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公斤溼垃圾可以發1度電:溼垃圾純度將直接影響轉換成綠色能源...

2021-01-07 新民晚報

垃圾處理,不僅要看技術可實現性,還要講究性價比。特別是在溼垃圾的處理上,主要難點不在技術,而是出路,處理不當更會造成二次汙染。隨著垃圾分類的推進,老百姓將乾濕垃圾分得更清了,溼垃圾的處理手段和方式有望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圖說: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中心。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下同)

黎明廠看到「黎明」

「我們這裡每天一大早,運送溼垃圾的車輛就開始排起了長隊,到了十點左右,溼垃圾基本上都已經進入了卸料庫裡面,接下去就是開始溼垃圾最後的『旅程』了。」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衛華邊走邊說,「隨著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將在源頭『乾濕分離』,更多溼垃圾會通過專門的收運渠道,被送到我們這裡處置。」

作為目前上海最大的單體溼垃圾處理企業,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的有機質固廢處理廠主要是讓溼垃圾在厭氧環境下產生沼氣,然後利用沼氣發電。「在我們的處理過程中,如果有塑料之類的物質,會浮在厭氧罐內部物質的上層,時間一長,形成一層不透氣的膜,下層的沼氣和水都出不來,會導致系統崩潰,因而在我們的處理工藝中,這些塑料製品會纏繞刀頭,並會影響各個環節。」陳衛華說。

許多人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溼垃圾不能連帶可降解塑膠袋一起投放?陳衛華介紹,這主要是因為可降解塑膠袋要降解的時間遠遠超過「預處理+厭氧消化產沼」工藝的時間,因而溼垃圾一定要破袋處理。只有每個環節都確保垃圾正確分類,垃圾進入末端處置環節後,才會更加高效地變為有用的資源。

「垃圾分類之後,特別是溼垃圾的破袋,在我們這裡的效果是實實在在的。」陳衛華指著「垃圾質量提升對比圖」表示,今年以來,溼垃圾中的塑膠袋、一次性餐具、飲料瓶罐數量大幅減少,我們的機器通過率大幅提升,處理能力翻倍,溼垃圾經處理後用於沼氣發電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有機質固廢處理廠採用「預處理+厭氧消化產沼」工藝,沼氣經淨化後送入填埋氣綜合利用工程,與填埋場產生的填埋氣共同發電上網;餐飲垃圾分離油脂通過「酸鹼聯合催化」製成粗脂肪酸甲酯後作為工業原料;厭氧沼液脫水後的沼渣焚燒處理;廢水與廠區其他生產廢水通過專門的工藝處理達到納管標準;臭氣經收集後,採用「化學洗滌+一級植物液+低溫等離子+二級植物液」組合工藝處理達標後排放。目前,有機質固廢處理廠一期日均處置能力為300噸,正在建設的二期工程,每天的處置能力可達700噸,建成後黎明園區溼垃圾處理能力將達1000噸/天。

據陳衛華介紹,有機質固廢處理廠所處的浦東黎明生態產業園區,目前已建成包括黎明焚燒廠、黎明填埋場(已封場)、填埋氣綜合利用工程、有機質固廢處理廠、垃圾滲濾液處理廠五大系統的固廢綜合終端處置中心。園區以幹垃圾焚燒、溼垃圾厭氧產沼、填埋氣與沼氣共發電為核心,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同時,實現園區內物質交換、能量交換及資源共享。

據介紹,截至今年5月,有機質固廢處理廠已累計用溼垃圾產沼1261萬立方米,累計發電約2500萬度,全部供應電網。如按照1噸溼垃圾約產生80立方米的沼氣來計算,每七八公斤溼垃圾就可以發1度電。

圖說:經過處理的納濾出水清澈見底。

參觀者絡繹不絕

現在每天都會有大量市民來到上海黎明資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參觀,當看到垃圾分類產生了巨大的成效之後,許多市民都表示要回去將垃圾分類這個工作繼續做細做好。

「我們小區的垃圾箱房目前上午傍晚各兩個小時開放,方便居民丟垃圾,在這個時間點之外,還設了一個延遲投放點,在物業所在樓的門口。」帶領居民們參觀的北蔡鎮南江苑小區居委會治保會陳主任說,「在垃圾桶旁邊不僅有專業的保潔人員,還有志願者為廣大居民提供服務。現在居民垃圾分類的熱情都非常高,在群眾相互提醒、相互監督下,未發現垃圾隨意丟棄事宜。提升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環保理念的形成,努力倡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共建宜居家園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在問及溼垃圾的破袋以及清運問題時,陳主任表示,雖然破袋讓居民感到了不便,但是大家都能理解,「我們小區現在的垃圾清運是一日兩次,晚上還會將垃圾桶放入垃圾箱房內。目前我們正在改造垃圾箱房。」

正在參觀的一位王阿姨表示,沒想到溼垃圾可以發電,垃圾分類原來這麼有意義,回去之後,不僅自己要垃圾分好類,還要跟鄰居們一起宣傳一下,大家一起努力將垃圾分類做好。

陳衛華表示,通過讓普通市民來參觀,不僅是要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了解垃圾減量化的重要性,「其實我們現在的溼垃圾處理能力相比國外並不低,但是我們的溼垃圾產生量實在太大了,因而造成了處理能力還是跟不上,因而只有從源頭降低溼垃圾的量,才能使得垃圾分類的意義進一步體現出來。」

圖說:黎明有機質固廢處理廠中央控制室。

新技術指日可待

溼垃圾含水量高,易腐並產生惡臭,易汙染其他垃圾,焚燒發電熱值低,還容易產生滲濾液等二次汙染物,是垃圾場鄰避效應的罪魁禍首!但世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溼垃圾中粗蛋白和粗纖維等有機物含量較高,也具有一定的資源利用價值。

據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張士成教授介紹,溼垃圾處理的技術主要有兩種:厭氧消化和好氧堆肥。厭氧消化技術是利用厭氧微生物通過合成代謝將溼垃圾中的有機成分轉化為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氣可以用於燃燒供熱或發電,沼液作為廢水處理後達標排放,而由於沼渣中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可以作為生物肥料。好氧堆肥技術是在高溫、好氧條件下,溼垃圾被好氧微生物高效降解,再將降解後的物質深度處理後製備成土壤肥料。堆肥產品對於改善土壤疏鬆、增加土壤肥力、降低板結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這些技術要真正產生作用,關鍵還在於前端的垃圾分類要做好。

值得注意的是,沼渣可以用於改善土地肥力,但這種較高附加值產品在應用方面仍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如鹽分高、存在風險汙染物(病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因此,如果沼渣或堆肥產品的施用不當會造成二次環境汙染,如何有效、合理地處理及利用生物肥料是溼垃圾資源化利用面臨的一大難題。截至目前,沼渣主要作為肥料或土壤改良劑,然而由於施肥具有季節性特點,需要長期儲存,其中有機物分解排放多種氣體,致使系統能效損失,環境效益降低。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張士成教授團隊目前正在探索溼垃圾處理的新技術,比如可以採用熱化學方法,將溼垃圾轉化製備糖類、有機酸等化學品,也可製備不同功能的活性炭材料。高溫過程可以實現溼垃圾中病原菌、抗生素抗新基因滅活等,降低環境風險。製備的化學品經膜分離等方法提純後可以作為工業原料等利用,活性炭材料可以促進厭氧消化過程中產氣速率,同時也可以去除沼液中N、P、重金屬等物質。活性炭材料還可以吸附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惡臭氣體,實現以廢制廢。這將有助於提升溼垃圾處理的資源回收效率。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方翔

相關焦點

  • 8公斤溼垃圾可發1度電 溼垃圾純度影響能源轉換效率
    8公斤溼垃圾可發1度電 溼垃圾純度影響能源轉換效率 原標題: 園區以幹垃圾焚燒、溼垃圾厭氧產沼、填埋氣與沼氣共發電為核心,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同時,實現園區內物質交換、能量交換及資源共享。  據介紹,截至今年5月,有機質固廢處理廠已累計用溼垃圾產沼1261萬立方米,累計發電約2500萬度,全部供應電網。如按照1噸溼垃圾約產生80立方米的沼氣來計算,每七八公斤溼垃圾就可以發1度電。
  • 垃圾分類新時尚|8公斤溼垃圾可以發1度電:溼垃圾純度將直接影響...
    園區以幹垃圾焚燒、溼垃圾厭氧產沼、填埋氣與沼氣共發電為核心,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同時,實現園區內物質交換、能量交換及資源共享。據介紹,截至今年5月,有機質固廢處理廠已累計用溼垃圾產沼1261萬立方米,累計發電約2500萬度,全部供應電網。如按照1噸溼垃圾約產生80立方米的沼氣來計算,每七八公斤溼垃圾就可以發1度電。圖說:經過處理的納濾出水清澈見底。
  • 8公斤溼垃圾可以發1度電
    園區以幹垃圾焚燒、溼垃圾厭氧產沼、填埋氣與沼氣共發電為核心,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同時,實現園區內物質交換、能量交換及資源共享。  據介紹,截至今年5月,有機質固廢處理廠已累計用溼垃圾產沼1261萬立方米,累計發電約2500萬度,全部供應電網。如按照1噸溼垃圾約產生80立方米的沼氣來計算,每七八公斤溼垃圾就可以發1度電。
  • 溼垃圾投入,有機肥產出,今天上海交大完成首套水熱資源化溼垃圾...
    《文匯報》·文匯APP報導 在沒有臭味的情況下,一小時內就能將溼垃圾處理成優質有機肥據介紹,溼垃圾利用水熱氧化技術處理後,有機物產生的「廢水」含有大量有機質和其他營養物質,是高品質的液肥;固體「廢渣」是腐殖酸原粉,這是淨化生物圈、改善生態環境的寶貴資源,經加工後可用於土壤汙染、大氣汙染和水體汙染等修復,以及沙化地修復,也可以直接用於農業施肥。相比於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溼垃圾厭氧發酵技術,水熱氧化技術高度集成。
  • 長三角近郊探索:溼垃圾養蟲前景如何?
    新華社上海4月14日電(記者杜康、吳寶澍)垃圾分類後,溼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方式成為大家關心的一個問題。上海、浙江等地一些企業用剩菜剩飯、果皮菜葉養蟲,能否兼顧溼垃圾處理和經濟效益?  在滬郊崇明建設村,上海冬臣昆蟲養殖公司租借了村上流轉的20畝土地用來處理鎮上的溼垃圾。餐廚垃圾經粉碎後,摻上麩皮用來飼養黃粉蟲。
  • 垃圾分類新風|溼垃圾能厭氧產沼發電,也能好氧堆肥改善土壤
    垃圾分類新風|溼垃圾能厭氧產沼發電,也能好氧堆肥改善土壤 你知道嗎?根據垃圾組分分析,上海居民家中的溼垃圾,佔到生活垃圾總量的60%左右。
  • 溼垃圾一夜變成有機肥料!長寧這臺機器真「神奇」
    >前不久,小編在虹橋機場新村北門入口處的美天迎賓菜市場看到一臺「神奇機器」,這個機器每天可以「吃掉」250公斤溼垃圾,而且,經過一晚上的發酵還可以產生30斤有機肥料。>據工作人員介紹,只要將菜市場的蔬菜、果皮等溼垃圾和一種由多個菌種組合成的複合菌群投入設備,並依靠菌群自身發酵及輔助加熱,加熱和攪拌讓高溫嗜熱菌保持旺盛的繁殖力,加快分解速度,同時,經過10到11小時的高溫密封發酵,原本的溼垃圾就能徹底生化成有機肥料。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這些焦點你應當知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杜康 楊有宗 周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社會公眾稱為迎來垃圾分類「史上最嚴」。在很多人看來,垃圾分類如何分?如果自己的分類不妥,很可能會被罰款。要求「定時定點」投放,如果錯過時間,又該怎麼辦?
  • 廚餘垃圾粉碎機建議安裝嗎?溼垃圾歸途在哪兒?聽聽專家怎麼說
    國外用廚餘垃圾粉碎機的比較多,一方面是他們廚餘垃圾油少;另一方面,管網要大得多,而且在房屋設計規劃的時候管網就已經配好。生物轉化雖然可以實現資源化利用,但廚餘垃圾的生物處理過程會帶來二次汙染,如臭氣和廢水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處理和控制。
  • 溼紙巾是幹垃圾?乾果殼是溼垃圾?這些垃圾在廣東究竟算啥?
    近段時間,「垃圾分類」成為熱詞。「你是什麼垃圾?」「溼紙巾是幹垃圾?」「乾果殼是溼垃圾?」等,一連串關於垃圾分類投放的問題將上海市民「逼瘋」。但其實,廣東是全國第一個對垃圾分類立法的省份,而且廣州、深圳等地已成為先行推廣城市。此外,記者從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了解到,下一步還將編制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 溼垃圾變廢為寶丨iScience 一周編輯精選
    溼垃圾變廢為寶丨iScience 一周編輯精選 2020-07-02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貓砂屬於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貓砂如何處理你造嗎?
    貓砂屬於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貓砂如何處理你造嗎?時間:2019-07-12 09:20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貓砂屬於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貓砂如何處理你造嗎?
  • 垃圾運輸「神器」,溼垃圾運輸車輛,東風6.5方自裝卸式垃圾車
    隨著環衛作業要求的不斷提升,垃圾收集作業車輛應實際需要進行換裝升級,程力專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對城區溼垃圾收集作業車輛進行全部更新為溼垃圾清運專用車。目前,程力專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引進了一種船型上裝式的溼垃圾清運車,後車廂改進為形如船式的一體式裝載艙,艙體可以實現整體自動化傾倒,解決了長期困擾環衛清運作業車輛跑冒滴漏的頑症。
  • 幹、溼、易腐、廚餘、其他……垃圾分類到底分了幾種
    6月14日,河南商報記者走進居民家中、各個公司,實地探訪垃圾分類的情況,聽聽他們在垃圾分類中都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疑惑1小區垃圾桶都沒分類,家中分有啥用?疑惑2垃圾分類叫法太多,傻傻分不清楚?廚餘垃圾、溼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幹垃圾……隨著垃圾分類宣傳不斷深入,會有很多市民對垃圾的叫法「傻傻分不清楚」。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上交大「水熱魔法師」日吞一百噸溼垃圾
    本文圖均為 上海交通大學視頻截圖不到1小時,「水熱魔法師」就吞進去的溼垃圾,變成了優質農業肥。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金放鳴團隊的「溼垃圾水熱氧化技術」邁出了工業化試車的歷史性一步——第一臺連續式水熱資源化溼垃圾技術裝置投料運行測試成功。
  • 上交大研發「水熱魔法師」日吞百噸溼垃圾:商業化前景和挑戰
    「水熱魔法師」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的高東鎮,總經理何潤田博士介紹道,該公司的水熱資源化溼垃圾處理裝置採用「水熱氧化」技術,即在高溫高壓的水熱反應器中,將溼垃圾進行兩部分反應。首先通過氧化分解,將垃圾分解為對土地無害、易於生物吸收的小分子;其次,小分子會聚合成為大分子腐植酸,這兩部分的操作將集成在一個反應器中進行。
  • 正解:小龍蝦全身是溼垃圾
    整隻小龍蝦是溼垃圾,去黃龍蝦頭就是幹垃圾?龍蝦肉、龍蝦黃是溼垃圾,龍蝦殼又是幹垃圾?來源不明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是錯誤的。  網絡圖6月14日下午,針對刷屏的「小龍蝦身後事分類圖」,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垃圾去哪兒了」回應稱,扔個小龍蝦並沒有那麼複雜,因為小龍蝦、龍蝦殼、龍蝦頭、龍蝦黃、龍蝦肉全部屬於溼垃圾。
  • 垃圾發電 變廢為寶 紅安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滿負荷運轉
    紅安網消息自6月份以來,紅安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一直滿負荷運轉,成千上萬噸垃圾在這裡轉化為清潔的電力能源。走進紅安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現代化的建築和精心布局的綠化設施,青山環繞,鳥語花香。
  • 2020年商用溼垃圾處理設備行業發展淺析及設備介紹|垃圾減量|生態保護|垃圾處理
    餐廚垃圾處理行業也在2015年迎來了市場的集中爆發期,經過2018年火爆發展,預計到2020年,將迎來又一輪的發展機遇。餐廚垃圾是餐飲溼垃圾和廚餘垃圾的總稱。由於水分含量高,不適合直接焚燒水分含量高的廚房垃圾。 高將增加焚化燃料的消耗並增加處理成本; 高水分會導致焚化爐內的不完全燃燒並促進二惡英的形成; 因此,廚房垃圾不適用於焚化過程。  在資源處理技術中,好氧堆肥是利用微生物降解廚餘中有機物的過程,包括好氧生物處理和堆肥處理。 餐廚垃圾富含有機質,水質適中,營養成分均勻,非常適合微生物生長。
  • 總結|生活垃圾分類背後的10個科學原理
    以上海為例,2400萬人口每人每天丟棄的1.2公斤生活垃圾,最終造成了佔地達28.9平方公裡的老港垃圾填埋場(與澳門市面積不相上下),和很多髒亂差的垃圾箱、汙水橫流的垃圾中轉壓縮站、廢品回收站,以及由此造成的大量水體、大氣、土壤的汙染、破壞,還有難以解決的垃圾處理設施鄰避效應問題,成為上海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個大難題。垃圾分類如何破解公有地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