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假裝愛科學了,談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真實性問題

2020-11-21 騰訊網

最近又在某些網站的問答區看到類似的提問,有人質疑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真實性問題,更認為單電子自幹涉現象邏輯不通。實話實說,看了這個質疑之後,感覺無知真的很可怕。這個問題的提出,說明了提出該問題的人非但對量子力學一無所知,同時也缺乏最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精神。

一、雙縫實驗中電子自幹涉是無可爭辯的客觀事實

這個問題我曾經多次在悟空問答中回答過,也寫過文章。從實驗結果的邏輯推理公式中我們其實就可以得出單電子可以自幹涉的結論。因為公式中,條紋的位置與入射電流無關。這個公式跟實驗結果完美吻合。

什麼叫做條紋位置與入射電流無關?意思就是,即使你將電流無限調低,直到最後讓電子一個一個穿過雙縫射到屏幕上,依舊會產生幹涉條紋。這意味著單電子也可以幹涉。這就是實驗的公式中,預言了單電子可以幹涉。

二、哪裡來的勇氣,讓你認為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沒人做過?

事實上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因為涉及量子力學中最本質的問題。從量子力學誕生以來,無數科學家不厭其煩地努力改進這個實驗,並多次成功實現了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至今仍然有科學家們再做。如果您真有心,請關注一下國際科學刊物的實驗報告。其中最有名的是2012年,New J. Phys.(http://iopscience.iop.org/1367-2630/15/3/033018)發表了美國和加拿大研究人員做的一個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曾經成了人們討論和關注的熱點。因為該實驗所驗證的內容涉及到對量子力學的基本理解。

電子雙縫幹涉實驗裝置

該論文的整體感覺是:簡明、清晰。實驗結果不錯,被研究者宣稱為真正實現了Feynman所構想的電子幹涉」理想實驗」,因為:(1)雙縫是人工製造的( 縫寬64納米兩縫間距282納米,具體見論文)(2)電子是單個的(一次採集一個點需要2個小時左右)。

該論文的實驗圖不僅清晰,而且其附錄配有多個視頻動畫,用來做為給學生們演示電子具有波動性的素材是非常直觀和適用的。不論別人如何,這篇論文的結果我是會用來演示電子的波動性質的。

三、科學必須尊重客觀事實

我不知道題主所謂的邏輯錯誤的結論是怎麼來的,可以想像的是來自日常生活的經驗。然而日常生活的經驗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微觀粒子的行為,不能用我們宏觀物體的方式(日常經驗)去理解,這是一個基本的客觀事實。科學需要以客觀事實為出發,而不是以我們的經驗常識出發。

微觀粒子的行為不能用我們任何日常經驗的詞彙去描述,說實話,所謂波粒二象性這個詞,也是真的找不到更適合的詞了,是無奈的選擇。微觀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只能這麼去理解,這就是奇妙的微觀世界。

是該總結一下了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對科學有興趣,或者是有好奇心,抑或是想質疑科學。但是,我們應該具備最起碼的科學精神,要尊重客觀事實,可以大膽質疑,但是要小心求證。如果您不是該領域的科學工作者,其實也無妨,請相信權威科學雜誌上,發表時間比較長的論文作為可信取證。因為全世界的同行都盯著這些論文呢,如果有錯誤,跳出來踩他的科學家有一大把。沒有誰有能力買通全球的同行,為一篇假論文站臺。想想包括相對論在內,有多少論文是幾十年後才被科學界所認可的,可見,想說服科學家,要比說服我們普通人,更難,因為他們更相信實驗證據,別人做出來了,那是不夠的,他們還要自己親自去驗證。

相關焦點

  • 「科學怪談」匪夷所思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也被一些學者認為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實驗之一」。這就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想要完全解釋這個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其實很燒腦,為了方便大家理解,筆者就用最簡潔的語言來為大家詳細解讀這個實驗。恐怖的開始:單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電子雙縫隙實驗,給物理學家們帶來了很大的困惑,他們想不明白的是:電子作為真正的實體粒子,為什麼會具有波性呢?因此科學家做出一個假設:因為射出的一束電子裡,含有多個電子,電子之間會互相干擾,因此產生了幹涉現象。
  • 令人毛骨悚然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然而,隨著人們對世界認識的深入,隨著人們認識領域的不斷擴展,當人們的認識來到亞原子的層面時,人們終於發現了問題。這其中具有標誌性和裡程碑意義的一件事就是電子的雙縫幹涉實驗。1907年,託馬斯.揚實現了光的雙縫幹涉實驗,再次引發了光的本質究竟是粒子還是波的爭論,但此時的爭論仍局限在經典物理的範疇內。
  • 電子雙縫幹涉實驗證偽
    我想到了一個驗證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真偽的辦法,可惜沒有設備。具體方案如下:做兩次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其它條件保持一致,雙縫到接收屏的距離改變一下。如果兩次實驗幹涉條紋的間距與雙縫到接收屏的距離成正比,則電子是粒子不是波。
  • 深層解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對實驗的誤解到底為止!
    現在,我們想去看這些電子的運動軌跡,問題就來了。電子本身我們看不見,可見光進入裝置,只會影響電子的運動路線,並不會反射。所以,我們用光去「看」電子是不可行的。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利用我們前面提到的螢光屏或者是電流計來接收,通過數學計算的方法,把形成的幹涉條紋計算出來。然後再繪製在電腦屏幕上或者是列印出來。
  • 科學未解之謎,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未知領域
    科學未解之謎,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未知領域大家好,我是科技先鋒zhe,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未解的科學實驗——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微觀粒子的好多現象無法用舊有的經典理論解釋,從而引入了量子力學,但是量子力學有的科學現象也不能解釋,例如電子雙縫幹涉實驗。首先什麼是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呢?
  • 電子雙縫幹涉與延遲選擇實驗的可能原因分析
    (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神奇之處。有人把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稱作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首,認為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包括了量子力學最深刻的奧秘。那麼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究竟神奇在哪裡呢?1974年,科學家在雙縫實驗中將電子一粒一粒的發射出來,當第一個電子到達屏幕以後過一段時間再發射第二個電子,經過足夠長時間之後屏幕上依然出現了幹涉條紋。
  • 科學小實驗:楊氏雙縫幹涉實驗
    再後來,又有人認為光還可能是一種波,因為科學家發現光線在經過兩條非常狹窄的縫隙的時候,它會變成好多條光線。這叫幹涉,振動波才有這樣的現象,如果光是粒子的話,在它後面應該是兩條細細的光線。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楊氏雙縫幹涉實驗,聽說這個實驗改變了整個世界呢。今天我們嘗試看看能不能也做一個這樣的實驗。第1步:準備一個光源。
  • 最神奇的物理實驗——電子雙縫幹涉實驗
    學過高中物理的人,應該都知道雙縫幹涉實驗,這個實驗完美的揭示了波與粒子的統一性。
  • 「毛骨悚然」的電子雙縫實驗
    之所以說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令人「毛骨悚然」,是因為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中出現的奇怪現象徹底顛覆了人類以往的認知。
  • 為什麼說「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在量子力學的相關實驗中,「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令人感到「毛骨悚然」,那麼為什麼人們會這麼說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介紹一下。其實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本身並不令人「毛骨悚然」,它只是量子力學中一種演示電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實驗。
  • 詭異的電子雙縫實驗
    從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會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條紋,這就是雙縫幹涉條紋。那麼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呢當電子通過一條縫隙時候,後牆上只有一條線(如上圖),通過兩條縫隙時候,後牆上出現幹涉條紋。
  • 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最新解釋
    有人把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稱作世界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首,認為這個實驗證明了微觀粒子(電子和原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為物質波理論的提出和量子力學的建立奠定了實驗基礎。本章我們通過電子與引力的作用來分析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產生原因。
  • 物理學最詭異實驗—雙縫幹涉
    1927年,電子的晶體衍射實驗證明電子確實具有波動性。波和粒子這兩種物質形態現在成為一個統一的物質實在的兩種表象。雙縫實驗也可以用電子進行。同樣,如果我們把光強減弱,使得從光源處發出的光不是一束光波,而是一個個光子,其結果類似於一個個電子的情形。  將實驗條件進一步改造,光子將呈現出更為詭秘的性質。
  • 單原子的雙縫幹涉實驗
    Physics World,2020,(2): 31)著名的楊氏雙縫實驗演示了光的幹涉原理。現在,利用雷射激發單個銣原子,可以做一種等效的單原子的雙縫幹涉實驗。在過去的20年裡,我面試過400多名想來曼徹斯特大學學習物理的學生。楊氏雙縫實驗是經常出現的題目,顯然讓學生們感興趣。
  • 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是1顆電子同時穿越2條縫
    如果能夠成功的把電子放到陷阱裡面,證明電子的直徑比陷阱的直徑要小。著名實驗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的實驗結果表明,電子可以被放在能夠找到的任意小的能量陷阱之內。目前的實驗精度為10的-22次方米。所以對於電子的性質,我們只能做如下描述:量子力學裡面需要一個體積是0的電子,而實驗結果表明,在人類的探測精度範圍內,電子的體積趨向於無窮小。
  • 雙縫幹涉實驗最新解釋
    有人把電子雙縫幹涉實驗被稱為十大經典物理實驗之首,眾多物理學愛好者都對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釋,但都沒有得到公認。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們認為微觀粒子的粒子模型及微觀粒子與引力的作用是揭開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之謎的正宗之法。本章全文約1.5萬字,認為三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慎入。(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的神奇之處。
  • 再談雙縫實驗,我們感應到的幹涉條紋並不是光的信息
    之前發了一篇文章談雙縫幹涉實驗,說到我們感應到的幹涉條紋並不是光的信息。用這個思想對高速攝影機拍攝出來是粒子性,而人的肉眼卻看到的是波動性做了解釋,我現在再來進一步分析一下。量子比特被理解為一種渦旋其實是很多科學家早就提出來的。
  • 雙縫幹涉實驗的另類解釋,科學的拓展
    雙縫幹涉實驗以其奇特性而吸引了眾多的物理學愛好者,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物理實驗,它能揭開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奧秘,能使現代科學得到拓展。雙縫幹涉實驗證實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這其中要加入觀察者的因素,涉及物質與反物質範疇。
  • 論雙縫幹涉實驗,掉入「雙縫幹涉實驗陷阱」中,人類文明止步不前
    水波通過雙縫,表現為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一個一個的電子射擊,不觀察,也是波的幹涉圖樣,程序讓一個一個的電子按波的規定通過雙縫,預先定義好的程序讓這些電子整體運動起來表現為波的幹涉圖樣雙縫幹涉實驗,有「
  • 量子力學的精髓問題和回答,都集中在電子雙縫衍射實驗中!
    量子力學的精髓問題和回答,都集中在電子雙縫衍射實驗中!那麼該如何理解,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好了,回到我們的題目,電子雙縫實驗該如何理解和解釋?就是說,我如果認為世界是確定的,就必須給出一個確定性的解釋。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電子雙縫衍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