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教育熱文刷爆網絡,北京2021年高考統考第一次英語聽說機考開考,這也是北京高考英語科目中首次增加口語考試,口語+聽力考試共計50分,一年安排兩次機考,取兩次聽說機考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英語科目150分總分值不變。
一石激起千層浪!北京的英語高考統考口語是否會成為未來高考英語考試的「風向標」,這成為很多人所關注的問題?
有專家表示,高考英語口語考試是英語學科改革的趨勢,在全國範圍實施只是時間問題。北京的高考統考增加口語考試,其實是英語學科回歸語言本質的一次改革,突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實用功能,是英語應試轉向應用的標誌。英語總分值不變,只是改變了書面題以及聽力+口語的比例,這就要求我們的考生不能只會做英語筆試題,同時也要注重英語聽說的練習。
事實上自新中高考英語改革以來,部分省市早就已經開始了高考英語口語考試。廣東省在2011年就開始分別進行筆試與聽說考試,2015年開始實行機改,聽說考試佔英語學科總分(滿分150分)的10%。上海高考外語口語考試自2017年起納入總分,由選考變為必考項目。
對於這樣的變化,我們不得不思考,在新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英語學科具體出現了哪些變化?又將給全國各地的英語教學帶來怎樣的問題?我們又該如何解決問題,有效的開展英語學科教學工作?
新中高考下的英語學科增加英語口語考試
高考增加英語口語考試,考試內容更加重視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英語學科不再一考定終身,實行一年兩考,考試包括筆試和聽說測試兩部分,取最高分納入高考總成績。
高考下的英語口語考試
不難看出,英語口語考試考察的核心是學生的聽說能力,面對這樣的考試變化,對於聽說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可能會因為英語聽說不過關,而與心儀的大學擦肩而過,但是,從學科改革的出發點來看,這無疑是回歸語言學科本質的一次改革,同時更加符合了學以致用這樣一個概念。
高考口語統考趨勢下引發教學新問題
1.刷題再難拿高分,英語教學方式亟需改變
傳統的英語教學是注重知識的積累,從單詞到句子到短文,強調語法的固定搭配,通過題海戰術教會學生做題,但這種方式卻不能教會學生用英語溝通交流,也就造成許多學生出現「啞巴英語」的現象,因此,需要英語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習慣。
2.英語教師發音有偏差,學生發音也很難標準
即使在日常教學中融入英語聽說教學,卻不得不面對一個新的問題,英語畢竟屬於外來語言,不少中國英語教師自己的發音也存在不小的問題。一些學校的英語老師普遍是土生土長的,所講的英語既不是地道的英語,也沒有機會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話,教授的英語課上,老師領讀,學生跟讀,老師怎麼讀,學生就怎麼念,學生聽不到純正的英語發音,以至於培養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地方版的「英語天才」。考試考標準化的發音,學生長時間聽到不標準的發音,可能出現機考時標準的發音反而聽不懂,這樣學生該如何得分?
3.環境造就,學生英文不夠,中文來湊
在中國的大語言環境下,學生日常生活中很難有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即使在英語課堂上,學生在與英語老師用英語溝通時,也是「英文不夠,中文來湊」,或直接純中文交流,很少用純英文對話,久而久之,學生口語水平依然難以提升。
勢在必行的考試改革下英語教學到底該如何進行
1.調整教學方式,提高綜合教學能力
中高考改革,新增加口語考試,應試轉向應用。而要實現適應新中高考這一目標,英語教師的教學需要做出調整,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習慣,同時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在傳統的英語課堂中加大對英語聽說教學,但教學習慣與發音問題不是短時間可以改變的,需要不斷地自我修正與學習。
2.外教進校園,英語面對面
學習外語,學生如果能跟著以英語為母語的外教學習,在純英文的語言環境,經常與外教互動、交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糾正自己的發音,掌握外語對話的技巧,讓英語回歸作為交流工具的本質,同時適應未來的新中高考口語改革。
3.引入OMO教育模式,助推英語教學改革
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指的是線上和線下的深度融合。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線教育為英語學科改革提供了更好的選擇,學校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讓外教進入教室與學生面對面教學,由外教著重解決學生的英語聽說問題,而本校英語教師則著重教材讀寫部分,通過線上線下雙師融合教學,實現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同時,在與外教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本校英語教師的口語能力也會在不斷的磨合中得到鍛鍊,教育教學水平也會得到提高。
Hey Talk,通過OMO教育模式打造在線外教雙師課堂,外教線上直播授課,中教線下輔助課堂,雙師聯動共同完成學校英語學科教學任務,上線的外教均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外專局認定的7個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教學內容根據國家(學校)課標教材研發,同步學校教學進度,著重教材的聽說部分,營造純英文語言環境,逼迫學生開口說英語,以聽說促讀寫,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本文用圖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