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門前是非多」前一句是什麼,應該很多人不知道吧?

2020-12-06 閒巧棋子落花燈

「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話指死去丈夫獨立生活的女人容易引起旁人的關注,從而對她說長道短。它的上句是「鰥夫房頂炊煙少」,指的是死了妻子的男子很少做飯,所以看到房頂炊煙的次數比較少。自古以來,人們對寡婦的成見似乎已經形成。過去的女人是很少讀書的,即使讀書也不過是一些列女傳之類,為教女人如何三從四德,如何好女不嫁二夫之類迂腐的觀念。女人死了丈夫後,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沒有任何希望,有孩子還好,如果隻身一人,就只等自己日後皇上發個貞潔牌坊便結束自己悲慘的一生。於是一些不安分的登徒子,便借各種機會接近寡婦,引起周圍鄰裡私下議論紛紛,各種是非紛沓而來。

傳說古代有一個女子,成親不過兩年,丈夫就患風寒死去。成了寡婦後,婆家對她看管很嚴。有一次,家裡的長工不小心把水灑在她的身上,兩人說了幾句話,就被婆婆說成是不守婦道,到處都是關於她的風言風語,連下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後來她只好在深夜裡跳井自殺了。

寡婦門前為什麼是非多,說到底,不過是因為社會對女人的欺凌。弱勢群體歷來是社會的欺負對象,各種破事爛事找不到責任人,女人就成為背鍋工具,中國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動不動就把鍋甩給女人,紅顏禍水就是這麼來的。寡婦更是女人中的弱勢群體,更好欺負,比如說大宋太祖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的天下」,對於已經遭遇不幸的寡婦來說,是非更像是「人在屋中坐,鍋從天上來」,躲都躲不掉。

實際上,這和中國古代農村之間的械鬥傳統有很大關係。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容易發生水災的地方,大水之後,哪塊地是誰家的,很難說清楚 。於是大家搶地就變得特別正常,村與之間搶地自然不在話下,村子裡抵禦外敵受傷的男人,回家是要被全村養起來的。

但是,由於資源緊張,村子裡的生活狀態也沒那麼團結,有男人的家裡和沒男人的家裡也大不一樣,一個家裡要是沒有個男人,一定會被人上門花式欺負。但是考慮到傳統農村都是多生的傳統,除非運氣太差,家裡總是有幾個男丁的。於是寡婦,就成為了同村人花式欺負的對象。所以別人搶你的不能還手;搶你糧食不能還手;各種被欺負,是非也就多了。

如今的現代社會,觀念已更,但在農村偏僻的地方還是會餘有這樣的舊思想的。女人是個獨立的個體生命,完全有權利去昂首闊步走人生,更有權利在失去丈夫後重新選擇幸福。

相關焦點

  • 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下半句卻是精髓,更值得人深思
    那麼今天,筆者就繼續為大家分享俗語,一則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眾所周知,在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卑下,往往是男人的附屬,生來就註定無法與男子享同等的權利。從「自己的老婆自己的驢,自己打來自己騎」這句順口溜中,就能感受到古代女子地位的卑下。
  • 寡婦在臨終前道出,如何守寡50年,知道真相後,眾人沉默了
    我們都知道,古人最看重的就是女人的貞操。還沒有出嫁的女人是不能出門的,要是出門的話必須把身上捂得嚴嚴實實,萬一失身的地方被別人看到的話。你只能讓那個人娶了你,或者你離開這個世界,所以說古時候那些制度真的是蠻嚴峻的。而那些嫁了人的女子也必須天天在家呆著,因為你要是多出門的話,別人就認為你這個女人不是個好女人。如果要是丈夫不幸去世的話。
  • 農村人說的「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俗語是農村人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經驗的總結。農村人把一些生活經驗總結出一句句的俗語流傳下來。農村俗語包含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經驗的,當然也有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農村的寡婦作為一種比較獨特的人群,也有很多的俗語已經存下來,比如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就是勸家裡的男人少去跟她們接觸,因為怕引起別人的誤會,即使沒有什麼,別人看見了也會有恩多流言蜚語傳出來。而這句話也是人們經常聽到的關於寡婦的一句俗語,下面的這句關於寡婦的俗語你聽過嗎?在以前,農村人離婚的話是非常丟人的。
  •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能超過文中的下聯嗎
    千古絕對,上聯:「老黃牛路過寡婦門前」,你有下聯能比這個好嗎眾所周知,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流傳,除卻我們熟知的詩詞歌頌,對聯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專門記載對聯的書籍並不多見,但是對聯在我國的流傳範圍卻十分廣泛
  • 肥水不流外人田,它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中國的文化非常高深,幾千年的文化積累,也創造和流傳出很多的很有趣的句子,就像今天這篇文章說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是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經典的俗語。而當時創造出這個俗語的人,誰也想不到竟然是大才子蘇東坡的小老婆。
  • 俗話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比如以前人們常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對部分女性歧視意味非常濃重的一句魔咒。「寡婦」一詞很容易理解,指的是喪夫的女性,淪為孤兒寡母后,是飽受社會同情的一類人。在封建時代,寡居的女性,生活非常不易,生活的擔子再重,也不能隨便與異性交往,是所謂「寡婦門前是非多」。
  • 「父母在不遠遊」,下一句是什麼?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它的意思
    可能大家也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文化發展都是以文字為載體流傳到今天的。但是,很多字以及詞語的意思到了今天卻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一句俗語,其實和古代的意思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父母在不遠遊」,想必大家經常能夠聽說這句話吧。而且很多人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還健在,我們就不應該離開他們去遊歷四方,而應該守在他們的身邊,這樣才是孝順的體現!
  • 門前別亂種樹,這5種樹「旺財又鎮宅」,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門前別亂種樹,這5種樹「旺財又鎮宅」,可惜知道的人不多!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在住宅周圍附近種植樹木的習慣,這些樹木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不僅能淨化空氣,夏天也能在樹底下乘涼、睡覺。但也不是什麼樹都能種的,像柳樹、槐樹就都不適合栽在門口,那麼門前栽什麼樹好呢?下面來一起看看吧。1、黃楊人們喜歡黃楊樹,覺得黃楊樹有君子的品貌和君子的風度,所以稱黃楊為木中君子。黃楊木在風水學上有闢邪的作用,如果在家中種植有黃楊木或者擺放有黃楊木擺件,可以驅邪、生財,為這個家庭帶來祥瑞之氣。
  • 農村俗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一句諺語「踹寡婦門,挖絕戶墳」。是說的什麼?壞人確實有很多,有的確實壞的離譜、壞的冒煙,而且不但壞,只能說是五行缺德,在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之中,很多都是關於壞蛋的描述,而且還都愛和四這個數字具有關聯,像什麼四大紅、四大綠、四大黑,這裡說的踹寡婦門,挖絕戶墳其實是農村俗語四大缺德之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搶吃月子奶和打瞎子罵啞巴,統稱為四大缺德,這些舉動還真的壞的冒煙的缺德之事,為什麼這麼說呢?
  • 2021年是寡婦年,「牛寡年不結婚,醜滑年莫蓋房」,啥意思?
    寫的是山中寡婦:丈夫因當兵離世,自己獨守茅屋,穿薴麻衣服,兩鬢髮焦。可憐家中桑柘林荒廢,土地無人耕種,躲到深山中,卻避不開納稅。寡婦悽慘無人知,門前是非萬人曉。毫無疑問,寡婦是弱勢群體,需要社會關愛。但在當時社會背景下,寡婦卻得不到幫助,甚至會被冠惡名。寡婦年和戰亂頻繁有關,戰亂生就召壯丁,普通壯丁從軍是九死一生,世人就有了八個寡婦。曹植有詩:高墳鬱兮巍巍。松柏森兮成行。
  • 古人為何要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背後隱藏的現實令人絕望
    還不包括墮胎的三個,但是人家就是有那麼一股不服輸的精神,終於在第七個的時候,成功誕下一名男嬰。現如今,那些孩子都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了,別人家大年初二的時候都是一桌兩桌就夠,他家家裡就跟趕集似的。但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詞彙所表達的現象,從封建社會乃至上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 終於知道,為什麼2019年是「寡婦年」了!
    終於知道,為什麼2019年是「寡婦年」了!中國的俗語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俗語是以前農村的長者根據生平經驗加上古人的智慧所流傳下來的語言,經過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這就叫做「俗語」。
  • 農村老輩人說的「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老話什麼意思
    導讀:農村的老話「屋後水門前墳,家敗人亡子不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說到農村的老話,有一部分人就會比較反感,認為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以前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早過時了。有些人之所以反感農村的老話,那是因為確實有部分的農村老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 「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而在我們接觸唐詩的過程中,即便有的只有短短四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只記住了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句,例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有酒今朝醉」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其意思主要在告訴世人,人在失意無法排解時,可以以醉解愁。而以醉解愁,自古便有,如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羅隱仕途坎坷,十舉進士而不第,這首詩便是羅隱感慨所作。
  • 促進蘭花多發芽應該用什麼藥?很多人不知道
    如何讓蘭花多發芽?一苗發兩芽,三苗發五芽算不算多?如果你想達到這樣的標準,應該用什麼藥物刺激呢?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讚關注我吧。市場上確實有很多藥物,可以刺激植物分櫱,包括蘭花應該也是可以的。
  • 俗話說的「百年難遇寡婦年」是什麼意思?今年為什麼是「寡婦年」
    在我們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以前科技不發達正是這些俗語一直指引著我們。很多俗語成為了我們口口相傳的良言。但是正是這句俗語讓我們一家人變得愁眉苦臉。「百年難遇寡婦年」,寡婦年不易婚嫁。事情是這樣的,過年的時候,我們家來了很多親戚。
  • 故事:年輕的寡婦
    聽過傳統評書《楊家將》的人,一定非常熟悉蕭太后。遼國這位實際上的「女皇」,始終是北宋的心腹大患和政治對手。蕭太后,即遼景宗的「睿知皇后」——蕭綽,小名叫燕燕。這位美麗的契丹少女,16歲就嫁給22歲的遼景宗當皇后,她給皇帝出了很多好主意。
  • 20歲知青小夥,娶了有4個孩子的寡婦,至今仍住在大山裡面
    那些信守諾言的人,活得坦蕩又自在,雖說承諾會增添身上的負擔,但善良的他們只會想著如何來信守諾言而不是逃避責任。譬如,那個信守承諾的小夥子也是如此,娶了有4個孩子的寡婦,至今仍住在大山裡面。這個小夥子名叫張志遠,1972年的時候下鄉做了知青,插隊到了四川省南江縣,彼時的他不過18歲而已。只是誰也沒料想到這一去便脫離了原來的生活了。
  • 年輕寡婦漫漫長夜怎麼過?她17歲守寡到96歲,曾被家人看做守財奴
    程朱理學對婦女的貞潔要求幾乎到達了一種病態的程度,皇帝和各級官府通過貞節牌坊樹立了一個個守節的榜樣,讓所有人都去遵從。一旦有人想要掙脫這種束縛,馬上就會遭到來自全社會的譴責和懲罰。俗稱寡婦門前是非多,許多年紀輕輕就成為寡婦的女子往往熬不過許久,守寡的滋味不好過,白天遭人冷眼被人譏諷,到了晚上,漫漫長夜又要怎樣度過呢?
  • 老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2019是「寡婦年」?看完終於明白
    麻煩您在右上角藍色字點擊「關注」,務農大叔每天為您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農村老人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今年是「寡婦年」嗎?看完終於明白了。目前冬至剛過,馬上又要進入元旦了,一年又快過去,不知道大家在之前的冬至有沒有吃上餃子、湯圓;在農村裡面大家對傳統節日,算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二十四節氣,在當時科技不那麼發達的時候,這些節氣關乎著糧食的收成;今天大叔就來給大家講講農村人裡所說的「寡婦年」是什麼意思?它和什麼節氣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