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是絕大多數民營醫療機構的焦慮和恐慌:以高額的市場資本做投入,以龐大的市場需求為預期,從事著看似光鮮的醫療服務,卻在混亂而惡意的商業邏輯和規則中膽戰心驚。一邊是行業政策的區別對待,一邊是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自身的「發育不良」一旦碰上服務上的「行差踏錯」,市場份額立刻就會出現斷崖式萎縮。是繼續發展還是知難而退,恐慌和無力感一陣陣襲來……
困局——長沙民營醫療的困境與生機。
在「百度」搜索關鍵詞「人流」,參與競價的醫院赫然在列。
患者走向長沙送子鳥生殖與不孕醫院,卻不清楚,自己到院後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他的競價推廣埋單,而且價格不菲。
紅網時刻記者 易徵洋 劉丹 實習生 陳亞男 長沙報導
關於民營醫療機構,大概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到院後的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他的競價推廣埋單,而且價格不菲。
「在長沙競價『人流』這個關鍵詞,點擊一次差不多要80元;平均200多元的點擊費用,能換來一次有效網絡諮詢;而從網絡諮詢聊到實際到院,婦產醫院網絡費用就差不多到了2000元/人,男科醫院還要更貴一些,而這些費用,無疑都要轉移到顧客的頭上……」
曾在長沙多家民營醫院網絡部任職的肖剛(化名)透露,在網際網路搜尋引擎一家獨大的背景下,幾乎每一個通過網絡點擊轉化而來的到院患者,從進門的那一刻起,身上都背負著一筆不菲的醫院競價支付的「到客成本」。
價格倒掛如同「飲鴆止渴」,百元消費項目擔負千元到院成本
「這兒做不做試管嬰兒手術?」「我們只做試管前的身體檢查。」「我在網上和電視上看到你們講可以做,專治不孕不育。」「那是廣告……」作為長沙送子鳥生殖與不孕醫院的一名導醫,曉軒(化名)每天的工作中,總會遇到幾對「慕名而來」的求子者。而她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把前來諮詢的患者暫時留下,並引薦給醫院的負責人。
「院長一般會以涉及隱私為理由,把人帶到診室,然後通過一套專業的話術,勸導到院夫妻分別掛號檢查。」曉軒表示,只要患者接受檢查,醫院就會為竭盡所能將其留下治療,以期創造更大的價值。「因為一個到院患者,挺貴的。」
百度競價究竟有多貴?
8月15日下午,時刻新聞記者在百度搜索「人流」這一關鍵詞,排在百度百科前的,依次是長沙瑪麗亞婦產醫院、長沙仁愛婦產醫院和長沙長海醫院。點擊進入長沙瑪麗亞婦產醫院推廣網頁,顯示的是不同類型的人流手術套餐。其中,價格最低的「瑪麗亞關愛型無痛人流術」,頁面顯示網絡預約價僅為660元。
「乍看上去,這是一筆賠本的買賣,因為一個到院患者的網絡推廣成本都不止660元。但細想之下,也是醫院經營者的無奈之舉。」據業內人士張先生介紹,長沙一家中等體量的婦產醫院,僅在2017年,百度競價投放就高達600多萬元。「平均下來,每個月50萬左右。但這不算多,因為開通競價後,與婦產相關的關鍵詞搜索,這家醫院都會排列靠前。吸引點擊的同時,競價費用的消耗也會非常迅速。體量稍大一點的長沙瑪麗亞婦產醫院,一年在百度競價上投放的費用就在千萬以上」。
不做百度競價,醫院門可羅雀;去做百度競價,醫院又在為百度打工。張先生表示,在搜尋引擎一家獨大的網際網路引流環境下,醫院經營者只能抱著微薄的希望,一次次咽下競價的苦酒。
網絡引流之水「越喝越渴」,卻給水源地匯聚起億元市場
投放在百度競價上的巨額費用,醫院能掙回來嗎?張先生認為,網絡營銷費用的成本與回報,要分成短期和長期兩個時間段來看。
按照目前搜尋引擎在醫療市場千分之五的轉化率,短期很難收回成本。哪怕按照保守的10元/次的點擊成本來計算,平攤到每一個通過網絡搜索而到院的患者身上,也需要將近2000元/人的「到客成本」。這筆錢要一次性從患者身上賺出來,對於很多「客單價」不是太高的專科醫院,確實存在難度。但如果從長期來看,假如病人通過網絡搜索到達醫院,並與醫院建立長效聯繫,則可以通過後續存在的多次診療過程把成本「攤」回來。
「一次諮詢,一次到院,可能掙不到錢。但只要把握住了與患者的粘度,通過患者的重複消費,還是可以盈利的。」但張先生同時提醒,這一模式並不適用於所有專科醫院。與婦產科、醫療美容行業等專科可能產生大量重複客源不同,一些專科疾病的治療,往往是「一錘子買賣」。「對於這些醫院來講,如果這一次沒能把錢掙回來,後面就很難讓患者再回來了」。
百度上每次點擊價格由排名、出價、質量度等因素共同決定。在質量度相同的情況下,出價越高,搜索排名就越靠前。因此,一些醫療機構會根據關鍵詞能帶來的商業價值的大小來設定出價,從而獲得更好的推廣效果。
同時,根據「遊戲規則」,同一關鍵詞在不同時刻的點擊價格都是隨時變化的。傍晚上網人數多的時段,點擊單價高於凌晨時段。日漸細化的「競價規則」,促使民營醫院網絡部更加精打細算,努力使每一分競價費用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像『男科』這類私密性病種,患者更容易通過搜尋引擎來尋找信息,競價費用尤其高昂。如果不注意管理,上百萬網絡推廣費可能一個晚上就打了水漂。」
巨額的網絡營銷費用,給醫院運營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撐起了百度巨大的醫療市場。「與其他市場類產品不同,搜尋引擎的競價業務主要受政策和平臺審核的影響。」一位熟悉百度競價業務的消息人士透露,2017年,湖南全省醫療行業的百度推廣費用約為8個億。這個數字裡,長沙的民營醫院貢獻了相當大的比例。
2018年8月1日,百度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百度季度內總營收為260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百度核心」(即搜索服務與交易服務的組合)第二季度總營收為200億元,同比增長28%,基於搜索的信息流廣告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仍超七成。
競價成「癮」?渠道綁架讓民營醫院「欲罷不能」
百度推廣讓網民找到了醫院或藥品,受眾卻不知道為此承擔了費用乃至風險。
從電線桿上的『牛皮癬』到報紙電視上的廣告投放,再到網際網路時代的搜尋引擎導流。民營醫院的廣告宣傳主要經歷了這三個階段。業內人士認為,與公立醫院不同,規模偏小、軟硬體實力較弱、公信力較低等因素的制約,使得民營醫院不得不通過各種渠道來宣傳推廣自己。為了得到更多病源,民營醫院不得不在競價排名上不惜代價。
長沙某婦產醫院負責人認為,移動網際網路讓信息碎片化越發明顯,作為醫院的經營者,也很難從紛雜的信息碎片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塊。因此,只要大家還通過百度搜索獲取信息,就只能繼續選擇投放百度。「畢竟,這塊碎片稍微大一點。」
雖然到客成本高昂,轉化率持續走低,但通過搜素引擎導流,目前依然是民營醫院能夠直接提示門診到院量的直接渠道。「不管掙不掙錢,總比讓醫院閒著要好。」
一方面,搜尋引擎的轉化聊勝於無。另一方面,市場同行的競爭也迫使醫院經營者們不敢放棄競價這一渠道。長沙一家民營醫院負責人林先生無奈地說:「如果大家都不做競價,我們就是同一起跑線的。但是有一家做了,我們家不做,那我的線上諮詢量就會為零。」
然而,醫院花費不菲的競價費用,也並不一定每一筆都花在了用戶身上。林先生透露,民營醫院的百度競價費用,時常會遇到同行之間的惡意點擊。「知道同行的醫院搜索排名靠前,競價費用高昂,就可能僱人去惡意點擊同行的競價連結,消耗其他醫院的競價費用。縱使百度官方說明中,24小時不扣除同一用戶多次點擊關鍵詞所產生的額外費用,但事實上百度競價的費用是與cookies與IP來計算用戶單位的,而不是網卡MAC地址來計算用戶單位,並不能精確計算是否遭遇惡意點擊。」
欣欣向榮or暗含隱憂?
從某種意義上說,百度競價對於提升民營醫院門診量,效果可謂立竿見影。或主動對接,或被動選擇。民營醫院通過資本這一橋梁,與搜尋引擎愈來愈深的結合,甚至成為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
搜尋引擎把患者送到醫院,醫院從患者身上賺取利潤,經營者再把這部分利潤送給搜尋引擎,購買更好的競價排位……看似完美的一個閉環,與患者息息相關,卻顯得「消費你,與你何幹」?
無論好壞,搜尋引擎競價,確實給民營醫療市場撐起一片欣欣向榮。然而,繁榮背後是否暗含隱憂?請繼續關注系列報導:
《長沙民營醫療的困境與生機(二)虛假的繁榮》
來源:紅網
作者:易徵洋 劉丹 陳亞男
編輯:曼曼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2018/08/27/69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