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確有一個磁場,而我們終於有了繪製它的數據

2020-12-02 騰訊網

與地球不同,火星沒有一個全球磁場來保護它免受太空天氣的嚴酷影響,但它確實有局部感應磁場。

研究人員已經能夠繪製出一張令人難以置信的、詳細的電流圖,這些電流是形成這些磁場的原因。

它讓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了火星在數十億年的過程中可能如何失去了大部分大氣,以及太陽風和火星磁層之間的相互作用今天是如何進行的。

從下面嵌入的視頻中可以看到,與「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化(MAVEN)」太空飛行器合作的團隊已經能夠從捕捉到的磁讀數中做出一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視覺效果。先前隱藏的能量流突然變得全彩可見。

來自科羅拉多大學波爾的分校的行星科學家羅賓.拉姆斯塔德說:「這些電流在大氣流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把火星從一個原本可以支持生命的世界變成了一個不適宜居住的沙漠。」

「我們目前正在努力使用電流來確定從太陽風中獲取的,和為大氣逸散提供動力的精確能量。」

研究小組分析了「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化(MAVEN探測器)」五年的數據,得出了它們的地圖,該地圖顯示了電流在火星周圍形成了一個嵌套的雙環結構,一路環繞著火星的白天和夜晚半球。

圖源:image.baidu-百度圖片

這些電流與即將來到的太陽風相互作用,使其它包裹火星,並圍繞它流動,就像籃球周圍裹的義大利麵一樣。這些發現是建立在3年前「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化(MAVEN探測器)」發現的行星獨特的磁尾基礎之上的。

圖源:image.baidu-百度圖片

研究人員還感興趣的是太陽風和電流之間相互作用的細節,以及能量如何在高層大氣、磁層和太陽風之間傳遞。

「火星的大氣表現得有點像閉合電路的金屬球。」拉姆斯塔德說「電流在高層大氣中流動,最強的電流層持續存在於行星表面上方120-200公裡(75-124英裡)。」

「只要進行一次優雅地操作,電流的強度和路徑就會從該磁場圖中跳出來。」

除了進行一些驚人的可視化之外,研究人員匯集的電流圖還應該能夠告訴我們更多有關火星大氣層如何繼續剝落的信息,以及這些相互作用在地球歷史過程中是如何演變的。

科學家們對於火星曾經濃密而繁忙的大氣層究竟發生了什麼,以及我們如何使其有朝一日再次適合居住,仍有許多疑問。

從這些數據以及「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化(MAVEN探測器)」我們還可以得到更多信息。

了解紅色星球周圍磁場的行為,有可能為我們提供一些線索,說明為什麼它的大氣層現在與我們自己的大氣層如此不同,-事實上,同樣具有感應磁層的金星也是如此。

圖源:image.baidu-百度圖片

拉姆斯塔德說:「如果你想了解火星和金星的大氣與地球有何不同,以及為什麼儘管兩者都沒有被磁化,它們又為何彼此不同,我們需要首先了解它們的感應磁層。」

相關知識

火星

磁場是指主要來自於表面磁化的地殼,引起地殼磁化的發電機作用(暫譯,dynamo)僅存在火星形成早期。根據火星磁化隕石的定年,發電機作用大約在39億年前已經停止,而其動力來源、產生的磁場形態與消失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火星磁場是火星主要觀測物理場之一,火星磁場研究對火星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火星內部產生的磁現象。根據火星與地球的對比研究,認為火星有一個金屬核存在,預測火星應有一個中強磁場(約為地球磁場的10%~15%),但宇宙飛船僅檢測到弱磁場,其強度為地球磁場的0.1%~0.2%。近年的探測證實,火星沒有一個全球性偶極磁場,卻存在眾多的局域性的偶極磁場。因此,火星是具有眾多局域磁場組成的多極磁場的行星。故火星不存在輻射帶。

作者: DAVID NIELD

FY: 雪狼普雅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火星確有一個磁場,而我們終於有了繪製它的數據
    與地球不同,火星沒有一個全球磁場來保護它免受太空天氣的嚴酷影響,但它確實有局部感應磁場。研究小組分析了「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化(MAVEN探測器)」五年的數據,得出了它們的地圖,該地圖顯示了電流在火星周圍形成了一個嵌套的雙環結構
  • 火星若有磁場就能改造成生命星球,怎樣給它裝上磁場?有兩種方法
    火星上面之所以沒有生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磁場的消失。所以科學家們認為如果火星擁有了磁場的話,那麼把它改造成像地球這樣可供生命生存的星球是很有可能的,那麼又如何讓火星擁有磁場呢?目前來看有兩種辦法。天文學家們認為,火星在遠古的時期是擁有自己的磁場的,那個時候的火星可以保護自己的大氣層,所以火星也曾經擁有一個類似如今地球周圍這樣的大氣層,其氣壓大約為地球表面大氣壓的30%多,這樣的氣壓使得火星的表面擁有適宜的溫度以及大量的液態水,但是那個時候的火星上很可能擁有為數眾多的生命物種的,但是後來火星磁場漸漸消失,導致火星的大氣層直接暴露在太陽風之下,而時速800
  • 事實證明:銀河系的磁場比地球弱幾千倍!那它有什麼作用?
    太陽系除了地球以外,其它行星也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磁場,但是火星的磁場幾乎已經消失,使得這顆紅色星球無時不刻沒有」沐浴「在熱烈的太陽風之下,生命存活的可能幾乎不存在。而木星的磁場是地球的50-100倍,土星也有一個簡單的具有對稱形狀的內在磁場,比地球的磁場微弱一點 ,土星的磁場是地球的17-34倍,其它行星也存在著大小不一的磁場。既然行星有磁場昂,那麼太陽系甚至是銀河系是否有磁場呢?
  • 「好奇號」探測火星八年,傳回一系列照片和數據,火星有外星人?
    (火星上的著陸器和火星車分布圖)2012年8月「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是火星探測史上的劃時代實踐。「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探索7個月後,基於「好奇」號火星車對火星基巖樣品的分析顯示,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存在。
  • 「好奇號」探測火星八年,傳回一系列照片和數據,火星有外星人?
    2012年8月「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表面,是火星探測史上的劃時代實踐。「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探索7個月後,基於「好奇」號火星車對火星基巖樣品的分析顯示,火星古代環境確曾適合生命存在。綜合火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和數據,可以歸納出火星有可能誕生或存在外星生命的幾個理由。1,火星曾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的中心。
  • 5500萬公裡外發回數據,火星一個區域磁場強度超預期?或是好消息
    探測器發現,火星存在磁場,強度超預期相信大家也知道,宇宙空間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宇宙輻射,而這些輻射對於生命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我們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生命,出現生機勃勃的景象,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有「護盾」,即大氣層和磁場。這些「護盾」,可以保護我們生命免遭這些宇宙輻射的「轟擊」。
  • 億萬年前火星曾有水有大氣層有磁場,是如何和地球分道揚鑣的
    火星和地球是兩個分來已久的兄妹,在很久很久以前,火星和地球都被溫暖潮溼的環境所覆蓋,並且有濃厚的大氣層,但是在四十億年前的一天,他們朝著完全不同的兩個方向開始進化。但研究它的內部結構,它是如何構成的,它是如何分層的,以及有多少熱量從它中溢出——這些都能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行星的開始,以及如何使它更有可能維持生命。「地球和火星是由非常相似的物質組成的,」布魯斯·班納特說,他是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首席調查員,在加州帕薩迪納市的噴氣推進實驗室,這是我們的任務。"為什麼最終的行星會演變得如此不同?
  • 解決火星磁場問題或可再造一個地球?
    來自太空的輻射沒有大氣層或強磁場的保護,地表被猛烈轟擊。這種輻射對剝離火星上的大氣負有責任。一些科學家建議我們通過為火星創造磁場來解決最後一個問題。在地球上,我們有一個很強的磁場。這可能是磁場的來源,它的作用幾乎就像一個力場,抵禦許多類型的輻射。然而,火星沒有地球那麼大的磁氣圈,但有證據表明情況並不總是如此。最近,聚集在行星科學展望2050研討會的科學家們提出了一些方法,可以讓我們重新向火星引入更強的磁場。
  • 如果火星的磁場突然恢復,那麼它能慢慢演化成另一個地球嗎?
    火星是最為熱門的未來星際「殖民目的地」,因為它條件絕佳:一、有水資源;二、有一個稀薄大氣層;那麼我們來看看火星需要經過哪些改造才能達到殖民的目的呢?火星和地球同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但火星和地球條件卻有天壤之別,當然科學家一直都認為遠古時期的火星是非常宜居的,只是火星後來條件逐漸改變之後,才淪落到現在這樣的不毛之地!既然遠古時期的火星如此宜居,為什麼火星又成了現在這副德行呢?
  • 首張火星大氣電流分布全景圖繪成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6月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太空飛行器進入火星軌道五年後,獲得的數據終於讓科學家創建了歷史上第一張火星大氣電流全景地圖
  • 探索火星磁場消失之謎:火星的水使得火星的磁場停止
    火星對於咱們地球上的人來說可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因為人們對於火星都是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心,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移居到火星上去生活,不過就現在所觀測到的這個火星,想要直接在上面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之前其實科學家就已經關注了這顆星球的磁場,而且針對它的消失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有一種說法是認為在這顆星球的核中間應該是有金屬流動的,而這顆星球最初是比較溫暖溼潤的,但是慢慢的冷卻下來,那麼這些液體的金屬的溫度慢慢的越來越低,也就會隨之凝固不再流動,正是由於這樣的一個變化才導致了這顆星球的磁場徹底的消失。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與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合作的新發現,使我們更接近於了解火星發電機的確切時間和持續時間,其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通過測定這些巖石的年代,科學家可以估計在巖石就位時是否有發電機在活動。火星表面某些巖石中的磁性表明,火星發電機在43億到42億年前是活躍的,但39億年前形成的三個大盆地上沒有磁性,這讓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當時發電機是不活躍的。
  • 發現火星存在磁場的時間,比之前預計的要早,45億年前就有了!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與美國和法國科學家合作的新發現,使我們更接近於了解火星發電機的確切時間和持續時間,其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通過測定這些巖石的年代,科學家可以估計在巖石就位時是否有發電機在活動。火星表面某些巖石中的磁性表明,火星發電機在43億到42億年前是活躍的,但39億年前形成的三個大盆地上沒有磁性,這讓大多數科學家認為當時發電機是不活躍的。
  • NASA 第一次繪製出火星的高層大氣風向圖
    NASA的一些研究人員首次繪製出了火星大氣風向圖。因此,他們希望去解開火星大氣,在過去,逐漸消失的秘密——過去的某段時間裡,火星的環境和地球的很相似——還有,去了解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且到底是什麼在空曠的太空裡保護了它們。
  • 為什麼火星磁場消失40億年了,而地球的磁場還完好無損?
    而失去這個特殊發電機的火星,也就沒有了自己保護性的全球磁場,隨之而來的問題,便是行星大氣和水也都慢慢離它而去。 地球在過去的46億年時間裡,用自己強大而穩定的磁場給生命提供了保護。雖然,火星早在數十億年前就失去了與地球類似的保護性磁場,但目前的火星也擁有自己比較脆弱的感應磁層,只是它的磁力線分布等特徵和強大程度,已與我們的地球磁場完全不同。
  • 火星的磁場-起著你無法想像的-巨大保護作用
    數億年以前的火星,是一個與現在寒冷乾燥的火星相比所不一樣的星球。簡單來說,它有一個厚且溫暖的大氣層,並且地表有液態水流動,甚至可能存在過生命!火星擁有如此環境的原因是,火星與地球一樣有著由地核活動產生的行星磁場。然而,當火星的磁場消失後,它的環境便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 地球有磁場,可為什麼金星沒有?
    火星之所以無法讓人類生存,其中沒有磁場是個大問題,不過現在的火星確實有一個非常弱的磁場。就我們所知,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釋。我們「知道」的一些東西不是直接可觀察到的,而是從可觀察的數據和我們理解為真實的東西中假設的。
  • 火星探索圓滿完成,火星大氣消失之謎,終於有了答案!
    因此火星是人類迄今為止探索最多的一顆行星,這裡包括了火星探測器,火星探測車以及各種探測望遠鏡,經過大量的觀測發現,火星上面擁有很多地質遺蹟,比如說侵蝕的痕跡,火山,河床等等,表面了火星曾經有水,甚至推測火星上面存在或曾經存在過生命跡象。火星上面有薄薄的大氣層!
  • NASA洞察號:火星有大量地震,比月球地震還活躍
    洞察號自2018年11月以來一直在火星表面開展任務,2019年4月份,洞察號第一次監測到火星地震。「我們終於確定了火星是地震活躍的行星。它的地震活動大於月球,但小於地球。從這些信號中,我們開始了解火星內部。」洞察號首席研究員布魯斯·班納特(Bruce Banerdt)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為了讓火星宜居,NASA提出瘋狂計劃:給它裝巨型人造磁場
    儘管NASA和SpaceX均提出了「火星殖民」計劃,但要實現這一願景其實困難重重。火星環境極其惡劣,要實現殖民必須克服稀薄的大氣、超強輻射和寒冷乾燥的環境。NASA科學家提出,火星曾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層,使這一星球存在充滿了液態水的海洋,形成溫暖潮溼、適宜居住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