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英語應用能力?專家:重在打造母語環境

2020-12-04 環球留學

2019年5月20日, 國內首個能跟英語母語者互動的分級英語短視頻APP,鮮榨語感,在蘋果及各大應用商店上線。

鮮榨語感APP上的老外拍攝自己的日常生活,為學習者提供24小時的英文母語環境。在每一個真實語言場景中,按照科學的鮮榨語感三步法,模擬在母語環境中的進階式學習過程,並且通過與老外互動,學用一體,實現英語聽力和口語的快速突破。

為中國人打造的24小時英語母語環境

鮮榨語感相信環境是最好的老師。海量美國、英國等地的英語母語者,用真實生活場景視頻,還原學習者在真實環境中的語言狀態。當學習者聽到真實的聲音, 看到一段段生活的細節,通過和英語母語者的真實交流,語言不再局限於文字,而是從真實的感知中,真正被理解。

分級英語環境,定位學習起點

鮮榨語感認為,97%的中國學習者習慣性的追求數量、難度,忽略了語言學習的重要規律:聽懂是大腦掌握語言的前提,在聽懂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越來越豐富的表達,是通往流利的唯一路徑。鮮榨語感認為如果不查單詞或者不看中文意思就基本聽不懂的內容,都是無效的學習。請從能聽懂的更簡單的內容開始!。

所以鮮榨語感強調,聽的多不如聽的懂。團隊最大程度還原母語環境中的大腦的語言學習流程,不教課程,不教語法,只提供「可理解的視聽輸入」。

為了幫助用戶快速定位自己能聽懂的起點,團隊把視頻內容按照難度分級,確保任何水平的學習者都能找到「可理解」的視頻。APP獨有的AI算法,會根據用戶的學習過程,智能推薦適合的視頻,實現對可理解內容的充分掌握。

鮮榨語感3步法,進步更科學

回顧自己剛開始學語言的過程,別人會用簡單的話跟你溝通,確保你能聽懂,這就是可理解輸入;而你剛開始只能蹦幾個簡單的詞,但是不知不覺間你聽懂的越來越多,也慢慢可以組織更複雜的句子了,這就是在環境中自然學會語言的正確學習方法。

鮮榨語感模擬母語環境中的漸進式學習過程,提出鮮榨語感3步法,引導學習者從自己能聽得懂的內容開始,第一步不看字幕,通過「猜」,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第二步通過看字幕確定意思,第三步用自己的話複述,實現對可理解內容的有效掌握。

創新視頻字典,輕記少背, 單詞就會

鮮榨語感推出可交互的字幕,點擊字幕即可快速查看詞義、句意。如果主動搜詞還能出現更多相關視頻,幫助你實現生詞的「可理解」,從此告別文字詞典和死記硬背,極大提高記住生詞的效率。

無需痛苦「堅持」,1:N的時間回報

為什麼很多人背單詞,每年背兩次,每次都只能背到「A」?

因為堅持,太痛苦了!如何讓97%的苦學者,無需痛苦的堅持,就能實現「多聽」的積累,保證效果?

鮮榨語感「可理解的視頻」模式,通過三步法配合,能讓學習者輕鬆的完成一次有效學習。數據顯示,大部分學習者眨眨眼就達到了20分鐘,無需強迫自己,不知不覺就從時間上確保了「量」的積累。有量就會有效,就會比其他人每天進步多一點,實現1:N的時間回報。

真實老外互動,讓母語環境發揮最大價值

用英語給喜歡的作者留言,文字、語音、視頻,全方位跟外國人交流,讓你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學用一體,真正實現在英語環境中,自然而然學會語言。

真實易懂的內容、科學方法的運用、有效時間的保證、母語環境的加持,只要每天聽懂多一點,不出一周,你就能感到語感的明顯提升。

在這個時代,英語已經成為了人們想要領先社會競爭的必備技能之一。目前該產品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老師推薦學生課後使用,希望中國學生能真正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利用環境的力量,快速學會英語,提高國際競爭力!

相關焦點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沒有母語環境,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母語思維?
    一個沒有英語思維的孩子,他是無法真正掌握語言背後的邏輯、文化與思維方式。孩子即使詞彙量可以達到5000個單詞,最終也不懂靈活運用。因此,我們讓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學習,重在培養孩子的英語母語思維。掌握了母語思維的方式,就等於是拓寬了孩子的未來"世界的界限"。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母語思維呢?01在語言和圖像(images)之間建立直接聯繫孩子在2歲左右已經具備了母語能力,已經可以理解並說出一些簡單的詞彙,比如媽媽、爸爸、球、狗等等,在這個過程是通過實物不斷地呈現找到對應關係。
  • 如何打造雙語大腦,讓英語成為「第二母語」?
    到頭來卻發現自己掉進了啞巴英語的坑!幸運的是,我們現在有機會,讓孩子們告別這樣低效的學習方式。把學習英語的過程變成無形地輸入,並收穫英語思維、培養跨文化理解力,讓孩子擁有立足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回歸課堂的馬雲,也曾談到讓英語成為孩子第二母語的本質——是對他國文化的理解。那怎樣才能讓孩子輕鬆地學好英文?並且讓英語成為孩子的第二母語呢?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孩子們花那麼長時間學習英語,是否影響孩子們對母語的學習?英語,作為西方主流世界的通用語言,會不會帶有文化殖民性質?但不管如何爭議,截止目前,中國仍然在推行全民學習英語。國家頂層設計雖然從三年級才開設英語課程,但事實上,很多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就設置了英語課程,甚至許多幼兒園和家庭讓孩子很早就開始了英語學習。
  • 派特森英語特色---自然母語學習法
    派特森英語自然母語學習體系正是根據母語學習原理為學習者營造一個母語的英語學習環境,特別強調學生「聽」與「說」的訓練,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從而達到如母語般迅速掌握英語的神奇效果。自從有了出國繼續深造的想法 , 就一直很擔心自己的英文能力 , 有了派特森英語我就可以提前進入英語為母語的語言環境 , 即合理的利用了等籤證的這段時間 , 又省了在國外昂貴的語言強化費用 , 學完拿到的派特森英語等級證書為我所申請的美國大學承認 , 可免託福 GRE/GMAT 直接入讀大學或碩士課程 , 真是一舉多得 .
  • 想要像說母語一樣說英語?英語思維很重要!
    作為應試教育的產物,「中式英語」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所詬病。許多人在實際的英語交流中發現,在課本中學到的那些句子和詞彙無法發揮作用,學了那麼多,最後開口還是只會說「yes」和「no」。像說母語一樣流利地說英語,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想要做到這一點,英語思維很重要。
  • AI技術構建全場景學習閉環,伴魚「模擬」英語母語環境教學
    這是伴魚少兒英語每天在堅持的事。通過創造母語學習環境,讓學生真實感受學習的樂趣,通過學科+素質教育和針對學生特點的個性化教學,強化學生知識體系構建,讓孩子愛學、敢說、會學,真正提高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這是伴魚少兒英語的願景,也是伴魚少兒英語產品負責人許睿的期望。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讓孩子2年內形成英語母語,如何讓家庭教育更...
    孩子能看到英語有趣一面,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也會聚精會神,學得津津有味!如何讓家庭教育變成輕鬆的教育義大利著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總結了幼兒敏感期理論。蒙特梭利認為兒童在0-10歲大腦發育期間。存在敏感期,例如書寫敏感期在3歲半至4歲,閱讀敏感期4歲半至5歲半。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觀察、模仿、接收、記憶能力非常強。抓緊教育開發,孩子學習會很輕鬆,效率很高,多種能力可以迅速提升。
  • 如何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孩子們會識別出許多事物,並對母語的語法非常熟悉。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基礎,學校恰好可以利用這些知識來教會他們閱讀,而我們所做的就是系統地從單詞-讀音開始建構出綜合的閱讀能力。在最初的小學階段,孩子們只學習字母與聲音匹配關係。
  • 洪梅香委員:高考英語使國人忽視學習母語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艾福梅)「多年以來,在我國的高考中,英語是必考科目。也就是說,無論文史、理工、藝術、體育等考生都必須過英語這一關。這種『一刀切』制度越來越顯示出諸多弊端甚至是危害。」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建議有關部委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調研論證,科學合理地調整英語高考。
  • IGE點燃教育打造高水平的英語老師團隊
    為了給學員們提供更優秀的英語教育,幫助更多的國人學好英語,改善大家對於語言的理解,回歸英語本身的聽說實用性,使語言變成一種能力,IGE點燃教育通過嚴苛的英語老師篩選考核機制,嚴格把關老師的教學質量,致力於打造一支能力卓越的英語老師團隊。
  • 人工智慧時代下的中考英語:聽說能力的綜合培養是拿分關鍵!
    ,使機器具有和閱卷專家一致的評分能力,主要考察學生英語口語的完整度、準確度和流暢度。中考英語能力要求從基礎題型和評分標準來看,改革後的中考英語考察的更多的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應用,特別是在口語和聽力方面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 德國:如何培養中小學生跨文化能力
    德國學校的跨文化教育以及對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培養並非在原有課程基礎上進行附加的跨文化課程,而是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環境以及學習過程中進行跨文化能力的培養。 因此,德國學校將跨文化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學內容中,學科課程和教學計劃都體現著跨文化教育,從而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文化多樣性,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良好的跨文化能力。
  • 中高考統考英語口語成趨勢!未來英語教學到底該如何前行?
    北京的英語高考統考口語是否會成為未來高考英語考試的「風向標」,這成為很多人所關注的問題?有專家表示,高考英語口語考試是英語學科改革的趨勢,在全國範圍實施只是時間問題。北京的高考統考增加口語考試,其實是英語學科回歸語言本質的一次改革,突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實用功能,是英語應試轉向應用的標誌。
  • Nature:英語稱霸科研還要多久?英語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應混為一談
    文章採訪了7 位非英語母語人士,以故事的形式講述了不同母語的科學家應用英語進行科學交流的障礙和問題,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很多英語科學交流和寫作的資源。這篇文章以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故事開篇:美國杜克大學一名助理教授在郵件中警告中國留學生在校園內不許說中文,郵件經在社交媒體曝光,掀起國內外軒然大波。
  • 打造語言環境和使用場景 伴魚實現英語高質量輸入和輸出
    這一舉措意味著,英語學習從應試的知識層面開始向注重英語交流的素質層面過渡,督促學生們用英語表達和溝通。實現英語學習從學到用,這也正是在線少兒英語頭部品牌「伴魚」的追求。三年多的時間內,伴魚用涵蓋多產品的矩陣模式承接用戶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多樣化需求,幫助用戶鍛鍊聽說讀寫能力,形成輸入和輸出閉環,深化英語學習效果,使學習有效率和效果。現階段,伴魚用戶量超過3500萬,付費用戶100多萬。
  • 沃愛奇英語——以先進理念和國際視野,打造更適合中國幼少兒的高端...
    目前全國各地幼少兒英語教育培訓正從傳統應試教育為主向興趣能力培養方向轉變,具備全面高端定位與國際化導向的英語教育資源與機構尚處 於極度缺乏的階段,無法滿足中國中高端家庭教育消費群體的迫切需求。沃愛奇英語在眾多的英語輔導機構中脫穎而出,秉承以專業學術打造品牌、以社會責任引領教育的崇高理念,打造更適合中國少兒的、專業、高端英語教育品牌。
  • 聾子英語?啞巴英語?英語究竟該如何學?
    我們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一直注重培養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往往容易忽視口語和寫作能力方面的培養。聽力和閱讀訓練都是語言輸入的過程,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是接受語言材料的輸入,並不要求我們運用所學習的語言項目來說出或寫出句子以表達我們的真實意思。我們在教學中偏重聽力和閱讀理解的培養。口語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加強。
  • 少兒英語應用能力 將成國內英語新趨勢
    然而,目前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魚龍混雜、亂象叢生,事關孩子的成長與前途,到底應該如何選擇,這讓家長們犯了難。畢竟,其它事情可以付出代價慢慢嘗試,而教育卻萬萬不能!在能動英語的教研專家看來,影響中國人英語應用能力的「源頭」並非是英語學習本身,而是我們長期以來低效的英語學習方法和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教學方式,只有把 「以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作為培養目標,再配合符合語言學習規律的方法,改變中國人的英語學習現狀並不是難事。
  • 魔力恐龍|孩子英語學不會?讓孩子以母語的方式學習英語
    並且,TEB演講中曾提出,孩子7歲之前完全有能力習得兩種語言。但大部分中國孩子都只掌握了漢語,在學習英語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如:單詞記不住、英語聽的懂說不出等。這是為什麼呢?有可能是因為家長忽略了英語習得的重要性。
  • 高考改革增加語文分值突出母語地位 降低英語分值
    提出降低中高考英語分值、提高語文分值,重點高中名額向一般中學傾斜等成為方案的亮點。  語文將突出母語的重要地位  北京市教委委員李奕介紹,北京市調整中考學科設置、分值比重、命題內容,突出考查學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