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智在怪談,每日一文,探討舌尖上的文化。
今天我們講的內容會涉及到昆蟲飲食,如果你在閱讀期間感到不適,請迅速關閉頁面。感謝您的支持。
由於傳統農業種植面積需求廣,隨著人口增加、耕地減少、氣候變遷等因素,過去幾年,我們見識到許多鼓勵消費者在家,自己種植蔬菜的科技不斷湧現,例如美國新創公司Agrilution打造出名為植物立方(Plantcube)的室內種植箱。不過,鼓勵人們自己在家生產昆蟲作為蛋白來源?這就少見了。

昆蟲養殖容器,給你的果汁機加條蟲
2020年7月,群眾募資平臺Kickstarter上就出現了這樣的募資方案,來自英國的新創公司BeoBia推出了一款名為「Re_」的昆蟲養殖容器,每次可養殖出100~300公克的黃粉蟲(Mealworm,又叫麵包蟲)供你用於料理、烘焙甚至是丟進果汁機打成汁。
我仔細看過了宣傳視頻,確實很具有科技感,但是在評論區,很多網友的留言也很有趣。來自英國的Jonason說,「這和吃蘋果的時候,發現有半條蟲有什麼區別」,美國的小夥伴說,「一次才幾百克昆蟲粉,感覺有點雞肋」。

每次能生產出蛋白質含量超過54%的可食用幼蟲
以昆蟲作為蛋白質來源,是近年在討論糧食短缺議題時最常被提出的解方之一,連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也不止一次鼓吹,認為昆蟲是解決糧食問題、環境汙染甚至對抗全球暖化的最好選擇。BeoBia創辦人 Thomas Constant表示,BeoBia在蘇格蘭蓋爾語中意為生命之糧,找到可永續消費又不會傷害地球的食品,是BeoBia成立的目的,而他們最終選擇了昆蟲。
昆蟲養殖容器「Re_」是由5個可堆棧的託盤容器組成,Thomas說,它可以放置在家中任何角落,只需要每天向託盤內丟棄蔬果殘渣餵食昆蟲,就可以靜待昆蟲長大。

雖然BeoBia目前針對昆蟲取得方式等還沒有更多細節說明,但據了解,他們所使用的是擬步行蟲科(Darkling beetle)的幼蟲,從卵到幼蟲只需1~4周就可產出。Thomas表示,Re_一次能產出100~300公克的幼蟲,蛋白質含量超過54%,用水效率更是牛肉的2萬2000倍。此外,黃粉蟲產生的糞便也可以用於植物肥料使用,能達到永續飲食的目的。

募資上線不到24小時便達120%目標金額
目前,BeoBia也尚未透露Re_正式上市後的售價,不過Kickstarter上的募資者視方案不同,能獲得經30%折扣後的Re_與其他食譜、電子書、甚至在線烹飪課程。
該募資方案自2020年7月7月上線後,預計進行至8月7日。不過,原定募資成功的低標為6372英鎊(約5.81萬人民幣),但在上線24小時內便募集到120%以上的金額。截止2020年8月3日,BeoBia共取得2萬4328英鎊(約22.2萬人民幣)的募資,共273名支持者。

達標是達標了,但消費者預備好了嗎?
食用昆蟲在全球飲食文化中,早已不是新鮮事,世界上也有許多公司致力於用昆蟲打造零食、穀物麥片等食品,如法國新創公司JIMINI'S就將蟋蟀粉製作蛋白棒,將蟎蟲、甲殼類或軟體等昆蟲做成早餐穀物等。
不過,由於大多數人對於昆蟲有恐懼不安心理,接受度普遍不高,因此業者們往往會儘量避免讓消費者看見整隻蟲的外觀,通常都會先加工處理過。
在這樣的心理普遍存在的背景下,自己養殖昆蟲並食用的「Re_」,究竟能否迎來更龐大的市場,被更多人接受?Thomas認為市場充滿希望,他說毫無疑問,由於永續、高蛋白與可多樣化地配合各種烹飪形式,食用昆蟲越來越受歡迎。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昆蟲將成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這個事情是值得鼓勵的,但可能精神意義大於現實意義。這種蟲,筆者其實在廣州市花鳥魚蟲市場都看過,我們買來更多的是餵鳥或者餵魚。至於容器,我姑姑家其實就養了這種蟲餵龜。不過,中國人是用個大臉盆來養的,十元一個大盆,簡單直接粗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