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克隆牛「科科」的誕生

2020-11-25 搜狐網
  
19日下午,多年從事克隆研究、歷經多次失敗的中科院研究員陳大元終於得到了他的克隆寶寶「科科」,不禁喜上眉梢。

  人民網1月21日電1月19日下午,經實施剖腹手術,國內首頭體細胞克隆肉牛「科科」在曹縣五裡墩牛場破腹而出。據悉,它是我國克隆的第一頭蓋普威肉牛,也是此次克隆實驗中惟一的「小夥子」,克隆胚胎的體細胞取自山東中大動物胚胎工程中心牛場的018號蓋普威種公牛。「科科」能否度過脆弱的嬰兒期,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左慶雍堅攝影報導)

剛剛出生的「科科」,精神十足。
歸一集團董事長王銀香給剛出生的「科科」餵初乳。
19日晚,剛剛完成輸液的「科科」睡著了,牛場工作人員焦急地守護在一邊。
晚9時許,剛剛睡醒的「科科」試圖站立起來,但沒有成功。
「科科」是編號18的蓋普威種公牛的克隆體,劃圈處的三角口為科研人員取體細胞時留下的痕跡,僅比拇指蓋稍大。


相關焦點

  • 聚焦克隆牛:中國自主克隆牛誕生記
    這裡誕生了中國自主完成的首批成年體細胞克隆牛。  18日晚,第一頭克隆牛「委委」在眾人的期盼中出世。可沒過幾個小時,「委委」就不幸夭折。19日下午,另一頭克隆牛「科科」又來到人間。小傢伙剛落地不久,就試圖站起來。這個動作令現場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到今天下午記者發稿時,「科科」已經能站起來活蹦亂跳了。
  • 中國第二頭克隆牛「科科」目前狀況一切正常
    華夏經緯網1月25日訊:據中新社報導,繼中國第一頭完全採用本土技術繁殖的克隆牛在山東省中大動物胚胎工程中心夭折後,十九日十五時三十分該中心迎來的第二頭克隆牛「科科」目前狀況一切正常。  在此次克隆牛實驗中承擔了克隆胚胎移植工作的馬世援認為,克隆牛要實現產業化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克隆研究的進一步成熟和完善的問題。這次在曹縣做的克隆牛實驗存在著一個缺陷:受胎率低於實用水平,流產率高於正常水平。百分之二十的受胎率與國外的一些研究機構橫向比較起來雖然偏高,但不能滿足產業化的實用要求。而百分之五十二的流產率則遠遠高於正常繁育手段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的流產率。
  • 組圖:世界上第一隻「克隆騾子」在美國誕生
    組圖:世界上第一隻「克隆騾子」在美國誕生 NEWS.SOHU.COM  2003年05月31日00:50  新華網     這張5月29日由愛達荷大學提供的照片上為該大學和猶他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克隆出的一頭名為
  • 我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啟動 首批牛明年誕生
    中新網8月20日電 中國克隆牛產業化試驗項目,最近在河北省唐山市正式啟動。據光明日報報導,如果順利,明年3月成批的克隆牛將誕生。  6月24日到7月16日,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河北國富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在中國農大李寧、戴蘊平教授的指導下,經過23天的努力,成功地將280枚優種奶牛的克隆胚胎移植到140頭受體母牛體內。
  • 中國克隆牛"委委"夭折 幾天後還將有克隆牛誕生
    現在克隆牛的夭折原因尚無權威認定,據這項研究的合作單位山東中大動物胚胎工程中心的於忠波總經理介紹,這頭克隆牛的受體牛預產期原本在1月27日,但昨晚它的臨產症狀已經非常明顯,且順產有困難,不得不進行剖腹產;這頭受體牛在產前一直因生病輸液,小牛的死因有可能與此有關;以目前國內外的克隆技術水平,誰都不能保證100%成功。
  • 中國首批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體繁育後代誕生(圖)
    「健健」的誕生,說明我國的體細胞克隆牛具有正常的妊娠產犢能力,繁育機能正常,並證明了我國的體細胞克隆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剛出生的「健健」體長72釐米,身高76釐米,體重38公斤,是個健康漂亮的小母牛犢。
  • 「克隆牛之父」傳奇人生感動美國(組圖)
    本報駐京記者 程福俊  新聞提示  2007年2月18日至25日,中國農曆丁亥年正月初一至初八,美國英文報紙《哈特福德新聞報》(HartfordCour-ant)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連續8天在頭版顯著位置,圖文並茂地隆重介紹了「克隆牛之父」———華裔生物學家楊向中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 我國首匹克隆馬誕生
    近日,中國首匹克隆馬在河南誕生,標誌著我國攻克體細胞克隆馬技術難題
  • 中國首例克隆小香豬誕生
    本報訊(記者丁肇文)經過中國農業大學李寧教授領導的課題組一年多的科技攻關,我國第一頭體細胞克隆豬日前在河北省三河市成功誕生。這是我國獨立自主完成的首例體細胞克隆豬,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此次克隆豬供體細胞來自於我國地方優良豬種———香豬的胎兒,受體卵母細胞來自屠宰母豬的卵巢。
  • 中國第一頭「土生土長」的克隆牛剛出生就夭折
    本報山東曹縣1月18日電(記者蔣韡薇鄭燕峰) 今天晚上9點25分,中國第一頭「土生土長」的克隆牛在山東省曹縣城郊五裡墩村誕生,這頭取名為「委委」的克隆牛降生一個多小時後,就匆匆告別了世界。  記者在產房看到,「委委」的頭部和背部有大面積的黑色花斑,身上都是血跡。它的身邊點著一堆篝火,10多名值班人員一直在照顧它和母牛。現場測得「委委」的體重是62公斤。
  • 《新西部雜誌》張湧:克隆羊之父的「牛」事業
    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該基地正式被命名為「中國克隆動物基地」。 克隆,「Clone」的音譯,即複製的意思,屬於「無性繁殖」的一種。後代與前代有著完全相同的遺傳特徵。從技術層面講,克隆分為胚胎克隆和體細胞克隆兩個層級。  1997年,克隆綿羊「多莉」面世。「多莉」的誕生,打破了教科書上的「從成年動物的體細胞進行克隆是不可能的」這一教條,使世界生物遺傳技術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 北京日報:克隆10年(組圖)
    通過類似方法,多種哺乳動物的克隆後代相繼產生。  但是,以上所說的這些,供體細胞都是來自早期未分化的胚胎細胞。這些細胞本身就有發育成完全個體的全能性。換句形象點的說法,這種技術有點像為一個受精卵製造多胞胎。因此,這種動物克隆研究並未引起公眾的廣泛注意。  多莉羊的誕生,意義就完全不同了。它的供體細胞,來自一隻6歲綿羊的體細胞。
  • 中國第一隻本土克隆牛「委委」在山東出生
    華夏經緯網1月19日訊:據中新社報導,我國第一隻本土克隆牛「委委」昨天晚上21時25分在著名的畜牧生產基地山東省曹縣出生。據新華社報導,「委委」之所以被稱為我國第一頭土生土長的克隆牛。去年,深圳和山東萊陽也都曾培育出克隆牛,但其胚胎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不是真正的中國本土克隆牛。「委委」只是我國首批本土克隆牛的先行者。
  • 青島電視臺:農家院裡降生克隆牛寶寶
    青島電視臺:農家院裡降生克隆牛寶寶 【查看視頻】[導語]      一提起克隆,大家都有種神秘感,以為那是實驗室裡的高科技。最近,在平度一個普通農民家裡,就降生了一隻克隆牛產下的牛寶寶。
  • 日媒:世界第一頭克隆牛因衰老死亡
    據日本《讀賣新聞》網站5月15日報導,這頭名為「能登」的牛在1998年藉助克隆技術降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牛的平均預期壽命約為20歲,「能登」據信死於衰老。石川縣政府表示,5月4日飼養員發現「能登」在圈舍內陷入昏迷,隨後給它輸入營養液,採取了治療措施。但到了5月14日,「能登」漸漸呼吸困難,於當天15時58分死亡。
  • 克隆猴誕生,複製人還會遠嗎?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莉」誕生以來,這20多年間,人類已經先後克隆出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在靈長類動物的克隆上卻屢屢碰壁。不過,就在前段時間,這一技術壁壘被我國科學家打破,我國已經成功克隆出了兩隻猴子!
  •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首例自繁後代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繼世界首例玻璃化超快速冷凍體細胞克隆牛胚胎移植犢牛於10月8日在萊陽農學院誕生之後,我國體細胞克隆牛「雙雙」的自繁後代「健健」於10月29日20點26 分在萊陽農學院誕生。
  • 23年前克隆羊就誕生了,為何複製人卻沒出現?看看克隆羊啥下場?
    現在提起「克隆」這個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這是一種「無性繁殖技術」,可以通過此技術,繁殖出無數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後代。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牛21歲去世 高於牛的平均壽命
    報導稱,「加賀」是一頭母牛,和2018年5月死亡的「能登」是雙胞胎,它們在1998年7月誕生於近畿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中,是世界上首次使用牛體細胞的克隆牛。據稱,研究人員採用了1996年出生的世界首隻克隆羊英國「多利」的相關技術。截至2006年,石川縣共有14頭克隆牛出生,但相關研究由於克隆牛肉流通的限制在2009年中斷,目前機構是為研究克隆牛的壽命而繼續飼養牛隻。
  • 「克隆牛之父」揭秘克隆效率低下之謎
    本報北京電(記者程福俊)華裔科學家、被稱為「克隆牛之父」的楊向中博士在動物克隆研究上又有驚人發現,其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證明「分化細胞可用於動物克隆,其效率可以優於成體幹細胞」的成果再次引起轟動。該研究解答了克隆效率低下這一困擾科學家們長達10年的世界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