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註定難忘。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鬥爭,不但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也牽動著世界各國人民的心。來自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師生、因學習中文而走近中國的民眾、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用各自的方式為中國加油、祈福。
用中文傳遞溫暖
「中國!中國!武漢!武漢!你聽見了嗎?這裡是蘇丹,得知你們正在同病毒鬥爭,我們感同身受,痛在心間……」數十名來自蘇丹各大學中文系和在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的學生用中文齊聲朗誦詩歌《加油中國 加油武漢》,清透嘹亮的聲音穿越鏡頭,跨越距離,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打氣。
在此刻,中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生們學過的語言,更成了他們傳遞感情、表達祝福的橋梁。
「輕輕地捧著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乾。這顆心永遠屬於你,告訴我不再孤單……」來自英國北愛爾蘭奧斯特大學孔子學院下設米爾本小學孔子課堂合唱團的孩子們,用中文合唱《讓世界充滿愛》。童稚歌聲的背後,是他們對中國的祝福——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同樣唱起《讓世界充滿愛》這首中文歌的還有德國伯樂高級文理中學中文合唱團的孩子們以及該校於2019年9月到武漢參加秋令營的部分同學,他們將所有的祝福融在歌聲中,用音樂傳遞溫暖。
在2019年「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中獲得冠軍的義大利男孩鄭彥柯,用流利的中文表達了自己對中國的祝福和信任。「現在,我媽媽還在上海。在中國,我也有很多朋友,我會擔心他們。但當我看到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時,我相信在大家的團結合作下,一定能走出艱難時刻。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全世界一起加油!」
波蘭格但斯克大學孔子學院小學員莎莎(Maria)則將漢字「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寫在了自己的畫作上。喜歡漢語、熱愛中國文化的莎莎了解到中國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時間用手中的畫筆傳遞和表達對於武漢和中國的支持。
跨越距離的祝福
「你們好!一直以來被武漢引以為傲的『黃鶴樓』也曾在歷史的烽火狼煙中幾經損毀,但多次修復重建。現在,雖然疫情危急而艱難,但是我相信不管多艱難也一定會挺過去的。我願和大家同甘苦共患難,一同攜手,渡過這次難關。」在日本枚方市日中友好協會副會長榊原啟雄的信中,是他對中國人民的深深牽掛。曾在關西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學習漢語5年的他對中國有著深厚的感情,曾多次赴中國旅行和工作。
同為關西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的學員、枚方市日中友好協會理事森田洋子女士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時刻關注著中國人民,盡己所能幫助中國朋友。「我每天都關注著中國的新聞,看到中國人民正在經受著疫情帶來的苦痛,我很痛心。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大家會渡過難關,恢復到以前的生活。我衷心地為中國加油!加油中國!加油朋友們!」
一聲聲「中國加油」來自世界各地孔院的師生,他們掛念著中國,願同中國人民一同共克時艱,更相信光明終會到來。
葡萄牙裡斯本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齊莉婭表示,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此次疫情給中國的一些家庭帶來了痛苦,醫護人員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裡斯本大學師生以及葡萄牙民眾對你們遭受的巨大痛苦感同身受。與此同時,我們也欽佩和讚賞中國人民及每個社區面對目前困境所展現的非凡應對能力和巨大決心。在裡斯本大學孔子學院,我們將繼續開展漢語教學,教授這個偉大國家的語言和文化,通過學習知識,讓我們跨越文化與國界團結在一起。這也為我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張紅說,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羅馬大學孔子學院的中意教師心繫中國,關注疫情。「希望我們中意雙方同舟共濟,一起努力,為中國祝福,相信一定會有奇蹟發生!」
來自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的同學們聽聞中國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也在第一時間送上誠摯祝福。「中國戰勝過無數艱難困苦,相信能夠渡過此次難關。中埃雖遠隔山海,但我們心繫中國與中國人民。」
來自八方的支援
伴隨著一聲聲「加油」祝福而來的是孔院師生的捐助。為了馳援中國戰勝新冠肺炎疫情,不少孔院積極募集善款,籌購物資。
在美國,新罕布夏大學孔子學院下屬孔子課堂樸茨茅斯高中的美國同事將口罩、防護服、外科手術服等送至孔院,希望能將這些物資寄往中國。他們說:「期盼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國加油!」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朱姝攜孔子學院教師及員工發起捐款,並籌集了100餘套防護服、10000副手套及100副眼罩發往國內。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孔子學院同中國留學生一起為中國募集、運送醫療物資,捐贈了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N95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等。
除了孔院組織的捐助外,還有來自個人的捐助。關西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一位市民講座學員便是其中之一:「我去過武漢,為大家的困難感到傷心。不過我也總算為我的中國朋友們找到口罩送給他們了。希望中國儘快恢復!」
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李帥看到有巴基斯坦民眾準備了一些口罩、藥品以及食品準備運往中國。「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名志願者,為武漢、為中國盡一份心意。雖然我出生在巴基斯坦,但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所以現在我不想離開我的第二個家(中國),中巴友誼萬歲!」李帥說。
正如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下設國立住讀學校孔子課堂中方志願者教師申旭娜所說:「嚴寒之中,星星之火,也可溫暖人心;乾涸之時,滴水之援,也能滋潤大地。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相信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