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是已故科學家諾貝爾在1895年逝世後,根據其遺囑以及遺產所設定的獎項。根據諾貝爾生前的遺願,在物理、化學、生理或醫療學(生物、醫學領域)以及文學、和平五個方面設置獎項,來獎勵在此領域內貢獻突出的科學家或者重要人士。
從1901年開始,諾貝獎正式頒獎,憑藉著諾貝爾生前所累積下來的巨額財富,以及後來者對諾貝爾遺留下來的財產進行了合理的理財方式,諾貝爾獎的獎金非但在頒發了一百多年之後沒有接近枯竭甚至是減少,反而是逐年增多。
諾貝爾獎按照慣例將會在每年的10月份相繼公布不同獎項的獲獎者名單,其中也包括瑞典中央銀行在1968年所設立的「瑞典中央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也就是現如今廣為人知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在每年的12月10日,也就是諾貝爾逝世當天舉行相關的頒獎典禮。
2020年的化學、物理等獎項已經陸續揭曉,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諾貝爾獎的頒發,對於我們中國人或者華裔面孔來說,是否存在偏見。
物理學的天才——張首晟
2018年12月1日,張首晟在其美國的家中被發現自殺身亡,幾天後張首晟的家人出面對外公布因為長期遭受抑鬱症的折磨,張首晟終究沒有熬過去,選擇了自殺。
對於自殺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後續我們通過幾個簡單的日期事件來「聯想」一下,現在來簡單地說一下張首晟在當代科學領域的重要貢獻:
量子自旋霍爾定律,簡單地講,科學家張首晟通過大量的研究發現,電子的旋轉方向會受到電流運轉方向的影響,有這個理論可以很好地解決電子器件的散熱問題,比如說晶片方面,作為1940年代出現的半導體二極體,發展到了現如今已經被匯聚在了極小的一小塊電子元件上。而人類發展的歷程中,每過去18個月電子晶片內相關元件數量將會提升一倍。
電子元件匯聚的越多,那麼相關散熱問題就成為了障礙,因此電子晶片製作的越發小巧,將會出現一個瓶頸的問題。而科學家張首晟的研究,實際上正是突破了在晶片領域研發和製作的瓶頸。2010年,張首晟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之下的最高物理學獎項——歐洲物理獎,此外世界範圍內的其他物理學學科獎項,張首晟也是無一遺漏地獲得。
假如……假如在自殺之前張首晟能夠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話,那麼無論是抑鬱也好,或者其他某些人為原因也罷,張首晟所面臨的情況是否會有所改善呢?至少,如果真的有外部因素參與到了張首晟教授的「自殺」選擇,張首晟教授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身份,是否會讓對方投鼠忌器、有所忌憚呢?
下面,再簡單地介紹一下科學家張首晟的成長軌跡,高考恢復的第一年,張首晟考入到了復旦大學的物理系。請注意,那個時候能夠正常接受教育的人很少,更多的則是知識青年在貢獻出青春年華的荒野、戈壁或者中西部邊遠農村的地方報名,就地參加剛剛恢復的高考。
張首晟在入學後不久前往德國留學,並且在1983年獲得了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學士學位;也就是1983年這一年,張首晟進入到了大西洋對岸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且成為了我國物理學家、時任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楊振寧老先生的學生。
四年之後,張首晟順利畢業獲得了紐約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在經歷了幾年的博士後實習以及相關工作之後,1993年張首晟進入史丹福大學並被受聘為教授。請注意,1993年時,張首晟才30歲而已。而在三年之後,張首晟又被史丹福大學評為終身教授。
張首晟個人的學術成就巨大,也沒有忘記祖國,此前一直都與國內的科學家一起創作高含金量的論文,也就是說在個人的研究領域張首晟一直都是與國內的同仁一起分享成果。2009年開始,張首晟被清華大學聘為教授,每年中的四分之一時間用來指導國內同仁在其研究領域的科學發展,以及知道清華大學的本科、碩士層次的學生在學術生涯的成長和發展。
下面,再來說一下美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的在自殺前的人生軌跡,2018年12月1日,張首晟在阿根廷參加了達沃斯晚宴,同一天,與張首晟在阿根廷共同就餐的張首晟的孟女士在加拿大被「非法扣留」。同一天,張首晟在其家中自殺,幾天後,家人對外公布,張首晟因抑鬱原因自殺……
諾貝爾經濟學獎,自從1968年設立、1969年第一次頒發以來,每年至少一位獲獎者分享數百到一千萬瑞典克朗的獎金。不過從設立之初到現在,我國的經濟學家別說獲得相關獎項了,就算是獲得提名的獎項都沒有。
或許有人會說,諾貝爾獎不會頒發給一個團體甚至是國家,不過國際紅十字會不就獲得過三次諾貝爾獎?須知,中國的經濟成就遠遠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創造出來的成績比任何一個所謂的偉大經濟學家都要深遠和偉大。
而且,這還是和平發展的前提下,是在首先經歷了被外部經濟規律所制約、在適應了規則之後取得了巨大進展。這種全球第二GDP,可是人類前所未有的經濟成就,就這樣被諾貝爾獎的評獎組所漠視,這說起來算得上公平嗎?至少經濟學獎領域,諾貝爾獎這個所謂世界頂尖學科獎項,是存在著主觀偏向性的偏差。
最後,無可否認的是,人類發展至今科學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但是,如果不能一視同仁地去發展科學技術,人為地將一部分人割裂出去,那麼再提什麼科學無國界,是不是太過於虛偽、荒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