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破解100多年科學難題 揭秘甲狀腺激素如何促進紅細胞產生!

2021-02-22 生物谷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一個多世紀以來,臨床醫生們都認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患者更易於發生貧血,甲狀腺功能低下通常是因為碘攝入不足而引發的;但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甲狀腺激素和血液紅細胞產生之間的關聯,日前,來自懷海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調查了甲狀腺激素和紅細胞之間的關聯,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在紅細胞發育期間,特殊的骨髓幹細胞會通過多個步驟成熟,直到其最終開啟基因表達血紅蛋白和其它紅細胞蛋白,從而就轉變成為成熟的紅細胞;此前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血清中的血細胞祖細胞能夠幫助開啟所有合適蛋白的表達進而促進骨髓幹細胞轉化成為成熟的紅細胞。

研究人員想知道是否血清中存在某些東西是開啟幹細胞轉變成為成熟紅細胞的關鍵因素,為了縮小研究範圍,研究者Gao及其同事將血清通過標準的實驗室過濾器進行過濾來深入研究尋找線索;研究者發現,一旦被過濾後,血清就不再能夠支持紅細胞產生了,研究者推測,一種被過濾器中活性炭捕獲的疏水性分子就是紅細胞成熟的關鍵;當將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素加入到血清中時,紅細胞祖細胞就會再次開啟成熟的步驟,甲狀腺激素的角色在刺激紅細胞成熟過程中非常重要,如果在早期階段添加到血清中時,紅細胞就會縮短它們發育成熟的過程。

隨後研究者闡明了甲狀腺激素對紅細胞成熟效應背後的分子機制,它們指出,成熟紅細胞中或許存在某種受體能夠與甲狀腺激素相結合,此外研究人員還鑑別出了一種對於甲狀腺激素刺激非常必要的關鍵蛋白,該蛋白或許能夠扮演紅細胞產生最後關鍵步驟的調節子。隨著研究人員深入理解甲狀腺激素和紅細胞成熟之間的關聯,他們或許就能夠開發出新型的療法來誘導特殊貧血症患者機體中紅細胞的成熟,當然這還包括一些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

原始出處:Xiaofei Gaoa, Hsiang-Ying Leea, Wenbo Li, et al.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beta and NCOA4 regulate terminal erythrocyte differenti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DOI: 10.1073/pnas.1711058114

相關焦點

  • PNAS:讓新冠疫苗「乘風破浪」?紅細胞解鎖新技能!
    Paulson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領導的研究人員從自身細胞出發,發現紅細胞的先天免疫功能使其可以作為載體將抗原呈遞到脾臟,從而產生免疫反應。這項技術無需外部佐劑即可引起強烈的疫苗接種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於7月14日發表在PNAS雜誌上。
  • 困擾科學家多年的3大難題,只要破解其一,或許能獲得諾貝爾獎!
    困擾科學家多年的3大難題,只要破解其一,或許能獲得諾貝爾獎!世界上湧現出多個科學巨匠,他們為整個科學界奉獻了一生,作出卓越的貢獻。很多人之所以得到這一獎項,是因為證實了前人留下的難題,窮極一生,最終得出了答案。其中有三位科學家證實了愛因斯坦留下的引力波,在2017年獲得了諾貝爾獎,愛因斯坦曾留下多個預言,想要破解是非常困難的事。這些未解之謎困擾著科學家近百年,有人猜測如果能夠破解其中之一,肯定能夠獲得諾貝爾獎項,那麼困擾著科學家的還有哪些難題呢?困擾科學家多年的3大難題,只要破解其一,或許能獲得諾貝爾獎!
  • 【前沿】PNAS:南京師範大學黃曉華課題組破解稀土元素(REEs)如何激活植物胞吞作用
    百餘年來,因缺乏REEs細胞行為直接可視化及學科交叉探究技術及策略,REEs生物(尤其動、植物)效應的細胞學機制揭示,被公認是化學、生物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共性難題。其中,植物存在細胞壁及細胞質膜外較強酸性環境,更難實現REEs細胞行為可視化與機制揭示。
  • 土壤次生鹽漬化難題如何破解?
    但隨著大棚農田種植年限的增加,不少種植者為了促進生產,增加肥料的使用,但卻出現「越不長越施肥、越施肥越不長」的怪圈。這是因為什麼呢?很可能是土壤次生鹽漬化造成的。 是如何造成的呢? 土壤次生鹽漬化亦稱「土壤次生鹽鹼化」,是由於不合理的人為措施而引起耕作土壤鹽漬化的過程。主要因灌排系統不配套,過量灌水,排水受阻,引起地下水位上升所致。農業技術措施運用不當,也會加速其發展。大棚土地鹽漬化通常是人為不合理的措施而引起的,比如:種植戶為爭取瓜果蔬菜高產,盲目增施化肥,大棚土壤經過多年的化肥積累,往往導致土壤積鹽發生。
  • PNAS:揭示一種細菌蛋白促進癌症產生機制
    我們的研究為細菌感染如何引發一系列導致癌症的事件提供了解釋。特別重要的是,這種感染不需要持續存在,而且這種蛋白也不需要持續存在於所有癌細胞中。這項研究還揭示了一些細菌感染如何幹擾特定癌症藥物的機制。」這些研究人員利用免疫受損的小鼠作為一種模型來分析支原體感染對淋巴瘤產生的影響。他們比較了受到支原體感染的免疫受損小鼠和未受到感染的免疫受損小鼠有多快產生淋巴瘤。
  • PNAS:紅細胞可作為全身給藥載體
    紅細胞佔人體所有細胞的1/4,能存活平均4個月的時間。麻省理工學院的免疫學家Hidde Ploegh指出,紅細胞的普遍性和長壽命,使得它們成為一種理想的載體,可攜帶藥物進行全身治療。此前,研究人員通過使分子穿過細胞膜進入其內部,將藥物加載到紅細胞中,但是這個過程會削弱細胞,只有當細胞到達其最終目的地時,分子才能釋放。Ploegh及其同事希望將分子附加到紅細胞的外部。
  • 世界5大數學難題,破解一個得100萬美元,網友:躍躍欲試
    導語:世界5大數學難題,破解一個得100萬美元,網友:躍躍欲試。 我們都知道,數學是我們很常見的一門學科了,而且相信大家都有學習過數學。不過我們小學中學時候學習的數學,就是比較入門級別的。
  • 認出一個字獎10萬,破解這些難題,能讓你發家致富!
    只要破解一些難題,數十萬的獎金等著你......看到這裡,大家可能以為小編要打廣告了, too young,太膚淺了!這些難題都是困擾了人們很多年的」終極奧義「,你能開動聰明的腦瓜,去破解它們嗎?1、認出一個字獎勵10萬沒錯,一字十萬金!
  • 登上《科學》主刊,復旦團隊國際合作破解鈣鈦礦穩定性難題
    10月2日,相關研究成果以《氣氛輔助製備高效高穩定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題在線發表於《科學》。有機氣相輔助沉積技術分子動力學過程:(左)相FAPbI3面共享八面體結構(右)相FAPbI3角共享八面體結構氣相輔助生長,破解相穩定性難題
  • 甲狀腺激素水平竟調節人視網膜中三種視錐細胞的產生
    2018年10月14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從頭開始構建出人類視網膜類器官,從而確定出讓人們看到顏色的細胞是如何產生的。Johnston實驗室探究了細胞的命運是如何決定的---或者說子宮中發生的哪些事件讓發育中的細胞轉變為特定類型的細胞,這是人類生物學中很大程度上未知的一個方面。在這項新的研究中,Johnston和他的團隊專注於讓人們看到藍色、紅色和綠色的細胞---人眼中的三種視錐細胞(cone photoreceptor)。
  • 惠普實驗室數學家破解計算機科學最大難題
    P≠NP,一個簡潔的論文標題,或許預示著七大世界數學難題之一的P問題(多項式算法)對NP問題(非多項式算法)終於有了答案。
  • 21歲破解世界數學難題,22歲成985高校正教授,獲獎學金100萬!
    上初三時,他已讀完了《古今數學思想》的前兩冊,了解了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古典希臘數學的產生,以及坐標幾何、科學的數學化、微積分的創立、17世紀的數學、18世紀的微積分、無窮級數等內容。對於一個初中生而言,這無疑是"天書"。然而,劉路能讀懂且為之入迷。高中階段,劉路的數學才華開始逐步顯現。
  • 他是掛科的天才數學家,卻輕鬆破解世界難題,學校直接獎100萬
    但是有一個22歲的大學生,卻創造了一向歷史性紀錄,輕鬆破解一個世界性難題,學校不僅直接將還是本科生的他,提升為教授級研究員,還直接給出了100萬的獎金。   他就是被稱作「天才數學家」的劉路,當年還在湖南中南大學讀本科的他,因為成功地破解世界級數學難題西塔潘猜想
  • 登上《科學》主刊!復旦科研團隊國際合作研究破解鈣鈦礦穩定性難題
    10月2日,相關研究成果以《氣氛輔助製備高效高穩定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題在線發表於《科學》。有機氣相輔助沉積技術分子動力學過程:(左)d相FAPbI3面共享八面體結構(右)a相FAPbI3角共享八面體結構氣相輔助生長,破解相穩定性難題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因其卓越的光電性能和低溫製備工藝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 線蟲神經網絡首次完整破解,揭秘大腦功能如何產生
    原標題:歷時八年登上Nature封面:線蟲神經網絡首次完整破解,揭秘大腦功能如何產生大腦功能是如何從神經迴路的運作中產生的,第一次有了比較明確的解釋。歷時8年研究,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後Steven J. Cook等人終於修成正果,他們的研究登上了今日Nature封面。
  • 科學家藉助超級計算機來破解著名數學難題
    科學家藉助超級計算機來破解著名數學難題 原標題: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由美英兩國三名計算機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最近宣稱他們證明了「畢氏三元數問題(Pythagorean triples problem)」。
  • 一千多年的問題,現在終於破解信號蛋白,是如何參與傷口癒合的!
    關於傷口癒合的問題已經被提出了1000多年。現在,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破解信號蛋白是如何密切參與一個過程,將一個開放的傷口轉變成重塑的健康組織。雖然了解更多關於簡單傷口的知識很重要,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正在進行的研究還有一個更大目標——幫助解決極其複雜的醫療問題。
  • 中國近代為何沒有科學革命?李約瑟難題年內破解
    李約瑟研究所所長古克禮重溫了他轉述的李約瑟臨終前的觀點:「李約瑟先生通過他多年來對中國以及中國人的了解,他確信中國能夠再度崛起,一個擁有如此偉大的文化的國家,一個擁有如此偉大的人民的國家,必將對世界文明再次做出偉大貢獻。」
  • 兩會熱議 | 如何破解老舊小區改造中諸多難題?
    兩會熱議 | 如何破解老舊小區改造中諸多難題?在各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如何破解改造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難題?來聽聽代表委員們怎麼說。老舊小區改造,政府不能大包大攬,要下到基層去,多一些調研,多一些意見徵詢,科學論證
  • 復旦今日《Science》:破解鈣鈦礦穩定性難題
    content/370/6512/eabb8985創新研究:氣相輔助生長,破解相穩定性難題因此,如何獲得穩定的純a-FAPbI3薄膜成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領域的一個國際難題。合作團隊深入研究FAPbI3的相變機理,創新性地開發了MASCN(硫氰酸甲基銨)氣相輔助生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