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掌握的10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超詳細

2021-01-10 騰訊網

一、高質議論文段舉例

1.例:貧困也是一筆財富。「自古才子出寒門」。司馬光出身貧寒;範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谷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著弟弟接濟;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居裡夫人剛滿十歲就外出打工……可見貧困也是一筆財富。

優點:觀點明確,論據豐富。

缺點:「觀點+論據」格局。

弊端:論點和論據之間互相脫離,兩者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繫的橋梁,論點還是論點,論據還是論據;論據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論點孤立無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據。這種「不講道理」的議論文,論點無論怎樣正確,也不足以服人;論據無論怎樣充足,也不過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2.修改建議:補充內容,規範成段

貧困也是一筆財富。(觀點句)自古「寒門出貴子,白屋出公卿」,貧困讓人學會努力、學會思考、學會成長。(闡釋句)司馬光出身貧寒;範仲淹兩歲喪父,隨母改嫁,幼時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喝到;明代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谷也曾窮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著弟弟接濟;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居裡夫人剛滿十歲就外出打工(材料句)他們因為貧窮,才更知道珍惜,知道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擺脫。因為貧窮,才會在黑暗中長途跋涉,在逆境中執著前行。(分析句)可見貧困也是一筆財富。(結論句)

二、標準議論段五部分

一個標準的議論段必須「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依次包括五種功能不同的句子

觀點句 闡釋句 材料句 分析句 總結句

1、觀點句:(1)位置:主體段的段首 (2)句式:簡潔的陳述句

(3)數量:一句 (4)句末標點:句號

2、闡釋句:緊跟觀點句,力求清晰簡潔易懂。

3、舉例要求:舉事實論證,敘述講究簡明扼要,選材角度準確。要求只寫人物、事件、結果;不要細節描寫,刪除無關情節,緊扣觀點句,最好點出關鍵詞。

4、分析句:緊扣主題,結合選材,對事實進行切中肯綮的剖析。

5、結論句:聯繫實際,適當延伸,回應段首觀點句。

三、標準議論段寫法

對於一個規範的議論語段來說,字數是相對固定的,200-300字不等(取決於用例),寫法差不多,分論點句、闡釋句、事例句、分析句、小結句。當然,你也可以創新,做成更有風味的「漢

堡包」,寫出更有特色的議論段。

(一)假設分析

堅持就是勝利。(觀點句)面對困難和險阻,唯有堅持,勇於永不言棄,才有可能成功。(闡釋句)歐立西為了發明一種新藥,堅持進行實驗,失敗了,總結教訓再幹,一直實驗了606次,才獲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實驗次數命名的新藥606。(材料句)新藥的問世是堅持的結果。假如歐立西僅僅實驗一次,失敗後就撒手不幹了,新藥當然不會問世。就是他實驗了605次,失敗了以後不再堅持,也絕不可能有新藥的製成;(分析句)正是因為他堅持到了最後,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總結句)

(二)因果分析法

自信,但不能盲且。(觀點句)三國時的馬謖乃蜀軍一員大將。鎮守街亭,他把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高山上,久經沙場的老將王平力勸他撤離此山,理由讓在場的將士信服,但唯有馬謖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結果被司馬氏圍山斷水,放火燒山,蜀軍不戰而亂,幾乎全軍覆沒。馬謖也依軍法被處斬,身首異處。(材料句)街亭失守,是因為馬謖不懂兵法嗎?不,他自幼熟讀兵法,曾獻計於諸葛亮,使其七擒孟獲,平定南方邊境。馬謖的失敗,是因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分析句)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自信,但絕不能盲目。(總結句)

(三)同構相疊段

1.什麼是同構相疊段?「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同構相疊段兩個事例性質相同,並列在一起,共同證明一個道理。

2.例 知識就是力量。(觀點句)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的錢學森「無論到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材料句)憑什麼?憑知識,以及知識帶來的預見性。(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禁錮在輪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動」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這並不影響他能夠成為繼愛因斯坦之後當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享有國際聲譽的偉人、超人。(材料句)靠什麼?靠知識—關於宇宙奧秘:天體物理、時空本質的最新知識,最富有想像力、創造力的空間理論知識。(分析句)可見,知識能夠改變世界,有了知識,就有了一種改變世界的巨大力量。(總結句)

(四)正反對比段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五)排引組合法

將排比名人事例和引用詩文名句巧妙疊加在一起,共同證明某個道理。其作用如同集束炸彈,威力大,效果好,同時還能增加所寫文章的文化底蘊。因此備受考生和評卷老師青睞。

人有意氣,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觀點句)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蕩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裡的聲聲嘆息;幾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材料句)然而,嶽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一顆丹心,蘇武的一根竹杖,張騫的十幾年牢獄之苦,早已載入史冊,成為民族的精神瑰寶。(分析句)若無意氣,他們怎會有如此壯行?(總結句)

(湖南高考滿分作文《談意氣》)

(六)引言+觀點+事例+分析式

這種構段方式的思路是:先引用名人名言然後或結合觀點對名言進行詮注或直接提出觀點中間敘述事例最後進行分析。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已是被無數古今事實證明了的真理。(引言+觀點)鄒忌直言諷諫,齊王懸賞納諫,齊國得以強盛;王平誠心忠告,馬謖固執已見,街亭終致失守;唐太宗任用魏徵,開言路、納直諫,得有「貞觀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廣積糧,緩稱王,建立大明天下;李鼎銘的意見得到採納,精兵簡政,人民擁護;馬寅初的理論遭到批判人口激增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說明了「從善如流」的重要嗎?(事例+分析)(《聽別人的與聽自己的》)

【分析】採用了「引言+觀點+事例+分析」的方式組段,先引用名言,亮明觀點「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然後用鄒忌與齊威王、王平與馬謖、唐太宗與魏徵、朱元璋與朱升、李鼎銘、馬寅初等人的事例,正反對比,分析論證闡述了從諫如流的重要性。

(七)「觀點+引言+事例+分析」式

這種構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引用名言對觀點進行闡述,中間敘述事例最後進行分析作結。

(八)「觀點+詮注+事例+分析」式

這種構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對觀點進行詮注,中間敘述事例最後進行分析。

科學與自然從不曾分離。(觀點句)從古代各種水利工具的發明應用到如今發達的天氣監測預報系統發展,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人之於自然,甚為渺小人類沒有能力一一親自探尋自然的所有奧秘,因此自然似乎離人很遠。而科學應用,正是解決人想在宏觀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詮注)通過電視,人類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獲取天氣信息、地理資訊,增長了自然知識彌補了人自身能力和視野的局限。同時科學知識對人形成科學思想也大有裨益達爾文曾說他對自然的興趣正是從前人的科學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學理論,如生物的綱目屬種都對他形成嚴謹的科學思維產生巨大作用。(事例)可見,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於培養自然科學思維,正是「仰觀宇宙之大」的好方法。(分析)

(2015廣東卷作文《宏通科學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分析】採用了「觀點+詮注+事例+分析」的方式組段先指明「科學與自然從不曾分離」,然後用「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科學進步一直相輔相成」一句闡釋,再結合達爾文的說法分析得出「利用科學感知自然」是一個好做法的結論。

(九)「事例+分析+觀點」式

國人知周杰倫者皆知方文山。年輕時的他默默寫過幾大本歌詞,也投給過演唱公司希望借成名歌手之口讓自己被業界承認。顛沛流離數載,艱辛苦楚在歌詞中寫盡,終於讓他等來一個周杰倫。他的詞成就了一代巨星,也是經周杰倫之口眾人才認識了背後的方文山。(事例)若他在演唱公司碰壁之後便果斷放棄,樂壇也迎不來這樣一個輝煌的傳奇。(分析+觀點)

(2015湖南卷《借風喚花醒聊贈一枝春》)

【分析】採用了「事例+分析+觀點」的方式組段先舉方文山和周杰倫的事例然後就此分析得出「不放棄」成就「輝煌的傳奇」的觀點。

(十)「觀點+事例」式(重複中心詞夾敘夾議)

這種構段方式的思路是先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敘述事例採用重複中心詞的方式夾敘夾議完成對觀點的論證。特別提醒這種構段方式大家要慎用,因為稍有不慎,就會落入「觀點+例子」的誤區。因此,一定要注意括號中的兩句話:重複中心詞夾敘夾議。

四、高質議論寫作練習

例1 有一種捉猴子的陷阱,即把椰子挖空.然後用繩子綁起來,接在樹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個小洞,洞裡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讓猴子空著手伸進去,而無法握著拳頭伸出來,於是猴子聞香而來,將它的手伸進去抓食物,理所當然地它緊握的拳頭便縮不出洞口,當獵人來時,猴子驚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提取一下本段材料的立意: 勇於放棄、得與失、善於取捨

精彩段落一:

善於取捨,方能成就輝煌人生。(觀點句)面對困難和險阻,只有懂得取捨,才有能使生命的高度再上階梯。(闡釋句)高考狀元劉丁寧憑藉努力考上了無數人夢想的港大,並獲高額獎學金。然而,她為了追求最純粹的國學,毅然決定退學追求熱愛的北大。(材料句)假如劉丁寧沒有追求自己本心,善於取捨追求自己熱愛的,此時的她不知又怎樣在糾結中煩惱。(假設分析句)只有善於取捨,做出明智的選擇,才會成就輝煌的人生,讓每一天朝氣蓬勃。(總結句)

精彩段落二:

勇於放棄,成就另一種精彩。(觀點句)只有勇敢放棄,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以另一種姿態面對生活。(闡釋句)陶淵明放棄了仕途,成就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精彩,勇於放棄,便體會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豁達。蘇東坡放棄了體面,成就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精彩,傳遞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瀟灑。梅花放棄了與百花爭奇鬥豔的春天,獨自開在深冬的枝頭:成就了「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的精彩,獲得了世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讚譽。(排引組合材料+分析)勇於放棄充滿誘惑的世界,回歸平靜,方能成就另一種精彩。(總結句)

精彩段落三:

捨棄就是智慧。(觀點句)面對人生,面對生活,學會生活是一種智慧,雖失去了想得到的,但得到了該得到的。(闡釋句)魯迅棄醫從文,才有了《孔乙己》;梵谷拒絕做傳教士,才有了今天的《向日葵》;比爾蓋茨放棄了哈佛大學深造的機會,投身商海,才有了今天的微軟公司。(排引組合材料句)正因為捨棄,他們才得以創造更燦爛的明天,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讓世人銘記。(因果分析句)捨棄,會讓你變得更有智慧、力量。(總結句)

相關焦點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大家對議論文是不陌生的,各地的中考卷子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統共七種論證方法如下:例證法、引證法、比較法、歸謬法、喻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 議論文三要素有哪些?議論文論證方法有幾種?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點是一篇議論文的中心觀點,是文章的靈魂。它統領全文,決定著材料的選擇和論證的方法。論證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作用: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的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作用:有力地論證了觀點,增強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 知識點類-議論文寫作中常見的論證方法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大作文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申論考試中,大作文一般都默認為要求考生寫議論文。相對而言,議論文大家並不陌生,議論文的結構大家大體上也是有所了解,而大家遇到的難點其實是在議論文的論證方法上面,那麼今天我們就共同來了解一下,能夠夯實議論文寫作基礎的四種常見的論證方法。
  • 初中語文議論文學習:如何快速判斷論證方法並分析作用
    初中語文議論文的論證方法的學習不應該被看成一個孤立的問題,應該是在整個知識能力體系中存在的。第一,在知識體系裡,這條知識承前啟後,如題主所給的PPT圖片,我把它標註出來,一共六條,「論證方法及其作用」位列第四。
  • 議論文論證段的寫作方法指導
    知識概述主體段又叫論證段,每段200-300字不等,是議論文的核心部分,是證明文章論點是否正確合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決定文章能否獲得高分的關鍵段落。一篇優秀議論文最大的特色在於以豐富的論據、充沛的情感和嚴密的邏輯形成強大的論證力量,主體段是形成這種論證力量的重要部件。
  • 高考語文,寫好議論文不難,五種論證方法,助你呈現精彩!
    高考語文,議論文寫作,五種論證方法,助你呈現精彩。初學議論文寫作的同學,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論點論據論證的三要素,但動起筆來寫文章的時候,有時會在文體上出問題。所謂在文體上出問題,也是一個由質變到量變的事兒。
  • 中考語文乾貨:議論文中論證方法的識別及作用
    敲黑板,劃重點論證方方法是議論文中常見的考點,相對於前面所提到的說明方法而言,稍微能難一些,所以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能夠區分,又要能掌握其作用。我們都知道議論文主要是為了闡述一個道理,說明一個論點,在這個過程中,說服別人是過程,也是終極目的,所以,寫議論文的人總是想盡各種方法來說服別人,這才有了所謂的論證方法。如果,我們想要說服別人,我們會怎麼做呢?有的時候,我們會舉一些具有概括性的事例,比如司馬遷受刑著《史記》、範仲淹劃粥苦讀的例子,常用來說明「磨難」、「挫折」對人的重要性。
  • 議論文論證10大結構,搞定你的作文!
    本文詳細梳理了議論文論證的10大結構,並給出了較為詳細的例子和解釋。全文乾貨,內容較多,建議收藏。論證結構1 單例舉例論證分論點+例子(詳細描寫)+例子與分論點之間的關係+結論。論證結構2 多例舉例論證分論點+例1(概寫)+例2(概寫)+總結例子+結論。
  • 高考議論文如何展開論證?
    考情分析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大要素。何為論證?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和過程,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如果說論點解決「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那麼論證則是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議論文相關知識之論證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備考:議論文相關知識之論證,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本文向大家介紹議論文相關的理論知識,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議論文的寫作。   l 論證的類型   一、立論   針對客觀事物或認為你聽,直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闡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態度就是立論。換一種角度來說,立論就是運用充分有力的證據從正面直接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論證形式。
  • 議論文寫作之演繹論證 ——概念、寫法與案例分析
    由於演繹論證就是運用演繹推理進行的論證,因此,若要掌握演繹論證,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演繹推理。下面將簡要介紹演繹推理,以及演繹推理的典型表現——三段論。下面將簡要介紹最典型的演繹推理,即三段論。由於我們最終寫出來的是議論文,而上述講的都是邏輯式,因此,在我們寫出三段論後,必須要經過一個轉化的環節,將邏輯式轉化為議論文的句子。在轉化後,我們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句子進行擴充或修飾。
  • 高中議論文寫作常用的四種論證方法
    例證法也叫事例論證,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自己論點正確的一種方法。它是議論文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事實強於雄辯」,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要用好例證法,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事例要典型、確鑿、有影響力。
  • 備戰中考:議論文各種論證方法及作用,該掌握的在這裡(乾貨)
    論證是議論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與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如果說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麼」的問題,論據解決「用什麼來證明」的問題,那麼論證則用來解決「怎樣證明」的問題。初中階段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道理)論證等。
  • 常用的議論文舉例論證句式有哪些?天和智勝教育告訴你!
    議論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論據來論證觀點,在論證的過程中就是成為議論文的寫作重點。和其他的論證方法相比的話有其獨特優越性的就要算舉例論證了,它是我們經常使用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事例來體現出事物之間存在的某些關聯的論證方法,側重的就是從不同事件中找到共性來證明觀點存在的合理性。而且舉例論證並不只是簡單舉例而已,在實際上是歸納邏輯的一個運用,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所舉例子的一個歸納在共性上有論證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可以從不同的句子上面對舉例論證進行一個分析。那舉例論證該用哪些句式來論證呢?
  •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學會論證分析
    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學會論證分析   「講道理」是議論文寫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總有許多考生,只會提觀點、擺材料,而不會論證。對文章進行道理分析,既可增強論證的深度,揭示論據所蘊涵的道理,說明其與論點的聯繫,又能顯示出作者思維的縝密。
  •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題型及答題技巧
    本文段主要的論證方法是什麼?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麼作用? (道理論證。作用: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搞四化,攀登科學技術高峰,雷鋒仍然是我們的表率"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2、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 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
  • 議論文的「五步法」推理和論證過程,漲知識了
    議論文主體段推理指皮爾斯認為,在任何推理過程中,都涉及三個不同的實體:規則(關於世界組成方式的看法)情況(世界上存在的已知的事實)結果(如果把規則運用於該情況,預期將發生的事情),這理論也適合議論文寫作,議論文的論證說理過程就是推理過程。
  • 議論文閱讀題難度大?很難找到得分點?中考議論文閱讀攻略請收好
    議論文閱讀命題方向:邏輯思維和語言分析加重考查  河南省實驗中學語文高級教師、九年級年級長夏文心分析了近10年的中考試卷,她認為,在強調核心素養與使用統編教材的背景下,中考對議論文閱讀的考查會增加邏輯思維的考查力度,以及對議論文語言的分析。
  • 2019年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技巧概念解析
    2019年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技巧概念解析 閱讀議論文,首先要讀懂文章內容,理解作者的感情傾向、寫作意圖,領會作者的主張,把握文章每段的段意,概括文章的要點主旨。議論文的要點主旨,主要體現在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上。
  • 議論文必記得四大得分點,附送一張思維導圖
    昨天分享的一篇議論文很多家長非常的喜歡,今天再次分享一篇議論文的寫法,希望對孩子們有所幫助議論文是議論說理表達作者的見解和主張的文章。一篇完整的議論文應當具有論點、論據和論證三個要素。論點就象一面旗幟,要讓這面旗幟飄揚起來,就必須有堅強的支柱這支柱就是論據。加上確鑿充實的論據,就是一篇好的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