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江區建築垃圾處置「1+1+1+N」模式成亮點

2020-12-13 成都頻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0日訊 為堅定踐行「成都健康產業功能區」總體定位,打造「國際健康產業高地,西部創新公園城市」,加快推進「三醫融合,三區聯動,四才聚首」工作及生態本底建設。近年來,溫江區綜合執法局廣泛收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積極摸索、主動作為,推動建築垃圾處置工作初見成效。

高位統籌,精心部署,積極探索綜合治理模式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增大,建築垃圾大量產生,溫江區高度重視,採取多項措施部署、推動建築垃圾處置工作。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專題研究處置措施。成立區砂石行業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區揚塵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共同領導全區建築垃圾處置工作,區砂辦和區揚塵辦各成員單位共同推動具體管理、綜合執法等相關工作。政法委書記和分管副區長先後召開6次專題會議,研究砂石、建築垃圾排放、運輸、消納等問題,同時,採納省市區人大代表建議3條,積極推動建築垃圾處置工作落地落實。

二是深入考察學習,積極借鑑成功經驗。近三年來,先後派出多批學習小組,前往北京、上海、深圳、廈門等城市學習。通過考察北京市的現代化綠色環保資源化處置工廠,上海市的裝修垃圾分揀和資源化利用一體化工廠,廈門市渣土車的信息化控制辦法,深圳市渣土協會全鏈條式處置,為溫江區的建築垃圾處置提供了全新的系統處置思路。

三是內化運用成果,統籌優化處置方案。結合溫江區實際情況,建設了1座綜合性的砂石加工處置項目,處理建設工地開挖產生的砂石渣土;建設了1個綜合大數據平臺,N個部門聯動協作,共同實現全程監管;積極推動建築垃圾資源再生項目建設,處理裝修和拆除類建築垃圾。「1+1+1+N」的綜合治理模式在代表成都市迎接國家住建部專家組檢查時,獲得了高度肯定,成為成都市試點工作中三個突出亮點之一。

因地制宜,合理分類,逐步完善消納處置渠道

為實現建築垃圾100%消納,將建築垃圾分成「三類」進行精細處置。

一是革新資源管理,增加經濟效益。溫江區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下砂石資源豐富,建設工地基坑開挖產生的砂石約佔該區建築垃圾處置量的70%,全部由國有成都宏信投建材有限公司分水嶺砂石消納場處置再利用,該項目佔地面積55.53畝,總投入資金5000萬元,日產5000-8000立方米的砂石。目前已收儲300多萬方砂料,產出砂石120餘萬方,財政增收4億多元。

二是規範調配程序,統籌渣土利用。工地開挖產生的表層土約佔總量的10%,該部分渣土一般用於堆坡造景、建設項目平場回填、北部生態區域樹坑回填等情況。按照業主向屬地鎮街申報,經社區、綜合執法分局(中隊)、鎮街綜合執法協調辦現場勘驗後,鎮街領導籤字批准,報區揚塵辦備案後組織實施消納。

三是創新合作模式,拓寬處置渠道。裝修垃圾、拆除垃圾、道路維修破碎垃圾等約佔溫江區總量的20%,也是帶來揚塵汙染最多的部分。為徹底解決該部分處置問題,溫江區於2017年底啟動了建築垃圾資源再生項目可研論證,目前已經進入實際建設階段。該項目佔地面積約67.25畝,設計日處理能力約850噸,採取政府與社會投資,按BOT模式建設,總投資近1.8億元,擬於2021年4月份投入試運行,屆時將補齊溫江區建築垃圾處置的最後短板。

全面布控,源頭治理,嚴格落實揚塵信息監管

為抓好揚塵汙染源頭治理,成都市溫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利用物聯網,大數據挖掘等技術,率先建立了揚塵治理及建築垃圾大數據監管平臺,全面布控數字監管措施。

一是全面借力新技術,實現感知處置一體化。在建設工地現場,設置揚塵電子圍欄,實時監控PM10情況,一旦指數超標,系統會自動報警,啟動「4小時」處置模式(警示信息會第一時間推送到建設施工單位相關負責人,提醒要按「六不準,六必須」要求管控揚塵;若1個小時後告警沒有解除,警示信息會推送到屬地鎮街網格員,前往督促工地整改;若再1個小時後警告沒有解除,警示信息會自動推送到行業主管部門督促管理;再1個小時後告警沒有解除,警示信息會立刻推送到相應執法負責人,賡即開展立案查處)。平臺上線試運行以來,99%以上的告警,施工方都在第1小時內庚即處置,有效減輕了揚塵汙染。

二是深入挖掘數據源,織密運輸監管一張網。建設工地出入口安裝監控設備,自動識別車輛是否為名錄內車輛。在從事砂石運輸的440餘臺渣土車上安裝AI智能人工識別攝像頭,自動判斷車箱內裝載貨物類別,在裝載砂石時還可以精準分析判斷含砂比例(高於80%的含砂量,就會鎖定該車該趟運輸必須進入國有平臺公司的砂石消納處置場;含砂量在60%-80%的車輛,就會鎖定該趟運輸必須進入砂石消納場的泥夾石處置廠房;低於60%的才被允許進入回填等臨時消納場所處置),從而進行分類處置。通過對車輛GPS數據分析,結合車載攝像頭,電子聯單等技術,有效監管車輛是否按照交管部門批准線路規範運輸,是否有沿途亂傾倒,三超一闖等行為。所有違法違規行為都會自動扣減該車運輸信用分,分值與運輸費用掛鈎,直接觸動每一名駕駛人員的經濟利益,從而規範每一趟運輸行為,改善整體管控效果。

三是科學管理目標,夯實部門履職情況監管。平臺有效的協同了全區各方共計1400餘人共同參與治理,各部門的履職情況自動記錄,與單位績效考核掛鈎,促進了揚塵治理工作落實落地,形成閉環。目前,已採集數據超過100億條,經深度數據挖掘,自動審核車輛38087次,累計排查疑似消納點位263個,上報涉塵涉砂案件177件,有效實現了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監管,規範了建築垃圾處置秩序,促進了溫江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部門聯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涉砂涉惡行為

為嚴厲整治砂石和建築垃圾處置行業亂象,打擊違規違法行為,區掃黑辦會同區揚塵辦、區砂辦堅持以加強砂石資源管理為突破口,牽頭區級有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掃黑除惡,同步啟動通報整改、閉環監管、規範管理等工作機制,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截止目前,取締非法砂場39家,查處涉砂案件14件,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4件,打掉吳某、陳某等12人惡勢力團夥,查處渣土處置中各類違法違規案件1444件,罰款255.45萬元。有力震懾了不法分子,全區私挖盜採、破壞耕地、汙染環境等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下一步,溫江區綜合執法局將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續提高溫江區建築垃圾處置工作水平,不斷為成都市高質量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貢獻城管力量。(陳凡坪)

相關焦點

  • 蘆溪縣投資1.2億元建礦化垃圾治理及生活垃圾處置項目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羅建華報導:推進礦化垃圾治理及生活垃圾處置5月8日,蘆溪縣礦化垃圾處置項目建設新聞發布會在蘆溪縣融媒體中心舉行。 蘆溪縣政府副縣長韓凌飛出席新聞發布會  該項目是由蘆溪縣政府直接投資,採取EPC模式進行公開招投標
  • 台州市首家建築泥漿集中處置基地正式運營
    基地負責人張輝介紹了這套工藝的亮點,一是在泥水分離中,以前一直用的是石灰,但石灰會對分離水的水質有影響,排出的水可能造成二次汙染,他們現在引進了另一種製劑,以求最大限度地達到環保要求。  「排出的水環保等部門會來定期檢測,完全可以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張輝對這種製劑頗有自信。  另一個亮點就是基地本身。
  • 餐廚垃圾處置方式及其碳排放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些年來,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已引起各國關注。加之全球對碳減排的呼籲與行動不斷走上議事日程,這更加限定了對餐廚垃圾的處置今後需走資源化可持續之路...作者綜述了國內外餐廚垃圾處置現狀,分析了5種處置方式的基本原理,通過典型案例分析5種餐廚垃圾處置方式的碳排放量,期待為我國未來餐廚垃圾資源化方向指明道路...
  • 我國建築垃圾產量日趨嚴重但資源化利用率不高 專家建議建築垃圾...
    建築垃圾已成為我國城市單一品種排放數量最大、最集中的固體垃圾。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築垃圾處理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每1萬平方米建築的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建築垃圾500噸至600噸,而拆除1萬平方米舊建築,將產生7000噸至1.2萬噸建築垃圾。我國建築垃圾數量已經佔城市垃圾總量的30%以上。
  • 6.5億人口年產1.1億噸垃圾 「垃圾圍村」待破解
    6.5億人、1.1億噸垃圾 "垃圾圍村"怎麼解?  編導:康敬鋒 陳豔波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在不少的農村地區,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由於沒有像城市一樣的保潔體系,各種生活垃圾是亂堆亂放,生活汙水排放不暢,導致夏天蚊蠅亂飛,冬天垃圾亂堆。長期的環境汙染和公共服務的缺失,使得曾經美麗的鄉村失去了色彩。
  • 汙泥處理處置: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 /生物汙泥密...
    原標題:汙泥處理處置: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 /生物汙泥密閉式堆肥反應器助力中國堆肥行業發展/齊齊哈爾市餐廚、汙泥處置項目 全市第一家「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落戶贊皇/北京沃土:生物汙泥密閉式堆肥反應器助力中國堆肥行業發展/齊齊哈爾市餐廚
  • 「關注」國內最大垃圾填埋場快滿了!當地每天1萬噸垃圾咋辦?
    但新建的垃圾焚燒廠又面臨新困難:垃圾無害化處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源頭垃圾分類,如果不分類或者分類不精細,乾濕垃圾不分開,燃燒不充分,就有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垃圾「一桶扔」現象仍存在今年全國46個重點城市被列為垃圾分類試點城市,西安也是46個試點城市之一。西安提出,2019年要實現城市垃圾分類全覆蓋;9月1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實施,規定西安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類。
  • ...8公斤溼垃圾可以發1度電:溼垃圾純度將直接影響轉換成綠色能源...
    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衛華邊走邊說,「隨著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將在源頭『乾濕分離』,更多溼垃圾會通過專門的收運渠道,被送到我們這裡處置。」作為目前上海最大的單體溼垃圾處理企業,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的有機質固廢處理廠主要是讓溼垃圾在厭氧環境下產生沼氣,然後利用沼氣發電。
  • 僱船往海裡倒垃圾!台州一家建築垃圾處置公司因「任性」被罰5萬!
    經查,該船由台州市黃巖綠色建築垃圾處置有限公司僱傭,在未取得海洋傾倒許可證的情況下,於11月9日和11日先後向海域傾倒廢物約2000噸和700噸。 該行為已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任何單位未經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海域傾倒任何廢棄物。」
  • 8公斤溼垃圾可以發1度電
    黎明廠看到「黎明」  「我們這裡每天一大早,運送溼垃圾的車輛就開始排起了長隊,到了十點左右,溼垃圾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卸料庫裡面,接下去就是開始溼垃圾最後的『旅程』了。」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衛華邊走邊說,「隨著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將在源頭『乾濕分離』,更多溼垃圾會通過專門的收運渠道,被送到我們這裡處置。」
  • 北京副中心奔跑這一年,亮點不斷!1萬多名職工成「新居民」
    2019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機勃發,亮點不斷:首批市級機關單位在副中心掛牌,1萬多名職工成為副中心的「新居民」;跑出一路暢通近八成行政人員「綠色通勤」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東延、兩條地鐵新線開通試運營、自行車通行環境提升、主要進出通道打通堵點……過去一年,市民進出副中心通勤速度更快,選擇更多了。最新統計,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綠色出行佔比78.2%,也就是說,近八成通勤人員選擇市郊鐵路、地鐵、公交或騎行方式出行。
  • 9月1日起 有哪些環保政策要開始實施了?
    【中國環保在線 政策法規】9月1日是莘莘學子開學的日子,是新學期的開始,而對於環保行業來說,9月1日又有很多新的環保政策標準和重大決定開始施行,內蒙古智慧能源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小編整理了一批9月1日起施行的環保政策和標準,其中涉及大氣治理、水處理及固廢處置等領域。
  • 濟南將建設「無廢城市」 破解垃圾圍城山東多地在努力
    「垃圾圍城」在一些地區已成城市之痛。近日,濟南提出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實現市域垃圾全分類、資源全回收、原生垃圾基本零填埋,吹響了破解垃圾圍城的號角。實際上,不只是濟南,山東多地近年來圍繞「無廢城市」這一思路,已經有了諸多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 生態環境部答海報新聞:全國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分別增長1倍和...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劉璐 北京報導  當前,我國仍存在固體廢棄物處置能力不足的短板。生態環境部在提升固廢處置能力方面,目前做了什麼工作,未來有什麼規劃?  邱啟文表示,黨的十八大尤其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加強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能力有了較大提升。
  • 全文|《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發布!明年5月1日起實施
    明年5月1日起實施北極星固廢網訊:北極星固廢網獲悉,《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已由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於2020年10月29日通過,並於2020年11月27日經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批准,現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 錢穎一:從0到1是創新,從1到N也是創新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活動中做了《創新創業,從1到N》的主題演講。 他從美國企業家和投資人Peter Thiel的新書《從0到1》談起,在演講中分享了兩個觀點:一是創業者和創新者的思維模式應該與常人不同,即逆向思維。二是不要忽視從1到N,不要簡單模仿而要在學習中創新,創業者要抓住中國市場的巨大的N,並在1的基礎上創新,釋放N的力量,這是難得的機會。
  • 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打造固廢處置「龍崗標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13日訊(晶報記者 金羽澤)「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城市」並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需要長期探索與實踐
  • 昆明市《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處置規範》發布 將於8月1日施行
    [GB/T 23484-2009,定義2.4]   3.5 汙泥處置   汙泥處理後的消納過程,一般包括土地利用、填埋、建築材料利用等。   註:改寫GB/T 23484-2009,定義2.5。   5.1.2 出廠汙泥含水率應≤80 %,宜通過技術改造或措施,使含水率滿足後續處理處置的需求。   5.1.3 汙泥產生單位應當採取措施,避免生活垃圾、金屬工具製品、柵渣、浮渣和沉砂等異物進入汙泥,出廠汙泥的泥質應符合 GB 24188 的相關要求。
  • 8公斤溼垃圾可發1度電 溼垃圾純度影響能源轉換效率
    8公斤溼垃圾可發1度電 溼垃圾純度影響能源轉換效率 原標題: 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衛華邊走邊說,「隨著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將在源頭『乾濕分離』,更多溼垃圾會通過專門的收運渠道,被送到我們這裡處置。」  作為目前上海最大的單體溼垃圾處理企業,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的有機質固廢處理廠主要是讓溼垃圾在厭氧環境下產生沼氣,然後利用沼氣發電。
  • 類型五:an=ma(n-1)/「ka(n-1)+c」求通項?思路不同一般都不會構建
    即類型三a(n+1)=pan+q(p≠0,1,q≠0)型根據待定係數法將數列{an}構建出現的數列{an+c}形式的等比數列;類型四a(n+1)=pan+rq^n(pqr≠0)型也是根據待定係數法,通過兩次構建將數列{an}構建成數列{bn+c}形式的等比數列,這裡的bn=an/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