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峰有千盤之險,路無百步之平」的安康市紫陽縣有一塊約兩平方公裡的小川道,這裡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它就是紫陽北部的邊貿重鎮——蒿坪鎮。
在這山巒起伏、溝壑縱橫的大山深處,活躍著一支朝氣蓬勃、團結奮進的稅務幹部隊伍,這支隊伍只有六名稅務幹部,別看他們人少,卻擔負著「三鎮一區」的稅收徵管任務。他們是一個特別能戰鬥的集體,年年超額完成稅收任務,多次受到上級表彰,是讓領導們放心、納稅人滿意的團隊。這個充滿活力的集體就是紫陽縣地稅局蒿坪稅務所。
蒿坪稅務所管轄著蒿坪鎮、雙安鎮、漢王鎮和一個工業園區。這裡的山路十八彎,納稅人分散在山山卯卯間。1500萬的年徵收任務對於蒿坪所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為了徵收稅款,6名稅幹不辭辛苦,跋山涉水,挖稅源、堵漏洞,既搶西瓜又撿芝麻,風裡來,雨裡去,走遍了山區的溝溝坎坎,村村落落。晨曦初露的公路上,有他們匆匆的身影;月光氤氳的村道上,有他們疲憊的步履,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風裡還是雨裡,他們義無反顧,從不叫苦,經常早出晚歸,滿面蒙塵,滿腿泥巴,被轄區群眾親切地稱為「土稅官」。
所上三名老稅官來登培、張軍、何詩安因為都是同年出生,又都屬虎,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虎班」。這三「只」慈眉善目的「老」虎,從參加工作就紮根山區,三十多年來如一日,對大山裡的一草一木都感情深厚,把對稅收事業的一片痴情全部溶進了這塊土地中。
「老虎班」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走村入戶
老所長來登培已是超期服役,2012年曾退居二線。但新所長由於在2015年調入市局工作。縣局領導便給老來做工作讓他二次「出山」,擔任副所長主持工作。由於工作出色,2014年老來被安康市地稅系統評為第一屆「最美地稅人」。
「三虎」之一的張軍曾經是毛壩稅務所所長,從所長崗位退下來後調到蒿坪工作。他平時除了管戶外,還承擔所上的精神文明建設,設計製作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稅收宣傳牌,為稅務徵收「搖旗吶喊」。一天忙碌下來,工作閒暇的時候,他才有功夫惦念遠在平利縣工作的女兒……
老何是所上唯一的一位當地人,負責的片區漢王、雙安比較偏遠,但多年來不辭辛勞,一直奔波在稅務徵收路上。老何老伴炒得一手好菜,他逢年過節就會招呼所上人到家裡小聚,老何家已成了大家補充能量的「加油站」。一大早,老何要去給不通公路的金川村納稅人送發票,路過家門口,老伴聞聲,出來相送……
女幹部黃新燕一直跟著「老虎班」在外巡查,1964年出生的她屬龍,因此她和幾個老大哥開玩笑說:我參加進來後,「老虎斑」就「臥虎藏龍」了,這樣再大的困難都能扛過去。
所上另外兩名女幹部董琴、陶培立在辦稅窗口上班。農村稅務所沒有下班時間,因此他們隨時為納稅人提供著最貼心的服務。午餐時間,一位納稅人來開票,小陶來不及放下手中的碗迅速來到大廳。
董琴老家在河南,她是所上最年輕的幹部,剛20出頭。去年她被招錄進地稅系統,千裡迢迢來蒿坪所勤奮工作。她常聽老同志講過去收稅艱苦的條件和困難,為現在有優美的環境和現代化辦公條件而感到由衷的高興!下班後,通過微信和遠方的男朋友聊天是小董最幸福的時光。
轄區內這幾年基本建設項目較多,「營改增」落地迫在眉睫,來所長心裡很著急,帶著幹部深入各村安置點建設項目進行巡查。收稅途中,老毛病關節炎又犯了,他坐在路邊,揉著腿對老張說:「這個老毛病,一變天就犯,快變天了,咱們整麻利點,得按時完成任務。」
2016年3月9日,省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姚炬深入蒿坪稅務所調研,看到整潔的所容所貌和出色的業績,被蒿坪地稅人「忠於職守、吃苦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回省局後,姚局長仍牽腸掛懷,時隔不到半月又自費購買了保溫杯等禮物,再次到蒿坪稅務所看望大家,並給他們送上了親筆慰問信。
領導的關懷是最大的動力,老來把姚局長與「三虎班」成員的合影放在辦公桌上,以此激勵自己努力工作。
他們是大山深處的聚財人,為了神聖的稅收事業常年紮根在基層,奉獻在基層,酷暑盛夏、數九寒冬,大山深處留下了他們的身影。歲月可以帶走他們的青春,時光可以更改他們的容顏,可是這一切都無法改變他們心中的信念,那就是——「責任」與「奉獻」。他們才是真正的「最美地稅人」 !
省局辦公室 安康市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