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顏料對人類文明的意義:推動世界文明前進的色素(一)

2021-01-15 漢宮史海

導語 :

米開朗基羅買不起藍色顏料,由於他未能獲得珍貴的顏料,他的畫《埋葬》未能完成;維米爾在繪畫中已經儘量運用了極少的藍色為畫面點綴,卻也不得不深陷於家庭債務的泥潭。所有人類藝術史的畫家:從文藝復興到青綠山水,都為藍色而痴迷。在其中,群青便最高級的藍色,是最終的藍色,所有其他色調都在嚮往它。群青的英文名是「Ultramarine」 ,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超越大海」,這是對遙遠淵源的夢幻頌歌,既浪漫又不精確的探索,藍色沒有維度,它超越了維度,正是人類文明的非凡追求。

藍色顏料的歷史來源及其在繪畫上的應用

至今為止被人們使用的油畫顏料,大多是油與色素的混合體,但根據顏色和品質的差異,一升顏料價格大概在285-1000美元不等,是什麼讓這些顏料如此特別、昂貴?

讓我們回溯到文藝復興的『祖先』,即在公元前就開始了對人類藝術探索的希臘人和羅馬人。在希臘與羅馬文明中,並沒有藍色這個詞。據荷馬時代的文獻參考,大海是「酒紅色」的。藍色與野蠻的凱爾特人(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聯繫在一起,在古希臘和古羅馬對彩虹的描述完全省略了藍色。儘管沒有命名這種顏色,它仍然存在於很多古希臘、羅馬壁畫中。

同時在紙莎草搖曳的尼羅河畔,埃及人在國王的統治下開始大量繪製壁畫,古埃及人非常喜愛寶石、青金石和綠松石,也正是這種原因,他們發明了第一個人工合成藍色顏料,從而能夠以低成本複製其獨特的顏色。「埃及藍」是由矽、石灰、銅和鹼混合製成的,可以用在石頭、木頭、石膏、紙莎草和帆布上,至今保存下來的許多裝飾品都證明了藍色在埃及生活中的存在。

埃及藍漆壺

在早期歐洲文明中,藍色是與生活相關的,菘藍作為原料被製作為大多衣服的染料,但人們普遍的穿著依舊是紫色、紅色。

造成藍色這種顏色的統治地位和價值的主要轉變發生1130-1140年,阿伯特·蘇格重建了聖德尼聖殿,在內部刻意放置了彩色玻璃窗,由於鈷藍色製成的玻璃窗一旦經過太陽照射,就會在教堂內產生大量的藍紫色光。

這種刻意的安排是依據於礦物的自然特性的,那就是:即便手工精心磨碎的最好的天然青金石,也充滿了奇異的礦物元素:方解石,黃鐵礦、雲母。這些複雜的沉積物導致了一個現象:當太陽的光線以微妙不同的方式折射和透射畫面時,不同時間段的畫面給人的感覺都不是不同的,當以90°的距離與畫面站立時,視覺就會捕捉到白色或金色的沉靜微光。

聖但尼大教堂內部的玻璃花紋窗

就在青金石進入歐洲土地的幾十年後,公認的文藝復興之父義大利畫家喬託在科洛尼亞桂爾教堂的溼壁畫徹底改變了深藍色的意義。在教堂裡,天花板被漆成了如同夜空一般的藍色,許多藝術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天堂的象徵。從這一刻起,藍色與神聖聯繫在一起。教會甚至控制了顏料的用量,提高了價格,禁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藍色是無價之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繪畫中,藍色也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

科洛尼亞桂爾教堂內部

藍色象徵與藝術特質在人類文明中的體現

藍色被人們認為是獨特、珍貴的顏色,也代表了人類歷史重要時期的標誌。在許多中東國家及地區,藍色象徵著天堂,靈性和永生。在許多拉丁美洲國家,藍色象徵著希望和身體健康,代表著財富。在猶太教中,藍色是聖潔和神性的庇佑,在印度教中,它是奎師那的顏色。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通常都會選擇用明亮的藍色長袍描繪聖母瑪利亞,選擇這種顏色不是因為它的宗教象徵意義,而是因為它高昂的價格。當義大利畫家開始描繪生活的本來面目時,他們巧妙融入了黃金比例、線性透視等法則來創造世界的三維空間,而深藍色則保留了其神聖品質的象徵作用。

瑪利亞的標誌性顏色——深藍色——來自青金石:唯一來源是阿富汗北部的乾旱山區,這種顏料最終在14和15世紀由義大利商人進口到歐洲,並被重新命名為「 ultramarine」,提取這種純度的藍色過程包括將石頭磨成細粉,在沉積物中注入熔化的蠟,油和松樹樹脂,然後將材料捏合在稀鹼液中。

時間推向17-18世紀,藍色作為極富價值的交換物品,被人們紛紛爭相進口,它激發了歐洲國家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戰爭,甚至為美國革命提供了部分資金。18世紀下半葉,英國皇家海軍為了大英帝國的擴張航行於世界各地。它的軍官們穿著深藍色的衣服,這種藍色就來自於被殖民地印度。可以簡單地說,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深刻的影響了藍色的進程。

沒有其他顏色被認為能擁有如此深刻的色彩,只有藍色。這種顏色能夠被同時理解為具有積極和消極的特質,它與靈性,信仰,神聖的思想聯繫在一起,盡其所能地超越孤獨和悲傷。

藍色承載著對社會歷史、科學創新、全球貿易和藝術更迭的更深刻的含義,與某些紅色、棕色和黃色不同,它的故事不僅講述了世界的故事,而且還隱藏了人類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找到最迫切的問題的答案的欲望:藍色的面紗下究竟隱藏了什麼?

脫出傳統束縛的藍所帶來的深遠探索

《酒神的狂歡》起源於羅馬作家菲洛斯特拉圖斯的創作,他以「想像」為題留下了一系列關於圖畫的描述。其中一個故事就是關於酒神巴庫斯和他的隨從薩提爾斯去訪問安德羅斯島。在那裡,當地的居民受到了酒神的祝福。

當提香將最神聖的藍色用在了一位跳脫的侍女的衣服上時,他似乎將藍色從隱喻的政教中拉離了出來,藍色在這一刻似乎更多地表達的是崇高人性的讚美,美妙的引發著眾人的共鳴。它更像詩歌一樣,隱晦地面向觀眾——邀請沉思、遐想、情感的參與,卻從未達到確定的意義。

《神奈川沖浪裏》在遙遠神秘的東方世界,在黑船事件下開始革新的日本,一副巨作誕生了。《神奈川沖浪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浮世繪作品之一。1830年左右,《神奈川沖浪裏》首次展出時,日本正在內部終結200多年的『自給自足』上國的思想。 北齋清楚地表明了不斷增加的外國影響力的故事:版畫中使用的豐富藍色顏料是從歐洲進口的。葛飾北齋在他使用巨型的畫幅了描繪了動態的波浪,寓意著處於變化風浪埠的日本。雖然波浪預示著危險與不穩定,但卻同時暗示著可能性。

抽象畫家康定斯基在《論藝術裡中的精神》一書中分析了藍色,認為其時所有事物中最深沉,最哲學的顏色。藍色將宗教的影子與聖母瑪利亞的長袍相連,藍色是信仰和靈性的象徵。

在藝術和設計中,色彩可以用來喚起特定的情緒,傳遞信息或激發觀眾的反應。作為天空的基本色調,藍色在整個藝術史上都與精神世界緊密相連。以不同方式欣賞藍色的神秘和探索性時,藍色永遠似乎遙不可及。正因為如此,藍色的藝術顏料呈現出一幅極具挑釁性的前景,描繪出一個超越我們自己的全新世界。

結語 :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文明對於藍色的探索從未止步過,從天空遠處的地平線或太空遠眺的地球,作為一個具有著憂鬱與生命同樣詞彙的顏色,它在人類文明歷史下深深的留下了印記,隨著進化紮根的色相帶有著人類特有的思想、深度。這個推動了法國大革命、頑固文明開化的神奇顏色一直在潛移默化地運用自己的力量,不斷地創造著生命的新時刻。

相關焦點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盛讚亞洲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並為推動各文明交流互鑑提出「中國主張」,獲得各國高度認可。
  • 重磅〡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平凡的成就。」由於這次聯合國大會是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又恰逢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召開的。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文明將產生深刻影響,同時信息技術革命也正在帶來新的文明形態生成。
  • 它的發現可能會讓人類文明前進一大步
    人類誕生已經有數百萬年,人類文明是一個偉大的文明,一步步強大起來成為地球的霸主。科技的快速發展讓人類文明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走出地球探索宇宙。站在宇宙的角度,人類又是一個非常渺小的文明,我們的這點成就在宇宙的面前根本不算什麼。
  • 公茂虹: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
    實現中華文明復興需要把握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把中華文明復興放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視野中進行觀察和思考。人類文明具有三大發展趨勢:一是古老文明的現代轉型和持續的民族復興,二是世界現代化的持續發展和變革,三是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廣泛運用。
  • 在世界文明普遍倒退之下,突然發展的蘇美爾真是人類文明?
    研究人員通過對這些洞穴的發掘發現了這裡10萬年前到13000年前的人類生活。但是這裡卻出現了一個讓他們更加無法解釋的現象。那就是人類的文明在當時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還在退步。在大約公元前2.7萬年到1.1萬年左右,在這16000年當中人類的人口逐漸的減少,到最後甚至幾乎沒有人居住的痕跡了。但是在人類的文明陷入到最低谷的時候,奇蹟又突然發生。
  • 共享文明——人類文明融合發展的最新形態
    這也決定人類文明發展也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不斷深化的過程。同時,人類文明本質上就是一個融合發展的過程,融合是因為能夠從融合過程中增進共識,從價值碰撞中找到共同價值,共同推動共享文明的發展與進步。 以此為基礎來展開人類文明的發展譜系與人類文明新維度,我們則可以更好地理解共享文明的價值與意義。
  • 科學網—科技推動人類文明
    當我把上述記憶告訴這些人時,他們不是一臉無辜,就是王顧左右而言他,表示並不記得那些事情。對此我無言以對。 每逢科技迅猛發展之際,每當一種或若干新技術工具誕生之時,總會有人站出來激烈地予以反對;而其反對的根本原因又蒼白無力,缺乏富有邏輯的成熟論據,不足以真正否定新事物的積極意義。
  • 世界經歷過幾次文明?真的只有人類文明嗎?上次是什麼文明?
    歡迎來到百家號陸花花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世界經歷過幾次文明?真的只有人類文明嗎?上次是什麼文明?在我們現有的知識範疇中,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當它存在了10億年之後才漸漸出現了生命,之後又在經過極其漫長的演變,一次又一次的大滅絕,在20萬年才才有了人類的誕生。很多人說人類是孤獨的,因為除了似乎地球上除了人類文明以外,再沒有其他文明。這是真的嗎?世界上真的只有人類文明嗎?
  • 文明交流互鑑思想影響世界
    文明交流是指存在於那些對於社會文明發展能夠發生不同社會作用的不同社會主體,即不同社會文明群體之間平等、友好並以客觀公正態度來從事雙方主體或多方主體之間的交往活動過程。這是人類文明史的發展主流。文明互鑑表現為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相互借鑑與融合。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都對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推動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 外星文明有多可怕?它們控制了人類!科學家:其文明程度難以想像
    2020-11-23 20:30:45 來源: 為虎綜藝 舉報   科學技術與文明是人類前進的兩條腿
  • 中國這一成果,將推動人類文明飆升
    不過,比李雲龍打下平安城更有意義的是,這一晚的中國卻憑藉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在人類科技文明發展史上「九章」不僅是真的造出來了,並且相較於當前人類文明的任何一臺計算機,中國此次所製造出來的「九章」,是一臺量子計算機。
  • 能源的革命:清潔世界 驅動文明
    原標題:能源的革命:清潔世界 驅動文明 科技與產業革命③   懂得了利用火,人類開始告別茹毛飲血的歷史,向文明邁出了第一步;明白了如何使用電,人類的工業化進程開始邁上新臺階,逐步走進電氣時代。能源,不僅是世界萬物生存的倚仗,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源泉。今天,人類對能源的開發利用開始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正在發生的能源革命,將註定改變社會發展進程,伴隨新一輪產業革命,讓社會再次實現新的飛躍。   能源替代,產業革命的驅動力   能源,被稱作經濟發展的血液,是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驅動力。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升華及世界意義
    從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看,生態環境的保護事業由於具有全球性的特質,已經不僅是某個國家面臨的本土任務,而是全球需要一起面對與承擔的共同挑戰與共同責任。然而,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仍在進行; 國外部分人「抹黑」中國、「唱衰」中國的聲音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國際環境治理進程屢遭挫折。因而,在一定意義上,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也成為證明中國模式和中國力量的重要窗口。
  • 鳩江區四褐山街道:文明實踐「五大套餐」推動文明實踐落地生根
    蕪湖市鳩江區四褐山街道四灣社區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陣地作用,周密部署,精心準備,認真烹製一系列實踐「套餐」,在寓教於樂中讓居民群眾的生活充實、快樂、健康、有意義。紅色套餐,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神級文明」——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
    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穿越時空的問題。我認為,人類生命的終極意義是成為神級文明,實現永生,移民各星系,成為宇宙的主宰。這是造物主賦予人類的使命和意義。儘管這個過程很漫長,但未來的人類一定會朝著這個目標發展。
  • 面向未來人類文明的中國形態的建構邏輯
    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通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僅使現代文明在中國基本確立,而且還探索出一條面向未來的人類文明的中國形態,並在此過程中,使中國共產黨自身也得以發展。作為最古老文明體之一的中華民族順利建立面向未來的現代文明形態,並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其意義已經不僅僅在於中華民族自身,而是對整體人類文明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 趣話化學史——五彩斑斕的顏料世界(二)——黃色
    雄黃礦的黃色薑黃色素橙皮中提取得到的查耳酮相對於礦物類黃顏料,植物性黃顏料的毒性要低很多。我國古代人民很早就學會了使用各種天然的植物黃顏料。例如,槐米、薑黃等植物中提取得到黃色素。筆者認為,色素的加入可以使實物顏色變得好看一些,可以增強孩子們的食慾。然而,這些色素實際上沒有任何營養意義,因此,對於成年人來說,這樣的添加色素的食物沒有必要。
  • 如果文明是一種超級生命體:一文看懂人類文明演變
    考古學家將1萬年前開始的這一全新時期稱為「新石器時代」,從這一時期起,磨製石器開始大量出現,人類的人口數量、生活質量,也在這一時期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就這樣,原始文明分化出兩種形態:農耕與遊牧。這兩種文明都為人類帶來了食物來源的解決方案,但是,農耕文明真正將人類從被動覓食的困境中解救出來、轉變成主動的食物生產者,這場變革的意義與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因此,也被學者們稱為「農業革命」。在第二個2000年間,農耕文明促使人類出現了定居的村落。對此,歷史學家吳於廑提出過「兩個世界」的概念。
  • 人類迄今發現最純正的藍色顏料,很快你能買到同色蠟筆
    美國著名的蠟筆品牌Crayola5月5日宣布,他們決定把一款新的藍色蠟筆加入公司的新版24色蠟筆產品中,,從此蠟筆盒裡就多了種藍色,少了一種黃色。替代不久前宣布「退休」的「蒲公英黃」蒲公英黃要退休的消息剛出的時候,很多人表示扼腕,但它的繼任者——一種叫YInMn的藍色——確實來頭不小。「YInMn」藍在2009年發現於美國俄勒岡州大學的實驗室,是人類近200年來發現的第一種全新的藍色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