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技巧概念解析

2020-11-29 中考網

2019年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技巧概念解析

閱讀議論文,首先要讀懂文章內容,理解作者的感情傾向、寫作意圖,領會作者的主張,把握文章每段的段意,概括文章的要點主旨。議論文的要點主旨,主要體現在中心論點與分論點上。

一、論點的定義(證明什麼)

論點,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觀點,也是文章闡述的中心問題,而中心論點,就是作者觀點的核心。準確地分析、歸納論點,首先要辨清兩個問題:

1、論點VS論題

①論題是作者論述的對象和範圍;

②論點是作者對論題所持的看法,它應該是明確的判斷,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論點不能是疑問句,不能只有一個短語,不能使用比喻。

2、中心論點VS分論點

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論點,又有分論點。要記住:一篇議論文只能有一個中心論點,設置分論點,是為了對中心論點起證明作用或補充作用。分論點是中心論點的支撐材料。

二、論點的特點

1、從內容上講:

一是正確,就是能揭示真理,表現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二是鮮明,就是是非清楚,不含糊,不隱晦,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態度明朗;三是新穎,就是表達的見解非常獨特,「言前人所未言,發前人之未發」,令人耳目一新。

2、從形式上講:

語言簡練,多用判斷句,是完整的句子。

三、找論點需要注意的問題

1、分清論題和論點。

2、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3、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分論點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誌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4、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

有時標題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5、這些不是論點:

短語或詞組;疑問句、反問句;不能概括整篇文章的句子。

四、概括方法

概括議論文的中心論點,在語言表述上一定要用明確判斷或陳述,要有明顯的傾向性,在歸納論點的時候:

(1)要抓住中心詞;

(2)要使用陳述句式;

(3)要有明顯的傾向性,要旗幟鮮明;

(4)語言要簡潔,文意要通順。

如果一篇文章開篇部分有明確表明觀點的語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語句,就以開篇的語句為論點。有些文段全篇無明確表明觀點的句子,就需要將幾個分論點合併、提煉。還有的文章,作者的觀點滲透於論證之中,這就需要領悟並歸納了。

(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達中心論點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較,找出最簡潔、最明確的句子。)

2:論據及作用

作為議論文三要素之一的論據也是考試重點,所佔分值最低三分,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一、論據的定義

論據是證明論點正確的理由和依據。議論文的論點需要論據來證明,論據是為論點服務的,它必須與論點保持一致。

論據與論點的關係是:

論據要緊扣論點,必須足以證明論點;論點統帥論據,又是從論據中推出的必然結論。

二、論據的分類

1、事實論據:有代表性的確鑿的事例、史實、數字、圖表等證明論點的依據。

2、理論論據: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的理論如經典性的著作、名言、科學原理、定律、公理、格言、警句、諺語、歇後語等證明論點的依據。

★ 辨識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

事實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事實):a、具體的事例(有代表性)b、概括的事實(有代表性)c、史料d、 數字e、親身經歷、感受

理論論據(用來證明論點的理論):a、經典著作、名言警句b、諺語、俗語、格言c、自然科學原理、定律、公式

三、論據常考題型及方法

1、論據的作用答題格式:a、舉了……的事例(或引用了……的名言)【太長可不寫】b、具體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增強論證說服力 (一般為分論點,沒有分論點再找中心論點)

2、補寫(或選擇)論據

①審題:明確補寫要求(論證論點或分論點)

②若文中已有事實論據,那要分析事實論據的規律

a、是否按時間先後順序b、與前文有無照應c、若結構上有一定規律,那所寫論據的結構與已有論據保持一致

③尋找符合要求的論據

④論據:人+情況+事情+結果

要求:補寫論據真實、典型,語言簡明、概括。

(2) 選擇論據:

①分別概括備選論據;

②分析指定段落的觀點;

③闡述兩者之間的關係(備選論據能否論證指定段落的觀點)。

④概括事實論據 格式:人+情況+事情+結果

要求:緊扣中心論點、分論點或論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語言簡明扼要

⑤準確判定論據的角度多個論據的角度有:不同的領域(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質(正面、反面)不同國別(中國、外國)不同時間(古代、近代、現當代)不同篇幅(詳、略)

3、概括論據:

①找出和論點要點相對應的內容進行概括格式:何人做何事(事件的表述要符合論點)

②假如題目給定概括的例子,那麼要注意仿寫

4、論據能否被替換

論據的作用就是證明論點的,一般有這種題型的文章都不只有一個論據,那麼是否能互換,就要看文章中原來的論據是否已經夠典型、角度是否多樣全面。如果換掉更典型、更多樣,更有代表性,更能證明觀點,就可以換。另外,要注意可能原文中的論據與上下文有照應。

3:論證方法及作用

所謂論證方法,就是論述和證明論點的方法。恰當靈活地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有利於多角度、多側面地論證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一、論證方法及作用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論證方法有:

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

1、舉例論證:

議論文中用代表性的甚至典型的事例來證明論點的方法叫舉例論證(例證法)。

答題格式:舉……(概括事例),具體論證了……

2、引用論證:

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觀點等作為論據,引經據典地分析問題、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引證法)。引用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交代其出處;一種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話是誰說的或出處。答題格式:引用了……的話+有力地論證了……

【注意】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的區別:

有時候在一個事例中會包含引用的話語,這時候要判斷清楚到底是舉例論證還是引用論證。

方法:先找到段落的分論點,然後只看引號裡面的內容;如果引號裡的內容跟分論點一致,那麼就是引用論證,否則,就是舉例論證。

3、對比論證:

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或道理論證論點的方法。答題格式:把……和……加以比較,突出論證了……的觀點。★ 看清題幹要求※ 運用 (等)的論證方法:有幾種答幾種。※ 主要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答最主要的一種。【注意】一般用一正一反兩個事例來突出自己的某個觀點,所以對比論證常常與舉例論證 同時出現,在判斷「主要」論證方法時,要寫「對比論證」。

4:論證結構

一、知識講解常見的論證結構有:總 、並列式、層進式、對照式。

1、總分式:論證的層次之間是總分、分總和總分總。

2、並列式:論證的層次、段落之間的關係是平行的。並列式各段之間獨立,沒有很大的關聯常見的是分論點之間或論據之間的關係是並列的。

3、層進式:各層次段落之間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關係,各層的前後順序有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改動。層進式下一段以上一段為基礎,層層遞進。典型層進式結構:

①是什麼?②為什麼?③怎麼做?注意:層進式論證結構要和內容上的遞進區分開!!

4、對照式:在論證中,把兩種事物或意思加以對比,烘託。

一方面是論述的重點,另一方面起烘託、陪襯的作用。論據和論據的關係(正反對比論證)

二、分析論證結構的方法

1、仔細閱讀段落,概括內容

2、正確劃分文章段落的層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理清段落內的邏輯關係在分析問題部分劃分: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如:先論述「為什麼」再論述「怎麼做」此種段落間的關係稱之為「層進式」

三、常見題型及應對方法

1、 直接通過選擇和填空的方式判斷論證結構分析結構有個重點:分析段落、句子層次。首先看文章到什麼地方完成了提出問題的任務;從什麼地方開始分析問題;到什麼地方結束,歸納出結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領起句往往是關鍵,要緊緊抓住它進行分析理解。

2、 提問A段到B段之間能否互換首先判斷兩個段落之間的結構關係,然後找一句總起句或總結句,在順序上與兩個段落的排列一致。

3、 下面文字是從文中挖出來的,你認為放到哪個位置最合適。從文章中抽出的段落含有分論點,判斷這個分論點與其他分論點之間的結構關係,並根據總起或總結句與分論點的照應順序來找準位置。

4、 選擇正確的層次劃分先通讀全文,提取文章的分論點,然後判斷分論點之間的邏輯關係,根據這一關係劃分層次。

5:議論文語言特點

一、知識講解

1、議論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闡發作者的見解、主張,具有很強的論辯性。

2、議論文語言特點:嚴密性、邏輯性。

3、嚴密性、邏輯性具體表現為:概念使用準確;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恰當;判斷和推理嚴密二、詞語句子含義及其作用(一)修飾語、限制語的運用,尤其慎用副詞考點:加點字是否能刪(互換),理由:1、能否刪(換)2、解釋字詞;3、代入文中,強調……,證明……的觀點;4、刪去(互換)的後果5、體現了議論文的嚴密性、邏輯性

考點:加點字的表達效果、作用:

1、解釋字詞;有修辭指明修辭手法

2、代入文中,強調……,證明……的觀點;

3、體現了議論文的嚴密性、邏輯

(二)文中加點詞的指代

1、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內容,一般往前找,注意單指還是復指,代入檢驗;

2、需要聯繫上下文加以概括;

3、近指代詞「這」通常往前找,沒有特別要求,一定用原文回答,抄寫完整,不可使用省略號。找到答案後代入整句檢驗下語義是否通順準確。

(三)品味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抓關鍵字詞或關鍵詞指代的內容,聯繫上下文;如有比喻,還原本體;如是哲理句,在把握的觀點基礎上,聯繫上下文闡述對作者話語的理解

三、複句的運用

初中階段要求了解的是並列、遞進、選擇、轉折、因果、假設、條件這七種複句。可以藉助關聯詞語判別分句之間的關係。

【常見考題】

①根據上下文,填入畫線處的詞語正確/不妥的一項是()。(選擇合適的關聯詞)

②文中加點的關聯詞語能否去掉?為什麼?【答題要點】①明確關聯詞的類型;②分析關聯詞在文中的表達效果;

③刪去後的結果;

④體現了論證語言的邏輯性、嚴密性。四、語序的安排議論文講究語序嚴謹,詞序、句序乃至段落安排、層次結構都有很強的邏輯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6.根據文意從自己閱讀和生活積累中列舉事實論據.或談自己個性化的閱讀啟迪和感悟。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   論點、論據、論證。   二、論證方法:   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三、論證方式:   立論、駁論。
  • 議論文閱讀題難度大?很難找到得分點?中考議論文閱讀攻略請收好
    一節語文課一個複習專題孩子們壓力山大  在春節後的下半學期,雖然二輪複習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對於語文學科來說,時間還是挺緊張的。  語文科目一般會有二十幾個專題,老師會以一節課一個專題的速度進行,對不少學生而言,專題複習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學生如果在寒假裡就開始著手專題複習,年後一定會省出不少時間進行「查漏補缺」,決勝中考又近一步。
  • 2019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作用總結
    學學答題技巧應對考試, 小編整理了2019 語文閱讀答題技巧作用總結內容,以供大家參考。 2019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作用總結 1)文章開頭的作用 1、引起下文,為下文作鋪墊(記敘文) 2、開篇點題,提出中心(中心論點) 3、用故事或典故引出論點或論題(說明對象),激起讀者閱讀興趣。
  • 2020年中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1. 文章體裁?   此文是一篇: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 記敘文六要素?
  •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題型及答題技巧
    ⑥、用生動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論點,既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於讀者接受。 8、議論文中記敘的作用: 敘述事件(一般只要概括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結果),為議論服務。 (記敘文中的議論作用:點明所描寫人物、事件的意義;深化文章的主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 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說明文基本知識   1、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用、製作方法、發展過程以及內在事理的一種實用文體。
  • 語文閱讀技巧公式:教你拿下議論文必考點
    議論性文章(以議論文為主)作為初中語文閱讀的「三駕馬車」之一,近年來開放性試題有所擴大。失分率略高。一般來說,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層次(整體結構)是三段論式。即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 「知識」議論文的閱讀知識梳理
    調換段落順序:上下文段之間的關係文章結構議論文語句的作用:引領下文總結全文過渡照應點明中心論點或論題製造懸念,引發思考議論文標題的作用:引出論題點明論點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製造懸念,引發思考。議論文開頭的作用:用各種方式引出論題點明論點用論據證明論點用比喻生動形象製造懸念議論文結尾的作用:點明中心論點,總結全文,補充、引申論點。5、論證方式:立論:提出論點並闡述,證明自己的見解與主張。
  • 初中語文議論文學習:如何快速判斷論證方法並分析作用
    初中語文議論文的論證方法的學習不應該被看成一個孤立的問題,應該是在整個知識能力體系中存在的。第一,在知識體系裡,這條知識承前啟後,如題主所給的PPT圖片,我把它標註出來,一共六條,「論證方法及其作用」位列第四。
  • 2020年中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7、議論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論點(或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或是所在段的分論點)以及議論文語言的特色。     三、問答題型、常規答題術語及技巧     (一)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2、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 初高中語文銜接,議論文寫作高手,從掌握常用論證方法走起
    大家對議論文是不陌生的,各地的中考卷子都有一篇議論文閱讀。中考是閱讀議論文完成題目,而高中階段,則有解讀變為構建,寫作的內容開始轉為議論文。先前我們講過議論文的結構,本文再講一講一些論證的方法。統共七種論證方法如下:例證法、引證法、比較法、歸謬法、喻證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 中考語文乾貨:議論文中論證方法的識別及作用
    這一節,我們談談中考語文是體重,論證方法的識別及作用。敲黑板,劃重點論證方方法是議論文中常見的考點,相對於前面所提到的說明方法而言,稍微能難一些,所以要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都知道議論文主要是為了闡述一個道理,說明一個論點,在這個過程中,說服別人是過程,也是終極目的,所以,寫議論文的人總是想盡各種方法來說服別人,這才有了所謂的論證方法。如果,我們想要說服別人,我們會怎麼做呢?有的時候,我們會舉一些具有概括性的事例,比如司馬遷受刑著《史記》、範仲淹劃粥苦讀的例子,常用來說明「磨難」、「挫折」對人的重要性。
  • 2018-2019年中考語文及英語滿分作文大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8-2019年中考語文及英語滿分作文賞析匯總,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序號 詳情   1 2019
  • 初二語文成績怎樣提高,要掌握哪些考點和解題技巧才有助於中考?
    初二學生的語文要掌握的東西除了初三課本的課內古文言文和議論文閱讀理解不要求掌握外,其它要掌握的東西完全和中考內容一致。因此初二學生語文成績提升直接關係中才語文成績。而要複習提升的東西同樣源自中考必考內容。也就是說要想提升語文成績首先要明晰所有考點,有的放矢的去複習才不至於浪費時間和精力。
  • 2017年中考現代文閱讀知識科普:議論文
    點擊查看:2017年中考語文複習之現代文閱讀彙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
  • 中考政史地增60分,物理化學減50分,從江西中考語文改革看未來語文...
    【中考政史地增60分,物理化學減50分,從江西中考語文改革看未來語文變化】 1月6日,從江西省教育廳獲悉,該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通知》。據了解,2021年起江西全面實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涉及13個學科。
  • 2019年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議論文寫作難點之概念界定
    2019年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議論文寫作難點之概念界定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申論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9廣州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2019深圳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廣州公務員申論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不好?從這6個方面做出改變吧!
    其中選擇好作文的體裁是很重要的一點,有的同學擅長寫記敘文;有的同學擅長寫議論文;有的擅長寫說明文;有的擅長寫散文,而其中,在小星看來,大多數考試,作文比較適合寫的文體就是議論文,只要把握好材料的主題,觀點不跑偏,不寫偏題,那麼,你的作文就不會得太低的分。不過,把議論文寫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天,小星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語文作文議論文到底應該怎麼寫。
  •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題(附參考答案)
    湖北省襄陽市)閱讀議論文《決定成功的利器》,完成22-26題。(12分) ①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煉好兩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備,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馬到成功。 ②有這樣一個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獻給他一張弓。他看了又看,試丁又試,認定是難得一見的好弓。於是得意之餘,他就向一個專門製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 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考點--說明文閱讀91
    三十三(2016·成都中考)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後面的題目。   猴年說猴   ①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見過真正的猴,但對猴似乎並不陌生.在中國,猴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 相關推薦:2019年中考語文真題考點--說明文閱讀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