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DNA的複製》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第三節,」DNA複製」這部分內容,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這一節課。
一、 說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DNA的複製》這一部分內容也是第三章的重點內容之一。它既是對前面已學習的孟德爾遺傳定律和減數分裂知識進一步的深化理解,也是整個遺傳的基礎。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概述DNA分子的複製;探討DNA複製的生物學意義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求知慾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DNA複製的條件、過程及特點。
(2)教學難點:DNA複製的過程,特別是半保留複製。
4.教材處理及課時安排
根據教材的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內容只安排一個課時。教學順序是「推測-實驗證據-複製過程」 進行。
二、說學法:學生應通過觀察、分析、討論與教師講授相結合來學習本課內容
三、說教法:
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功能,把DNA複製過程編製成動態過程,使難點知識變靜為動、變抽像為形象,轉化為易於吸收的知識。並指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通過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思維能力,且適當配合練習,將知識化難為易。
四、說具體的教學過程
關於DNA分子的複製的教學,教師首先可以通過課題下的,2008北京奧運會的會
幑「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導及問題探討,激起學生和興趣。然後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有
關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DNA複製的時間。接下來設置問題:「DNA是如何複製的」?
讓學生積極討論。然後才引出沃森和克裡克對DNA複製過程的推測,從而得出DNA 的半
保留複製過程。
其次,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充分利用課本的彩圖來分析、學習科學家對DNA複製過程所做的經典實驗,通過這個實驗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思想,領悟科學探究的魅力,也掌握一種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分析用CsCL密度梯度離心後重帶、中帶、輕帶表示的DNA分子的雙鏈構成怎樣的,在整個實驗親代、子一代、子二代細胞中提取出的DNA離心結果說明了什麼。通過層層分析,學生不僅能夠自已得出結論,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進一步明確了什麼是半保留複製。從而也得出了DNA複製的定義。最後,引導學生學習課本第54頁,提出相關問題:
⑴什麼是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麼?
⑵什麼叫子鏈?複製一次能形成幾條子鏈?
⑶簡述子鏈形成過程?
讓學生充分回答上述問題後,教師播放多媒體DNA分子複製過程的動態圖解。歸納出複製三點過程:①解旋提供準確模板②合成互補子鏈③子、母鏈結合盤繞形成新DNA分子。
以上過程可配合板圖進行歸納。通過這個過程得出DNA複製的特點:
(一)DNA分子是邊解旋邊複製的,是一種半保留複製,即在子代雙鏈中,有一條是親代原有的鏈,另一條則是新合成的。
(二)DNA複製嚴格遵守鹼基互補配對原則準確複製,從而保證了子代和親代具有相同的遺傳性狀。
設問:DNA複製後兩個子代DNA分子與親代DNA分子是否完全相同?為什麼?
通過設問,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DNA複製的全過程。接下來讓學生總結出DNA複製的四大基本條件:① 模板:開始解旋的DNA分子的兩條單鏈;
② 原料:是游離在核液中的脫氧核苷酸;
③ 能量:是通過水解ATP提供;
④ 酶:酶是指一個酶系統,不僅僅是指一種解旋酶。
最後通過以上分析,總結出DNA複製的意義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意義:DNA通過複製,使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證了物種的相對穩定性,保持了遺傳信息的連續性,使物種得以延續。
應用:目前DNA分子廣泛應用於刑事案件偵破等方面:
如:DNA分子是親子鑑定的主要證據之一。把案犯在現場留下的毛髮、血等進行分析作為破案的證據,與DNA有關。
五、設計課堂練習:
設計一題典型課堂練習:即有關半保留複製及計算的習題:
典型例題
基上連續培養。從分析得知,第一代大腸桿菌DNA儲存的遺傳信息與親代大腸桿菌DNA儲存的遺傳信息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若連續培養三代,此時,含 標記的DNA分子約佔大腸桿菌DNA分子總量的多少?其原因是多少?
【答案】以親代DNA為模板,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複製而成;25%;因DNA分子的複製方式為半保留複製。
通過以上練習使學生進一鞏固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知識。
六、板書設計及作業(教學課件)
相關資料推薦:
>>2014年最新教師考試輔導資料下載
>>免費專業學科知識試聽課程
>>在線教師考試模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