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一成果,將推動人類文明飆升

2020-12-11 戎評


2020年12月4日的凌晨,本該是平平無奇的一個夜晚。


然而,隨著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一項重磅科研成果的在線發布,全世界的目光都匯聚到了中國....


短短數小時內,包括德國馬普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 美國科學院、美國物理學會、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英國劍橋大學、英國物理學會、奧地利科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紛紛從各個渠道向中國科學界最新取得的這一科研成果,表示了祝賀與讚賞!



國際學術期刊《科學》的審稿委員會評價該成功是「一個最先進的實驗、一個重大成就」。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副教授、斯隆獎得主德克.英格倫德(Dirk Englund)評價該成果「是一個劃時代的傑作。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與裡程碑」。


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教授、量子科學和技術研究所所長巴裡.桑德斯(Barry Sanders)評價稱,「這是一項傑出的工作,改變了當前的格局,這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實驗,他們做成了,讓夢想走進現實」。

.....


激動之情,躍然紙上!

溢美之詞,無以言表!


「九章」降世


毫不誇張的講,12月4日凌晨之後的世界相關學界,套用《亮劍》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來說就是:


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了一鍋粥



當然,這一晚的喧囂與震撼既與「晉西北」無關,更沒有出現李雲龍。


不過,比李雲龍打下平安城更有意義的是,這一晚的中國卻憑藉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在人類科技文明發展史上,撼下了一座必將為後來人所仰望的豐碑

——2020年12月4日,就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布「重磅科研成果」的同時,作為該科研項目執行人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也同步透露了其詳細的科研項目進展:


至消息發布日止,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在聯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之後,已經成功製造中國首臺具備實用前景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據悉,在經過實際測算之後,此次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領銜製造的中國「九章」量子計算機,在處理高斯玻色取樣時的速度,相較於當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日本「富嶽」,要快上一百萬億倍。


一百萬億倍,這是個什麼概念?


簡單的講,就是如今已經被製造出的中國「九章」量子計算機,每一分鐘完成的運算任務如果放在日本「富嶽」超級計算機身上的話,他需要日夜不歇的計算整整一億年!


顯然,如此令人駭然的數字,或許已經完全超出了在座大多數讀者的「常識」——事實上,在獲悉此個消息的第一時間,戎評也反覆的進行了多方核對。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


「九章」不僅是真的造出來了,並且相較於當前人類文明的任何一臺計算機,中國此次所製造出來的「九章量子計算機」所蘊含的巨大算力前景,都是讓人仰視的!



當然,細心的讀者看到這裡時,可能也發現了一個略顯扎心的詞彙

——前景。


什麼叫「前景」?


小夥子天資不凡,很有學習前途,但是最終能否成為學霸,老師不敢打包票,接下來成與不成,那就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了」....


雖不願承認,但是這個「有點俗」的道理,放到如今的中國九章量子計算機身上,同樣適用。


相較傳統,九章何以天資不凡?


眾所周知,此次中國成功製造出來,在處理高斯玻色取樣時速度一百萬億倍吊打當前人類最快超算的「九章」,是一臺量子計算機。


從性質結構上講,與我們平常思維中認知的計算機,即,完全區別於基於經典半導體晶片而製造出的所謂計算機,不論是初代的電子管、電晶體計算機、還是我們如今家用的矽集成電路家用電腦,抑或是更大型集合的超級計算機數者之間的相關疊加關系所不同,所謂「量子計算機」,是一種基礎原理完全不同的產物。


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手榴彈爆炸和核彈爆炸雖然表面上看上去都是爆炸,但是二者之間除了爆炸的規模存在大小差異以外,更為重要的是二者產生爆炸的原理完全不同。


所以,與普通超級計算機相比,量子計算機究竟有什麼原理不同?


眾所周知,作為一種在現代技術中被廣泛採用的數制,通常以0和1來進行數符表示的「二進位」,同樣被應用到了現代計算機身上。


當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打開電腦最底層編碼的時候,看到的只有0和1。



從某種意義上講,以計算機科技為核心的人類第三次科技革命,其實就是由一個又一個「0」和「1」所組成的革命——不論前段顯示出的內容有多麼的豐富多彩,他們的本質只是0和1。


如此的鐵律認知,儼然成為了宗教信仰一般的存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我們所熟知的「比特幣」、以及「字節跳動公司」,其就是出於對0和1的紀念

——在二進位數系統中,每個0或1就構成了一個最基礎的「位」,其單位稱之為「比特」,而八個比特,就等於1個字節。



猶如1+1=2,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如此的「換算」與「認知」基礎上所構建出的計算原理,使得人類自以為已經瞥見了宇宙的真理。


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心滿滿的人類遭遇了現實的毒打

——隨著計算機晶片製程愈加逼近工業加工的極限,曾自以為能夠算遍宇宙的人類,突然發現自己的狂妄,還是圖樣圖森破...


一枚普通晶片的內部構造


當然,這並非是說人類不夠努力。


截止到2020年10月時,人類科技在研的最精密晶片製程已經達到了5nm,其精密程度相當於在每平方毫米的晶片下,敷設了超1.7億個電晶體。


然而,就是這樣的看似「黑科技」一般的技術,在某些計算需求面前,就是純粹的「渣渣」....


例如:此次「九章」得以驚豔世界的高斯玻色取樣。


何為「高斯玻色取樣」?


對於這個由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提出的對玻色子進行持續觀察取樣的方式,究竟是個什麼意思,由於內容太過複雜專業,在此戎評也就不細談。



打個簡單的比喻吧。


所謂「玻色子」,就像一個瘋瘋癲癲的智者,整天咿咿呀呀也不確定自己說的是什麼。


某一天,在算術問題上陷入絕望的你,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找到了這個瘋子,然後鄭重的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智者也很給面子,依次給你說了包含1-10000之間的多個看似毫無規律且雜亂的數字,且每次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


按照常理,對於這種「瘋話」你大可一走了之。


但是,或許真的是已經絕望了,在知曉一串兒數據之後,你硬是拿出了一個小本子挨個的紀錄了「智者」每次的答案,然後依次的進行了統計,嘗試從概率的角度去發現各項數據圍繞的一個中心數值,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



然而,就在你從早到晚撲哧撲哧計算的時候,隔壁的李二狗不知是出於刁難還是秀優越,搬出了一臺計算機,三下五除二就算出了最大概率的正確答案....


這個時候的你,就相當於經典半導體晶片計算機。

這個時候的李二狗,就相當於量子計算機。

而你們所共同進行的採集和計算行為,就相當於高斯玻色取樣。


當然,在計算上「落了下乘」的你,對於這種迷惑且看似無用的行為,自然可以一笑了之不以為意,但是即便是你將這個計算過程乃至意義貶斥為「無用」,但是有一點卻是不容辯駁的:


你用紙筆算了一整天的計算量,抵不過李二狗的三秒


是你不夠努力嗎?


不,是李二狗的計算手段,已經和你完全處於了兩個時代。


很不幸,這種時代工具乃至認知上的差距,正是如今橫亙在人類計算機發展路上的一塊巨石!

——隨著人類文明科技的進步,如今的經典半導體晶片計算機,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愈加龐大的計算總量和效率要求了!



這無關乎我們是否「努力」製造出了更小更精密的晶片,這純粹是一個發展方向和思維的問題....


或許接下來的結論聳人聽聞,但戎評相信,歷史必將證明一切

——站在發展的角度來看,如今全世界各大科技強國耗費心力,投入巨額資金和人力去苦苦追求的更高性能與製程的所謂「極致晶片」,本質上是一個完全沒有未來前景的時代妥協產物。


當然,這並非妄言。

戎評在前面也提到了,現代經典半導體晶片計算機,其底層運行邏輯,本質上就是一串串的0和1。


然而,隨著計算總量與計算精度要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0和1需要的必然是愈加高效和精密的計算機軟硬體....



但是,凡事都是有度的。


晶片中緊緻排列的電路總有擠不下的一天,軟體優化也不可能毫無上限。


可是,在「有限」的預期發展面前,計算卻是近乎無限的。


例如咱們在前面提到的高斯玻色取樣,普通的超算也能計算,但是在現有的晶片算力下,計算的時間單位卻是億萬年!


試問,倘若需要計算的不是高斯玻色取樣,倘若需要計算的是一項關乎未來發展命運的緊急數據,難道我們還要等上億萬年?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不過,不知是絕望的不幸還是明辨的幸運,就算是這樣簡單時間堆砌設想下堪稱糟糕的「理想」,在現實中也是一種奢望

——根據海森堡提出的「量子不確定性原理」我們可以獲悉:

當進行微觀粒子測量時,我們測量的位置越精確,則動量的不確定度越大,如果動量越精確,則位置的不確定性便會越大!



這句話什麼意思?


簡單的講,海森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宏觀世界的物質測算法則,並不適用於微觀世界,在微觀世界的測量中,測量精確度與單次測量的不確定性,是同向增大的!


所以,在微觀世界的測量中,應該如何解決「不確定性」對最終結果的影響?


與戎評前面提到的高斯玻色取樣是依靠對大量隨機變量統計,從而得到一個近似服從正態分布數值原理相似,在微觀世界的測量中,想要最大可能的去解決「不確定性」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同樣需要的是對同一物質所進行的大量重複性計算!


這個過程需要的是什麼?大量的運算!


但是現在出現了兩個問題:


1、本質上是測量工具的經典半導體晶片,其工業製程幾乎已達極限;


2、其非0即1的傳統二進位數系統,在「量子效應」的幹擾下,已經無法滿足更為精確效率的計算要求。


對於這種「困擾」的產生過程,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


在距離較遠的時候,紅色的花與紅色的葉都是紅色,看似是同一件事物,這個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你的答案是「正確」的。


此時,就如同經典半導體晶片計算機所得出的所謂準確一般。


但是,當你移步走進的時候你猛然發現,花是花,葉是葉,兩者雖然都是紅色,但是曾經的正確,卻成了今天的錯誤!


如何破解這個問題?


底層運算邏輯處於0和1之間的,存在無數種疊加可能的量子計算,被視為了後摩爾定律時代最有可能的計算發展方向,也是最有潛力的計算方式。



這種運算能力有多強悍?


對此,有相關理論認為,成熟的量子計算運用,甚至可以無限真實的預測未來。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並非無地放矢。


文章最後,戎評有話說


2019年10月底,美國谷歌公司在《自然》雜誌上公開宣稱其製造完成的,由53個超導比特量子構建的量子計算機「懸鈴木」,已經獲得了「量子霸權」。



戎評至今猶記得,當谷歌公司宣稱自己研發製造的光量子計算機在僅僅200秒內所能完成的高斯玻色取樣,需要用地球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日夜不歇的計算1萬年時,國內某些公知跪地熱捧的卑賤模樣....


在他們的口中,美國谷歌公司生產製造的「懸鈴木」,是裡程碑、是黑科技、是不可戰勝、是體制優越,是「西方文明優越論」中,又一不可撼動的鐵證!


去年,他們沒有提到「懸鈴木」只是一款僅僅只能夠被用於高斯玻色取樣的「實用機」,而並非是一款可以被用於普遍性計算的「通用機」!


去年,他們也絕口不提中國在這一方面的科研進展,只是用一些玄乎其玄的名詞和所謂「事實」,去為精神母國狂歡和對肉身祖國嘲諷!


然後,僅僅一年零兩個月。


在高斯玻色取樣上,比美國「懸鈴木」量子計算機快了一百億倍的中國「九章」量子計算機,橫空出世。

——不過是一款尚不具備普遍價值的實用機;

——厲害了我的國,小粉紅又要開始做夢了;

——美國據說還有更厲害的,不過只是懶得虛名罷了

..........


言之鑿鑿下,諸番醜陋嘴臉,又再一次的上升到了體制落後、文明衰弱、中國無科學的老一套!



不過,似乎是對這一切的犬吠狼嚎早有預見。


我國科研團隊在對中國斬獲世界「量子霸權」的這柄神兵稱謂命名上,別有意味的將之冠以了「九章」!


何為「九章」?


「九章」者,兩千年前之《九章算術》也!


第一章《方田》,系統性的講述了各類平面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第二三章的《粟米》與《衰分》,首次提出了算數中的比例分配法則和比例分配問題;


第四章《少廣》,通過介紹了現代數學中所必不可少的開立方和開平方的運算法則;


第五章《商功》,通過對土石工程的例題計算,不僅系統性的闡述了各種立體體積的計算法則,更是提出了工程分配法;


第六章《均輸》,首次提出了包括正、反比例、比例分配、複比例、連鎖比例在內的整套比例理論。


第七章《盈不足》,從「盈虧問題」入手,前瞻性的提出了盈不足、盈適足和不足適足、兩盈和兩不足等三種數術類型,其學術理論傳入西方後,直接啟發推動了西方中世紀的數學發展;


第八章《方程》,不僅提出了一次方程組的問題,更是在全球範圍內第一次完整的運用線性方程組進行求解;


第九章《勾股》,其收錄西周數學家商高的「勾三股四弦五」法則。不僅比西方類似的畢達哥拉斯定理早了整整500年!



其中收錄的一些重要公式,諸如勾股章最後一題《井中立木》所蘊含的幾何定理,在西方一直到19世紀末才由美國的數論學家迪克森得出...


公知名言:數學是科學之母,中國古來素無數學,故「科學」於中國,是西方舶來品!


但是在今天,在「九章」降世的今天,戎評不禁要向那些滿嘴噴物的東西們問上一問:


這樣的中國,是素無數學嗎?「科學」於中國,是西方舶來品嗎?


近代百年的我們,只是打了一個盹而已。


接下來的一切,才是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重磅〡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因此,在這樣背景下的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對婦女在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中的作用的論述,不僅是對既有文明發展的歷史性總結,更是對正在到來的新的文明形態建構中婦女將起到的作用的一個判斷。習近平主席的這一論述和判斷,告訴我們要促進婦女全面發展和推動婦女事業全面進步,就必須從文明生成和發展的高度來把握婦女作用及其發展,這是新時代婦女工作和婦女研究的重要邏輯視角和根本坐標體系。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 面向未來人類文明的中國形態的建構邏輯
    中國共產黨通過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僅使現代文明在中國基本確立,而且還探索出一條面向未來的人類文明的中國形態,證明了人類現代文明實現形態的多元化,而非只有一種「普世模式」;也說明人類文明發展將持續進行並且能夠走向未來新的文明,而不是只能停留在當下的所謂「歷史的終結」。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盛讚亞洲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並為推動各文明交流互鑑提出「中國主張」,獲得各國高度認可。
  • 確立面向未來的人類政治文明的中國形態
    隨後,政治形態發展以及以此發展成果為內容的政治文明,就開始與其所在共同體的整體文明發展有著高度相關性,推動著文明發展,並左右著所在文明體的興衰。  中華民族作為人類最早進入文明階段的文明體之一,在三皇五帝時期就出現了國家因素,到了夏朝,國家形態開始出現初步定型,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早期國家 。
  • 科技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無論計算機還是網際網路,它所 體現的是沒有質量的東西,通過海量的複雜運算,讓 人類的智慧獲得極大延伸,儘可能發揮到極致,如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計算機,能夠贏最頂級的西洋棋大師。第三,基因時代。基因革命,體現為對人類生命的延續,人體幹細胞的發現和應用,從人體器官上可以做到延長甚至再造,這將對人類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 回應「時代之問」 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國貢獻
    從茹毛飲血到田園農耕,從工業革命到信息社會,構成了波瀾壯闊的文明圖譜,書寫了激蕩人心的文明華章。不同文明之間,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這已經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
  • 藍色顏料對人類文明的意義:推動世界文明前進的色素(一)
    所有人類藝術史的畫家:從文藝復興到青綠山水,都為藍色而痴迷。在其中,群青便最高級的藍色,是最終的藍色,所有其他色調都在嚮往它。群青的英文名是「Ultramarine」 ,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超越大海」,這是對遙遠淵源的夢幻頌歌,既浪漫又不精確的探索,藍色沒有維度,它超越了維度,正是人類文明的非凡追求。
  • 中國移動將如何深入推動5G的發展
    一、科學技術創新是推動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 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到當前的信息文明時代,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楊傑指出通用目的技術是對人類社會產生巨大、深遠和廣泛影響的革命性技術,蒸汽機、電力、計算機、網際網路等都是典型的通用目的技術。通用目的技術發展具有「兩大規律」。 規律一:歷次通用目的技術經歷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兩階段變化。
  • 相變能成果改變人類文明
    摘要:相變能成果揭示出:非線性科技替代線性科技將是人類文明進程的拐點。當今,人類文明只限定在線性科技世界,所以,才導至能源科技至今未走出愚昧的「火種」要素時代,其實非線性相變能量就是普遍的客觀存在,只因線性思維固化而導至視而不見,顯然,改變文明與改變世界的本質不同是指,人類文明應與外星文明接軌。
  • 原始人類的文明是火種推動的?模仿才是推動文明史背後發展的真相
    我國古代,就有不少的傳說,涉及關乎到原始人類的進化史,但畢竟這只是一種「虛幻」。就是古人們突發奇想,將遠古時代的原始人進行了一次「想像」,把他們的日常生活的情景,進行了一次幻化,不管怎麼說:「傳說畢竟是亦真亦假的存在」。
  • 掌握這三種新能源技術, 人類文明將成為神級文明, 實現質變!
    人類文明在工業革命之後才算是進入正軌,科技的力量得到了大眾的承認。蒸汽機、計算機和核能等等新事物,都是近代出現的,它們都以一己之力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文明能有今天,它們功不可沒。不過我們是不會滿足的,我們需要更多新技術,科學家們每天都在研發新技術,給人類文明添磚加瓦。
  • 聚焦共同命運 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這場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大會,是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後,今年中國舉辦的又一場重要外交活動,世界矚目。  文明之約,應者雲集。多國領導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和亞洲47個國家以及近50個域外國家的各界代表將齊聚北京,聚焦共同命運,為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貢獻智慧。
  • 深刻闡明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世界上各種文明都需要互學互鑑習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規律。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進步和世界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內在要求。孟子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明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
  • 從人類文明演進看中國改革開放的必要性
    歷史給了中國這樣的機遇,而中國抓住了,從此跟上了文明變遷的重要節拍,實現了巨大的進步。熟知和適應文明發展的節奏,就會逐漸掌握其內在規律,然後順應這一規律,跟上文明演進的步伐,成為文明進程的推動者。以中國近代歷史變遷作為觀察視角,可以看出這樣一條演進的路徑:先是與現代世界完全隔離,對現代文明的發生、發展和演進全然不知,沉浸於「天下共主」的幻想之中,導致戰爭真正發生時無法應對,被迫進入現代文明體系,開始學習世界先進文明。在這樣的歷史節奏中,我們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如何認識世界大勢,而是如何認識自己。
  • 中國經驗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發展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必將給理論創造、學術繁榮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這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僅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發展特徵,也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其實踐成果既體現了中國人民智慧,又豐富了人類社會發展經驗。
  • 習近平:工程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回顧人類文明歷史,人類生存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源頭就是工程科技。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於生活需要,又歸於生活之中。歷史證明,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推動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遊牧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走向信息化時代。
  • 阿爾法磁譜儀發布最新成果 推動人類對暗物質研究
    阿爾法磁譜儀發布最新成果 推動人類對暗物質研究 2016-12-09   中新網濟南12月9日電(曾潔)「阿爾法磁譜儀(AMS)項目的5年太空實驗成果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線的認識,推動了暗物質研究。」
  • 科學網—科技推動人類文明
    而不管反對還是限制科技發展的做法,無疑是對文明的一種反動。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文明的進步,有時難免會以犧牲我們的往昔感情為代價,甚至是一種看似十分強烈的感情傷害。這是因為,這種進步不僅要對人類的感情負責,更要對人類的理性負責。而歷史事實恰恰證明,按照理性的思路來發展文明,往往比按照感情的衝動來發展文明,要少走許多彎路。
  • 共享文明——人類文明融合發展的最新形態
    二、共享文明凸顯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新維度  「文明」一詞,在中國古籍中最早見於《周易》。《周易》上說:「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穎達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