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 MoS2-範德華異質結—催化析氫新高度

2021-01-13 網易

2019-04-04 11:09:17 來源: 知社學術圈

舉報

  為將來基於範德華異質結的析氫反應研究和開發提供新的思路。


  因成本低廉、儲存豐富、化學活性強,過渡金屬硫化物,如MoS2,有望替代傳統鉑(Pt)基材料,成為新一代高效的析氫反應(HER)催化劑。多年來,科學界一直致力於各種微納結構的MoS2製備以期待極大地暴露其邊界位點,抑或通過化學摻雜對其邊界的電子結構進行修飾以增強位點本身的催化活性。但實際上MoS2基面在催化劑中佔比遠大於邊界,因此如何活化基面是未來進一步提高MoS2的HER活性的關鍵。比如,有研究指出通過誘導相變,將半導體特性2H-MoS2轉變為金屬特性的1T/1T′-MoS2,可以增強其基面的HER催化活性。但是1T/1T'相不穩定,容易在輻射或變溫條件下向2H穩定相轉變,嚴重限制了MoS2的實際應用。

  來自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光電技術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凌發令等人,利用基於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預測了可通過異質結界面耦合作用對基面缺陷電子結構進行調控,以增強MoS2的催化能力。他們將MoS2與其它常見二維材料組合而構建成各種笵德華異質結。構建這種異質結的2D構件包括石墨烯、h-BN、黑磷、過渡金屬二硫化物和過渡金屬碳化物/氮化物(MXenes)及其官能化衍生物MXene-X(X = OH,O,F)。他們的研究表明,硫空位誘導的缺陷態特徵(尤其是最低未佔態的位置和密度),可通過異質結內的層間相互作用進行微調。MoS2/MXene-OH異質結的硫空穴濃度低到2.5%時,就可實現ΔGH= 0的最佳H吸附,如此低的濃度極限前所未有,在實驗中很容易實現。此外,這種異質結內的層狀幾何結構還能使有效硫空位儘可能地暴露,這可用於高孔隙率的高效催化劑,為其實用化鋪平了一條光明的大道。他們的發現有很強的普適性,可為將來基於範德華異質結的析氫反應和其他重要化學反應的非均相催化劑研究和開發提供新的思路。

  該文近期發表於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5: 20 (2019),英文標題與摘要如下,點擊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24-019-0161-8可以自由獲取論文PDF。

  

  Enhancing hydrogen evolution on the basal plane of transition metal dichacolgenide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Faling Ling, Wei Kang, Huirong Jing, Wen Zeng, Yankun Chen, Xiaoqing Liu, Yixin Zhang, Lin Qi, Liang Fang & Miao Zhou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 surge in the use of low-dimensional transition metal dichacolgenides, such as MoS2, as catalysts for the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In particular, sulfur vacancies in MoS2 can activate the inert basal plane, but that requires an unrealistically high defect concentration (~9%) to achieve optimal activity. In this work, we demonstrate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that assembling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can enha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MoS2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of sulfur vacancies. We integrate MoS2 with various two-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including graphene, h-BN, phosphorene, transition metal dichacolgenides, MXen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iming to fine-tune the free energy of atomic hydrogen adsorption. Remarkably, an optimal free energy can be achieved for a low sulfur vacancy concentration of ~2.5% in the MoS2/MXene-OH heterostructure, as well as high porosity and tunabilit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combining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assembly with defect engineering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roductio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從工藝到科學:二維非範德華力異質結互鎖結構高效催化水分解
    水分解可分為析氫反應(HER)和析氧反應(OER),目前最有效的水分解電對是RuO2(OER)||Pt/C (HER),其高成本和單功能性阻礙了它們在工業上的應用。因此,設計合成比肩貴金屬催化性能的低成本非貴金屬基雙功能催化劑用於水分解意義重大。如何加速非貴金屬催化劑的OER緩慢動力學,是提高水分解效率的關鍵問題。
  • 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3:10 黑龍江大學付宏剛團隊研製了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 高效三元異質結複合材料及其可見光催化還原CO2
    同時,二元ZnCdS (ZCS)固溶體硫化物在析氫反應和廢水處理領域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催化劑之一[6]。然而,由於載流子的大規模重組以及光腐蝕所造成的結構不穩定,使得原始ZCS固溶體的催化活性較低[7]。
  • 青島大學 紅磷/氮化碳異質結構光催化材料顯著提升析氫催化效率
    紅磷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光催化劑,其可見光吸收範圍寬,可達700 nm,但其快速的電荷重組限制了其光催化析氫反應(HER)活性。在這項工作中,[001]取向的Hittorf紅磷(HP)納米棒通過化學氣相沉積策略在聚合氮化碳(PCN)上成功生長。
  • 從兩態到多態的範德華同質結垂直自旋閥
    通過製備僅由Fe3GeTe2二維納米片堆垛而成的同質結器件,分別演示了兩態和三態自旋閥磁電阻效應(圖1)。圖1 兩態和三態自旋閥.頂部h-BN鈍化的(a)兩態和(c)三態Fe3GeTe2範德華同質結自旋閥器件示意圖;(b), (d)10 K下RJunction-B曲線基於範德華同質結的全金屬自旋閥具有較小的電阻面積和較低的工作電流密度以及垂直兩端器件結構,這種新型的簡單自旋閥結構將可能實現更多態的磁學存儲和邏輯器件。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該工作近期發表在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6, 154 (2020)上。通過尋找兩個具有特定能帶帶邊結構的二維(通常是拓撲平庸的)磁性半導體化合物的組合,使得它們形成具有拓撲非平庸能帶結構的III型異質結(圖3)。
  • 自驅動範德華異質結光電探測器,具有高光開關比和快速響應
    成果介紹有鑑於此,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翟天佑教授等報導了自驅動的WSe2/Bi2O2Se範德華p-n異質結光電探測器,整流比高達105,反向暗電流低至10-11 A,在532 nm光照下的最大開/關比提高到了618
  • 納米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用於二維材料合金和異質結能帶結構研究|npj Journal
    此前,潘安練教授和Abdelkarim Ouerghi教授合作對SnS2/WSe2雙層異質結中的強層間軌道雜化現象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並在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上發表題為「Strong interlayer hybridization in the aligned
  • 進展|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該工作近期發表在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6, 154(2020)上。 他們還提出了一種通過構築二維磁性範德華異質結來實現量子反常霍爾(QAH)效應的方法,以突破傳統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數量稀少這一瓶頸。
  •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
    :具有增強的光催化活性的直接Z型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DOI:10.1016/j.jallcom.2020.155158合理設計異質結是構建高效光催化劑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和原位陰離子交換法製備了界面緊密結合的Bi2S3/BiFeO3異質結納米纖維。利用不同表徵手段分析了Bi2S3/BiFeO3複合材料的結構和形態。
  • 構造自適應異質結作為析氧反應的高活性催化劑
    研究者首先證明了脫鋰LiNiO2/NiOOH異質結的存在,然後揭示了結構演化,包括Li/Ni比、Ni價態、Ni-O鍵長/共價性等。這種活性增強的起源在於脫鋰LiNiO2/NiOOH異質結的形成,它不僅提高了溶液的電子轉移速率,同時,鋰空位可以優化NiOOH表面的電子結構,形成具有較高Ni價態的穩定NiOO*物種。
  • 利用範德華外延p-GaSe/n- MoS2面間PN結提升MoS2 的光探測性能
    到目前為止,範德華外延生長是一種有效地構築二維材料異質結的方法,相比傳統的外延生長技術,它對不同材料間的晶格匹配度要求更低,且界面乾淨,保證了界面處電荷的高效傳輸。由於二維P型半導體材料的稀缺,導致僅有少數幾種二維材料PN結被合成出來(限制在WSe2/MoS2 和WSe2/WS2 等)。
  • 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N11組副研究員潘金波、博士張豔芳、研究員杜世萱,與美國天普大學教授嚴琪閩等合作,在二維層狀材料及異質結的新奇物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 催化學報:那平研究員課題組報導2D-2D界面助推TiO2納米片/層狀WS2(TNS/WS2)異質結可見光響應光催化活性增強
    2018年11月,《催化學報》在線發表了天津大學那平教授團隊在光催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工作報導了在TiO2納米片表面原位生長層狀WS2,構建了2D-2D TNS/WS2異質結,揭示2D-2D界面構建方式促進了光生載流子的分離,致使其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論文第一作者為:吳勇川,論文通訊作者為:那平。
  • 董明東/王澤高:利用範德華接觸屏蔽單層MoS2費米能級釘扎效應
    但硫化鉬具有很大的範德華平面,在器件製備過程中極易產生各種缺陷。另外,電極材料和MoS之間的功函失配也會引起高接觸勢壘,包括肖特基勢壘和隧道勢壘,增加接觸電阻並抑制其器件性能。即使人們探索出一維的範德華邊緣接觸具有優異的電子特性,但是複雜的製備工藝仍限制其實際應用。在二維半導體器件中構建良好的範德華接觸,無疑是一項更艱巨的挑戰。
  • 董明東/王澤高:利用範德華接觸屏蔽單層MoS2費米能級釘扎效應
    但是,範德華接觸的製造仍然是一個挑戰。本文採用層狀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薄片作為緩衝層,在單層二硫化鉬(MoS2)電晶體中成功構建Van der Waals接觸,並屏蔽費米能級釘扎效應。結果表明rGO緩衝層的構建將有助於器件形成範德華接觸,並導致肖特基勢壘急劇下降,從而使MoS2電晶體的器件遷移率提高約十倍。
  • 大連理工大學在高效光/電催化應用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為了促進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傳輸,侯軍剛教授等人構建了二維In2O3-x/In2S3原子層異質結,其異質結光電極在1.23 V vs. RHE條件下光電流高達1.28mA cm-2,是In2S3納米片的21倍和塊體In2S3的79倍(Adv. Energy Mater. 2018, 8, 1701114)。
  • 【材料】大面積高質量MoS2/graphene垂直異質結的人工構築
    儘管如此,基於上述二維層狀材料異質結的人工構築:無論通過上下層之間的範德華力作用而形成的垂直異質結,還是通過CVD等技術手段經過層狀材料的平面外延而獲得的平面異質結,仍處於一個萌芽狀態(Adv. Funct. Mater., 2017, 1603884)。相比平面異質結界面處的線狀縫合,垂直異質結中的面面接觸更有利於應用器件的設計與實現。
  • 物理所等轉角二硫化鉬石墨烯異質結的垂直電導研究獲進展
    得益於二維材料層狀結構及弱層間範德華相互作用,不同的二維材料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相互組合形成各種二維材料異質結。正如樂高積木有無窮種搭建方式,二維材料也可以組合出具有不同性能的二維材料異質結,這為器件應用和諸多基礎物理現象研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材料體系。另外,通過調節二維材料異質結堆疊結構,二維材料異質結的性能可以進一步被改變,甚至產生許多新奇的物理現象。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研究獲進展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6, 154 (2020)上。此外,研究人員提出一種通過構築二維磁性範德華異質結來實現量子反常霍爾(QAH)效應的方法,以克服傳統本徵磁性拓撲絕緣體數量稀少這一難題。通過尋找兩個具有特定能帶帶邊結構的二維(通常是拓撲平庸的)磁性半導體化合物的組合,使得它們形成具有拓撲非平庸能帶結構的Ⅲ型異質結(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