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遊」,下一句是什麼?其實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它的意思

2021-01-09 靈犀談歷史

本文章由靈犀談歷史獨家發布,感謝大家閱讀。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點擊關注,即可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有著5000年的文明史,而在這5000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因為有了文字,才能將古代先賢的智慧以及文明發展的歷史所記錄下來!可能大家也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文化發展都是以文字為載體流傳到今天的。但是,很多字以及詞語的意思到了今天卻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一句俗語,其實和古代的意思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父母在不遠遊」,想必大家經常能夠聽說這句話吧。而且很多人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還健在,我們就不應該離開他們去遊歷四方,而應該守在他們的身邊,這樣才是孝順的體現!

相必,大家對這句話以及這句話的意思也多少有些耳聞吧。但是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其實「父母在不遠遊」這一句還有下一句。它的下一句就是「遊必有方」,所以這句話的整體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在世可以不出遠門,但是如果要出門,必須要告知父母自己要去什麼地方!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既強調子女要孝順父母的,同時如果一個人有了明確的目標時,也要為之而奮鬥!

隨著歷史的發展,大家對於「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有了一定的誤解,而且很多人只強調前半句「父母在不遠遊」,而忽視了「遊必有方」。其實這和古代統治者為了加強對人民的管理,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畢竟這句話出自孔子,而孔子被稱為萬世師表,他說的話總是有一定的分量,而統治者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用這句話管理民眾!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所以現在大家知道了吧。這句話既表明了子女要孝順父母,同時又告訴大家有了正當的目標時應該外出奮鬥!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即使在現在,人們運用的也比較多!但是可能很多人並不能夠真正的了解它的意思,所以這句話雖然流傳至今,但卻一直被誤解!

本文章由靈犀談歷史作者原創,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父母在,不遠遊」這是斷章取義,後面一句,更為經典
    古代有點文化的人,嘴裡都會經常掛著一句:「父母在,不不遠遊。」這句話是聖人孔子說的,一直流傳到如今,依然還有不少人經常說。「父母在,不不遠遊」的這句話,意思是父母還在認識,就不應該遠行。古人常常以照顧父母為由,留在父母身邊。而今人也模仿古人,以家庭為由,放棄遠大理想的年輕人不計其數。其實「父母在,不遠遊」這句話是斷章取義,後面一句,更為經典。《論語·裡仁》一書記載的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 古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環境產生了很大變化,有些自古流傳的、本是通俗易懂的俗語,現代人反而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了,比如為什麼俗話說與人不和,勸人養鵝?現在恐怕只有農村的人才能懂。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這句話在《增廣賢文》中也有記載,最少也有百年的歷史了,後邊還有一句,叫與人不睦,勸人架屋。這句同樣叫人難以理解,養鵝和架屋,跟與人不和睦有什麼關係呢?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為什麼說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包含詩詞歌賦也包含各種戲劇話本等等,而詩詞的關注率最高,且生活中也時不時用上幾句詩詞,頗有一番風雅之意。但很多時候詩詞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意思,也不僅僅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更多的時候我們用的意境裡表達的也並不是詩詞所含的意思。
  •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豫薦你|文【全文1918字,圖片9張】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想必很多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有些人經常拿這句話出來,把小人和女子並列在一起,用以詆毀女人,歧視女性,說女人就和小人差不多,很難伺候。事實上,那些詆毀女人的人,不過是斷章取義罷了,這句話根本不是這麼理解的,很多人都錯了。
  • 「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啥意思?看完上一句才發現,多數人理解錯了
    然而,經常聽說讓人惋惜的悲劇,原本非常恩愛的情侶,卻由於現實被迫含淚分手,縱然心中有萬分不舍,也抵不過現實的壓力。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也許愛情沒有對與錯,只能感嘆有緣無分。幸福的婚姻令人羨慕,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每當因家庭條件不好感到無奈時,人們會情不自禁說出一句很有名的詩,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 什麼叫幫人?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倪萍的語錄理解的才對,真知灼見
    人不是獨生的,都是群居的,雖然也有獨自一人生活在我們找不到的深山老林過著隱居的生活,不被任何人打擾,也能做到不幫人任何人,也不需要被任何人幫助,但這種人畢竟很少,不會很多。這種人活著大多數都沒有什麼意義,除非他在寫書立傳,除非他在領悟什麼道理之後還會將這個道理傳到人世間,不然這樣活在深山老林與世隔絕,意義真不大,幫助不到任何人。那麼什麼叫幫人呢?
  • 肥水不流外人田,它的下一句是什麼?很多人不知道
    中國的文化非常高深,幾千年的文化積累,也創造和流傳出很多的很有趣的句子,就像今天這篇文章說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是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經典的俗語。而當時創造出這個俗語的人,誰也想不到竟然是大才子蘇東坡的小老婆。
  • 「上善若水」是啥意思?原來我們一直都理解錯了?看完就明白了
    「上善若水」是啥意思?原來我們一直都理解錯了?但是畢竟我們和古人相距的時間太久我們理解到他們的詩句意思大部分都是通過字面以及當時的文化社會背景,多少都會有一些偏差,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這個詞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這詞就是「上善若水」。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它真正的意思吧!
  • 自律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沒理解對,我想去闢謠
    有的說人需要自律,自律就能變成億萬富豪;有的說,試了自律之後,幾乎抑鬱崩潰。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大多人,對自律的理解都錯了。這些所謂的「自律」,說得難聽點兒,要變成「自殺」,已經錯到沒邊兒了。好好的一個詞,快被人們的唾沫星子「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了。某些人的語文課是體育老師教的嗎?誤導人可不好。下面是百度百科的解釋,確實有點晦澀。
  • 你知道「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下一句嗎?很多人知道的都是錯的
    說起我國的傳統文學大家都知道那句話,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近現代散文,雖然很多優秀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失傳,但是那些流傳下來的卻成為永恆的經典,而其中尤其是以唐宋的詩詞最為經典,往往是寥寥數語就讓人拍案稱絕,這篇文章筆者還是為大家帶來一首唐代的詩歌,雖然這首詩大家並不熟悉,但是其中有一句卻被大家耳熟能詳
  • 俗語「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個「日」是啥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對於夫妻之道,相信每個人的理解都有不同,即便是現在還沒有人生伴侶的人,也會因為自己父母的感情而產生自己的婚姻觀念。根據目前數據的統計情況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單身主義,因為自己可以過得很好,再養一隻貓或者狗那就再幸福不過了,相反如果去選擇走傳統的道路。
  • 「半江瑟瑟半江紅」很熟悉,可「瑟瑟」是啥意思?很多人都不知道
    雖然自小我們就背誦著形形色色的古詩詞,可直到《中國詩詞大會》的到來,我們才真實地體會到:今天的人遠離古典詩意,實在是太久了。詩詞大會旨在通過答題參賽的形式弘揚古詩詞,傳承古典文化的魅力,而大會出題的原則是:熟悉的陌生題。即從那些人人都聽過經典詩句之中,挖掘出不為人知的細節。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中「逆旅」是什麼意思?不少人理解錯
    像這樣被我們讀變了意思的古詩,還有很多,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10個字是勵志名句,愛好古詩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它出自蘇軾的《臨江仙·送錢穆父》。公元1091年,54歲的蘇軾為送別好友錢穆父寫下了這首詞。
  • 肯德基全家桶中為何要放一張白紙,其實是障眼法,很多人理解錯了
    小編其實並不是特別喜歡吃肯德基的全家桶,因為它的分量完全就不夠全家人一起吃,一般我一個人就可以吃完一桶。而且它的價格倒是全家人一起負擔的價格。不過和肯德基其他單品比起來,全家桶的價格還是相對比較實惠的。
  • 沒有了相對論,很多人都無法駕車遠遊
    不過,「相對論很難,普通人不可能懂」這一理念,就一直被流傳下來,以至於很多人一提相對論都說「我知道」,但是他們不敢去研究具體說的是什麼?因為在傳聞中相對論很可怕。其實,今天任何一個理科專業的大學生,都是可以懂得相對論的。畢竟我們的時代不同了,起點也不一樣了。100多年前的知識界還普通相信以太,而科學家則早就證明它是不存在的。科學家用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著整個社會的智慧高度。
  • 經常被人們誤解、錯用的俗語、名言:真正的含義
    下面這些句子,也是經常被人們誤解、錯用的俗語、名言:1、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原文: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2、父母在,不遠遊。原文: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當父母在的時候,子女儘量不要長期生活在外地。
  • 「對食」跟「菜戶」是同一個意思嗎?其實很多人的理解都是錯誤的
    「對食」這詞照本意來講,就是跟其他的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用我們現代人的看法來講,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可是,它所包含的含義,在今天似乎並不能這麼來理解。不過,照這麼來講,這個詞倒是有點一詞多義的意思在裡面,其實,用這種想法對這個詞來做一個解釋是很有幫助的。
  • 這些熟知的名言,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後半句,精闢
    老來多健忘這句話不少人理解的是,人啊一上了歲數就開始糊塗了,其實這是白居易的詩《偶作寄朗之》。它的後半句是「唯不忘相思」。多麼美的情話,可不是形容糊塗的糟老頭子。父母在,不遠遊很多人把這句話跟孝順扯到一起,意思是父母在的話不能去遠的地方,要不萬一父母有點啥事自己沒法照顧,其實它的後半句是「遊必有方」父母在不是不讓你出去浪,但是你的說明去處和理由!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啥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你呢?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是啥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你呢?「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旦喜歡上釣魚這件事情,得受窮好幾年;要是愛上了玩鳥,那一輩子就完了。這是千百年來老百姓教育後代的古經,意在告誡他們要把精力放在從事農業生產上,才能養得了家糊得了口;千萬不敢貪於玩耍,不務正業,以致玩物喪志,折騰幹的是家業,貽誤了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