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2021-01-11 澎湃新聞
「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張典標/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

2021-01-10 10:58

微信公眾號「新華每日電訊」1月10日消息,北京市民應該注意到了兩個變化:曾經,只要趕上藍天白雲的好天氣,很多人都會在朋友圈興奮地曬照,但現在很少有人再「曬」了,大家對藍天已習以為常;曾經,人們早上出門要查PM2.5指數,但現在也少有人刻意關注這個數值了。

這種變化的背後,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北京市生態環境局4日通報,2020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僅38微克/立方米,創下了該數據2013年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新低;去年北京市平均每周有6.3個「好天」,全年比前一年多了36個。

有些外地人或許對這些數據感受不深,但常住北京的人知道,從令人窒息的「霧霾鎖城」,到令人興奮的「刷屏藍」,再到如今的「常態藍」,這場已持續8年的藍天保衛戰,打得多麼不容易。

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提出,新徵程要發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創新發展的拓荒牛、艱苦奮鬥的老黃牛精神」,在全黨全國上下引發廣泛共鳴。冬日仍然透亮清爽的北京城,分明在告訴我們,北京「藍天保衛戰」能夠交出不錯的成績單,靠的正是「三牛精神」。

贏回藍天,離不開為民服務的孺子牛精神。曾幾何時,霧霾危害百姓健康,「北京咳」嚴重影響市民的幸福感。解決這一民生痛點和難點,是北京霧霾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過去幾年,北京以超常規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氣汙染,久久為功,終有回報。事非親歷不知難。霧霾是難啃的硬骨頭,治霾是涉及方方面面的複雜系統性工程,不能只看到眼前的「短期帳」,更要算社會經濟發展的「長遠帳」和「民生大帳」。如果不是把民生幸福大寫在心裡,哪來今天的藍天常駐?北京各級黨員幹部,為百姓的藍天期盼,與環境汙染「死磕到底」,正是「孺子牛精神」的生動寫照。

贏回藍天,少不了創新環保的拓荒牛精神。「藍天保衛戰」,沿用老辦法往往只管得了一時,治標不治本。立足標本兼治謀長效,北京採取了很多硬核環保措施:創新監測技術,為各類大氣汙染物布下高科技「天羅地網」;創新治理方式,優化調整運輸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用地結構,全方位倒逼清潔發展;建立大氣汙染協作機制,加強京津冀聯防聯控,推動政府、企業、公眾、非政府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治理……正是這套全方位立體式「組合拳」,在實戰中打得「霧消霾散」。北京「藍天保衛戰」的「戰士們」,都是環保戰線創新「戰法」的「拓荒牛」。

贏回藍天,靠的是艱苦奮鬥的老黃牛精神。治霾是一場持久戰,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曾有人斷言,在中國當前的發展階段,在「老天不幫忙」的地理氣候條件下,霧霾是北方城市的難治之症。既然「天不幫忙」,人就更要努力。幾年來,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首都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從市委市政府到基層街道鄉鎮,從專責環保部門到全市方方面面,為「藍天保衛戰」馳而不息地「人努力」。北京今天的「好天」,正是他們一天一天奪來的;北京年均PM2.5降到「30+」,是他們1個微克1個微克趕走的。對此,市民看在眼裡敬在心頭,他們當然是首都環保的「老黃牛」。

當前,北京治理霧霾仍需乘勝追擊,把首都建設成為天藍水淨的宜居之都,還要久久為功。但2020北京「藍天保衛戰」成績單,已經極大地提振了我們的信心。只要發揚「三牛精神」,北京環保新徵程一定能不斷創造佳績。

(原題為《「朋友圈已沒什麼人曬好天氣」,北京贏回藍天有何啟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北京空氣品質

相關推薦

評論(72)

相關焦點

  • 北京日報評論:「人努力」是贏得藍天的關鍵
    北京2020年大氣治理成績單日前出爐。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9.5%,首次達到「30+」的水平,空氣品質改善取得標誌性、歷史性突破。這也意味著,本市「十三五」時期大氣治理目標順利完成,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
  • ...打好藍天保衛戰】PM10等4項藍天保衛戰控制目標均完成 生態環保...
    (資料照片)2020年元旦,新年伊始濟陽區便迎來了好天氣。2019年,濟陽人的朋友圈多次被藍天白雲刷爆。「每天早上跑到澄波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感覺愜意極了!」家住濟陽城區的居民劉老師稱。按照打贏藍天保衛戰部署,2019年以來,濟陽區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積極開展燃煤、工業、移動源、揚塵及其他面源汙染綜合防治,有效應對重汙染天氣,實施大氣汙染精細化管理,環境質量取得了顯著改善。
  • 墨跡天氣發布2017天氣報告:北京比去年多了37個藍天
    報告顯示,2017年北京地區空氣優良天數已達288天,汙染天數較2016年減少了36天,17年比16年相比多了37個藍天,重度PM2.5天氣減少15天。墨跡天氣數據還顯示,全國北至黑龍江大興安嶺,南到海南三亞,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都有了明顯改善,舉國上下在2017年都呼吸到比16年更好的空氣。
  • 喜聞北京PM2.5值在周邊城市中濃度最低
    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打贏藍天保衛戰,滿足老百姓對藍天白雲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首善之區的北京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PM2.5值在「2+26」城市中濃度最低,是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民共同努力交出的合格答卷。
  • PM2.5值 「2+26」城市中濃度最低,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曾經一度被冠之以「霾都」的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從生活、居住在這個城市的更多人「朋友圈」中頻頻曬出的「北京藍」等可窺一斑。打贏藍天保衛戰,滿足老百姓對藍天白雲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首善之區的北京持續深化「一微克」行動,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PM2.5值 「2+26」城市中濃度最低,是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民共同努力交出的合格答卷。
  • 烏魯木齊航空:多措並舉 堅持打贏藍天保衛戰
    (通訊員 薛生發)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為切實履行企業職責,持續改善空氣品質,自2018年起,烏魯木齊航空以APU替代專項工作為重要抓手,為民航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矢志不移推動自主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矢志不移推動自主創新,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北京首都機場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綜合地井系統研發之路創新思路,善於發現大興機場自投運以來,全面貫徹落實民航局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民航局《機場使用橋載設備替代飛機APU推廣工作》的要求,積極推進APU替代設施的建設,大興機場作為國內首家全面應用地井的綠色機場,飛行區內共建有地面高效空調及機坪綜合地井提升裝置126臺,覆蓋5座指廊,該地井系統結合400Hz靜變電源及飛機地面空調設備替代了傳統飛機
  • 生態環境部將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年
    當前,藍天保衛戰取得積極成效,但仍面臨部分地區PM2.5濃度依然較高、O3汙染問題凸顯、結構調整難度較大等挑戰。劉炳江表示,藍天保衛戰各項措施穩步推進、取得積極成效。到2019年PM2.5未達標城市126個城市,同2015年相比下降23.1%,全國337個城市重汙染天數下降36.6%。對標提前一年完成下降目標,年底完成PM2.5目標已成定局。
  • 《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被封「最有營養創業節目」
    江蘇衛視《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首期節目剛播出,立即引發觀眾熱議。眾多成功的企業大佬變身選手,挑戰任務,挑戰自我的精彩情節,吸引了大群觀眾。有觀眾封《贏在中國藍天碧水間》是「最有營養」的創業類節目。
  • 國航重慶迎審「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督查
    圖:現場檢查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4日消息:2020年9月10日至11日,為確保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各項任務完成,中航集團在重慶開展了節能環保暨「打贏藍天保衛戰」現場督導檢查。圖:督查會議此次現場督查覆蓋國航重慶分公司、Ameco重慶分公司、國貨航重慶貨站、重慶航食、重慶金鳳凰、建開物業重慶分公司等所有集團在渝企業,對照檢查了《關於印發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 打贏藍天保衛戰,春秋航空在行動
    《中國民用航空》雜誌通訊員何春琳訊: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點任務是加快推進為推進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取得實效,春秋航空圍繞機場場內車輛 「油改電」和促進機場橋載電源替代APU使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春秋航空高度重視藍天保衛戰的推進落實,成立了以公司總裁為組長的「打贏藍天保衛戰領導小組」,公司多個部門協同運作,編制推進計劃,編寫相關制度,形成常態管理。
  •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我的責任
    「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要為國家的重大需求、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改善人民生活獻身研究。」對於獲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感言,「大家選我,不是因為我『最美』,而是大家希望看到我們的國家更美。」雖已年過古稀,郝吉明依然在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這是我的專業,我的責任,也是我應該有的擔當。」
  • 宜君:高顏值「水晶天」刷爆朋友圈 藍天白雲美如畫
    天空澄碧 纖雲不染遠山含黛 微風不燥想把宜君的藍天販賣給顏料用完的梵谷這樣美好的天氣藍天幸福感日益增強的背後,是宜君縣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努力和付出。截止8月30日,全縣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20天,優良天數和綜合指數在關中67個區縣排名第一。
  • 科普丨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我的責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最美科技工作者首先應該有家國情懷,要為國家的重大需求、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改善人民生活獻身研究。」對於獲得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吉明感言,「大家選我,不是因為我『最美』,而是大家希望看到我們的國家更美。」雖已年過古稀,郝吉明依然在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力量。
  • 多措並舉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通訊員:尤雅婷 趙夢萱)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落實公司節支增效要求,南航新疆分公司飛行部從節省飛機油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入手,通過節油增加公司效益、減少環境汙染,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 首都機場集團加快綠色步伐 打贏藍天保衛戰
    自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啟動以來,各相關單位「節」盡所「能」、各有亮點,得到了民航局的認可。車隊結構升級工作推進有力。各相關單位嚴格落實民航局「重點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場內用設備/車輛應100%使用新能源;其他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場內設備/車輛中,新能源設備/車輛佔比不低於50%」的要求。
  • 河北省制定《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
    河北省制定《河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全省平均好天佔比超63%到2020年,全省設區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28%以上,較2017年下降15%以上,達到55微克/立方米;全省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到63%以上
  • 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北部灣航空衝刺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黃秉柱 報導: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目前各項工作都已進入驗收階段,北部灣航空正在全力以赴做好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衝刺工作,助力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從今年7月份至今,北部灣航空在飛機場均已完成橋載協議籤訂和靠橋航班橋載電源100%「應用盡用」目標。
  • 「十三五」民航節能減排巡禮:堅持綠色發展 守護藍天白雲
    在北京大興機場內,每天有1300餘輛新能源車輛穿梭運行,場內新能源車輛佔比達77%,為滿足其充電需求,機場內建有260餘個直流快充充電樁,其中的所有用電均為來自青海省、山西省的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電動車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汽柴油使用量及碳排放量,而通過全球最大的耦合式淺層地源熱泵系統與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熱水等措施,則使全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能夠達到16%以上。
  • 南航新疆多措並舉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21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落實公司節支增效要求,南航新疆分公司飛行部從節省飛機油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入手,通過節油增加公司效益、減少環境汙染,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