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和家長來說,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無效努力」。據《北京日報》調查,中國人每年學英語的總花費高達300億元。此外,每個家庭花費在英語教育上的金錢成本平均在1.2萬元左右,即使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家長每年也會將收入的20%用於孩子的英語教育。據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超1250億元,家長可謂「一擲千金」。
還有數據表明,一名中國學生從小學至高三畢業僅課內學習英語的時間就高達5292.5個小時。如果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來計算,在一個孩子最美好的10多年時光裡,有將近五分之一(18.13%)的時間都花在了英語上。
然而,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的高投入,都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據《2018年全球雅思成績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地區考生的平均成績排在全球倒數。當「最捨得」的家長和「最勤奮」的學生在「最易學」的語言上折戟,不禁讓人反思:是不是我們一直在「無效努力」?
中國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先生曾表示:「教單詞、講述句型結構,是中國英語教育30年來一直在走的彎路。」背單詞、學語法、刷習題這類傳統的學習方式,只是將英語當作一門知識而非一項技能,最終導致了中國孩子學習效果不佳,甚至產生牴觸情緒,得不償失。這也正是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以下簡稱「iEnglish」)一直致力解決的問題。
2018年全球雅思A類平均成績TOP40排名
全世界最Easy的語言,怎麼學才能像母語一樣輕鬆?
想要學好英語,首先要了解語言學習的本質規律。從母語學習的過程來看,孩子並沒有刻意背詞彙、學語法,而是在大量語言自然輸入的基礎上,進行從簡單到複雜的輸出,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語言。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胡文仲也曾發文表示:「我們應將學生從枯燥的語法講解中解放出來,通過各種途徑大量增加生動有趣的語言材料,使學生『浸沉』在實際語言的海洋之中。」
iEnglish正是從語言學習的底層邏輯出發,搭建類母語的語言環境,讓孩子通過海量的輸入和輸出練習,自然而然掌握英語,這也與母語學習的本質規律不謀而合。iEnglish一直堅持的是,語言的本質是「技能」而非「知識」,技能是「習得」的而非「學得」的,如果讓孩子像學習知識一樣去學一門語言,那麼最終只能應付考試,只有通過「習得」的語言才能真正內化為能力。
iEnglish學員手持產品
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還不足英美人一天的閱讀量
一個孩子想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複雜語言環境和海量的輸入輸出無疑是必要條件。然而僅從輸入量來說,中國孩子在英語學習上的輸入量就遠遠不足。據了解,一個中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其所學的全部英語課本內容加在一起,不過是英美人士一天的輸入量。如此少的內容輸入,怎麼能讓孩子真正掌握一門語言?
為了保證孩子們的海量輸入,iEnglish精選20000餘冊原版英文圖書、400位英美母語外教原聲發音,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構建了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的難度體系,足以還原生活的複雜場景,為孩子實現有效輸入奠定基礎。
iEnglish學員使用產品
iEnglish 擁有科學的內容分級體系,從易到難共劃分為150個級別。為了匹配難度適宜的內容給孩子,iEnglish首先對孩子的英語水平進行測評,依據測評結果給不同英語水平的孩子智能推薦適合的內容。每一個級別都能保證孩子對80%的內容有效理解,又能學習新的內容,讓學習升級無感,平滑過渡。
重視輸出,讓孩子英語能力提升「好上加好」
要想讓孩子真正掌握一門語言,不能僅靠簡單的課堂教學,更需要引導孩子進行大量口語練習,提高語言應用能力。iEnglish主張孩子在實際應用中學習,通過構建的各種真實複雜的語言應用場景,在海量輸入的基礎上,引導孩子進行輸出練習,切實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根據著名語言學家Swain於1985年提出的輸出假說,單一的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輸入+輸出才對語言習得具有更多的正面意義。iEnglish儲備數百位英美母語外教原聲素材,引領孩子對書籍、視頻跟讀模仿,並配有「智能語音糾音系統」實時糾音,幫助孩子準確發音,像說話一樣自然培養語感。同時孩子還能通過一些給英文電影、動畫片段配音的活動來進行有趣的輸出訓練,勞逸結合達到更好效果。
努力何需「假裝」?英語學習不需要「苦行僧」
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就是學習效果最好的證明。金諾一小朋友學習iEnglish6個月後裸考通過劍橋KET考試,聽力部分還取得了滿分。學習12個月後,以144分通過劍橋PET考試!更重要的是,金諾一的成績並非是通過題海戰術苦學而來,而是從興趣出發,每天堅持半小時到一小時的iEnglish聽讀訓練,輕鬆自然取得的學習效果。金諾一的媽媽曾表示,即便孩子身處軍訓期,每天依然會堅持半小時的閱讀。
無獨有偶,很多堅持使用iEnglish的學員都創造了別人眼中的「奇蹟」:從英語「小白」變成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英文科普小講解員;五年級直接考入知名學校初一英語國際實驗班;使用20個月後就通過了劍橋FCE考試……iEnglish遠遠超過了家長的預期,成為家長口中的英語學習「神器」,現在已有數十萬孩子在用iEnglish解決英語學習難題。
如今,英語教育不再單純地追求卷面上的分數,讓孩子能夠以英語作為工具進行無障礙交流溝通、汲取人類人文、歷史、文化等豐富成果和養分才是最終目標。對於家長來說,因為在教育觀念、方式上做出的錯誤選擇讓孩子「無效努力」,耽誤了寶貴時間、喪失了學習興趣,才是真正承受不起的代價。每一個孩子的童年教育都是不可逆的,我們需要放開固有思維,選用真正合適、有效的學習方法,為孩子選對的產品,堅持對的理念,才能讓孩子英語學習事半功倍,避免「無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