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英語是全球使用最廣泛語言 110國將其作為母語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美國《全球主義者》在線雜誌2017年12月31日刊登題為《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的報導稱,撇開哪門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問題,有一門語言因為在最多的國家得到普遍使用而佔據優勢,它就是英語。

報導稱,全世界有110個國家將英語作為母語、官方語言或普遍的第二語言。其他任何一種語言在世界各國都沒有得到如此廣泛的使用。

報導稱,從歷史上來說,英語的國際性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大英帝國的全球影響範圍之廣。

其他的關鍵因素包括:美國和英國近兩個世紀以來在世界經濟和文化事務中的支配地位。

報導稱,英語母語者人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2.25億)。排在其後的是英國(5560萬)、加拿大(1940萬)和澳大利亞(1560萬)。其他的主要國家還有南非、愛爾蘭、紐西蘭和新加坡。

報導稱,就作為母語而非第二語言或官方語言的使用來說,英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第三多的語言(3.35億)。

報導稱,就使用國家來說,排在英語之後的使用第二廣泛的語言是阿拉伯語,它在60個國家得到普遍使用。

報導稱,全世界有2.42億人以阿拉伯語為母語,他們大多生活在北非和中東地區。

報導稱,就使用國家來說,使用最廣泛的其他語言包括法語(51個國家)、漢語(33個國家)和西班牙語(31個國家)。(編譯/劉君羽)

美國五分之一居民在家不說英語

相關焦點

  • 派特森英語特色---自然母語學習法
    派特森國際英語 Pattison English 是加拿大派特森教育集團將風靡全球 50 多個國家並被比爾·蓋茨譽為「經典之作」的著名國際英語體系 ENGLISH DISCOVERIES 完整延伸進入中國的全新英語學習法 — 「自然母語學習法」。這套英語教育體系匯集了 120 年英語教育經驗, 以母語語言學習的輕鬆體驗來領略英語蘊涵的文化和理念。
  • 為什麼英語能夠成為全球通用語言,漢語卻不行?
    毫無疑問,全球通用的語言是英語,英語在全球各個角落、不同領域基本處於一種類似流通貨幣的角色。有多少人使用英語?英語發起於英國,近代英語發展於1450期間,目前以英語為通用語言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通用英語的國家面積佔了世界領土面積的近30%。
  • 菲律賓作為發展中國家,且英語為非母語,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
    大家有沒有很疑惑,菲律賓作為一個並不發達的且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亞洲國家,英語怎麼就亞洲第一了呢?菲律賓沒有統一的母語嗎?我們首先來說說菲律賓的官方語言。其官方語言為英語和他加祿語。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會說他加祿語。
  • 外專局認可的英語母語國有哪些?
    那麼,外國老師來中國從事英語教學可以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必須要符合來華工作許可的要求。比如要有大學本科學士以上學位,沒有犯罪記錄,有國際英語教師資格,外國人是英語母語國等等。所在工作城市不同,辦理要求也有不同。
  • 如何打造雙語大腦,讓英語成為「第二母語」?
    英語作為溝通全球的第一語言,其重要性已無需贅言。但我們發現,其實很多人只是在學英語,並沒有樹立英語思維。我們來做個小實驗:「achieve」 你腦子裡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如果你的大腦第一反應是:獲得、達到預期。那麼你下意識翻譯成中文的行為,就不是英語思維了。
  • 英語是怎樣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資料)
    因為美洲的人口正在增加,他們與所有的民族保有廣泛的接觸和通訊聯繫,加上英國在世界上的或多或少的影響,將使他們的語言被人們廣為使用…」事實也是如此。1850年代,世界上說英語的人口是6,000萬。1990年代,世界上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已經超過4億5千萬。  在殖民主義時代,英國(後來也包括美國)有計劃或無計劃地向世界各地輸出其英語文化。
  • iEnglish把英語當母語學: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不該被中國人學難了!
    如果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來計算,在一個孩子最美好的10多年時光裡,有將近五分之一(18.13%)的時間都花在了英語上。 然而,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的高投入,都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據《2018年全球雅思成績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地區考生的平均成績排在全球倒數。
  • 美媒:英語在印度佔有特殊地位 常激化社會矛盾
    美媒:英語在印度佔有特殊地位 常激化社會矛盾 2014-10-30 11:26:50示威活動的發起者是數百名印度青年,他們正就英語對印度最富盛名的考試之一——公務員考試——的入侵以及其他一些事項提出抗議。確切地說,他們抗議的是每年都有數十萬人為取得進入「主試」的資格而參加的兩場初試中的一場。只有數百名人能在公務員考試中倖存下來,進而被吸納進一個最終有可能會把他們帶到官僚體制頂端的體系。
  • 美國人只懂英語將會成為缺陷?英媒:雙語人才機會更多
    英媒稱,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英語一直是全球貿易和交流的通用語。哈佛大學2013年的一份報告發現,英語技能和更好的收入密切相關,從而帶來更好的生活質量。全世界各地的成年人和兒童要花數年時間和投入大量金錢來學習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27日報導,美國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使用的語言超過350種。
  • 從西方世界歷代學術語言的變遷,看誰才是最科學的學術語言
    從西方世界歷代學術語言的變遷,看什麼誰才是最科學的學術語言:世界沒有最科學的語言,一旦母語民族失勢,再好語言都將失去地位走向消亡。誰是最科學的語言19世紀後歐洲學者構建了歐洲中心論史觀18世紀以後,英、法、德等新興國家崛起後,建立起以歐洲為中心的人文史觀。歐洲知識界對待中國的態度由仰視變為俯視,對於中國文化的看法也轉變了。
  • 國際視點:純潔語言,讓母語保持生命力
    本報記者 謝亞宏攝 近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語言文化委員會向議員們提交了一份對不合理使用外來語行為進行處罰的法律草案,杜馬將於7月1日正式進行審議。以立法形式對語言使用進行規範並非俄羅斯首創,冰島、法國、土耳其等國都頒布了類似法案。
  • 智慧口袋English-Time:沒有母語環境,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英語母語思維?
    將中文翻譯成英文會拖慢學習英語的進程。作為非英語母語者,我們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無論在紙面上還是腦子裡,都習慣去做"翻譯"。這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對於英語的啟蒙學習,孩子要真正習得一門語言,是不需要去翻譯,而是獲得一種自然的母語思維。什麼是英語母語思維?英語母語思維就是建立事物和英語之間的對應關係和直接聯繫。簡單直白地說,看到某一個事物或在某個場景中,孩子能夠非常自然地把它跟英語對應起來,中間沒有一個翻譯過程,直接用英語去想、去表達。
  • 從口音視域看語言教學與研究
    波蘭裔英語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是一個很好的「鄉音難改」的例子。作為少數以非母語寫作而成名的作家,他的英文小說語言之美是公認的,折服了無數英語母語讀者。然而終其一生,他都沒能改變其極有特色的波蘭口音。正因如此,特殊情況下人們可以通過特定詞的發音來判斷一個人的社會或地域背景,這就是「示播列」(shibboleth)。
  • 英語出自哪個國家?現在有哪些國家使用英語?
    世界人口大約有75億,有15億左右人在說英語,大約佔總人數的20%。然而,這裡面只有3.6億人是母語者。說英語的人數並不是全世界最多的,但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學習的人數卻是全世界多的,法語被遠遠甩在後面。
  • 想要像說母語一樣說英語?英語思維很重要!
    作為應試教育的產物,「中式英語」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所詬病。許多人在實際的英語交流中發現,在課本中學到的那些句子和詞彙無法發揮作用,學了那麼多,最後開口還是只會說「yes」和「no」。像說母語一樣流利地說英語,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目標。想要做到這一點,英語思維很重要。
  • 厲害了我的國:聯合國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
    最近媒體們又搞了個大新聞,說聯合國最近將漢語列為全球通用語言,和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共稱為:全球六大通用語言。其實大家都被這條消息帶偏了,真實的信息是,早在1946年漢語就已經是聯合國六大官方語言,1973年中國重返聯合國之後,漢語被確定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
  • 作為行業標杆,科蒂思維英語在2019年度各大教育盛典上榮獲...
    科蒂英語教育理念科蒂英語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於美國,其概念為:尊重個體的正能量,獨特性,社會性和創造力,用全新的學科英語思維為孩子們帶來純美式課堂的體驗。這一教育理念使得科蒂英語能夠在德、智、體、美、勞全方面激發孩子潛能,寓學於樂,在遊戲和互動中促進孩子吸收新知識的能力,成就了快樂學習的課堂。
  • 語言環境是英語學習之魂!
    對於學習英語,我們可以做一個非常形象生動的比喻:水,就是母語環境;魚,就是母語人士。其中,小魚,是普通的母語人士;大魚,就是研究自己母語的語言專家。從來沒有脫離過水環境的魚,便不知自己賴以生存的水環境為何物;同理,從來沒有脫離過母語環境的人,並不能理性地認識自己的母語,比如不懂母語的語法規則,而只是被動地、本能地在使用母語。從這個意義上講,母語人士也不知道母語為何物。只有專門研究過母語,或者學習過外語,有了外語作為對照或參照,然後反觀自己的母語,我們才能真正開始了解它。
  • 美媒:翻譯是藝術還是數學問題?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美媒稱,作為一種必要的星系間的狂想,科幻界長期以來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個文明願望是萬能翻譯器。這是一個可以追溯至創世之初的夢想——一種可以向世界完美地呈現思想的共同語言。英語的帝國裡存在一個新的法納爾人階層,他們正在發明不遠未來烏託邦世界中的雷射劍(電影《星球大戰》中「天行者」使用的超能武器,此處作者用於比喻——本報注)式的應用程式。C++這種計算機語言是他們的母語,他們是暫時離開網際網路居住到我們中間的一群人。好的一面是,他們不忠於任何「蘇丹」。不好的一面是,他們對任何語言都沒有特別的忠誠。
  • 人大代表建議:加強母語保護,英語地位是否會下降
    關於如何進一步規範語言文字使用,增強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關注。2020年5月26日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唐海龍建議,可適時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突出普通話、規範漢字在國家語言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同時增強高考、中考中語文分數比重,突出母語應有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