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寫作指導之學會論證分析
「講道理」是議論文寫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總有許多考生,只會提觀點、擺材料,而不會論證。對文章進行道理分析,既可增強論證的深度,揭示論據所蘊涵的道理,說明其與論點的聯繫,又能顯示出作者思維的縝密。下面以最近發生的濟源雙匯瘦肉精事件為例,針對中學生常用的論證方法進行訓練。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5日,央視播出了一期「『健美豬』真相」的特別節目,披露南京許多市場上銷售的「健美豬」是用「瘦肉精」餵養的,且有一部分「瘦肉精」豬肉流進了雙匯集團旗下的河南濟源雙匯公司。據報導,一頭豬從出生到進入市場,要經歷養殖、收購、販運、屠宰、銷售等18個環節,層層有監管,卻都形同虛設,令消費者後怕。據稱,雙匯2010年企業利潤達500億元,而此次事件,將至少吞噬雙匯集團年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點擊】
「瘦肉精」事件表面看是由企業和部分商人道德淪喪、缺乏誠信、只知牟取暴利,以及政府監管部門玩忽職守、監督不力造成的,但實質反映出政府執法部門和企業對消費者生命的不尊重。
【技巧點撥】
一、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議論文最常用的方法,最能體現作者思維的深刻性。對於一件事,可以把它當成「果」,從而「溯因」;也可以把它當成「因」,從而「求果」。這種「溯因求果」的方法,就是因果分析法。如:
對於食品企業而言,消費者的生命就是企業的生命。(觀點)只有把尊重消費者的生命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企業才可能長遠發展。(闡釋)2011年3月15日,央視曝光雙匯集團下屬子公司濟源雙匯使用瘦肉精豬肉生產產品。據估計,此次事件將至少吞噬掉雙匯集團年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事例)為什麼一次瘦肉精事件會使企業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表面上看是(因為)濟源雙匯和政府執法部門抽查、監管不力,乃至「18道檢驗卻管不了一頭豬」,實則是(因為)政府執法部門和企業對消費者生命的漠視,心中只有錢權,而置百姓生命於不顧。(因果分析)此次事件再一次說明:不尊重消費者的生命,消費者也不會尊重企業的生命,企業終將經濟受損甚至倒閉。(拓展扣題)
二、假設分析法
假設分析法也是一種常用的論證方法。如果事例是正面的,通常從反面進行假設,如果事例是反面的,通常從正面進行假設,此為逆向假設;也可以沿著材料的方向繼續拓展假設下去,並推論其可能產生的結果,此為同向假設。如:
對於食品企業而言,消費者的生命就是企業的生命。(觀點)只有把尊重消費者的生命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企業才可能長遠發展。(闡釋)2011年3月15日,央視曝光雙匯集團下屬子公司濟源雙匯使用瘦肉精豬肉生產產品,據估計,此次事件將至少吞噬掉雙匯集團年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事例)正是因為濟源雙匯和地方政府的抽查、監管不力,視消費者的生命為兒戲,才使整個雙匯集團同受牽連而蒙受巨大損失。(因果分析)試想,如果地方政府和濟源雙匯能夠真正擔當起自己的職責,呵護消費者的生命,把住每一道關口,又何來「18道檢驗卻管不了一頭豬」的天大笑話?又怎會讓一個國人心中引以為傲的國內肉食品龍頭企業一夜間形象陡落?(逆向假設分析)對於食品企業而言,消費者的生命就是企業的生命。只有真正為消費者的生命安全把好每一道關,企業方能長盛不衰。(扣合)
試想,如果企業都像濟源雙匯一樣只知牟利而不顧消費者的生命,政府執法部門都只知應付而不嚴格把關,不但政府的公信力會喪失殆盡,而且企業也必將被消費者拋棄,國家經濟也必將因此而垮臺。(同向假設分析)
三、列舉分析法
尋找更多事例以佐證自己的觀點重要的論證也是重要的論證方法,為了避免重複雷同、詳略不當,一般採用列舉分析法,與主要例子構成點面結合的形式。如沿著上文的思路寫下去:
其實,在我們身邊不尊重消費者生命的食品安全事件又何止是「瘦肉精」一起?(觀點)2008年河北三鹿集團使用三聚氰胺製造毒奶粉,導致數名兒童死亡,十幾萬兒童受害。(例1)2006年河北蘇丹紅鴨蛋事件,震驚全國,讓人望「蛋」生畏;(例2)石蠟火鍋底料、毛髮醬油、地溝油、彩色饅頭……讓人聞之作嘔。(例3)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讓國人談食色變,懷疑餐桌上沒有幾樣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食品安全事件屢屢發生,每一次事件過後都讓人心有餘悸。企業不能不深思,不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而隨意踐踏,又有誰會尊重企業的生命呢?我們的民族又將走向何方?正如溫總理所言:「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民素質的提高和道德的約束,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總結扣合)
四、對比分析法
對比中明是非,對比中見真知,對比法也是議論文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常與其它方法配合使用,既可用於段落內部,也可用於段落之間。如:
當我們整天為食品安全戰戰兢兢的時候,終於看到了國家對這件事的高度重視,看到國內一些有良知有遠見的大企業,始終在堅守著「質量就是生命」的信條。(觀點)完達山靠其過硬的質量從未檢測出不合格產品,並成功收購了三鹿集團;(例1)西安銀橋乳業30年一直秉承「以質量求發展,靠誠信鑄品牌」的經營理念,牢記「產品就是人民,質量就是生命」的信念。(例2)還有一步步成長為中國乳品十強企業之一的伊利集團、蒙牛集團……(例3)一個個令國人驕傲的品牌依然在堅守著自己的企業良心,呵護著消費者的生命,難道它們不值得其他企業效仿嗎?(扣合)
五、類比分析法
類比分析法,尤其是由物及人的類比方法,常用在作文的開頭,既可點明主題,又能增添文採。
浩瀚的大海因尊重每一朵浪花、每一條溪流而寬廣,蔚藍的天空因尊重每一朵白雲、每一隻飛鳥而美麗,寬廣的大地因尊重每一棵小草、每一株大樹而充滿生機。一個企業,尤其是食品企業,只有尊重每一位消費者的生命,才能發展壯大。
【佳作示例】
堅守個性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孔子的個性,這個性,無奈卻執著;「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這是屈子的個性,這個性,孤獨卻堅定;「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蘇子的個性,這個性,自信而昂揚。
[排比引入,是作文常見的開頭方法,能夠凸顯文採。使用此法,一是要注意句式應大體一致,二是要儘可能引用或化用一些名人詩詞,三是要圍繞論點引述,直接帶出論點。]
回首歷史,猛然發現,屹立於高山之巔的恰恰是那些在濁流中卻依然堅守節操與志向的人。這節操與志向,便成為先賢們熠熠閃光的個性。正因他們堅守個性,才能傲視群芳,彪炳史冊。
[運用歸納法,由上文舉例通過分析搭橋,引出觀點。]
人們不禁要問,當今社會,人們時時呼籲個性,前衛者時刻標榜個性,那麼個性到底指什麼呢?有人把獨特的髮型叫個性,有人把奇裝異服稱個性,有人把譁眾取寵的媚俗叫個性,有人把特立獨行的孤傲叫個性,甚至有人故意說反話、唱反調,語不「驚人」死不休,標新立異,美其名曰「非主流」。這些真的是個性嗎?回首遙望屹立於歷史之巔的先賢,哪一個靠的是奇裝異服?「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太白,「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一座座豐碑,讓我們看到了個性的真正內涵:那是在汙世濁俗中對本真的堅守,是一種精神氣質、理想操守,是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更是對民族命運的披肝瀝膽。[本段通過正反對比,理清概念,指出「時尚」不等於「個性」,揭示了什麼是真正的「個性」。]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雖無比輝煌,卻也壓抑了個性。翻開史冊,我們聽到的是一聲聲壯志難酬的呻吟,是「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如今,閉關鎖國已成歷史,創新與發展是時代的主旋律,張揚個性是時代的最強音。時代要創新,社會要發展,個性要解放。解放個性才會激起人的創造才能,才會更進一步推動社會的發展,因此張揚個性已成為時代的需要。
[本段先從歷史入手,進行反面論證,說明為什麼要張揚個性。然後再從現實角度正面分析,指出時代發展需要張揚個性。]
時代需要個性,個人更需要有個性。有個性,才能堅守本真,才能在發展的大潮中不盲從,不迷失自己,不妄自菲薄。在好萊塢這個充滿名利慾望的圈子裡有這樣一位導演:在好萊塢工作近30年,卻從未因商業目的拍攝過一部「大片」;在史匹柏、盧卡斯等人靠電腦特技猛抓觀眾眼球時,他卻始終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冷靜地剖析著社會和人類的種種頑症;他衝擊奧斯卡20年,皆以失敗告終。這個人就是美國現實主義電影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在好萊塢只崇尚商業結果的環境下,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意願,堅守藝術的個性,被公認為美國戰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導演之一,成為世界級電影大師。試想,在好萊塢商業巨製風靡全球之際,如果斯科西斯一味跟風,只求效益,只講包裝,那麼電影界只會又多了一個想像天才,在喧囂的英雄救世背後又怎會有理性的冷靜?我們又怎能通過電影看到對人類頑疾的深刻反思?因此,真正的個性不是追風,更不是盲從,而是對內心精神世界的堅守。有時執著堅守,不隨波逐流,才能推動社會的進步。
[本段主要通過舉例論證、反面假設論證分析堅守個性的意義。]
個性的張揚能推動社會進步,但並不是所有的個性追求都是好的。譁眾取寵的媚俗,或是故意的背叛與標新立異,不但不會獲得社會的認可,而且會很快走向生命的盡頭。個性的解放不能是無限制的自由,它要以是否符合社會的發展,是否有利於正義的宣揚為衡量標準。
[本段辯證說明並不是所有的個性都是好的,評判標準是「是否符合社會的發展,是否有利於正義的宣揚」。]
在人人張揚個性又容易迷失自我的時代,如果每個人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本真,不隨波逐流,那麼這個社會才能真正因個性而精彩。
議論文的論證方法除以上重點分析的幾種外,還有意義分析法、比喻論證法、披文示意法等。只要熟練掌握幾種方法,做到運用自如並能舉一反三,一定能寫出有理有據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