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nglish把英語當母語學: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不該被中國人學難了!

2020-11-28 騰訊網

對學生和家長來說,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無效努力」。據《北京日報》調查,中國人每年學英語的總花費高達300億元。此外,每個家庭花費在英語教育上的金錢成本平均在1.2萬元左右,即使年收入在3萬元以下的家長每年也會將收入的20%用於孩子的英語教育。據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規模超1250億元,家長可謂「一擲千金」。

還有數據表明,一名中國學生從小學至高三畢業僅課內學習英語的時間就高達5292.5個小時。如果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來計算,在一個孩子最美好的10多年時光裡,有將近五分之一(18.13%)的時間都花在了英語上。

然而,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的高投入,都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據《2018年全球雅思成績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大陸地區考生的平均成績排在全球倒數。當「最捨得」的家長和「最勤奮」的學生在「最易學」的語言上折戟,不禁讓人反思:是不是我們一直在「無效努力」?

中國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先生曾表示:「教單詞、講述句型結構,是中國英語教育30年來一直在走的彎路。」背單詞、學語法、刷習題這類傳統的學習方式,只是將英語當作一門知識而非一項技能,最終導致了中國孩子學習效果不佳,甚至產生牴觸情緒,得不償失。這也正是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以下簡稱「iEnglish」)一直致力解決的問題。

2018年全球雅思A類平均成績TOP40排名

全世界最Easy的語言,怎麼學才能像母語一樣輕鬆?

想要學好英語,首先要了解語言學習的本質規律。從母語學習的過程來看,孩子並沒有刻意背詞彙、學語法,而是在大量語言自然輸入的基礎上,進行從簡單到複雜的輸出,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語言。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胡文仲也曾發文表示:「我們應將學生從枯燥的語法講解中解放出來,通過各種途徑大量增加生動有趣的語言材料,使學生『浸沉』在實際語言的海洋之中。」

iEnglish正是從語言學習的底層邏輯出發,搭建類母語的語言環境,讓孩子通過海量的輸入和輸出練習,自然而然掌握英語,這也與母語學習的本質規律不謀而合。iEnglish一直堅持的是,語言的本質是「技能」而非「知識」,技能是「習得」的而非「學得」的,如果讓孩子像學習知識一樣去學一門語言,那麼最終只能應付考試,只有通過「習得」的語言才能真正內化為能力。

iEnglish學員手持產品

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還不足英美人一天的閱讀量

一個孩子想要真正掌握一門語言,複雜語言環境和海量的輸入輸出無疑是必要條件。然而僅從輸入量來說,中國孩子在英語學習上的輸入量就遠遠不足。據了解,一個中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其所學的全部英語課本內容加在一起,不過是英美人士一天的輸入量。如此少的內容輸入,怎麼能讓孩子真正掌握一門語言?

為了保證孩子們的海量輸入,iEnglish精選20000餘冊原版英文圖書、400位英美母語外教原聲發音,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構建了從易到難、從簡單到複雜的難度體系,足以還原生活的複雜場景,為孩子實現有效輸入奠定基礎。

iEnglish學員使用產品

iEnglish 擁有科學的內容分級體系,從易到難共劃分為150個級別。為了匹配難度適宜的內容給孩子,iEnglish首先對孩子的英語水平進行測評,依據測評結果給不同英語水平的孩子智能推薦適合的內容。每一個級別都能保證孩子對80%的內容有效理解,又能學習新的內容,讓學習升級無感,平滑過渡。

重視輸出,讓孩子英語能力提升「好上加好」

要想讓孩子真正掌握一門語言,不能僅靠簡單的課堂教學,更需要引導孩子進行大量口語練習,提高語言應用能力。iEnglish主張孩子在實際應用中學習,通過構建的各種真實複雜的語言應用場景,在海量輸入的基礎上,引導孩子進行輸出練習,切實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根據著名語言學家Swain於1985年提出的輸出假說,單一的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有輸入+輸出才對語言習得具有更多的正面意義。iEnglish儲備數百位英美母語外教原聲素材,引領孩子對書籍、視頻跟讀模仿,並配有「智能語音糾音系統」實時糾音,幫助孩子準確發音,像說話一樣自然培養語感。同時孩子還能通過一些給英文電影、動畫片段配音的活動來進行有趣的輸出訓練,勞逸結合達到更好效果。

努力何需「假裝」?英語學習不需要「苦行僧」

孩子的成長與進步就是學習效果最好的證明。金諾一小朋友學習iEnglish6個月後裸考通過劍橋KET考試,聽力部分還取得了滿分。學習12個月後,以144分通過劍橋PET考試!更重要的是,金諾一的成績並非是通過題海戰術苦學而來,而是從興趣出發,每天堅持半小時到一小時的iEnglish聽讀訓練,輕鬆自然取得的學習效果。金諾一的媽媽曾表示,即便孩子身處軍訓期,每天依然會堅持半小時的閱讀。

無獨有偶,很多堅持使用iEnglish的學員都創造了別人眼中的「奇蹟」:從英語「小白」變成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英文科普小講解員;五年級直接考入知名學校初一英語國際實驗班;使用20個月後就通過了劍橋FCE考試……iEnglish遠遠超過了家長的預期,成為家長口中的英語學習「神器」,現在已有數十萬孩子在用iEnglish解決英語學習難題。

如今,英語教育不再單純地追求卷面上的分數,讓孩子能夠以英語作為工具進行無障礙交流溝通、汲取人類人文、歷史、文化等豐富成果和養分才是最終目標。對於家長來說,因為在教育觀念、方式上做出的錯誤選擇讓孩子「無效努力」,耽誤了寶貴時間、喪失了學習興趣,才是真正承受不起的代價。每一個孩子的童年教育都是不可逆的,我們需要放開固有思維,選用真正合適、有效的學習方法,為孩子選對的產品,堅持對的理念,才能讓孩子英語學習事半功倍,避免「無效努力」。

相關焦點

  • 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英語?還是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英語?
    一、像學母語一樣學習英語?這話沒說清楚。我們應該如何學好英語呢?是該像美國人學英語一樣學好英語?還是應該像中國人學漢語一樣學好英語?這話聽起來有點繞,其實是針對「要像學母語一樣學英語「這個話題展開的。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從小學英語,學了十幾年,還是學不好。於是為了解決中國人學不好英語的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是操碎了心。
  • 世界主要語言學習難度統計表,英語成了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
    在我們小時候,就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英語是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英語真的是全世界最簡單的語言嗎?雷哥小詞君忍不住想說一句「XXXX」為了更好地研究這一問題,學姐在FSI官網上找到了一份世界主要語言學習難度的統計表(對於英語母語人士來說):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來說,最簡單的是荷蘭語、瑞典語、法語、西班牙語及義大利語等屬於羅曼語系和日耳曼語系的語言,只需要半年的密集訓練,就可以到達閱讀和口語都非常流利的程度
  • 中國人學哪門外語最容易?
    有沒有適合中國人學的外語?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學外語都算不上是愉快的經歷。多數人從小學開始學習英語十幾年,仍然不能熟練、流暢地使用英語。相比之下,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學習語言似乎容易得多,掌握多種語言者司空見慣。
  • 漢語不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最難的語言竟然是鄰國的它?
    網絡上一度流傳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世界上最難學的十大語言排行,漢語被認為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在實際教學中,據美國外交學院的統計,以母語為英語者,至少需要學滿2200個小時,漢語才能達到精通水平。
  • 西方人問: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那麼難學?老外說出了大實話
    資料圖:語文老師  一直以來,語言一直扮演著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而英語又是全球普及範圍最廣的語言,在中國漢語成為世界第一語言之前,學學英語還是有必要的。
  • 英語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家長苦惱:那孩子為什麼學得這麼難?
    對於中國的大部分學生而言,英語簡直是整個學生生涯中最讓人頭疼的科目之一了,尤其對很多孩子來說,會寫、會說,但是一遇到聽力的時候,就變得不會「聽」了。英語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簡單的語言之一,其中原因,大概可以分為2點,一是因為英語只有26個字母組成,所以學起來不是那麼難接受;二是英語其中蘊含的文化歷史,比起中文來說,就要顯得更「年輕」,所以也並沒有那麼多難理解的知識結構。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英語,我們又為什麼學起來那麼難呢?
  • 中國人學日語和日本人學漢語,到底哪個更難?
    但是大家還是會好奇,中國人學日語和日本人學漢語,這兩者誰更難一些呢?但是根據大家的集體反饋,當然還是日本人學中文難一些,因為我們漢語是公認的難學,語言體系很複雜!,最難的還是在四個聲調āáǎà,語調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說錯了很可能鬧笑話。
  • 用了iEnglish才明白,英語是可如此輕鬆「習得」的語言
    關於英語學習,很多人誤以為中國學生擅長考試,只是口語聽力不好。但真相可能更令人震驚:在40個長期舉辦雅思考試的國家中,中國連續十幾年排名倒數第三、四,低於柬埔寨、尼泊爾等小國——中國學生不僅口語差,筆試成績也是全球倒數。為什麼學英語對勤奮的中國學生而言這麼難?就不能像學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嗎?
  • 世界十大最難學語言,第一名我們都知道,第五名脫胎於漢語
    前面小編和大家簡談了中國十大最難懂的方言,今天小編帶大家放眼看世界,一起來簡單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出的世界十大最難學語言各有那些獨特之處吧。十、法語。具有樂調重音,也就是簡單樂調重音和複合樂調重音,重讀音節中元音音長和輔音音長相互制約。七、德語。德語各方言差距巨大,包括高地德語與低地德語兩大分支內的數十種方言;詞彙不同,語法也不一樣,彼此無法通話。六、芬蘭語。芬蘭語與其他歐洲語言差別很大,語法非常複雜,被公認是極其難學的語言。
  • 9月份開學後怎樣才能學好英語,注意這六點就夠了
    9月份開學後怎樣才能學好英語,英語學習對我們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因為我們中國人學的語言是表意文字,而英語是語音語言。英語學習佔據了我們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英語培訓課程在中國的城市裡隨處可見,在中國城市形成了獨特的風景。有些人想改變英語,而不是以前主般的地位。
  • 如果英語學習有捷徑,那一定就是iEnglish的「類母語語言環境」
    如果把全世界的文化壓縮成一本書,你能讀懂多少?多掌握一種語言,就像多擁有了一把打開眼界的鑰匙。我的兒子Henry李昊彧今年七歲了,Henry爸爸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出差到世界各地,所以,我們更了解掌握好英語對日後學習工作的深遠影響,儘管我們對孩子的英語學習非常重視,但我們也像很多爸爸媽媽一樣,不知道該怎麼科學、系統地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
  • 起源與發展—英語的歷史
    相信大家都學過英語,從小學、初中再到大學,甚至工作、深造,有十幾年的時間都在與英語打交道。對於中國人來說,學英語總是那麼難,正如外國人學漢語那麼難。今天就帶你詳細地深入了解一下英語的歷史。英語由26個字母組成,是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下的語言。而英文字母源於拉丁字母,拉丁字母又源於希臘字母,希臘字母則是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所以,英語的歷史相當之久,現在是世界上使用較廣泛的語言,也是國際通用語言。英語的發展時期可分為古英語時期、中古英語時期、現代英語時期。
  • 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新東方網>資訊>深度觀察>正文俞敏洪:英語並不難學 2012-04-01 11:21 來源:新東方大愚文化
  • 為什麼勤勞的中國人學不好英語?
    根據《北京晚報》統計,學習英語的中國人超過了4億,全國用於英語培訓的花費高達300億每年,加入一個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到大學畢業一共要學16年,按一年300天,每天兩個小時計算,那麼一共學習了9600個小時。這麼長時間學習英語,為什麼我們還是認為自己的英語不夠好?
  • iEnglish給孩子掌握英語的秘笈:海量輸入和輸出
    根據母語學習的規律,「聽」是最重要的入口。但作為非母語學習,「聽」並非最優;最優的路徑是聽完後直接跟讀,這個途徑被稱為「聽讀」。語言輸入輸出的閉環就這樣完成了,最簡單也最高效;前提是海量的輸入輸出。但傳統教材則不可能提供這樣海量的輸入和輸出,傳統的英語教育、國外英語教材、包括一對一外教,基本都存在著先天的局限。
  • 漢語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
    漢語被稱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沒有之一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國際化,中國也走向國際,跟國際接軌。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語言,除了漢語就是英語,從小學就開始學習,以至於現在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有的家長甚至在孩子幼兒園的時候就培養他們學習英語,這也是早教的重要課程。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是什麼?可能覺得英語日語等等很多外語都非常難學。但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最難學的語言竟然是漢語。
  • 【泡泡爸測評】i english英語平板怎麼樣,實話實說效果!
    ,之前也給孩子報了一家培訓班,但是一個學期下來錢花了不少,英語到沒啥長進,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也很傷腦筋,就想給孩子買個ienglish平板試試,但是價格並不便宜,所以就好好的調查了一番。 i english英語平板是一款學習英語的平板電腦,適合k12孩子學習英語,也就是小學到高中的孩子。iEnglish一臺的價格是6880元,但是我看了一下實物,說實話和千元機差不多,屏幕不太好,看久了傷眼睛,之所以這麼貴應該是附加了學習資料和老師教學的費用。
  • 英語書只能用來學英語?錯!越來越多老外開始用英語寫中國故事
    無法在日常真實環境中用得上的語言,能夠習得嗎?」湯普森目前在上海工作,全家都在上海生活,她越來越感受到,「過去,中國人學英語更多是為了應試和體驗西方文化。今天,隨著中國登上全球舞臺,中國人學英語不再僅僅是為了了解西方世界,也是為了參與全球對話。用英語來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變得越來越重要。」
  • 一種語言單詞數量與語法難易成反比?全球七千種語言情況仍待研究
    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研究人員是基於英語單詞(大約40萬個)、漢語單詞(大約10萬個)和玻里尼西亞語單詞(不到2萬個)的研究提出這一假說的。他們採用統計學的抽樣推斷法,並藉助語料庫分析工具對這三種語言的單詞和語法做了分析和研究。其研究的結論是,英語和漢語的語法規則比較簡單,容易掌握;而玻里尼西亞語的語法規則相當複雜,非常難學。
  • 你遇到過最難翻譯成英語的句子是哪個?
    其實難翻譯成英語的漢語句子有很多,一句英文,中文就可以用任意多種語言去表達,白話版,文言文版,詩歌版,絕句版等等,畢竟中國文化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裡面蘊含了太多的文化沉澱,相比之下,英語就顯得簡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