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進入新的地質年代,全球治理如何破局?

2021-01-16 騰訊網

心心念念著立秋了,處暑也過了,這天氣是不是能涼快了,不用再靠空調續命了。事實證明:我們還是太年輕!!就在我們即將放鬆警惕的時候,「秋老虎」來了,魔都依然高掛高溫橙色預警。

今天的我們是這樣的

只能繼續靠空調續命了

在全球範圍內,更多的地方正在遭遇著更嚴重的高溫炙烤。地球因為人類的行為已經開始反常。

全球進入「燒烤」模式,高溫創記錄

據世界氣象組織6月28日發表聲明稱,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為地球上「自有氣溫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

今夏以來,印度遭遇持續高溫,局部地區超過50℃,柏油路融化、土地龜裂,由於高溫致死超100人。歐洲地區的德國、法國、英國、西班牙、荷蘭和瑞士的氣溫紛紛創下同期氣溫的最高記錄,火車降速以防鐵軌因受熱而變形。

歐洲地區7月25日氣溫情況

北極圈高溫爆表,創50年記錄。極地地區原本是地球的「空調」,調節溫度、溼度和天氣。極區的「癱瘓」直接影響全球人類的生存!根據NASA的監測數據:在過去的40年裡,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將近一半。而南極的冰架正在崩解。

氣候學專家稱:全球極端高溫使人體正接近熱量極限,面臨感染傳染病風險的人數將猛增。

北極熊食幼崽,珊瑚裸尾鼠滅絕

面對極端天氣,人類尚且如此,動物們更是無處安家,只能絕望地哀嚎,走向滅亡。

由於海冰消融、冰面變薄,將近八成的小海豹剛出生就被溺死,海豹瀕臨滅絕;北極熊入侵人類居住區,甚至捕食幼崽。南極磷蝦南遷,國王企鵝失去主要食物來源,大量死亡。今年2月,澳大利亞政府宣布珊瑚裸尾鼠滅絕,這是首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哺乳動物

珊瑚裸尾鼠

這一系列悲劇的發生,人類難辭其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致氣候變暖的可能性達95%」。種種反常的現象表明,地球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新地質年代:地球已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Anthropocene)是一個表示時間、過程和地層的地質單位。日前,經「人類世工作組」(AWG)研究認定,地球已告別11700年前開始的全新世,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當時迅速增長的人口和經濟發展加快了工業生產、農用化學品使用和其他人類活動的步伐。人類世意味著人類改變了地球歷史的進程,改變的程度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年代

與人類世相關聯的現象包括:陸地和海洋生物圈的高速變化,導致生物棲息地減少、物種入侵;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自然變化;混凝土、飛灰、塑料等物質的出現。這些變化將留存千年或更久,它們正在改變地球系統。

人類世的全球治理該如何破局?

人類世的到來增加了社會系統的複雜性,系統之間關聯密切,某一部分發生的事件會對地球系統的其他部分產生深遠影響,從而導致突發性事件和意外狀況的頻繁發生。針對人類世的新特徵,著名全球治理專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環境科學與管理學院名譽教授奧蘭·揚(Oran Young)經過多年來的思考與實踐,推出重磅新作《複合系統:人類世的全球治理》

奧蘭·揚

複合系統意味著生物物理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之間的關聯度日益緊密,在這個系統中,全球範圍內運行的各種力量相互作用。我們正在遭遇如何理解和應對治理複合系統的挑戰。

《複合系統:人類世的全球治理》一書的核心命題是解決人類世的問題需要創建並實施具有創新特徵的引導機制。揚認為,目前以規制和監管為主的治理機制已經不能滿足複合系統治理的需求,我們需要拓展我們的「工具箱」,添加新的方法來回應治理的需要。新的治理機制具有足夠的持久性,以有效地指導行為;並具有足夠的敏捷性,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在這本書中,揚將對人類與自然系統的關注和對社會制度的關注結合起來,打破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學科壁壘,為人類世的全球治理提供更加科學可行的思考角度與實踐方案。

專家推薦

這是一本面向所有關注全球治理的人士的「必讀」書!

——斯坦納·安德森

挪威弗裡喬夫·南森研究所研究員

奧蘭·揚具有獨特的引領力量,該分析既處於學術研究的前沿,同時直接與決策者和利益相關者對話。

——阿瑞爾德·昂德達爾

奧斯陸大學政治科學系榮譽退休教授

人類事業的命運很可能取決於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遵循揚的路線圖。

——德伍德·茲萊克

美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IGSD)創始人

《複合系統:人類世的全球治理》

[美]奧蘭·揚 著

楊劍 孫凱 譯

定價:58元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8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學林出版社

上海遠東出版社

上海書店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北京世紀文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理財周刊》社

以專業學術打造品牌

以社會責任引領閱讀

相關焦點

  • 地球進入「人類世」!劃分地質年代的依據是什麼?
    近日,「人類世工作組」(AWG)根據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所遺留在地層中的放射性物質,提出20世紀中葉地球已經進入新紀元——人類世。啥?地質教科書又將翻新?顧名思義,「人類世」就是人類活動對氣候和生態系統造成全球性的影響,並留下地質記錄的一段時間。一旦人類世確立,這將成為自全新世以來最年輕的一個地質時代,人類也將為地球史書書寫新的一頁。回顧地球46億年的歷史,已有無數的書寫者登上這個舞臺。
  • 英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英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2016-01-12 09:34:36   ■英國科學家認為人類已經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  ■隨著人們廣泛使用新材料和核武器等,已經永久改變地球  ■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應是人類世的開端,即1945年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圖/視覺中國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在地球上,我們要如何區分地質年代?
    從生命的出現到大滅絕,地球在46億年裡經歷了難以置信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地質的變化,但是地球如此繁雜的歷史變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研究人員怎麼能知道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具體來說,我們要如何辨別地球紛亂的地質年代!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人類世工作組認為,地球已進入新地質年代;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為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原標題:   ■「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於2000年提出。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
  • 地質年代是如何劃分的?
    平時,我們都會用到世紀、年代、年、月、星期、天、小時、秒等單位來表示時間,但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那麼在談論過去的時間時,我們如何表達不同的時間跨度呢?為此,地質學家劃分出宙、代、紀、世等單位以表達地質年代的時間。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
    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也稱絕對地質年代)。 地質,即地殼的成分和結構。根據生物的發展和地層形成的順序,按地殼的發展歷史劃分的若干自然階段,叫做地質年代。「宙」、「代」、「紀」、「世」分指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是宙,分為隱生宙和顯生宙。 也就是說,將地球的歷史 按地質年代劃分為:宙-代-紀-世(時間軸)。按年代地層劃分為:宇-界-系-統(地層軸)。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
    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也稱絕對地質年代)。地質,即地殼的成分和結構。根據生物的發展和地層形成的順序,按地殼的發展歷史劃分的若干自然階段,叫做地質年代。「宙」、「代」、「紀」、「世」分指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是宙,分為隱生宙和顯生宙。也就是說,將地球的歷史按地質年代劃分為:宙-代-紀-世(時間軸)。
  • 地質年代
    1、地層/地質事件相對年代的確定用於確定相對年代的幾個原理:原始水平原理3、同位素年代測定•當巖石或礦物形成時,放射性元素進入其中• 放射性元素(母體)衰變成非放射性元素(子體)•  其衰變速度是恆定的(可在實驗室測得
  • 新地質時代來臨!地球進入「人類世」
    科學家近日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人類活動已經對地球造成了重大影響,甚至可能改變地球的演化發向。
  • 地質年代了解一下!
    據《自然》雜誌5月21日報導,由34名成員組成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本周投票決定,地球已進入新地質時代——人類世(Anthropocene)。該消息一出就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紛紛表示自己又要見證歷史了。
  • 來看地質年代如何劃分
    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那你知道地質年代是如何劃分的嗎?地質學家劃分出宙、代、紀、世等單位來表達地質年代的時間,一起來看看由它們組成的地質年表吧。地質年表是按照年代先後將地質歷史進行編年的表,包括各個地質年代單位、名稱和同位素年齡值等內容,能直觀反映出地球表層巖石與動植物演化的順序過程。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
    在往期《地球的歷史》系列文章裡大家知道了在我的漫長演化歷史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地質學上,為了研究我的地質歷史,從我誕生直到現代劃分了一系列的時間單位,以便於進行對我和生物演化的表述,這就是地質年代。地質年代的名稱地質年代單位從大到小分別是宙(Eon)、代(Era)、紀(Period)、世(Epoch)、期(Age)和亞期(Subage)。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
    地球的歷史大約46億年前,我誕生了。在往期《地球的歷史》系列文章裡大家知道了在我的漫長演化歷史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地質學上,為了研究我的地質歷史,從我誕生直到現代劃分了一系列的時間單位,以便於進行對我和生物演化的表述,這就是地質年代。
  • 月球地質年代知多少?
    ,浩浩湯湯的45億多年歷史長河被我們通過不同的地質時期仔仔細細分成了不同的年代。來源:Encyclopaedia Britannica[1]那月球、火星之類的其他星球上,又是如何劃分地質年代的呢?今天我們先來講講月球。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地球的奧秘和地質年代
    地球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為第三顆。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即1天文單位。從太空中拍攝的照片來看,地球是一個球體。但地球實際上並不是正圓,而是一個兩端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 地球進入「人類紀」?
    人類歷史太「年幼」 不過,要增加一個全新的地質時期,必須先明確現有的地質年代究竟是如何劃分的。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教授陳建強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自然界的演化有其階段性,根據不同階段的特質,從而劃分不同的地質歷史年代。
  • 地質年代劃分
    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絕對地質年代)。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 【專題複習】地球的歷史,地質年代名稱的由來,值得每個人解讀
    你是否想過我們居住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們對於地球的起源,長期以來信奉上帝創造世界的宗教觀念。18世紀愛爾蘭一個大主教公開宣稱:「地球是紀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一個星期天的上午9時整被上帝創造出來的。」 還記得我們曾經聽說過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