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CB觀點文章 | 解讀外周生物時鐘和能量代謝的整合機制

2021-02-13 JMCB科學前沿

哺乳動物的生理活動具有晝夜節律性,諸如睡眠、血壓、血液激素水平以及能量代謝進程都顯示出以24小時為周期的波動性。這些機體內在的生物節律由生物鐘(circadian clock)所控制,而光線和進食的周期變化是驅動生物鐘的重要因素。哺乳動物的生物鐘可分為中樞和外周兩大類,中樞生物鐘位於下丘腦的薄片視交叉上核神經元(hypothalamus 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內,它接受光線刺激並產生主生物鐘信號,通過體液和神經內分泌通路傳遞到外周組織中,來協調外周生物鐘。通常情況下,這兩大類生物鐘運作同步,但是進食行為的改變能夠重新設定外周生物鐘,使之和中樞生物鐘解偶聯,這說明營養信號在調節外周生物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年來的研究證實,在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有81.7%的蛋白編碼基因呈現出晝夜節律性表達,其中很多基因編碼在代謝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調控因子。在一些重要的代謝組織中,多種核受體呈現節律性表達。因此,能量代謝和生物鐘是緊密偶聯的,它們只有協同運作才能保證機體的健康。生物鐘的正常功能如果被破壞,會導致一系列的代謝紊亂症狀。大量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擾亂生物鐘會引發包括代謝性疾病在內的多種疾病。目前,科研工作者對生物鐘和能量代謝各自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許多重要調控因子被發現並且其功能也得到了深入的闡明。但是,對於在生理穩態中這兩個重要方面如何相互對話、相互偶聯協調的分子機制卻知之甚少

近期,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劉暢課題組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MCB)發表了題為「Integration of peripheral circadian clock and energy metabolism in metabolic tissues」的觀點文章,系統討論了外周生物時鐘與能量代謝整合的分子機制創新性地歸納了三種整合模式

相關焦點

  • mTOR 信號調節中樞和外周生物鐘
    |文章標題:mTOR signaling regulates central and peripheral circadian|核心內容:生物鐘協調生理和新陳代謝的各項平衡。mTOR (哺乳動物/機械性雷帕黴素靶標)是一種主要的細胞內傳感器,它整合了營養和能量狀態來調節蛋白質合成、代謝和細胞生長。以前的研究已經證實 mTOR 在調節視交叉上核中樞生物鐘的感光卷吸和同步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 JMCB:研究揭示肝癌特異性膽固醇代謝途徑
    因此,在生理條件下,全身來源的氧化型膽固醇被轉運到肝臟進行進一步的代謝。肝癌使肝臟功能受到極大的損傷,導致包括膽固醇代謝在內的許多代謝過程出現病理性變化。然而,膽固醇代謝變化在肝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還不清楚。
  • Cell子刊深度解讀!成體幹細胞穩態和衰老晝夜節律調節機制!
    這篇綜述文章中,研究人員揭示了晝夜節律鐘調節成體幹細胞功能的機制,以及在老化過程中晝夜節律鐘的改變如何調節決定成體幹細胞穩態的內在和外在機制。文章中,研究人員從「成體幹細胞的晝夜節律和生境」、「成體幹細胞生境中的晝夜節律系統線索」、「成體幹細胞的衰老和晝夜節律鍾」、「老化的系統性晝夜節律網絡」、「晝夜節律鐘的幹擾和成體幹細胞的老化」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 晝夜節律與脂質代謝
    國內外關於生物鐘與脂肪代謝相關研究進展,重點介紹了宿主節律系統與脂肪代謝的互作關係,並從激素(褪黑素、瘦素以及糖皮質激素)、腸道微生物和能量代謝角度探討了節律系統與脂肪代謝的互作機制以及影響因素。
  • JMCB:果蠅腸上皮幹細胞自我分化更新機制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襲榮文實驗室在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Paracrine Unpaired signaling through the JAK/STAT pathway controls self-renewal and lineage differentiation of Drosophila intestinal stem cells」的文章
  • Science:新研究揭示進餐時間和肝實質細胞內部時鐘控制身體節律和...
    2020年8月1日訊/生物谷BIOON/---人體中的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24小時時鐘,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時鐘彼此間的相互作用方式對人體的代謝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可能是你的生物鐘亂了
    生物鐘是哺乳動物為了適應地球晝夜更替的環境變化而進化出的一套內在的適應性計時機制,而晝夜節律作為該系統中的重要部分可與機體的代謝過程同步變化。而生物鐘紊亂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存。 在哺乳動物中,晝夜節律系統協調所有的生理過程,身體中幾乎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晝夜節律。
  • 吃「時鐘藥」調回正常生物鐘 夜貓子們今後有救了
    李旻典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目前是耶魯大學醫學院細胞和分子生理學系的博士。  前天下午,在與重慶醫科大學的師生分享學術成果時,李旻典談到,現代生活方式營養過量、運動減少,導致肥胖症流行。在我國,已有超重人口2億,肥胖人口6000萬,相比2005年增加3倍。  肥胖及相關代謝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壓等,威脅我們的健康。
  • Science系列期刊七月八月代謝研究匯總
    其中,晝夜節律內在的運行機制稱為晝夜時鐘,即生物鐘。在哺乳動物中,生物鐘在解剖水平由位於下丘腦視交叉上核的central clock(中樞生物鐘)與無數的peripheral clock(外周生物鐘)組成。
  • JMCB:天然免疫反應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
    、美國UCLA、昆明醫科大學和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New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DNA recognition by HINa and HINb domains of IFI16",該研究闡述了天然免疫信號傳導重要蛋白IFI16 HINa結構域識別DNA激活下遊信號通路的結構基礎。
  • 腫瘤代謝機制突破性進展研究一覽
    Flores表示,體內實驗研究表明,p63和p73可以被控制上調或增加人胰島澱粉樣多肽(IAPP)的水平,Iapp是一種機體代謝葡萄糖的關鍵蛋白,其目前應用於部分治療糖尿病藥物中。P53在大部分人類癌症中都會被改變,在小鼠體內p53的再度激活會抑制腫瘤的發展,而利用其實現在治療上卻非常困難,文章中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改變p53的家族成員p63和p73或許就可以實現治療癌症的目的。
  • 生物的晝夜節律
    植物進化出晝夜節律,這一點不難理解,因為光和光合作用的關係。但是動物,或者更微觀一些的簡單真核生物,又怎麼說呢?其中一個可能的因素是,光線與生存、繁衍息息相關。一些古老的,低等的,缺乏感光結構的生物,如果要從外周獲取營養物質,只能是靠瞎摸,或者趨化作用,又或者是感受震動等。
  • 「能量整合醫學」瞄準無創治療早期肺癌
    據了解,能量整合醫學是以線粒體能量為核心,藉助整合醫學特有的整體醫學觀形成的新的醫學體系。範理宏教授向記者介紹,線粒體是人體能量(ATP三磷酸腺苷)最主要的生產者,在生物能量、細胞DNA修復和壽命方面起著關鍵作用(調節細胞程序性死亡)。
  • 能預測剩餘壽命的AI生命時鐘
    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機器學習算法開發了兩個時鐘,即 FRIGHT 時鐘和 AFRAID 時鐘(其中 FRIGHT 時鐘是根據老鼠的虛弱狀態來判斷其生理年齡,而 AFRAID 時鐘可提前一年預測小鼠壽命,這兩個時鐘預測可準確到 2 個月內),成功在老年小鼠中預測其生理年齡和實際壽命。
  • Immunity解讀!黏膜相關恆定T細胞的發育和功能,及其與微生物的關聯!
    2020年11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黏膜相關恆定T細胞(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 MAIT細胞)是一組在進化上保守的T細胞亞群,其能通過T細胞受體(TCR)介導的對維生素B2生物合成途徑衍生的代謝產物的識別來對大多數細菌產生反應;微生物群落衍生的信號會影響MAIT細胞生物學的所有階段,包括特定器官的胸膜內發育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將實際操作經驗分享給各位從事科研工作的老師,幫助大家多視角、全維度理解代謝物的作用機制和功能,提升生命科學研究的技術高度和深度。(圖1),代謝組是生物動態調控系統中最接近於表型的階段,是生命的本質特徵和物質基礎。
  • 【學會動態】JMCB自建網站升級改版,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JMCB) 創刊於2009年10月,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
  • 高考生物複習知識點: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
    ATP其實就是能量的載體,也就是所謂能源物質,下面是高考生物複習必備考點: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希望對考生有幫助。  對於生物來說,生物通過呼吸作用來產生能量,這些能量儲存在ATP中,而人體運動和代謝需要的直接能量就是ATP.所以ATP的量是動態變化而且處於相對平衡的.  人體預存的ATP能量只能維持15秒,跑完一百公尺後就全部用完,而這過程中有氧呼吸能供給新的ATP維持生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