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無國界!多名專家呼籲加強國際化合作
日前,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全球多位科學家參會,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美國結構生物學家雷蒙德·史蒂文斯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描繪了一個全球科學家達成夢想的可能路徑。他將其稱為轉化科學的力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閉幕。1 科學家有國籍,科學無國界, 任何國家的科學事業都應以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疫情之下,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還是決定來到上海。在經過14天隔離期後,10月30日,作為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的他在本屆論壇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重申科學無國界精神 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
1 科學家有國籍,科學無國界, 任何國家的科學事業都應以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疫情之下,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還是決定來到上海。在經過14天隔離期後,10月30日,作為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的他在本屆論壇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閉幕 與會者評價「特殊時期論壇如期舉行意義重大」
主辦方表示,這場全球科學盛會將永不落幕: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已規劃落戶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本屆論壇所有場次活動的視頻均向公眾在線免費開放。由頂尖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科技合作,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各國優秀科研人員來滬工作、生活,為全人類的科技進步貢獻智慧。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放,包容,合作,這本就是科學應有的模樣
如果說過去兩年,一些公眾對「共同命運」的感悟還不那麼直接,但是今年,對於「合作」的呼籲,成了這場匯聚了全球近140位「最強大腦」的頂級盛會最響亮的主旋律。開放、包容、合作,這本來就是科學應有的模樣。千百年來,科學發現一直是屬於全世界的共同財富。從某種意義上說,偉大的科學家在提出某個重要理論之時,他更多的是作為全人類的代表,率先解鎖了一扇緊閉的門。
-
世界頂尖科學家展望一個更好的科學世界
他們期待更廣泛的科學合作,去解決人類的共同問題;他們呼籲更多人把目光投向基礎科研,促使科學發展穩定長久;他們強調用教育孕育科學文化,以提升中國的基礎科研水平。暢所欲言、思想碰撞,他們目光所及之處,是一個開放的、繁榮的、更好的科學世界。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學盛會彰顯上海城市精神
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動情地送出了多份感謝。「習主席在給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賀信中指出: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國際科技交流,依託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平臺,推動中外科學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
中國加速融入全球科創網絡,「科學天團」呼籲交流合作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面對當前疫情等全球性挑戰,世界科學界需要共同努力,共塑開放科學,共濟開放人才,共促開放治理,共建科技共同體。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傑·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在開幕致詞時表示,科學無國界,各國科學家、研究機構在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作出的努力,必將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典範。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上海,因科學而再次刷屏
本屆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採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圖為論壇上的「人類共同命運」科學對話。新華社記者王翔攝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10月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探訪WLA上海中心 在古典與科學的碰撞中領略「最強大腦」的風採
協會現有148位頂尖科學家會員,包括了6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力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扶持青年成長。由協會發起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已經成功舉辦兩屆,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合作交流平臺。據悉,WLA上海中心由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在去年論壇上共同揭牌。
-
上海,因科學而刷屏——來自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報導
因此,這屆論壇的最大特點就是在疫情的背景下,克服了種種困難,跨地域跨時區,把科學家聚合在一端,顯示了科學本身的力量和科學家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注,是「科學無國界」精神的有力實踐。把蛋糕再做大一點,把科學分享給更多渴求的眼睛。本屆論壇官方網站已正式上線,將提供71場活動、共計150小時的視頻直播和回放,打造永不落幕的雲上科學盛會。所有場次均向公眾免費開放。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功舉辦:科學探索,永不落幕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最後一天,「腦起搏器」之父、2014 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在公開的直播連線中,對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對中國的科學和各方面發展,作出了高度評價。在論壇上,「相信科學」、「國際合作」、「人類共同體」……是高頻出現的詞彙。
-
頂尖科學家論壇|鍾南山院士:科學家有國籍,但科學沒有國界
在今天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鍾南山院士如是說。「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永恆主題。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極端氣候和環境事件頻發、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當下,其意義更為凸顯。正因如此,仍然奔忙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欣然應邀發表視頻演講。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用科學的理性之光衝破不確定性的迷霧:近140位世界頂尖科學家「雲」聚上海,傳遞團結與合作的力量
在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世界科學共同體的引領者們發出了共同呼聲:反對針對科學交流的封閉昨天,近140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線上、線下準時赴約,「雲」端相聚於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正共同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嚴峻考驗。在這特殊之年,史上最強「科學天團」對於這一科技盛會,表現出極大熱情。「最強大腦」們無懼疫情帶來的阻隔、克服時差帶來的不便,跨越時空開啟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全球聯動。
-
習近平主席視頻致辭,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滬開幕
懷進鵬表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三次在上海舉辦,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對論壇期待要求、加強全方位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的生動實踐。科學無國界,各國科學家、研究機構在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作出的努力,必將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典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將深化與上海的全方位合作,依託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和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平臺載體,邀請各國科學家來滬參與並開展前沿科學研究、貢獻智慧力量。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辦,此前已舉辦兩屆。頂尖科學盛會展現開放熱度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設有開幕式與主題會議、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等多場主題活動,集中舉行或播放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科學峰會以及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峰會。
-
「持之以恆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寫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10月30日至11月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行,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 面對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第三屆論壇特設病毒之戰--世界頂尖科學家病毒峰會,邀請哈維·阿爾特,發現宮頸癌病原體--乳頭狀瘤病毒的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哈拉爾德·楚爾·豪森等病毒學專家,共話人類對抗病毒的持久戰役。 「我們應該用科學去解決危機,而不是盲目恐慌,特別是年輕人。」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全球「最強大腦」青睞上海?
頂尖科學家寄語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倡導國際合作「在基礎科研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更加不可或缺。」「科學一直都有國際屬性,科學家們一般都互相分享點子。」「科學重在合作,科學是沒有國界的。」這三句話,分別出自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登·格拉肖、朱棣文、米歇爾·馬約爾。
-
這場全球科學盛會,讓諾貝爾獎得主感嘆「意義重大」
主辦方表示,這場全球科學盛會將永不落幕: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址已規劃落戶於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本屆論壇所有場次活動的視頻均向公眾在線免費開放。由頂尖科學家領銜的國際科技合作,將吸引越來越多的各國優秀科研人員來滬工作、生活,為全人類的科技進步貢獻智慧。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科學為畫筆 為上海著色
論壇設置的系列主題峰會,將覆蓋化學、天文物理、量子、生命、數學、腦科學、人工智慧這七大基礎科學領域,聚焦科學領域前沿產業話題。以開放融入世界如果合作有顏色,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麥可·萊維特會告訴你,那是心連心的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