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講了那麼多與自閉症相關的理論,發現網友們並不感興趣,何況我說的這套東西是新的,讓一些主流醫學無法接納與認同,更讓持續40年的對自閉症的固有認知難以接受,像是冰火不同爐一樣,也遭到一些鍵盤俠的抨擊。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對孩子還是情有獨鐘的,因為這是我一生的事業,不能因為一些相反的聲音就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所以,分享一個今天的案例吧。先上圖,請大家仔細閱讀圖上的文字,家長和房老師的話,比我說的更有力量。
也不用我多說,下面的文字是房老師在發完截圖後所說的話:
(1)
截圖中的寶貝用了一個月零幾天,他的認知力、理解力、精細動作和大運動、探索欲、學習力、情緒和睡眠都得到了全面提高,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2)
現在患有發育遲緩、多動症、抽動症、自閉症的孩子真是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得到的觀點是「這病不能治癒」、「這病是基因問題」,甚至「這病是世界難題」,所以導致很多家長覺得沒有希望或沒有辦法幫助到孩子了。
(3)——這是山西一位媽媽(與截圖中不是同一個)的插進來的話:
@房東波房老師,剛才餵完微量元素,給他試著打了青瓜汁,我還想著他不會喝,沒想到在引導下喝了小半碗。
(4)——房老師回
太棒了!(註:這裡有個擁抱的表情)
當媽媽們做事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態度夠溫和、夠堅定,孩子就知道如何去做了!!
愛是用眼神、語氣、神態、肢體語言表達出來的,甚至是我們柔軟的內在呈現出來的生命狀態,不是用嘴巴說出來的。
(5)
味覺感受細胞每10天更新一次,過了10天,他就會非常配合吃營養素了。
從我給您做線上調和到現在是第六天。
這是一個生命中值得記住的日子和經歷,這段經歷告訴我們:只要目標確定了,內在的力量找到了,我即可直達目標!!!
(6)
目前最炙手可熱的研究領域之一是表觀遺傳學,它研究的是從根本上讓人的基因知道什麼時候、在什麼程度上表達自身基因的特定部分。而日常生活方式選擇對基因的活躍性有深遠的影響,這賦予我們決定權,也就是我們有能力改變基因中註定的命運。日常生活選擇包括:食物選擇、有氧運動&玩耍、睡眠質量、情緒狀態(避免緊張、焦慮、害怕、恐懼等)、信念、陽光等。
如今我們看到的疾病大部分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基因天性不和諧導致的。值得慶幸的是,只要我們能夠做出改變,就能夠把我們的基因還原到其原本的程序中,而且,我們還能夠重新給我們的DNA編程。
(7)
大腦是一個比我們想像的要開放得多的系統,大自然在幫助我們感知和理解周遭的世界上已經做了很多。它給了我們一個在不斷改變的世界中自我改變以求生存的大腦。——諾曼·道伊奇(醫學博士,精神科醫生、心理分析師,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分析訓練和研究中心教授和研究員,多倫多大學精神醫學系教授)
(8)
腦是一個有機體,可以改變它自己的機構和功能,只要還活著,年紀再大仍能不斷改變。
「神經可塑性」是近期神經科學的突破,這個革命性的發現,推翻了幾百年來認定「大腦在成年後不能改變」的看法。
神經細胞可以重新生長、重新產生新聯結的想像,不但給心智有缺陷的人帶來希望,也給過去認為你不可治療的大腦神經障礙或損傷帶來復原的機會,而且讓我們看到健康大腦擁有的驚人適應力。
(9)——山西的媽媽回覆:
@房東波謝謝房老師用(從)更專業的角度普及了相關知識,讓我對孩子的前景更有信心,孩子的進步是家長的動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選擇對了才讓努力變得更有意義。
(10)
接下來就是一些詢問,如什麼時候到廈門,還有家長匯報自己孩子的變化之類的信息,就不一一羅列了。其中房老師有條信息是跟山西的媽媽說的:「咱們用1.5—2年的時間實現完全康復」。看來,這個孩子「摘帽」是沒問題了,因為一個月的時間就有這樣的改善,我看用不上兩年時間!
自閉症就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自閉症就是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即有東西妨礙神經系統發展了,所以才導致孩子有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症狀」。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從「障礙」這個詞入手,要問幾個問題:、
※什麼東西能夠成為神經系統發展的障礙?
※這些東西是如何影響神經系統正常發展的?
※這些成為神經系統發展障礙的東西,要如何被清除掉?
當然,1)這些障礙從哪裡來?2)這些東西什麼時候對孩子最危險?3)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這些東西影響?4)這些東西之間是如何互相影響的?5)這些東西與基因有什麼關係?6)這些東西與環境因素有什麼關係?等等,這些問題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知道影響孩子神經系統發展的障礙有哪些?都是什麼?是如何影響孩子神經系統功能的?障礙如何被清除?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有時間可以翻看一下我以前的文章,基本都有論述,這裡不再重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