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坑爹」符合語言規律
記者 張玥
新浪微博發布的2011年十大流行網絡語,能不能繼續流行到2012年?它們究竟有多大生命力?它們的存在到底反映了怎樣的現實問題?為此,本報記者聯繫到了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馬慶株,請他談談對於2011年網絡流行語的看法。
在學者看來,今年的流行語中,如「hold住」「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等基本上是由於某個事件而流行起來的,隨著時間推移,事件本身被人們遺忘,這些流行語可能也會被人淡忘。不過,其他一些流行詞語的前景,可能會更加「光明」一些。
方言類流行語是一時新鮮
代表詞彙:「有木有」「腫麼了」
城市快報(以下簡稱「快報」):「有木有」「腫麼了」,您覺得這些詞為什麼能在網絡上流行?
馬慶株:實際上,「有木有」「腫麼了」是「有沒有」和「怎麼了」的方言說法,就像去年風靡一時的「神馬」,就是「什麼」的某種方言說法,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為這樣的說法很新鮮,又俏皮,在網絡上也不影響交流,出於新奇,網友喜歡使用,因此流行一時。
快 報:這樣的方言網絡流行語會不會對正式語言產生衝擊?
馬慶株:雖然這些都是對規範語言的突破,但比起全中國普通話使用的龐大範圍和頻率,網絡畢竟是一個小範圍,應該是競爭不過普通話的;另外,比如,說話時,是「神馬」比較習慣,還是把「什麼」最後那個「麼」字發成輕聲比較省事呢?其實,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什麼」。口語是書面語的基礎,既然口語不會改變,那麼這些方言流行語對正式的語言也產生不了衝擊。
符合語言規律才有生命力
代表詞彙:「坑爹」「親」
快 報:您覺得網絡流行語生命周期有多長?
馬慶株:方言類的網絡流行語,網民們的新鮮勁一過,估計也就漸漸被人們遺忘了。但有些流行語,它們符合語言規律,而且語氣和感情色彩上也無法被別的詞語替代——比如「坑爹」這個詞,是從「坑人」演變過來的,就連「老子」都坑,說明詞語本身表達出了一種強烈的憤怒。目前來看,在表達「特別缺德、坑人」這個意思時,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詞能夠比「坑爹」更沉重、更有分量、更有力,所以「坑爹」應該有比較強的生命力,或許在明年也能夠繼續流行下去。
快 報:前段時間,南京警方把「淘寶體」寫在微博的追逃信息裡,還有一些地方的交通安全的宣傳也寫成「親,紅燈傷不起哦!」對於這樣的現象,您怎麼看?
馬慶株:這或許表達了現實中人們的一種心理需求。人和人之間特別希望能相互愛護、理解,可是社會中出現的問題卻不能滿足人們的期盼,而這樣的「淘寶體」恰恰更有親和力。我們雖然研究語言,但絕不是「語言警察」,既然是老百姓的心聲,那麼,容許它們流行一下,不也是很好嗎?本報記者 肖明舒
■深度分析
為什麼這些詞會流行?
一邊「傷不起」,一邊「hold住」:高頻生活鍛鍊網友神經
網絡時代,生活的頻率一直走高,等到微博迸發無限活力的時候,移步換景的速度更是上衝到眼花繚亂的程度。網友們說「傷不起」,不是源於心靈太脆弱,因為那最初不過是一個學法語的帖子中的感嘆,但它之所以喚起一片哀嚎,還是因為大家都感覺節奏快得有點喘不過氣——這就好像跑步,急速衝刺,大概只能跑幾百米,而緩緩行進,也許就能跑上幾公裡。
現代生活和網絡結合到一起,如同肌肉訓練,能打造出不錯的身形,可生活更應該是一場有氧運動,讓人擁有更健康的身心。混跡網絡世界的人,內心深處對此仍有期許,因而每每處於高壓狀態下,哪怕再窘迫,哪怕再緊張,再傷不起,也會告訴自己「hold住」。
不知「有木有」,還問「腫麼了」:自找幽默宣洩生活壓力
壓力讓人咆哮,那麼咆哮會讓人舒服嗎?「有木有」的表達其實還很含蓄,還很有理性,如果直接喊出「有沒有」,那才是一種癲狂。
今年,郭德綱在他的相聲段子裡喊出:「哎喲,你們這是腫麼了!」令臺上臺下樂成一片,方言性質的詞彙成為網絡流行,就好像相聲中的「逗你玩兒」一樣。流俗成為流行,藉助的是如此幽默的方式,反映了人們強烈的心理期待。
「有木有」或許是一種無奈的發洩,「腫麼了」更是不明所以的詢問,人們在現代生活裡看到了太多奇怪的事情,卻沒有那麼多思考深究的機會,而一句搞笑的疑問,能把注意力從問題本身轉移開來,代之以莫名的歡樂——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你開心或不開心,答案都躲在不知哪裡,對你不睬,不理,是不是,親?
才說「再也不相信」,又說「我反正信了」:社會亂象令網友迷茫
王功權的私奔,先是一場喜劇,中間夾雜悲劇,而後徹底變為一場鬧劇。看不懂的愛情讓人再也不敢相信,看不懂的社會讓人再也不敢相信,因為你不知那背後是一場陰謀,一次炒作,還是一顆偶發炸彈。
對此,人們一度選擇絕棄,徹底質疑,然而後來大概又發現,生活在懷疑中是一種特別痛苦的狀態,因為無法遺忘,因為還有良知。好在一句「我反正信了」的橫空出世,徹底驚醒了徘徊在道德獨木橋上的人們,伴隨那節被埋掉的車體而誕生的這一句經典,讓人們明白:就算再有人為你撐腰,想獲得一個真相,都是件困難的事情。
本報記者 張玥
年度網絡語
hold住
有木有
傷不起
親
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腫麼了
賣萌
普通青年、文藝青年、2B青年
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坑爹
2011年,十大網絡熱詞出爐
■本期關注
親,新浪微博2011年度微博盤點發布了有木有,傷不起啊!看完才知道,2011年竟然發生了這麼多熱點事件,出現了這麼多網絡流行語,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這一年,大家知道了自己是文藝青年還是普通青年,有些人一邊賣萌一邊坑爹,有些人再也不相信愛情了,網絡熱詞被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其發展勢頭已經快「hold」不住了,於是,很多人想問這是「腫麼了」?
12月13日,新浪微博發布2011年度微博盤點,「2011年網絡熱詞」新鮮出爐,如果你能從上面這段話中找到這些詞,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與微博時代同步了。
在2011年度網絡語中,「hold住」一詞高居榜首,咆哮體的經典用語「有木有」「傷不起」同時上榜,已經被淘寶網作為「官方用語」使用的「親」的出現毫無懸念。除了網絡熱詞之外,「淘寶體」「咆哮體」「TVB體」也成為2011年網絡流行語言的主要潮流。同時,新浪微博還發布了2011年度熱門話題,不僅涵蓋了動車事故、郭美美事件、微博打拐等引起廣泛討論的社會事件,謝娜張杰大婚、穿越劇《步步驚心》熱播等娛樂事件也榜上有名。
本報記者 趙雯曄
年度微博體
淘寶體
TVB體
咆哮體
海底撈體
掃地老太太體
見與不見體
小明體
撐腰體
文藝青年體
不相信愛情體
■微評論
引領與被引領同時上演
文| 張玥
當人們在去年年底感慨微博的巨大能量的時候,一定沒有想到它在今年有著更令人瞠目結舌的表現。回顧早兩年的網絡熱詞,會發現大多數都產生於特定的事件,帶有強烈的新聞性。然而今年通過微博催生的網絡熱詞和網絡表達句式中,大多數源於一些休閒的帖子、話題。
這些流行語的製造者是普通網友,經過微博等最快捷的平臺發酵後,催生了更多的衍生物。在每一次流行熱潮中,幾乎每個參與者也都扮演著製造者的角色,引領與被引領同時上演。
有人說,微博時代,個人成為媒體,成為信息的發布源。如果說此前由於精英掌握傳統媒體,而將流行賦予了精英味道的話,那麼在這一年,普通人已經完成了角色轉換,流行語中也帶有了更草根的味道。
製造流行的權杖,已經到了交接給網絡眾生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