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坑爹」符合語言規律 應有較強生命力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語言學家:「坑爹」符合語言規律

  記者 張玥

  新浪微博發布的2011年十大流行網絡語,能不能繼續流行到2012年?它們究竟有多大生命力?它們的存在到底反映了怎樣的現實問題?為此,本報記者聯繫到了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馬慶株,請他談談對於2011年網絡流行語的看法。

  在學者看來,今年的流行語中,如「hold住」「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等基本上是由於某個事件而流行起來的,隨著時間推移,事件本身被人們遺忘,這些流行語可能也會被人淡忘。不過,其他一些流行詞語的前景,可能會更加「光明」一些。

  方言類流行語是一時新鮮

  代表詞彙:「有木有」「腫麼了」

  城市快報(以下簡稱「快報」):「有木有」「腫麼了」,您覺得這些詞為什麼能在網絡上流行?

  馬慶株:實際上,「有木有」「腫麼了」是「有沒有」和「怎麼了」的方言說法,就像去年風靡一時的「神馬」,就是「什麼」的某種方言說法,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為這樣的說法很新鮮,又俏皮,在網絡上也不影響交流,出於新奇,網友喜歡使用,因此流行一時。

  快  報:這樣的方言網絡流行語會不會對正式語言產生衝擊?

  馬慶株:雖然這些都是對規範語言的突破,但比起全中國普通話使用的龐大範圍和頻率,網絡畢竟是一個小範圍,應該是競爭不過普通話的;另外,比如,說話時,是「神馬」比較習慣,還是把「什麼」最後那個「麼」字發成輕聲比較省事呢?其實,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什麼」。口語是書面語的基礎,既然口語不會改變,那麼這些方言流行語對正式的語言也產生不了衝擊。

  符合語言規律才有生命力

  代表詞彙:「坑爹」「親」

  快  報:您覺得網絡流行語生命周期有多長?

  馬慶株:方言類的網絡流行語,網民們的新鮮勁一過,估計也就漸漸被人們遺忘了。但有些流行語,它們符合語言規律,而且語氣和感情色彩上也無法被別的詞語替代——比如「坑爹」這個詞,是從「坑人」演變過來的,就連「老子」都坑,說明詞語本身表達出了一種強烈的憤怒。目前來看,在表達「特別缺德、坑人」這個意思時,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詞能夠比「坑爹」更沉重、更有分量、更有力,所以「坑爹」應該有比較強的生命力,或許在明年也能夠繼續流行下去。

  快  報:前段時間,南京警方把「淘寶體」寫在微博的追逃信息裡,還有一些地方的交通安全的宣傳也寫成「親,紅燈傷不起哦!」對於這樣的現象,您怎麼看?

  馬慶株:這或許表達了現實中人們的一種心理需求。人和人之間特別希望能相互愛護、理解,可是社會中出現的問題卻不能滿足人們的期盼,而這樣的「淘寶體」恰恰更有親和力。我們雖然研究語言,但絕不是「語言警察」,既然是老百姓的心聲,那麼,容許它們流行一下,不也是很好嗎?本報記者 肖明舒

  ■深度分析

  為什麼這些詞會流行?

  一邊「傷不起」,一邊「hold住」:高頻生活鍛鍊網友神經

  網絡時代,生活的頻率一直走高,等到微博迸發無限活力的時候,移步換景的速度更是上衝到眼花繚亂的程度。網友們說「傷不起」,不是源於心靈太脆弱,因為那最初不過是一個學法語的帖子中的感嘆,但它之所以喚起一片哀嚎,還是因為大家都感覺節奏快得有點喘不過氣——這就好像跑步,急速衝刺,大概只能跑幾百米,而緩緩行進,也許就能跑上幾公裡。

  現代生活和網絡結合到一起,如同肌肉訓練,能打造出不錯的身形,可生活更應該是一場有氧運動,讓人擁有更健康的身心。混跡網絡世界的人,內心深處對此仍有期許,因而每每處於高壓狀態下,哪怕再窘迫,哪怕再緊張,再傷不起,也會告訴自己「hold住」。

  不知「有木有」,還問「腫麼了」:自找幽默宣洩生活壓力

  壓力讓人咆哮,那麼咆哮會讓人舒服嗎?「有木有」的表達其實還很含蓄,還很有理性,如果直接喊出「有沒有」,那才是一種癲狂。

  今年,郭德綱在他的相聲段子裡喊出:「哎喲,你們這是腫麼了!」令臺上臺下樂成一片,方言性質的詞彙成為網絡流行,就好像相聲中的「逗你玩兒」一樣。流俗成為流行,藉助的是如此幽默的方式,反映了人們強烈的心理期待。

  「有木有」或許是一種無奈的發洩,「腫麼了」更是不明所以的詢問,人們在現代生活裡看到了太多奇怪的事情,卻沒有那麼多思考深究的機會,而一句搞笑的疑問,能把注意力從問題本身轉移開來,代之以莫名的歡樂——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你開心或不開心,答案都躲在不知哪裡,對你不睬,不理,是不是,親?

  才說「再也不相信」,又說「我反正信了」:社會亂象令網友迷茫

  王功權的私奔,先是一場喜劇,中間夾雜悲劇,而後徹底變為一場鬧劇。看不懂的愛情讓人再也不敢相信,看不懂的社會讓人再也不敢相信,因為你不知那背後是一場陰謀,一次炒作,還是一顆偶發炸彈。

  對此,人們一度選擇絕棄,徹底質疑,然而後來大概又發現,生活在懷疑中是一種特別痛苦的狀態,因為無法遺忘,因為還有良知。好在一句「我反正信了」的橫空出世,徹底驚醒了徘徊在道德獨木橋上的人們,伴隨那節被埋掉的車體而誕生的這一句經典,讓人們明白:就算再有人為你撐腰,想獲得一個真相,都是件困難的事情。

  本報記者 張玥

  年度網絡語

  hold住

  有木有

  傷不起

  親

  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腫麼了

  賣萌

  普通青年、文藝青年、2B青年

  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坑爹

  2011年,十大網絡熱詞出爐

  ■本期關注

  親,新浪微博2011年度微博盤點發布了有木有,傷不起啊!看完才知道,2011年竟然發生了這麼多熱點事件,出現了這麼多網絡流行語,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這一年,大家知道了自己是文藝青年還是普通青年,有些人一邊賣萌一邊坑爹,有些人再也不相信愛情了,網絡熱詞被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其發展勢頭已經快「hold」不住了,於是,很多人想問這是「腫麼了」?

  12月13日,新浪微博發布2011年度微博盤點,「2011年網絡熱詞」新鮮出爐,如果你能從上面這段話中找到這些詞,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與微博時代同步了。

  在2011年度網絡語中,「hold住」一詞高居榜首,咆哮體的經典用語「有木有」「傷不起」同時上榜,已經被淘寶網作為「官方用語」使用的「親」的出現毫無懸念。除了網絡熱詞之外,「淘寶體」「咆哮體」「TVB體」也成為2011年網絡流行語言的主要潮流。同時,新浪微博還發布了2011年度熱門話題,不僅涵蓋了動車事故、郭美美事件、微博打拐等引起廣泛討論的社會事件,謝娜張杰大婚、穿越劇《步步驚心》熱播等娛樂事件也榜上有名。

  本報記者 趙雯曄

  年度微博體

  淘寶體

  TVB體

  咆哮體

  海底撈體

  掃地老太太體

  見與不見體

  小明體

  撐腰體

  文藝青年體

  不相信愛情體

  ■微評論

  引領與被引領同時上演

  文| 張玥

  當人們在去年年底感慨微博的巨大能量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它在今年有著更令人瞠目結舌的表現。回顧早兩年的網絡熱詞,會發現大多數都產生於特定的事件,帶有強烈的新聞性。然而今年通過微博催生的網絡熱詞和網絡表達句式中,大多數源於一些休閒的帖子、話題。

  這些流行語的製造者是普通網友,經過微博等最快捷的平臺發酵後,催生了更多的衍生物。在每一次流行熱潮中,幾乎每個參與者也都扮演著製造者的角色,引領與被引領同時上演。

  有人說,微博時代,個人成為媒體,成為信息的發布源。如果說此前由於精英掌握傳統媒體,而將流行賦予了精英味道的話,那麼在這一年,普通人已經完成了角色轉換,流行語中也帶有了更草根的味道。

  製造流行的權杖,已經到了交接給網絡眾生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語言學家張伯江:與食物一樣,語言也不可穿越
    在日前一場關於《語文漫話》的講座活動上,語言學家張伯江說。&nbsp&nbsp&nbsp&nbsp作為2020年北京十月文學月的大眾系列活動之一,北京出版集團人文社科圖書生產事業部日前組織「跟呂叔湘先生學點語言學——我編《語文漫話》」講座。
  • 語言學家:帶色的語言
    語言學家Paul Kay認為,語言能夠影響思想的許多方面,但影響不了所有方面。從世界各種語言對顏色的命名中可以看出這一點。   如果玫瑰用其他名字表示,這種花還會一樣的芬芳嗎?
  • 語言學家談"新字" 什麼樣的網絡新造字才能流傳?
    記者就此採訪了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張巨齡。 網絡時代「新造字」也會大浪淘沙 記者:您認為網絡新造字,能夠流傳下去嗎? 張巨齡:我看,至少要看兩個條件:一是看是不是符合漢字的結構和形成的原則規律。它之所以留存下來,只是因為其結構符合漢字的構成規律。漢字的形體,講「六書」,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和轉注、假借。這是漢《說文解字》說的。一般認為,前四個是造字法,後兩個是用字法。這個「猹」字,大概是因為符合了「形聲」這個造字方法,於是就最終留了下來,還放在了《現代漢語詞典》中。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則天的名字,朝臣宗秦客獻上,她定奪的「曌」(zhào)字。
  • 燒腦科幻電影:女主是語言學家,研究了外星語言,學會了預測未來
    這部電影中的女主是一位語言學家,一次外星生物的降臨,她得以機會學會了外星語言,並以此可以預測未來。今天要推薦的這部作品便是2016年美國科幻電影《降臨》,不知你有看過嗎?美國方面找來了語言學家路易斯(艾米·亞當斯 飾)以及物理學家伊恩(傑瑞米·雷納 飾),兩人進入到不明飛行物之中,試圖破解外星生物到底在表達什麼?經過多次的接觸之後,女主路易斯漸漸發現了外星人所使用的的圓環形文字的特點,並且通過不斷的研究,逐漸開始破譯這些文字符號。
  • 什麼是語言學家?對(Linguist)語言學家存在最深的5大誤解
    01誤解第一點:語言學家喜歡形式語法實際上,有趣的是,語言不是由某些語法學家制定的規則。相反,大多數語言學家遵循描述性的做法,他們試圖描述和理解人們實際使用的語言。我們知道語言是一種標準,例如,當我們撰寫或進行演講時,我們會遵循語法規則,在這種情況下,正式語法是合適的,但是要理解語言,我們希望了解人們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實際使用它。因此,如果語言學家糾正了您的語法。這並不是因為他(她)是一名語言學家,也許他們只是,嗯,有點討人厭,哈哈。
  • 成為超級英雄,先當語言學家
    今天這篇腦洞大開的影評,主要討論神奇女俠超強的語言能力。本文的核心觀點就是:成為超級英雄,先當語言學家。掌握幾百種語言的神奇女俠神奇女俠名叫黛安娜·普林斯(Diana Prince),她是戰鬥民族亞馬孫人的公主。亞馬孫人長生不老,並且只有女性。她們隱居在不被外人所知的天堂島裡,承擔著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使命。
  • 國際視點:純潔語言,讓母語保持生命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一些國家,外來語「侵蝕」本國語言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在維護本國語言「純潔性」的同時,又能推動本國語言與時俱進,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一些語言學家稱,語言不應該由法律進行幹預,即使進行罰款,也改變不了語言變化的趨勢。俄總統辦公廳下屬的法律部負責人也認為,俄語目前不需要在立法層面進行額外規範。阿努什金表示,雖然該法的效果尚無法預估,但政府對媒體語言使用進行規範的初衷值得肯定。他指出,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民眾對本國語言的尊重和熱愛之情,為此政府和媒體應該發掘俄語的趣味和精華之處,而非簡單向民眾灌輸觀念。
  • 第三代試管嬰兒之胚胎生命力最強是在什麼時候?
    胚胎是形成生命的重要前提條件,那麼一般胚胎生命力最強是在什麼時候?這是很多試管家庭在試管助孕過程當中經常會問到的,畢竟早胚胎生命力較強的時候進行移植,那麼胚胎著床的機率更高,從而試管成功好孕的機率無疑將會大大增加!!
  • 法醫科學利器,語言學家克萊爾·博尼爾博士
    他們的聯繫方式是,koch@inorg.chem.ethz.chguenther@inorg.chem.ethz.ch2標題:語言學家克萊爾·博尼爾博士來源:bing摘要:語言學家克萊爾·博尼爾博士圖片中是克萊爾·博尼爾博士(Claire Bonial)克萊爾在陸軍實驗室工作,受上級安排,參加了位於英國索爾茲伯裡地區的北約
  • 周海中:語言學家的數學情懷(圖)
    語言學家周海中教授就是一位潛心科研、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學者。而作為一名語言學家,他對數學卻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周海中出生於廣東省雷州市的一個中學教師家庭。父親和母親早年都畢業於廣西大學中文系,外祖父曾經是廣西大學中文系教授;然而,他偏偏酷愛數學。
  • 語言,妙不可言 ——人民政協網
    所以規律符合一般人的思維習慣、體現一種普通的邏輯心理,對於詞語搭配等語言問題,並不需要都做硬性規定。我們不應機械地理解語言規範,那樣會影響語言的生動性和創造力,而這正是我們文化中最可愛的東西。像所有的學術大家一樣,呂叔湘先生把學術普及看得跟學術研究一樣重要。他的寫作,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很難從他的著作目錄裡清楚地指出,哪些是專門的學術著作,哪些是普及性的通俗讀物。
  • 漫談網絡疊音詞——從修辭手法和語義規律看網絡語言的特徵
    隨著網民數量的越來越大,網民為了網上交流而自創的網絡語言成為了一大語言現象。網絡流行語的出現,以及人們樂此不疲的使用網絡流行詞語,是是人們透視公眾態度、意見的切入點。客觀來說,網絡流行語這一客觀存在不僅僅是單純的語言學表徵,而是 在更廣闊的社會的大環境中多方博弈的結果。中國的網絡每年都會產生一批極具個性色彩的網絡流行語。
  • 混沌理論用於語言研究
    由於傳統的語言學研究深受還原論的影響,以往的語言研究總是傾向於把整個語言系統按層次或不同方面劃分成塊,忽略「次要」的細節或實行變量的「控制」,人為地割裂了語言系統中各因素之間的聯繫。跨界語言學研究成果豐碩把混沌論引入到語言研究中來,既是時代思潮和交叉學科研究的體現,也使我們可以在一個嶄新而刺激的範式中觀察語言,更使我們對語言的認識進一步得到深化。
  • 採訪完Jessica Coon,我們重新認識了《降臨》裡語言學家的世界
    原著作者姜峰南沒有語言學背景,但一直對語言學很感興趣,也讀過田野語言學家解讀一種新語言方面的書。他想,如果人類掌握了擁有先進技術物種的語言後,會不會變得更進步?這也是他創作這部小說的主要動機之一。這一理論假設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Edward Sapir)和 沃爾夫(Benjamin Lee Whorf)。
  • 光學簡史之七:語言學家的託馬斯.楊做了一個實驗來幫助光波隊
    從惠更斯原理出發,惠更斯推導了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就是說,即便認為光是一種波,光也是可以符合折射和反射定律的。既然波動說和微粒說都能解釋現象,那麼兩者應該是平手才是,可是實際要遠比理想複雜。因為牛頓已經一統江湖,成為武林至尊,所以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正確的,既然爵爺提倡微粒說,那麼微粒說當然就是對的。
  • 「語言學」要跟得上「學語言」
    熱議雙方聚焦「小題大做」——一方認為對一個無關痛癢的虛詞的研究不足以寫成學位論文;另一方則認為,網絡語言的變異情況是社會語言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很多語言從非網絡語體中進入網絡語言社區之後,在語法、語義、語用上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異,其中構詞能力較強、意義較為豐富的,多會成為風靡一時的網絡流行語,如「被XX」「XX控」等。
  • 人類語言消亡簡史
    早在20年前,美國知名語言學家麥可·克勞斯教授在美國語言學會中說:如果有一天,地球上90%的人類語種滅絕了,那麼語言學就是歷史上惟一一門看著自己消失的學科。中國的瀕危語言情況也不容樂觀。如果出於交流的便利而放任語言的消失,是對人類文明的不負責任。3當前學術界意識到了瀕危語言問題的重要性,積極倡導各國語言學家對本國語言、尤其是瀕危語言加以關注,並採取具體的行動進行口語記錄、語言典藏。
  • 黍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生命力頑強,如何種植黍?
    黍也稱為黃米飯,它可以用來釀造和糕點,其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比小麥和高粱頑強的生命力,但現在我們主要是水稻和小麥種植為主,黍的栽種在我國很少,可以說是相對罕見的品種。所以今天親農網就來告訴大家如何種植黍。1。選擇好的種子,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黍也有很多品種,但栽種的人少,所以現在價格更貴,因而我們種植黍肯定是能賺錢。
  • 人類7000種語言塑造7000種大腦認知體系:語言和思維的相互塑造
    因為他們語言中沒有「左」和「右」,在描述時間的時候同樣使用東南西北。比如,當面朝北面的時候,他們將時間順序從右向左排;當他們面向南面的時候,時間順序從左向右排;當他們面向東面的時候,時間將從遠到近排。發現規律了嗎?他們的時間順序與人的身體無關,而是和地理位置有關。每一次轉身,時間順序也一起改變。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時間思考和表達方式。
  • 從國企副總工到語言學家,他不僅是社科類「高被引學者...
    在計量語言學、語言複雜網絡、依存語法等領域,劉海濤團隊的相關研究多年來均處於國際前沿,在探索語言奧妙的世界中亮起了一盞源自古老中國的「明燈」。劉海濤一直以來倡導的「多學科+數據密集型」的語言研究方法,在國際上也逐漸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