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鬥將稱雄。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運勢籤」。
華夏的歷史故事裡,龍的傳說幾乎貫穿了整個中華文化。
我們自稱龍的傳人,骨子裡流淌這龍的血液,從文字、圖騰、乃至信仰都刻印著神秘的龍的身影。
即使到了現代,關於龍的文化也充斥在各個領域,就像《鬥將》裡龍的身影就無處不在:建築裝飾、文化習俗、衣物花紋,甚至武將的武器招式都帶有龍的名字,最出名的就是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和他的飛龍在天了!
故事裡的龍雖然可以呼風喚雨,上天入地,但排除這些神秘力量,他們也像人一樣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不同的性格,甚至還會生兒育女!
有趣的是,關於「龍子」的身份卻一直爭論不休,延伸出了很多不同的版本,目前爭議最大的就是饕餮究竟是不是龍九子之一?
饕餮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之中,書中記載的饕餮「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虎齒人手」,因為其名可比喻之徒,人們也會用「」替代,而這種兇惡的形象實在和素有祥瑞之稱的神龍定位不符。
此外,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文公十八年》中也有明確記載:「縉雲氏有子,貪於飲食,冒於,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謂之饕餮。
因此,在最早的歷史記載中,饕餮和龍是一點關係都沒有,更別說「龍生九子」了。
那麼為什麼在民間傳說中,一直都把饕餮看作是「龍九子」之一呢?
這裡就要說到近代的《諸神由來》以及《》這兩個文獻了。
在《諸神由來》一書《升庵外集》中龍九子的記載分別是,螭吻,,,,蒲牢、狴犴、蚣蝮、睚眥。
書中記載的饕餮「形似狼,好飲食。」比較符合人們傳統印象裡饕餮的好吃、貪婪。但這本書乃是國外出版的讀物,在權威性上稍顯不足。
還有一種說法來自於明朝李東陽的《懷麓堂集》。
李東陽是明朝的內閣首輔大臣,地位相當於宰相,在文學上成就極高,著有《懷麓堂稿》、《懷麓堂集》、《燕對錄》等。所以由他記錄的龍九子身份可信度極高。
《懷麓堂集》記載的龍九子分別是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狴犴、贔屓以及螭吻。
其實,在明朝之前,「龍生九子」這一個說法是沒有任何記載的,而最早的出處還要來自一個古人的小故事:
明孝宗某天突然詢問當時的內閣大臣李東陽「龍九子」的名字,李東陽不知道啊,因為古人其實也沒記載。
但是又不能在皇帝面前說不知道,多丟人啊!
李東陽下問編修,同樣不知道,又去問吏部的,這個是個「懂事」的,竟然從家中翻出一本「舊冊子」上面剛好記載了「九子」大名,但是出處卻無從查證。
於是三個「明白人」就這樣把明孝宗糊弄了過去!
而之後,李東陽才在《懷麓堂集》記載了「龍九子」的信息。
所以,根據這個故事,《懷麓堂集》把饕餮編入「龍九子」的記載並不可信。
而在《鬥將》裡,遊戲就還原了饕餮的兇獸身份,把它設定為紅衣教的最強殺手鐧!並且還根據饕餮的習性,設計了一整套的技能!
因為實力過於出眾,只有集合眾多武將才能降服這頭惡獸,所以實力沒有達標的玩家可要當心了!
親愛的逆命師,你們還知道哪些「龍九子」的故事傳說呢?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