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動物,也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吉祥」的代表。在《說文解字 》中曾有關於龍的記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古代的人們認為龍存在於深海,存在於天上。可大大小,有神力,能吞雲吐霧,所以人們對於「龍」十分敬畏。然而說到龍的後代,那說法上多多少少就有些偏差了。那麼,龍生九子都有誰,哪個實力最強,是小說《誅仙》中出現的饕餮嗎?
老大:囚牛。雖然外表粗狂,但卻有一顆愛好音樂的心。《治世餘聞》有云:「囚牛,龍種,性好音樂。」所以說,囚牛最喜歡的事情便是撥弄琴弦。以至於現在很多琴的首頭部分,便有一個動物的圖飾,它就是囚牛。當然,也是因此,囚牛並不喜歡戰鬥,故而戰力不強。
老二:睚眥。睚眥一出生,便遺傳了父親的雷電,天生好鬥喜殺。同時,睚眥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眼裡不容沙子,有仇必報。所以,後來也是用「睚眥必報」來做形容詞。在九個龍仔中,睚眥是戰鬥力,破壞力最強的。而且,它也作為一種武器的把手裝飾,一直被徵戰沙場的名將喜愛。
老三:嘲風。看古代的電視劇,會發現皇宮或者將門之外,會有一個形似獅子的石像。其實,那就是龍子老三,嘲風。雖然它戰鬥力沒有老而強,但它的絕技卻是很獨特的。不僅自帶吉祥的作用,更有震懾的穢物的作用。所以把它放在門外,也有驅邪避兇的意思。
老四:蒲牢。老四是所有兄弟之中,最膽小,實力最弱的一個。本來父母作為海上的霸主,按理來說不該懼怕海裡的東西。但是,蒲牢卻是極其害怕鯨魚。每每遇到,都會嚇得落荒而逃。同時,還伴隨著高昂的逃跑聲。
老五:狻猊。有人說狻猊獅子古代的稱呼,饕餮才是龍生的第五子。不談兩人誰是正統,就實力而言。前者狻猊沒什麼戰鬥力,喜歡安靜,喜歡煙。所以火爐上經常會用它的壁畫。而後者饕餮,看過《誅仙》的人也清楚,戰鬥力也是可別黑水玄蛇的。所以,就實力而言,饕餮倒是更適合這個位置。
老六和老七:霸下和狴犴 。一個力大無窮,一個聰明果敢。同時,兩人也是九位兄弟中關係最好的兩個。可以說到了食同桌,寢同眠的地步。而且,兩人也是忠義,長壽的代表。所在在古代官衙的兩次,也會有它們的雕像。
老八:負屓。當時霸下年少作亂,被大禹制服,鎮壓在石碑之中。可是大禹擔心他不思悔改,會再出來興風作浪。於是,他去龍族中遊說。龍王識趣,讓負屓對霸下進行思想教育。於是,愛好舞文弄墨的負屓便隨大禹趕了過去。所以,後代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馱著,負屓在上,和霸下相配在一起。
老九:螭吻 。水性最好的一個,喜愛吞。所以古代人經常會把他作為壁畫放在家中,以防止火災的發生。同時,他也是九位兄弟中速度最快的一個,不論是海中還是空中。
參考文獻:《說文解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