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聽力下降叫耵聹栓塞

2020-12-05 環球健康

提到耵聹栓塞,多數人都會覺得陌生。通俗點講,耵聹栓塞,就是耳垢堵塞了外耳道。耵聹栓塞雖然稱不上是一種疾病,但也會造成耳朵悶脹感和部分聽力下降,對生活造成影響。

有讀者可能會問:「經常掏耳朵是不是就不會產生耵聹栓塞了?」答案恰恰相反。耳科專家表示,不正確的耳朵清理反而有可能導致耵聹栓塞。

生活中,不經意的舉動,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無形中正在傷害我們的耳朵。3月3日是愛耳日,讓我們來關注這種陌生又常見的耳部問題——耵聹栓塞。

洗完澡用棉籤掏耳朵後聽不清了?

你的外耳道可能被耳屎堵住了

洗澡或遊泳後,外耳道難免會進一些水,這時候,很多人習慣用棉籤掏耳朵,但有人這麼做之後,就感覺耳朵聽不清了。總感覺有團棉花堵著,悶悶的,而且好幾天都沒法緩解。這就有可能是耵聹栓塞導致的。

北京電力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趙亮在門診經常碰到「耳朵堵了」的患者。在耳內鏡的顯示下,這些堵塞外耳道的罪魁禍首是一個個棕褐色的硬塊,它們就是耵聹。

「耵聹是醫學上的一個名詞,對應的日常用語就是耳垢、耳屎。每個人的外耳道都會有耵聹的存在,只是多少的區別。如果耵聹堆積過多,阻塞了外耳道,就是耵聹栓塞。」

趙醫生介紹,耵聹栓塞的原因,一部分是個人外耳道耵聹的分泌過剩導致的,其次是沒有定期做耳科檢查和清理。

耵聹栓塞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多數人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耳朵不適症狀,有時會覺得耳朵有些悶脹感。有些人外耳道耵聹比較堅硬,洗澡進水後會膨脹,導致耳痛。

雖然不會造成徹底的耳聾,但外耳道一旦被耵聹完全阻塞,會造成聽力的部分下降,也會影響生活。

不正確地掏耳朵是罪魁禍首

趙亮將一些患者的耵聹栓塞取出手術視頻放在自己的微博「耳科趙醫生」上,播放次數已達千萬。很多人第一次從他的視頻中了解到耵聹栓塞這個醫學名詞。

在他看來,公眾對耵聹栓塞的不了解,主要是因為它在臨床上出現的機率不高,「因耳朵不適來就診的患者中,幾十人中才會碰到一個。而在一般體檢過程中,每百人以上才會碰到一例。」幼兒出現耵聹栓塞的比例相對成人要高一些。

用棉籤掏耳朵對耵聹栓塞的形成有一定影響。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棉籤頭,體積比外耳道偏大,掏耳朵時,雖然會帶出一部分耵聹,但是會把一部分耵聹推向耳道深處,擠壓瓷實後形成耵聹栓塞導致了聽力突然下降。另外,外耳道皮膚下沒有脂肪和肌肉緩衝,使用棉籤力度稍大即可造成損傷。如果在使用棉籤時被人撞擊,有損傷鼓膜的風險。」

至於更多人偏好的耳挖勺,趙亮更加表示反對,「耳挖勺因為堅硬,對外耳道造成損傷的概率更高。」

出現了耵聹栓塞,自己很難安全、徹底地去除,尤其是兒童,家長更不要自己去動手,那樣很容易損傷孩子的耳朵。

耳鼻喉科醫生能利用專業工具將耵聹直接取出,一些堅硬的耵聹,會用滴耳劑浸泡後再清理,極個別情況甚至會採用麻醉的方法清理。

所幸的是,耵聹栓塞並不會反覆出現,除了少數外耳道狹窄、外耳道皮膚有特殊疾病的人需要定期做耳科檢查,發現耳道裡堆積物多後早期清理,是避免出現耵聹栓塞的重要手段。

每一到兩周淋浴時清洗外耳道即可保證清潔

多數人並不具有徹底清理耳道的技巧,趙醫生建議,在日常淋浴時,在蓮蓬頭下清洗耳道,才是國際上推崇的正確清潔耳道的方法。前提是鼓膜是完整的,沒有穿孔,也沒有外耳道溼疹或破損。此外,還要注意控制水溫和水流速度,過熱、過冷、過猛的水流有可能會導致短時眩暈。

洗完耳道後,儘量不要用棉籤深入耳道裡擦拭,這樣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膚破損,甚至繼發感染。如果感覺耳道有水遲遲不幹,可以用吹風機對外耳道口吹一分鐘,但要注意吹風機的溫度別過高。

少數人原本耳道裡就有大塊耵聹,進水後,耵聹會膨脹,或糊在鼓膜表面,造成耳悶、耳堵。此時切忌自己去掏,而應找醫生來處理。

有些人追求外耳道清潔得特別徹底,不留一點耳垢,對此,趙醫生並不贊同。他表示,外耳道耵聹對耳道皮膚是有保護作用的,不需要把外耳道清洗得一塵不染,一般人一到兩周洗一次足以。

這種行為比掏耳朵還傷耳朵

趙醫生強調,日常生活中,像用棉籤掏耳朵之類看似很平常,實則對耳朵有可能造成傷害的舉動還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在地鐵和公交車上戴耳機。

在嘈雜的環境下,為了壓制住環境的噪音,需要將耳機的音量調到很高,這種時候的高音量就不像在安靜時那麼刺耳,常使我們流連忘返。高音量會對內耳的神經細胞造成損害,這是已經在小白鼠身上明確證實了的。雖然不是聽一次就會損傷所有的聽覺細胞,但我們的聽覺細胞有一定數量,而且是不可再生資源。長時間高音量刺激,聽覺細胞逐漸損傷,聽力下降後就無法再恢復。

在使用耳機時應注意60-60-60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聲音不超過60分貝。

北京晨報記者 孔瑤瑤

相關焦點

  • 耳鼻喉專家提示您:耵聹栓塞需要正確處理
    幾天前,小趙的右耳突然聽不清聲音了,他趕緊到附近的天津醫院耳鼻喉科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耵聹栓塞,也就是常說的耳屎把耳朵堵住了。經過耳鼻喉科醫生的處理,小趙聽力恢復。小趙對此不解,每次洗澡後都會掏耳朵,為什麼還會產生耵聹栓塞。
  • 耳朵流膿之耵聹栓塞篇
    耵聹栓塞是指外耳道內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聹在外耳道內聚集成團,阻塞外耳道。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無症狀;患者有臨床表現前來就診時,往往可見到耵聹完全阻塞外耳道。|圖片來源於網絡|2.耵聹栓塞什麼時候需要清除?耵聹其實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 寶寶耳屎要不要取視症狀而定,耵聹栓塞不可忽視
    「油耳」和遺傳有關,不是一種病。我們黃種人幹耳較溼耳多,白種人和黑人則反之。耵聹的作用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耵聹的存在自然有其價值,主要有三點:1. 潤滑保溼作用。如果沒有耳屎,耳道過於乾燥,會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2.
  • 是什麼偷走了你的聽力?常坐地鐵戴耳機聽音樂的你,要注意
    到新華醫院就診,經純音聽力測試,發現他的聽力已經比常人下降了40分貝。圖片來源於網絡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35歲的年輕人中,有約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截至目前,全世界殘疾性聽力喪失患者約有4.66億,佔全球人口5%以上。
  • 90分貝就能讓人聽力受損!出現耳鳴莫大意
    90~100分貝會使人的聽力受損,100~120分貝使人難以忍受,幾分鐘就可暫時致聾。那麼,90分貝、120分貝大概是多大的聲音呢?
  • 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都市快報
    夜總會的音樂通常是100分貝,這種高音只能聽15分鐘;超過15分鐘,就對聽力造成傷害。聽力受損對人們的身心都有嚴重影響,一旦喪失聽力,將無法恢復。 近日,另一篇關於《戴耳機聽音樂1小時,聽力下降20分貝》的文章,讓不少喜歡在上下班途中或跑步時戴耳機聽歌的年輕人驚了一下。 戴耳機聽音樂的後果真的如此可怕嗎?
  • 聽力下降耳鳴頭暈……耳朵沒有問題但腦袋裡有問題!
    27歲的重慶市民楊丁(化名)2年前發現自己聽力下降,伴有耳鳴。「以為是最近工作太累」「過段時間就會好」的理由卻讓他遲遲沒有就醫。近日,因持續性頭痛,楊丁來到重醫附二院神經外科就診。經頭部CT、MRI、聽力檢測等相關檢查,醫生判斷,楊丁的腦部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聽神經瘤。經常耳鳴、聽力下降為啥耳朵卻沒有問題?
  • 聽力下降怎麼辦 要做什麼體檢
    對付聽力下降,幹預措施越早越好,及時發現有助及早治療。那麼,市民一旦發現聽力異常,可以進行哪些檢查呢?   ?本文導讀:對付聽力下降,幹預措施越早越好,及時發現有助及早治療。
  • 現役飛行員聽力下降會被淘汰嗎?
    很多電測聽勉強通過招飛標準的學生擔心自己在將來飛行訓練或飛行中聽力下降,不滿足相應的標準之後,會不會被停飛。其實,隨著年齡的增大,飛行環境、生活環境的影響,人的聽力一定會進行性下降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聽力下降都可能會被停飛,因為對於現役飛行員的聽力水平的鑑定和招飛體檢的鑑定是完全不一樣的,主要表現在標準不同,程序也不同。
  • 掏耳朵有講究!不要再這樣掏耳朵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掏耳朵也是有講究的,掏不好的話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耳朵到底需不需要掏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王寧宇:「從醫學上來說,正常人是不需要掏耳朵的。之所以要掏耳朵,是想把耳朵裡一個叫耵聹(耳屎)東西掏出來。
  • 為什麼聽力下降後要及時佩戴助聽器,不佩會有什麼害處嗎?
    這些問題大到心肝脾肺腎,小到眉眼鼻口耳,今天我們主要說說當耳朵出現聽力障礙時,不及時驗配助聽器會有什麼害處?先跟大家科普下:正常人的聽力範圍約在16赫一24000赫(次/秒)之間,也就是說我們能分辨出40萬種不同的聲音。一旦患有聽力障礙,可能出現的問題或比想像中的還要嚴重。
  • 世界愛耳日|耳機戴多久會損害聽力?
    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愛耳日(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3400萬是兒童。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9億多人出現殘疾性聽力損失。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經常耳鳴,聽力也大不如從前?有沒有耳機戴一整晚的習慣?是不是把掏耳屎當做特別爽的一件事情?很多生活中細微的小事,可能正在傷害你的聽力。
  • 常戴耳機玩遊戲男子聽力下降 當心噪聲「偷走」聽力
    常戴耳機玩遊戲,大學男生聽力下降  近日,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周建波博士在門診遇到一名21歲的大學男生,自訴無明顯原因出現耳鳴。經檢查,男生的耳道和鼓膜沒有發現異常,測試聽力卻發現雙耳4KHz(千赫茲)的聽力有明顯下降,其餘部分頻率聽力基本正常。  這種情況類似飛行員的聽力損害表現。
  • 地鐵裡聽耳機或傷耳朵,專家細數那些損傷聽力壞習慣
    小紅喜歡戴著耳機反覆認真練習英語聽力,而且喜歡把音量調高,這樣更容易讓自己集中精神。但是,近來她覺得自己的耳朵變得對聲音不那麼敏感了,醫生發現小紅聽力已經有了輕度下降。可引起聽力損失的病因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噪聲,通常是長時間暴露於強噪聲會引起聽力損失,但是短時間極強的噪聲也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害。
  • 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竟然是它
    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竟然是它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2月15日 20:42 A-A+ 11億人正面臨著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而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成為了聽力下降的「第一殺手」。
  • 男子從小聽力下降,左耳反覆流膿?一次手術成功讓他重建聽力
    經過耳鼻喉科專家團隊近2小時的精細操作,在為患者徹底清除膽脂瘤病變的基礎上,為該患者重建了聽力,推進了常德地區耳顯微外科的進一步發展。48歲彭先生從小就被「左耳反覆流膿伴聽力下降」折騰,因為聽力欠佳,嗓門也大,也曾藥物治療,但一直效果不理想,流膿反覆,聽力越來越差。
  • 不到50就聽力下降?小心腫瘤找上你
    上了年紀的人都可能會有聽力減退的問題,不時會耳鳴,但如果不到50歲就出現聽力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腫瘤找上了你。        近日,持續耳鳴10多年的湯阿婆,不僅聽力下降,而且還出現頑固的頭痛、進食後嘔吐等症狀,最終湯阿婆被確診為患有聽神經瘤,最終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用創新術式摘瘤,完好保存面部神經。
  • 耳內耵聹有作用,錯誤處理有這些風險,別再隨便掏耳朵啦
    看似簡單的「掏耳朵」可不簡單,稍有不慎很可能會對聽力造成影響。那麼,我們真的需要每天掏耳朵嗎?又該如何掏耳朵呢?下面就和亮健好藥君一起看看吧。一、什麼是耳屎耳屎其實指耵聹,是在外耳道軟骨部分,耵聹腺分泌的淡黃色分泌物。一般分為乾性耵聹和溼性耵聹,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幹耳和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