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障礙被清除,孩子就一天天地變好了

2021-01-18 楊光明說

以前講了那麼多與自閉症相關的理論,發現網友們並不感興趣,何況我說的這套東西是新的,讓一些主流醫學無法接納與認同,更讓持續40年的對自閉症的固有認知難以接受,像是冰火不同爐一樣,也遭到一些鍵盤俠的抨擊。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對孩子還是情有獨鐘的,因為這是我一生的事業,不能因為一些相反的聲音就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所以,分享一個今天的案例吧。先上圖,請大家仔細閱讀圖上的文字,家長和房老師的話,比我說的更有力量。

也不用我多說,下面的文字是房老師在發完截圖後所說的話:

(1)

截圖中的寶貝用了一個月零幾天,他的認知力、理解力、精細動作和大運動、探索欲、學習力、情緒和睡眠都得到了全面提高,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2)

現在患有發育遲緩、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的孩子真是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得到的觀點是「這病不能治癒」、「這病是基因問題」,甚至「這病是世界難題」,所以導致很多家長覺得沒有希望或沒有辦法幫助到孩子了。

(3)——這是山西一位媽媽(與截圖中不是同一個)的插進來的話:

@房東波房老師,剛才餵完微量元素,給他試著打了青瓜汁,我還想著他不會喝,沒想到在引導下喝了小半碗。

(4)——房老師回

太棒了!(註:這裡有個擁抱的表情)

當媽媽們做事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態度夠溫和、夠堅定,孩子就知道如何去做了!!

愛是用眼神、語氣、神態、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甚至是我們柔軟的內在呈現出來的生命狀態,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

(5)

味覺感受細胞每10天更新一次,過了10天,他就會非常配合吃營養素了。

從我給您做線上調和到現在是第六天。

這是一個生命中值得記住的日子和經歷,這段經歷告訴我們:只要目標確定了,內在的力量找到了,我即可直達目標!!!

(6)

目前最炙手可熱的研究領域之一是表觀遺傳學,它研究的是從根本上讓人的基因知道什麼時候、在什麼程度上表達自身基因的特定部分。而日常生活方式選擇對基因的活躍性有深遠的影響,這賦予我們決定權,也就是我們有能力改變基因中註定的命運。日常生活選擇包括:食物選擇、有氧運動&玩耍、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避免緊張、焦慮、害怕、恐懼等)、信念、陽光等。

如今我們看到的疾病大部分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基因天性不和諧導致的。值得慶幸的是,只要我們能夠做出改變,就能夠把我們的基因還原到其原本的程序中,而且,我們還能夠重新給我們的DNA編程。

(7)

大腦是一個比我們想像的要開放得多的系統,大自然在幫助我們感知和理解周遭的世界上已經做了很多。它給了我們一個在不斷改變的世界中自我改變以求生存的大腦。——諾曼·道伊奇(醫學博士,精神科醫生、心理分析師,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分析訓練和研究中心教授和研究員,多倫多大學精神醫學系教授)

(8)

腦是一個有機體,可以改變它自己的機構和功能,只要還活著,年紀再大仍能不斷改變。

「神經可塑性」是近期神經科學的突破,這個革命性的發現,推翻了幾百年來認定「大腦在成年後不能改變」的看法。

神經細胞可以重新生長、重新產生新聯結的想像,不但給心智有缺陷的人帶來希望,也給過去認為你不可治療的大腦神經障礙或損傷帶來復原的機會,而且讓我們看到健康大腦擁有的驚人適應力。

(9)——山西的媽媽回覆:

@房東波謝謝房老師用(從)更專業的角度普及了相關知識,讓我對孩子的前景更有信心,孩子的進步是家長的動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選擇對了才讓努力變得更有意義。

(10)

接下來就是一些詢問,如什麼時候到廈門,還有家長匯報自己孩子的變化之類的信息,就不一一羅列了。其中房老師有條信息是跟山西的媽媽說的:「咱們用1.5—2年的時間實現完全康復」。看來,這個孩子「摘帽」是沒問題了,因為一個月的時間就有這樣的改善,我看用不上兩年時間!

自閉症就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自閉症就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即有東西妨礙神經系統發展了,所以才導致孩子有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症狀」。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障礙」這個詞入手,要問幾個問題:、

※什麼東西能夠成為神經系統發展的障礙?

※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神經系統正常發展的?

※這些成為神經系統發展障礙的東西,要如何被清除掉?

當然,1)這些障礙從哪裡來?2)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對孩子最危險?3)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這些東西影響?4)這些東西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的?5)這些東西與基因有什麼關係?6)這些東西與環境因素有什麼關係?等等,這些問題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知道影響孩子神經系統發展的障礙有哪些?都是什麼?是如何影響孩子神經系統功能的?障礙如何被清除?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有時間可以翻看一下我以前的文章,基本都有論述,這裡不再重複了。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判斷標準14:80%均有認知障礙和智力低下的情況
    根據國際上普遍採用的CARS量表對兒童進行自閉症判斷時,約有80%均有認知障礙和智力水平低下的問題。看一下CARS量表對智力低下的界定l 輕度異常:輕度智力低下,技能低下表現在各個領域。l 中度異常:中度智力低下,某些技能明顯遲鈍,其他的接近年齡水平。
  • 自閉症發育障礙是什麼意思?
    自閉症發育障礙是什麼意思?自閉症被歸類為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患兒與社會聯繫技能、認知和語言溝通能力的發育延遲和偏離,這會導致孩子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等方面有缺陷,也會造成孩子奇怪的興趣和行為模式。那麼自閉症兒童有怎樣的發育障礙呢?
  • 為什麼自閉症的兒童會形成語言障礙
    : 1、腦缺氧和腦毀傷 自閉症兒童出生時,由於難產或其它因素造成孩子缺氧或腦毀傷,使大腦中負責語言的器官發育不良,形成語言障礙。 2、中樞神經體系疾病 2歲以上的孩子患中樞神經體系疾病,如果沒有及時醫治或處理不當,就可能造成腦組織損傷,使孩子失去患病前已有的語言能力。這種語言障礙稱為「失語」。 3、發音器官畸形 一些孩子出現喉部畸形,由於口腔顎裂、唇裂及舌體畸形而形成語言障礙。
  • 《細胞》:白介素-17竟與自閉症譜系障礙有關
    《細胞》:白介素-17竟與自閉症譜系障礙有關 2020-06-01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功能醫學可以診治自閉症
    自閉症成因的突破性發現  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最近在《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自閉症線粒體功能障礙》的文章,揭示了一個嚴重的自閉症生物學機理——在細胞中產生能量的能力喪失,線粒體(細胞中的能量工廠)的損傷,以及氧化應激壓力的增加。
  • 自閉症兒童怎樣適應社交障礙?簡單有效的小方法送給自閉症家長
    歡迎來到星悟說自閉症,社交障礙是自閉症孩子的一大典型特徵。社交障礙讓自閉症孩子很難適應同齡人,更難以融入社會。作為自閉症家長或自閉症幹預師該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適應社交及融入社會呢?一.所以,很多時候家長都聽到孩子像成年女性一樣不可思議地說話。「你今天好嗎?」「很高興見到你。」「周末玩的開心嗎?」孩子開口說話了,家長自然開心,但成年人說話方式和兒童時不一樣的,導致他們無法融入同齡人的溝通中。
  • 自閉症判斷標準之四:喜歡搖擺轉圈兒,有刻板行為
    有走、跑、跳、蹲、站時有穩,經常會打翻東西等,與同齡孩子相比明顯落後。 自閉症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由於障礙的存在,導致神經系統不能正常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2)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由於一些有害物質侵入神經系統,或者由於一些幹擾妨礙了神經系統的正常發展,或者由於一些微量元素的不平衡,導致神經系統出現問題,就會在行為上有所表現。
  • 當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症,這三點你必須了解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屬於神經系統廣泛性發育障礙,主要特徵為: 1、因為這種社交能力缺陷,他雖然比低功能的孩子能說話能交流,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晦澀的社交概念和社交信號是不能理解的,對於一些社會規則方面的理解和遵守執行情況也很困難,也不會使用那種比較高超的社交技能,仍然需要時不時的幫助與指導。 因此對待自閉症的正確態度是:早期診斷,科學幹預,終生支持。
  • 當你有個自閉症孩子,這幾點你需要了解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屬於神經系統廣泛性發育障礙,主要特徵為:1、社交溝通障礙(並以此為核心);2、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以及重複刻板行為。因此對待自閉症的正確態度是:早期診斷,科學幹預,終生支持。2、積極幹預的價值相對於同屬於神經系統疾病的腦癱,智力障礙,自閉症的孩子是否進行康復訓練反差很大。
  • 孩子出現社交障礙,可能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家長千萬要警惕
    自閉症一直以來被家長們視為大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這方面的問題,這對於孩子今後的成長,與人交往等都會帶來極大的障礙。 科學家們對自閉症早有研究,而作為自閉症中的亞型病徵,阿斯伯格症候群的患病率要比其他自閉症來的更高,而相同的點在於,患病者在社交溝通方面和其他類型自閉症患者一樣會有不同程度缺陷。
  • 兒童自閉症的17個早期表現,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
    說起「自閉症」,大家都不算陌生。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疾病,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語言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自閉症的發病率,近些年來不斷增加,人們對自閉症的重視也隨之增多,但大多數人對自閉症的認識仍然有所欠缺。它和智力障礙、抑鬱症不可混為一談「我家孩子都快三歲了,還是不愛說話,是自閉症嗎?」「我家孩子只願意自己玩,從來不跟小朋友玩,是自閉症嗎?」「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跟他說話總是聽不懂,是自閉症嗎?」
  • CNN:幹細胞改寫自閉症孩子的故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每160個兒童中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  他們性格極端孤僻、與人缺乏感情聯繫、語言障礙、刻板運動、對環境奇特的反應、感知覺反應異常。約75%的自閉症兒童智力低下,成年後依然有50%-70%的患者社會適應不良,生活不能自理,終生需要照顧。  自閉症無疑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格蕾絲一家也是如此,它讓整個家庭都陷入了危機。
  • 第306醫院顧建文詳解嗅覺障礙檢測與神經系統疾病
    它由兩感覺系統參與,即嗅神經系統和鼻三叉神經系統。嗅覺和味覺會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覺是外激素通訊實現的前提。 嗅覺是一種遠感,即使說它是通過長距離感受化學刺激的感覺。許多神經系統疾病亦表現有嗅覺障礙,嗅覺功能的研究對於神經內科的某些疾病的早期診斷及防治具有一定的意義。
  • 泛自閉症(亞斯伯格)的語言溝通障礙
    泛自閉症又名亞斯伯格症候群或亞氏保加症,是屬一種發展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與非言語交際的困難,同時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許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賦,只有極少數的人屬於高智商,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
  • 這群孩子有智力障礙自閉症 卻一年為中國狂攬5金
    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攝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飛揚冰上運動中心,每逢周一、周四都會有一群「特殊」的孩子在此進行冰上訓練,他們已經堅持了四年有餘。  說特殊,不僅是因為這是一群以智力障礙、自閉症或唐氏症候群為主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們早已用自己的汗水為國家爭金奪銀。
  • 心理障礙之生物心理學
    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神經科學研究證實,大腦這個複雜器官的心智功能依賴於化學物質和神經迴路的微妙平衡,而且我們的經歷會不斷改變這些化學物質與神經迴路。遺傳影響、腦損傷、壓力和感染也會打破這種平衡,導致精神疾病。       因此,現代生物心理學認為,許多心理障礙不僅僅涉及認知、行為、發展和社會文化因素,還涉及大腦和神經系統(Insel,2010)。
  • 不會模仿,是自閉症判斷的第二個標準
    這些原始反射控制的動作可以保證孩子的生存和發展,也可以產生更複雜的動作組合,為孩子以後的大運動和精細動作打下基礎。 除此之外,孩子在玩耍、遊戲、嬉戲時的種類繁雜的動作,更多的是要靠模仿獲得,尤其是語言的發展,更離不開模仿這個渠道了。生在北京的孩子長大了就會京腔、廣東長大的孩子就會粵語,這都是模仿的結果。
  • 研究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隱性基因突變
    研究發現自閉症譜系障礙的隱性基因突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26 20:38:01 近日,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教授Timothy W.
  • 關注自閉症: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4日,瀋陽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 一起走近「星星的孩子」》【導讀】自閉症兒童有明亮的雙眼,卻拒絕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親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被稱作「星星的孩子」——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世界
  •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並非天才,他們身後才是真實的人間
    剛確診時,周靜同很多母親一樣,一心想著他趕緊好起來,因為他的人生才剛開始,他日後還要上大學,要工作、結婚、生子……那是她人生中最為瘋狂的一段時光,她遍尋民間 「神醫 」:扎針、推拿、灌頂、求神、讓孩子口服 「靈丹妙藥 」,因為那是她心中最後的一線希望,最後的一顆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