世界

2019 年 2 月 22日,北京——是德科技(NYSE:KEYS)今日推出第一款雙通道微波信號發生器,該產品可在同一臺儀器中支持最高 44 GHz 的信號和 2 GHz 的射頻(RF)調製帶寬。是德科技是一家領先的技術公司,致力於幫助企業、服務提供商和政府客戶加速創新,創造一個安全互聯的世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902/398028.htm

通過降低測試設置的複雜度並減少無線空口(OTA)測試環境下的路徑損耗,是德科技的新型 VXG 微波信號發生器可滿足 5G 和衛星通信中非常苛刻的寬帶毫米波(mmWave)應用的需求。

許多 5G 新空口(NR)應用都在使用更寬的信道帶寬和在毫米波頻譜內工作的有源天線陣列,來支持多輸入多輸出(MIMO)和波束賦形技術。針對在毫米波頻率內部署的元器件和其他無線網絡設備,3GPP 要求對它們進行一致性測試,並且需要在 無線OTA 測試環境下執行。

是德科技的新型 VXG 微波信號發生器支持新一代蜂窩技術,具有以下關鍵優勢:

· 提供優化的 5G NR 測試系統設置,通過單臺測試儀器提供最高 2 GHz 的射頻調製帶寬和相位相干能力,生成雙通道 44 GHz 矢量信號。

· 擁有業內優異的高輸出功率下的EVM(誤差矢量幅度)性能和 ACPR(鄰道功率比)性能,為 OTA 測試系統提供非常低的路徑損耗。

· 通過集成是德科技的 PathWave 信號生成軟體來加速產品開發。PathWare 軟體套件可以訪問不斷發展的各種 3GPP 5G NR 標準一致性信號,從而進行基站、移動終端發射機和接收機測試。

是德科技高頻測量研發副總裁 Joe Rickert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推出全球第一款具有 2 GHz 帶寬的雙通道 44 GHz 微波信號發生器,這款儀器還提供了臺式型號和模塊化型號。VXG 具有低相位噪聲、高輸出功率以及出色的調製和失真性能,是商業無線通信領域和航空航天與國防行業領域中各種應用的理想之選。」

是德科技的 VXG 信號發生器為無線設備設計者和製造商提供豐富的先進功能,包括:

· 出色的射頻性能,可優化測量完整性,並且最大限度地降低毫米波頻率下高帶寬的不確定度

· 針對 5G NR 提供新的圖形化用戶界面,可在創建符合標準的測試信號的同時提供流暢體驗

· 以用戶為中心的多點觸控和模塊化界面,不僅具有同樣的性能,還能滿足研發和製造環境獨特的具體需求

是德科技的 5G 波形生成和分析測試臺解決方案利用 VXG 微波信號發生器為 5G 開發團隊提供的增強功能,可以在 3GPP 定義的頻率範圍 1(FR1)和頻率範圍 2(FR2)中高效驗證新設計。該測試臺解決方案以獨樹一幟的方法克服了 5G NR 一致性測試挑戰,使得是德科技能夠迅速將新技術與成熟的解決方案相結合,支持客戶快速行動並實現率先進入市場的目標。

 


相關焦點

  • 了解矢量信號發生器輕鬆應對毫米波寬帶、多通道Massive MIMO和5G
    ;S高端矢量信號發生器SMW200A於2013年正式面世,其功能經過三年來不斷豐富和完善,已經成為集毫米波寬帶信號發生器、多通道射頻信號發生器和MIMO信道衰落模擬器於一體的矢量信號產生平臺。5G滿足系統容量和高數據率的方法之一就是把頻譜擴展到毫米波頻段、採用Massive MIMO技術以及新型空中接口和多址技術。羅德與施瓦茨公司已經為開發者評估5G移動通信網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 毫米波頻段寬帶信號產生 微波頻段是5G對無線移動通信顛覆式的創新。傳統的移動通信工作頻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使得頻譜資源已經十分擁擠。
  • 微波信號發生器選擇
    隨著越來越多地設備使用數字調製格式(和非傳統的信號格式,如跳頻和超寬帶(UWB)通信),新的信號發生器必須能夠模擬採用複雜數字調製方案的多頻信號。不僅如此,信號發生器的外形也在發生變化,從傳統的機架式或臺式儀器發展到了更緊湊的模塊,在曾經是一臺信號發生器佔用的空間內現在可以擺放多臺分立信號源。
  • 毫米波:5G部署跳不過的一道坎 - 行業動態_數據通信頻道 - 企業網D...
    通信行業有有線/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有線電視和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無線運營商和超高層應用提供商。消費者和企業可以從各種運營商和不同平臺上獲得連接,這些平臺往往不能互相交流。用戶在網絡中存在巨大的開銷,並且運營商需要分配大量資源來處理這些需求,因此信令、計費和設備管理系統應運而生。
  • 網速比光纖寬帶快10倍,毫米波無線寬帶時代即將到來!
    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具兩種波譜的特點。從理論上講,毫米波是光波向低頻的發展與微波向高頻的延伸。由於毫米波的獨有特性,使其在傳播時不易受到自然光和熱輻射源的影響。因此,毫米波技術可應用於通信、雷達、制導等多個領域。
  • 羅德與施瓦茨擴展其射頻和微波信號發生器頻率範圍至67 GHz
    【通信產業網訊】隨著新的頻率選件的發布,R&SSMA100B現在覆蓋了31.8GHz、40GHz、50GHz和67GHz的頻率範圍。模擬微波信號發生器支持航空航天與國防、無線通信、半導體等相關應用領域。
  • 毫米波技術應用和發展
    3)與雷射相比,毫米波的傳播受氣候的影響要小得多,可以認為具有全天候特性。4)和微波相比,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因此毫米波系統更容易小型化。 由於毫米波的這些特點,加上在電子對抗中擴展頻段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毫米波技術和應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毫米波技術的應用 表面上看來毫米波系統和微波系統的應用範圍大致是一樣的。
  • 介紹是德科技新近推出的三款重磅產品:VXG微波信號發生器、入門型...
    介紹是德科技新近推出的三款重磅產品:VXG微波信號發生器、入門型示波器和EMI接收機 是德科技(Keysight據介紹,是德在信號源、信號分析、網絡分析儀、仿真系統等諸領域都處於業界首位。在示波器領域,是德處於第二位,但是德的高端示波器增長非常迅猛,也是行業第一。2019年,是德科技陸續推出了三款重磅產品,它們分別是VXG矢量微波信號發生器、入門級示波器和EMI接收機。
  • 一種毫米波寬帶倍頻器設計
    0 引言 毫米波寬帶倍頻器是毫米波頻率合成的關鍵器件之一,有著廣泛的應用背景。倍頻器基本都是利用半導體器件的非線性特性產生輸入信號的多次諧波,同時配合Balun電橋、諧波提取電路等實現多次倍頻信號的輸出。目前,半導體器件的非線性電阻或電抗特性是構成倍頻器的基礎,而容性非線性電抗在實際電路中得到的應用較多,變容二極體、階躍恢復二極體和FET三端器件都是倍頻電路中廣泛採用的器件。
  • 毫米波的發展_毫米波通信優點及獨特作用
    毫米波的發展一直時起時落,但對毫米波的研究總是吸引著很多的學者,從而獲得了大量的基本知識。研究毫米波必須有相應的技術作為支撐,所以此領域的研究一直比較緩慢,可以說一波三折。但隨著相應技術的發展以及在一些重要場合下紅外和可見光技術不能提供最佳解決方案的時候,毫米波由於其區別於普通微波的特點,其潛在的研究和應用價值日益突出。
  • 環行器/隔離器在微波通信中的應用
    作為通信系統可分為有線和無線兩大類,用無 線電波傳送的則為無線通信,而用長、中、短波的無線通信稱為普通無線通信;用微波進行通信手段的則稱為微波通信,它是現代無線通信的主力軍。而微波又分為分米波、釐米波和毫米波頻段,其信道頻帶寬度分別為幾MHz、幾十MHz和上千MHz。若一路電視廣播佔用4~8MHz的話,一部毫米波發射機可同時發送幾百套電視節目;若以一路電視所佔用頻寬為1500路電話的頻帶寬度來計算的話,則毫米波通信系統可同時傳送幾十萬路電話。可見微波通信的通信潛力十分巨大。 /隔離器器件則是極為重要的一大類高頻元器件。
  • 優質信號源對微波與射頻設備的重要性
    為了滿足日益苛刻的對信號中心頻率、譜密度和頻譜寬度的用戶需求,對通信設備的要求越來越複雜和苛刻。然而,有些正準備投入應用的測試產品必須明確地符合市場標準,這些標準要求對組件進行完整地描述,大多數情況這些測試產品之間都是存在差異的,為通信設備生產專用測試產品的成本很昂貴並且難以實現。
  • 5G毫米波技術使哪些行業受益?
    毫米波(mmWave)頻率為應對通信和防務等眾多行業中的嚴苛要求帶來了希望。5G通信系統受益於防務公司多年的研究成果,雖然它們針對的應用不同,但需求類似。在電信鏈路中需要更高的數據速率,不斷超出現有技術能力,其解決方案正在向28 GHz和39 GHz發展。Ia9ednc不斷增加的高頻IC開發導致軍用設施在戰場上需要應對的技術量增加。
  • 基於CPLD和LVPECL的可調窄脈衝信號發生器設計與實現
    基於CPLD和LVPECL的可調窄脈衝信號發生器設計與實現 秩名 發表於 2012-12-13 14:51:16   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是目前無線通信領域先進的通信技術之一
  • AR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應用
    應用範圍包含了電磁兼容測試(EMC),射頻元器件測試、物理學(等離子體生長)和化學(質譜)應用,軍工(幹擾器、雷達),材料試驗(超聲波),醫療診斷測試(核磁共振,MRI)和一般實驗室使用。本文將主要討論AR S 系列微波功率放大器在無線通信測試中的應用。在過去二十多年中,無線通信應用呈現爆炸式增長。
  • 沒有毫米波參與,5G只能算玩具
    所謂的無線通信是利用無線電磁波進行通信。無線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將聲畫信息變換為含有聲畫信息的電信號,再把電信號「寄載」在比該信號頻率高得多的高頻振蕩信號上去,然後用發射天線以無線電波的形式向周圍傳播。這是電磁波譜,它是按照電磁波的頻率順序進行排列而畫出來。頻率,是電磁波的重要屬性。無線通信領域,主要研究的是圖中綠色部分。
  • 攻克海洋寬帶衛星通信領域的卡脖子技術,浙大首篇博士生論文被ISSCC錄用!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徐志偉教授團隊在低軌衛星寬帶通信晶片設計領域的研究取得創新性成果。相關論文以他指導的博士研究生厲敏為第一作者被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高級別會議IEEE ISSCC(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錄用,將於2021年2月正式發表。據悉,這將是浙江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的身份在ISSCC發表論文。
  • 美國研首個集成單晶片數字毫米波波束形成器 可實現高頻5G通信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電氣與計算機系的工程師們研發了首款全集成式單晶片數字毫米波(MMW)波束成形器,可為高頻5G通信開闢新道路。該技術可用於改進車到車通信、自動駕駛、衛星網際網路和國防等行業。
  • 羅德與施瓦茨推出新系統放大器,提供優異的微波功率解決方案
    羅德與施瓦茨採用創新的方法,推出全新的系統放大器,可滿足無線通信、物聯網、衛星和雷達市場的應用需求和挑戰。R&S®SAM100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功率輸出,超寬帶寬和業內領先的超低噪聲,可為客戶提供優異的微波功率解決方案。 作為全球領先的微波測試與測量系統廠商,羅德與施瓦茨發布了採用創新技術的系統放大器R&S®SAM100,該微波放大器工作頻率可覆蓋2-20GHz,提供了高達20W的輸出功率,它體積緊湊,設計穩固,並且操作便捷,樹立了微波放大器的新標準。
  • 銀河航天|我國首顆5G低軌寬帶衛星通信成功,低軌星座建設正當時
    對於衛星通信,頻率高會帶來益處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技術挑戰。益處在於有更大帶寬,但是微波在大氣層中傳播時因為大氣介質的影響而發生吸收、衰減、散射、極化以及傳播路徑的彎曲等,其中降雨對微波通信的影響尤為突出,頻率越高受到的影響越嚴重。
  • 片上光學頻率梳:可產生光子微波,應用於衛星通信和5G網絡!
    導讀據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科學家採用在該校製造的光子晶片,演示了基於雷射的微波發生器。這些微波信號及其光學載波,可用於雷達、衛星通信和未來的5G無線網絡。隨著物聯網、車聯網等新科技不斷發展,如今加入無線通信網絡的手機、汽車等各種物品變得越來越多。據估計,到2025年,約750億個物聯網設備將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