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創企Bitsensing研發4D雷達設備 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2021-01-10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初創公司Bitsensing希望在道路上構建一個雷達基礎設施,以提高道路安全,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道路安全。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雷達設備,採用物聯網(IoT)技術嵌入傳感器,用於智能監控、天氣預報、自動駕駛和交通管理。

(圖片來源:Bitsensing)

自動駕駛汽車為實現安全操作,需要配備具有良好解析度、大探測範圍以及不受天氣影響的傳感器,而現在市場上的傳感器並不符合上述要求,因此Bitsensing的雷達設備就非常有用了。該雷達設備的4D成像系統可以在所有天氣條件下保持工作狀態,甚至在火或高溫等惡劣環境中也能正常工作。該雷達還支持GPS和Wi-Fi,隨時隨地可用。此外,該裝置非常緊湊,易於組裝,價格合理,易於使用。除了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該設備還可用於智能監控、預測自然災害和交通管理。

Bitsensing已經為該技術制定了一個階段性的發展計劃。第一階段是研發4D交通成像雷達,目前已經完成,而且該初創公司已經參與了韓國世宗市的一個試點項目,進行了設備的測試安裝,而且也獲得了越南一個提高道路安全性的試點項目。第二階段,該初創公司想要發展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預計將於2020年完成。第三階段是為安全的自動駕駛研發最先進的傳感器。該家初創公司希望,一旦完整的雷達基礎設施以及4D成像雷達完成安裝,道路上的信息將得到充分整合,讓自動駕駛體驗更加安全可靠。

由於4D成像雷達的開發是一個非常耗時的過程,該初創公司在研發階段必須籌集資金。目前,該公司已經從種子輪融資、政府資助和研發基金出籌集了370萬美元,並計劃利用該筆投資為量產產品做準備、測試車輛、擴大團隊以及支付申請專利和法律費用。現在,該公司還在尋求投資,以加速研發4D成像雷達,為進軍國際市場擴大團隊,以及在韓國和美國進行車隊測試。Bitsensing計劃在A輪融資中籌集1000萬美元。

相關焦點

  • 韓國創企Bitsensing研發4D雷達設備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韓國初創公司Bitsensing希望在道路上構建一個雷達基礎設施,以提高道路安全,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道路安全。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雷達設備,採用物聯網(IoT)技術嵌入傳感器,用於智能監控、天氣預報、自動駕駛和交通管理。
  • 萬都參投 韓國雷達創企Bitsensing融資580萬美元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儘管COVID-19疫情對金融市場造成了影響,韓國雷達技術初創公司Bitsensing仍在首輪融資前(Pre-Series A)籌集了580萬美元(約合4101.70萬元人民幣)。
  • 實現高級自動駕駛,一定要用雷射雷達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腦極體L3級自動駕駛的喧囂剛剛隨著奧迪的 「退賽」而暫入低潮,L4級的呼聲已開始高漲起來。近日,以「汽車安全領域領導者」自居的沃爾沃宣布,直接越過L3級而跨入L4級自動駕駛的研發,並計劃在2年內實現L4車型的量產,並強調L4車型一定要使用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不過,目前我們依舊處於弱人工智慧階段,想要實現強人工智慧,物體識別升級為場景理解是關鍵,而實現場景理解首先需要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比如最基本的三維空間關係。作為人工智慧的重要應用方向之一,近年來自動駕駛汽車的遠距離深度相機雷射雷達作為汽車理解三維空間的主流方案備受認可,不過雷射雷達目前大且貴,這使得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充滿挑戰。
  • 探地雷達如何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安全行駛?
    打開APP 探地雷達如何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安全行駛? 4D新視角目前的自動駕駛方案試圖通過模仿人類視覺和感知來重建完美的「類人」駕駛員。但自動駕駛車輛可以且必須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
  • 現代汽車揭秘研發進展:ADAS、自動駕駛、V2X和未來出行的現狀和創新
    我們可能看到一輛車四面八方全是傳感器,有後方傳感雷達、AVM 攝像頭、前方雷達、後方雷達、側方雷達、GPS 相關雷達、停車輔助雷達等等......同時,獲取的數據和信息如何識別也非常重要,傳感器識別技術也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對於以主流自動駕駛廠商為代表的雷射雷達擁護者,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排在首 位,實現這一方向的方式就是融合各個性能的傳感器,以彌補不同類型的技術漏洞,採用 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廠商一般選擇在車頂配置 64 線雷射雷達,用於障礙物和移動車輛檢 測,同時在車四周環繞成本相對較低的低線束雷射雷達或毫米波雷達進行視野補充
  •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重卡項目投產,美國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標準...
    據悉,馭勢科技自主研發的無人物流車,屬於L4級自動駕駛,已率先在世界範圍實現商業運營中「移除安全員」的領先技術水平,在室外暴雨的情況下,仍然穩定安全地完成了全流程無人作業。在本項目中,馭勢科技無人物流車主要承擔大連基地內倉庫之間的零部件轉運工作。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英國高度重視自動駕駛的應用和安全問題。2017年,英國發布《汽車技術和航空法案》,該法案旨在輔助英國實現轉型定位,使其成為超低排放、智能網聯及自動駕駛車輛的全球研發地,並更新了保險條例以迎合自動駕駛技術的相關需求。為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在2018年英國政府通過了《自動化與電動化汽車法案》,鼓勵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展開自動駕駛研發工作。法國政府大力推動自動駕駛發展。
  • 歐菲光發布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 賦能自動駕駛
    近日,經過智能汽車研發團隊的技術攻堅,歐菲光(002456)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正式發布,在低速短距性能上業界領先。03  讓自動泊車/代客泊車更智能  早在2018年,歐菲光已開發了第一代全自動融合泊車系統(APA),此系統採用12顆超聲波雷達和4顆環視攝像頭作為環境感知傳感器,實現了基於深度融合的泊車解決方案,支持水平、垂直和斜車位的自動泊車,同時也支持倒車50米輔助和P2P功能。
  • 自動駕駛導航技術興起,國產毫米波雷達前景如何?
    ·國產毫米波雷達晶片廠商盤點 1.加特蘭微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加特蘭微電子致力於應用在汽車輔助及自動駕駛、安檢成像、智能家居等領域的77GHz CMOS工藝毫米波雷達晶片的研發。2017年,該公司發布了第一代77GHz毫米波雷達射頻單晶片。
  • 超聲傳感器實現精確測距20米 對自動駕駛汽車意味著什麼
    原標題:超聲傳感器實現精確測距20米 對自動駕駛汽車意味著什麼 測距20米超聲波技術,讓價廉物美的超聲波不再只用在倒車雷達上,還將大幅度降低自動駕駛環境感知技術的硬體成本。近日,在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慶市九龍坡區人民政府、重慶高新區主辦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第二屆國際新能源及智能汽車大賽重慶賽區複賽及決賽上,重慶博創聲遠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無人駕駛汽車超聲波傳感器」,因其精確測距可達20米,引得了眾多評委和企業的注意。 自動駕駛,感知傳感器非常關鍵,目前自動駕駛汽車測距與避障,主要採用傳感器超聲波、毫米波、攝像頭和雷射三種方式。
  •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不過隨著 LiDAR 的價格持續下探,未來這套方案或被更多車企用於自適應巡航控制、車道保持等高級駕駛輔助技術。   自動駕駛創企May Mobility合作Via試點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當地時間11月18日,交通運輸初創公司Via宣布與陷入困境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ay Mobility合作研發一個平臺,為具有出行需求的乘客提供按需共享乘車、公共運輸和公交等服務。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如滴滴在上海落地的自動駕駛項目,一臺自動駕駛網約車就安裝了近20個傳感器,其中包括1個64線雷射雷達、2個16線雷射雷達、7個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和超神波雷達,而再加上安全員、測試員的人工成本,百萬支出僅是開始。為了控制成本,不少企業選擇在研發上連手。
  • 韓國研發新型物聯網安全技術 可保護自動駕駛汽車等免受網絡攻擊
    蓋世汽車訊 允許智慧型手機、家電、無人機和自動駕駛車輛實時交換數位化信息的物聯網(IoT)技術需要一個強大的安全解決方案,因為會直接影響到用戶的安全和資產。其中有一種保證物聯網技術安全的解決方案是物理不可克隆功能(PUF),可以成為易受到各種攻擊或物理攻擊的軟體密鑰安全方案的補充方案。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超小型3D圖像傳感器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的一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矽光學相控陣(OPA)晶片,該晶片可用在三維圖像傳感器的核心部件。三維圖像傳感器可向二維圖像(如照片)添加距離信息,將其識別為三維圖像。
  • 金旅自動駕駛星辰亮相更智能 新布局 高安全
    「雖然都是自動駕駛版的星辰,但今天我們看到的星辰與以往相比已經有了三個重要方面的升級。」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新技術研究所所長林劍健開門見山地告訴記者,「首先是對整車網聯化的升級,以及電子電氣架構升級和安全升級,尤其是在信息安全、內生安全方面。」在廈門金旅看來自動駕駛車輛發展中,單車智能水平是基礎指標,智能網聯是方向。
  • 自動駕駛的視覺密碼丨科技說
    更值得注意的是,車企意識到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性,開始自主研發相關技術,其中就包括視覺感知。爭奪蛋糕的過程中,核心技術成為各家比拼的關鍵。Mobileye的拳頭產品便是單目視覺傳感方案。所謂單目,即車輛只裝配一顆前置攝像頭,將識別目標物與背後的資料庫進行匹配,再進行障礙物判斷與距離估算。
  • 聊自動駕駛不用言必特斯拉,咖啡智駕要改變你的看法
    事實上,特斯拉之所以讓我們誤以為更先進,只是它敢於激進地推送新功能罷了,這種冒進的策略其實讓自動駕駛系統喪失了穩定、安全的保證,國內外那些AP失控、幽靈剎車的例子這裡不用多說了吧。所以,論自動駕駛的技術實力,還得看傳統車企和科技巨頭。不久前,長城集團發布了咖啡智駕「331戰略」,並且由WEY品牌率先搭載。
  • 誰可能成為自動駕駛安全的救星?
    大貨車、建築物……未來,我們拿什麼保證自動駕駛的安全? 龐大物體反而是「高級輔助駕駛」的剋星 誰可能成為救星? 10月,特斯拉軟體黑客「green」爆料,在特斯拉軟體更新中發現了新功能提示——一個名為「Phoenix」的新雷達選項,Phoenix是Arbe雷達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