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函數的性質》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 )場的( )號考生。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 )
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來闡述本次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正弦函數的性質是選自北師大版高中數學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數第五節正弦函數的性質與圖象5.3正弦函數的性質的內容,主要內容便是正弦函數的性質,教材通過作圖、觀察、誘導公式等方法得出正弦函數y=sinx的性質。並且教材突出了正弦函數圖象的重要性,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認識、理解、記憶正弦函數的性質。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高中的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思維較敏捷,動手能力較強,但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較缺乏。基於此,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動腦思考,更富有啟發性。並且學生的自尊心較強,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注重先揚後抑,鼓勵學生多多發言,還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會用正弦函數圖象研究和理解正弦函數的性質,能熟練運用正弦函數的性質解決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正弦函數的圖象,探索正弦函數的性質,提升邏輯思考、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節的學習體驗數學的嚴謹性,養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嚴謹認真的良好思維習慣和不斷探求新知識的精神。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由正弦函數的圖象得到正弦函數的性質。
(二)教學難點
正弦函數的周期性和單調性。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在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本節課我將採用講授法、探究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中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到會學,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將採用複習的導入方法。
我會讓學生回憶正弦函數的概念,以及上節課所學的正弦函數圖象,讓學生根據圖象思考正弦函數有哪些性質從而引出課題——《正弦函數的性質》。
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對前面的知識進行充分的回顧,為本節課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新課講授環節,在這一環節我將採用講解法、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
讓學生自己通過五點作圖法畫出正弦函數的圖象,並在大屏幕上展示正弦函數的標準圖象。
學生一邊看投影,一邊思考如下問題:
(1)正弦函數的定義域是什麼?
(2)正弦函數的值域是什麼?
(3)正弦函數的最值情況如何?
(4)正弦函數的周期?
(5)正弦函數的奇偶性?
(6)正弦函數的遞增區間?
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之後小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總結。
1.定義域:y=sinx定義域為R
2.值域:引導學生回憶單位圓中的正弦函數線,發現值域為[-1,1]
3.最值:根據值域的確定得到在何處取得最值以及函數的正負性。
4.周期性:通過觀察圖象引導學生發現正弦函數的圖象是有規律不斷重複出現的,讓學生思考後發現是每隔2π重複出現一次,得出y=sinx的最小正周期是2π。之後通過誘導公式證明。
5.奇偶性:在剛才通過誘導公式證明後順勢提出公式,總結得到正弦函數是奇函數。
6.單調性:最後讓學生根據剛才所得到的結論自己嘗試總結正弦函數的單調性。
在探究完正弦函數性質後,利用單位圓和正弦函數圖象理解和記憶正弦函數的性質,這樣的安排能夠讓學生及時鞏固正弦函數的性質,並且還能夠結合之前所學的單位圓,三角函數線等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知識間的聯繫。
(三)課堂練習
第三環節是鞏固環節,多媒體出示書上例題2:用五點法畫出函數的簡圖,並根據圖象討論它的性質。
通過這樣的練習,既鞏固了學生學過的知識,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知識在學生們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中顯得更有味道。
(四)小結作業
最後一個環節為小結作業環節,關於課堂小結,我打算讓學生自己來總結。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學習反饋,及時加以疏導。
在作業布置上,我讓學生思考餘弦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是什麼樣的。
通過比較靈活的題目呈現,能夠讓學生結合本節課的知識進而思考後續的知識。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遵循簡介明了突出重點部分,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
以上是高中數學必修四《正弦函數的性質》說課稿,更多學科說課內容,請查看中公教師網-說課稿頻道。
相關推薦:
《正弦函數的性質》答辯題目及解析
《正弦函數的性質》教案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