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點:純潔語言,讓母語保持生命力

2020-12-08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莫斯科一家商場前各種以英語為店名的商店廣告。
  本報記者 謝亞宏攝

近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語言文化委員會向議員們提交了一份對不合理使用外來語行為進行處罰的法律草案,杜馬將於7月1日正式進行審議。以立法形式對語言使用進行規範並非俄羅斯首創,冰島、法國、土耳其等國都頒布了類似法案。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一些國家,外來語「侵蝕」本國語言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如何在維護本國語言「純潔性」的同時,又能推動本國語言與時俱進,成為人們越來越關注的話題。

政府應培養民眾對本國語言的尊重和熱愛之情

俄國家杜馬語言文化委員會提交的法律草案規定,如果俄語詞彙與外來詞的含義可以互相替代,那麼俄羅斯大眾媒體和公民應使用俄語詞彙;此外,「OK」等外來語氣詞也將被禁用。對於違反規定者,自然人將被罰款4000—5000盧布,法人的罰金則高達4萬—5萬盧布(1美元約合34.3盧布)。

根據記者觀察,外來語濫用的情況在俄羅斯確實比較嚴重,「hi—tech」(高科技)、「weekend」(周末)、「chart」(榜單)等外來詞在俄語中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商店也越來越喜歡用外語命名。俄羅斯普希金俄語學院語言學教授弗拉基米爾·阿努什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俄語受英美語言和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深,許多俄羅斯人為此憂心忡忡。

法案起草人、俄國家杜馬語言文化委員會副主席巴爾別洛夫表示,政府無從管理普通人的日常會話,也不準備將各種外來詞從俄語中「趕出去」,況且有些外來詞已經成為了俄語的一部分,法律主要針對的是大眾傳媒中的語言使用問題,因為各類媒體中大量充斥著外來語,許多老年觀眾來信向他抱怨聽不懂電視和廣播中晦澀的語句。他指出,如果沒有俄語同義詞,用外來語當然沒問題,但大部分情況下俄語同義詞是可以替換外來語的。

不過,這部法律草案也引起了巨大爭議。一些語言學家稱,語言不應該由法律進行幹預,即使進行罰款,也改變不了語言變化的趨勢。俄總統辦公廳下屬的法律部負責人也認為,俄語目前不需要在立法層面進行額外規範。阿努什金表示,雖然該法的效果尚無法預估,但政府對媒體語言使用進行規範的初衷值得肯定。他指出,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民眾對本國語言的尊重和熱愛之情,為此政府和媒體應該發掘俄語的趣味和精華之處,而非簡單向民眾灌輸觀念。

語言需要規範和發展,制定政策是幫助其生存下去

實際上,以立法形式對語言使用進行規範並非俄羅斯首創。冰島、法國、土耳其等國都頒布了類似法案。

冰島政府在2011年頒布的語言法案強調,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須在維護語言的純粹性上盡最大責任。冰島語的使用者只有約40萬人,但由於受外界影響較小,它更像是一種與世隔絕的語言,即使是12世紀時留下來的文字,學校的孩子們依舊可以讀懂。不過,冰島語在18世紀曾受到丹麥語的影響,冰島為此發起了純語主義運動,這種對本國語言的保護意識至今在冰島依舊非常濃厚。冰島語言政策的核心一是保證冰島語基本詞彙和語法不受破壞,二是強調冰島人民必須在社會生活的任何方面都要使用和學習冰島語言。對於新出現的詞彙,冰島政府並未一味抵制,而是強調舊詞新義,要在冰島詞彙的基礎上創造新型詞彙,而不是直接採用外來詞。

法語既是法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法國文化的載體。法語的盛衰事關重大,因此捍衛法語一直是法國有識之士的共同目標。在捍衛法語的純潔性方面,法國可謂不遺餘力,出臺了各種法律和對策。最具影響力的當屬1994年8月法國國民議會頒布的《法語使用法》,又稱「杜蓬法」,旨在保護法語不受英語的影響,讓規範的法語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始終佔據主導地位。該法規定:公共場所的標語、公告等必須使用法語,如果是引進的廣告,原文旁必須附加字體不小於原文的法語;召開國際會議,主辦者需提供所有文件的法語概要;法國公民、法人籤訂合同必須有法語文本,任何個人違反此法令將被罰款5000法郎,法人則罰款2.5萬法郎。

1996年,直屬法國政府的專門術語和新詞審定委員會成立,目的是配合法蘭西學院加快專門術語、新詞的推出和普及速度。按照這項規定,只有滿足以下4個條件,才允許引進外來詞:現存法語詞彙無法表達某個外語詞彙的詞義;無法創造出合適的法語替代詞;雖創造出替代詞卻過於冗長不便使用;儘管是引進詞,但發音和書寫合乎法語規範。

然而,人們對法國政府的政策看法不盡相同。有人認為,語言不應受到政策的控制。但無論反對者還是贊成者,大家都有一點共識,即語言需要規範和發展,否則沒有未來。法國政府也強調,其語言政策是為了幫助法語生存下去。

外交學院英語系教授武波認為,一些國家出臺措施保護本國語言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出於民族的文化情感。二是外部相對強勢文化和語言的衝擊,威脅到一國語言文化的獨特性。

面對幾近泛濫的外來語,部分日本人面臨理解困難

6月12日,日本名古屋地方法院對一名72歲男子狀告日本放送協會在節目中過多使用外來語一案做出判決,對原告索賠請求不予支持。這名男子於去年提起訴訟,稱作為公共廣播電視機構的日本放送協會在節目中過多使用「日制外來語」,導致其理解困難,精神遭受痛苦,要求賠償141萬日元。他還表示,濫用不必要的外來語正在令日語面臨危機。

其實,大量使用外來語是日語的一大特色。曾經在中國大學從事日語教學的今泉先生告訴本報記者,直到公元4世紀日本還沒有自己的文字。在系統簡化和整理漢字的基礎上,形成了日語的假名。明治維新後,日本又從歐美語系吸收了大量詞彙。

隨著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日語外來語採用「拿來主義」的方式造詞,即「直接音譯,片假名簡化標註」。現在日語中的智慧型手機、便利店、個人電腦等詞都是這樣創造出來的。由於日語發音與英語差別較大,有時英美人士也對這些「日式英語」感到茫然,而沒有英語基礎的日本人特別是老年人,面對幾近泛濫的外來語,難免產生理解困難。

與其他語言相比,英語關於語言純潔性的爭論並不突出。1066年法國諾曼第公爵威廉徵服英格蘭後,為了與統治階層保持一致,英格蘭民眾不得不學習一些法語。其結果是,當14世紀英格蘭重新由說英語的君主統治時,英語已經吸收了大量的法語詞彙,與「純正」的古式英語早已相去甚遠。

美國麥克莫瑞學院英語系教授、詞源學家艾倫·麥特卡夫告訴本報記者,英語中表示「語言(language)」和「純潔性(purity)」的兩個詞最早都是來自法語。由於英語已經借鑑了大量外來語,人們對外來語並不怎麼牴觸。正是由於「不純潔」,廣泛吸納外國語言的英語才如此豐富。

武波認為,英語的活力一方面與英美等英語國家的政治經濟強勢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不斷吸收融合外來語有關。美國作為一個文化多元的國家,移民佔很大比重,由於吸收了眾多外來語,英語才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

(人民網莫斯科、斯德哥爾摩、巴黎、東京、華盛頓、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謝亞宏、商璐、李永群、田泓、陳麗丹、趙松)

《 人民日報 》( 2014年06月23日 21 版)

相關焦點

  • 「巴薩峇里維基」:讓瀕臨滅絕的地方語言迎來春天
    歷時多年,嘔心瀝血,從多語言叢書到多媒體詞典,再到虛擬圖書館,印度尼西亞巴薩峇里組織的「巴薩峇里維基」項目讓瀕臨滅絕的地方語言迎來鮮花滿園的春天,該項目獲得201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世界上大約有2500種語言,其中包括100種瀕臨滅絕的印尼語,而在652種印尼地方語言中有11種已經滅絕。
  • 派特森英語特色---自然母語學習法
    派特森英語自然母語學習法 — 如母語般迅速掌握英語  派特森英語自然母語學習體系挑戰傳統英語教學模式!  國際最頂尖的多媒體技術與120 年的英語教育理論完美結合!  派特森國際英語 Pattison English 是加拿大派特森教育集團將風靡全球 50 多個國家並被比爾·蓋茨譽為「經典之作」的著名國際英語體系 ENGLISH DISCOVERIES 完整延伸進入中國的全新英語學習法 — 「自然母語學習法」。這套英語教育體系匯集了 120 年英語教育經驗, 以母語語言學習的輕鬆體驗來領略英語蘊涵的文化和理念。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沒有母語環境,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母語思維?
    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這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對於英語的啟蒙學習,孩子要真正習得一門語言,是不需要去翻譯,而是獲得一種自然的母語思維。什麼是英語母語思維?英語母語思維就是建立事物和英語之間的對應關係和直接聯繫。
  • 美媒:英語是全球使用最廣泛語言 110國將其作為母語
    美國《全球主義者》在線雜誌2017年12月31日刊登題為《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的報導稱,撇開哪門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問題,有一門語言因為在最多的國家得到普遍使用而佔據優勢,它就是英語。報導稱,全世界有110個國家將英語作為母語、官方語言或普遍的第二語言。
  • 外專局認可的英語母語國有哪些?
    比如要有大學本科學士以上學位,沒有犯罪記錄,有國際英語教師資格,外國人是英語母語國等等。所在工作城市不同,辦理要求也有不同。 那麼,哪些國籍是外專局認可的英語母語國呢?
  • 如何看待「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在學生中十分流行,一些中小學生甚至在作文中大量使用。「網絡語言」究竟有害還是無害?該不該施以管制?日前,本刊邀請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會長蘇培成、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計算語言學研究室研究員馮志偉、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理事錢玉趾、央視國際網站策劃武志偉,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 母語傳承應「敬」字為先
    (2月26日 《光明日報》)    母語的傳承,不僅關係到社會文化的導向,更關係到民族意識的確立和民族文明的延續。語言文化是人們直接交流的工具。自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天下以後,在華夏土地上,中華文明就變成了各族人民一起建造的命運共同體。而母語則是維繫這共同體共同進步的語言基礎。
  • 專家:重在打造母語環境
    在每一個真實語言場景中,按照科學的鮮榨語感三步法,模擬在母語環境中的進階式學習過程,並且通過與老外互動,學用一體,實現英語聽力和口語的快速突破。海量美國、英國等地的英語母語者,用真實生活場景視頻,還原學習者在真實環境中的語言狀態。當學習者聽到真實的聲音, 看到一段段生活的細節,通過和英語母語者的真實交流,語言不再局限於文字,而是從真實的感知中,真正被理解。
  • 語言類型影響決策判斷
    作為跨文化交流中最為基礎的工具,外語不僅為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提供了可能,還潛在地影響甚至改變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決策與判斷:小到海外商品購買,大到國際風險投資,甚至是日常道德倫理判斷。面臨與天橋困境類似的情形時,為救五個人而犧牲一個人合乎道德嗎?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明白問題的意思,無論選擇是什麼,都不會受到描述問題的語言類型(母語/外語)影響。
  • 人大代表建議:加強母語保護,英語地位是否會下降
    關於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關注。2020年5月26日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
  • 漢語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最難的語言竟然是鄰國的它?
    網絡上一度流傳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漢語被認為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在實際教學中,據美國外交學院的統計,以母語為英語者,至少需要學滿2200個小時,漢語才能達到精通水平。
  •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調查
    在前蘇聯時期,哈薩克斯坦作為一個加盟共和國,其官方語言是俄語,教學語言基本上也是俄語。獨立之後,雖然國家將哈薩克語作為官方語言,提倡人們使用哈薩克語,包括學校教學用語,但根深蒂固的俄語傳統是無法短期取代的,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哈薩克族大學生在家中的日常交際沒有單純使用哈語或俄語的現象,均是哈語和俄語混合使用,其中「以哈語為主偶爾使用俄語」的比例最高,「以俄語為主偶爾使用哈語」的比例相對較低。
  • 讓兒歌在新時代繼續保持生命力
    為了讓兒歌在新時代繼續保持生命力,讓現在的孩子們擁有屬於自己的兒歌,5月31日,由騰訊和北京荷風藝術基金會共同發起的「藝術行動」聯合QQ音樂、全民K歌共同啟動「藝術行動2019兒童音樂共創計劃」,為孩子們送上「六一」兒童節禮物。該計劃邀請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著名作曲家鮑元愷、國際鋼琴大師郎朗、音樂教育家周海宏老師等作為評委,並由青年歌手王俊凱作為「首席兒歌守護唱作人」。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讓孩子2年內形成英語母語,如何讓家庭教育更...
    而孩子語言的敏感期是在0-6歲,高度敏感期是2-4歲,母語能力主要在這個階段形成。孩子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機也是這個階段。6歲以後,興趣、聽力、理解、模仿等,有助於形成母語的能力就會大幅衰退。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去學習外語就會越來越困難。抓緊時間,結合科學的學習方法。中文家庭的孩子,是完全可以在這個階段形成英文母語能力的。
  • 讓孩子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浸入式英語教學還要做好這些事
    幫助孩子學習英語,先了解背後這些原因介紹了為什麼大多數人感覺學習外語要比母語難很多,那麼浸入式學習有沒有可能讓孩子「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呢? 國際英語教育界領軍人物Scott Thorbury這樣定義浸入式教學(Total Immersion): Total Immersion in
  • 外語是foreign language 「母語」可不是mother languag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外語是foreign language 「母語」可不是mother language!
  • 菲律賓作為發展中國家,且英語為非母語,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
    大家有沒有很疑惑,菲律賓作為一個並不發達的且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亞洲國家,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呢?菲律賓沒有統一的母語嗎?我們首先來說說菲律賓的官方語言。其官方語言為英語和他加祿語。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說他加祿語。
  • 孫晶:海外中文熱與「語言外交」
    漢語「亦大亦小」的國際地位中文到底是大語種還是小語種?如果從使用該語言的絕對人數上來講,中文不僅是大語種,而且還要在「大」前加一個「最」字:根據語言學家喬治·韋伯的統計,以漢語普通話為母語的人數為11億,遠超以3.3億位居第二的英語和以3億位居第三的西班牙語。漢語同時也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種之一。
  • AI技術構建全場景學習閉環,伴魚「模擬」英語母語環境教學
    近幾年,伴魚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現已累計2000多萬註冊用戶,包括多條產品線的50多萬付費用戶。自創立以來,伴魚始終堅持教育初心,打造全場景產品服務,通過不斷創新模式與優質教學內容,提升孩子學習體驗。「我們始終以學習效果為目標,打造完整的學習閉環。當然,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和更多的出版社,教育機構合作,一起打造更好、更有效的教育產品。」
  • 起底外教產業鏈:英語外教母語非英語 有些居然是通緝犯
    價格不菲的「英語外教」 母語非英語北京多家英語培訓機構表示,他們的外教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等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這些外教的口語課大多小班授課,課程價格遠高於中國教師。某英語培訓機構工作人員: 中國老師上課3080元,10個小時5次課。外教課一小時1800元,就是聊天。從事外語教學的外教要來自母語國家,這個得到了國家外國專家局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