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Env Microbio:乳汁中的真菌與酵母對嬰兒是否有益處?

2021-01-11 生物谷

2019年3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調查人員現已表明,母乳微生物組含有真菌。多項先前的研究發現母乳中存在細菌。某些真菌和細菌已被證明是嬰兒健康的重要益生菌。該研究發表在美國微生物學會《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雜誌上。


「我們的研究表明,健康母親在母乳中存在酵母和其他真菌,支持母乳是成長中嬰兒的重要微生物來源的假設,」首席研究員Maria Carmen Collado博士說道。


研究人員在早期研究中確定了西班牙母親在母乳中存在酵母和其他真菌後,從其他地理位置(包括芬蘭,中國和南非)的母親那裡採集了母乳,以確定這一發現是否與歐洲南部不同的天氣,飲食和生活方式有關。


研究人員寫道:「我們的數據證實,母乳中存在的真菌存在於各大洲,並支持母乳對初始種植真菌物種對嬰兒腸道的潛在作用。」


Malassezia和Davidiella屬在不同的國家中最為普遍。這兩個,以及Sistotrema和Penicillium,都出現在每個國家的母乳中。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超過70%的西班牙和南非樣本具有可檢測水平的真菌DNA,而只有45%的中國樣本和35%的芬蘭樣本都是如此。儘管這四個國家的mycobiomes有相似之處,「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了環境因素,特別是地理位置對構成母乳真菌的酵母和真菌種類的潛在影響,」Collado博士說。


研究人員還將陰道分娩母親的母乳真菌與剖宮產分娩的母親進行了比較。特定真菌,例如隱球菌屬的真菌,在陰道分娩的母親的樣品中更為普遍,但是遞送方式在真菌多樣性或豐富度方面沒有差異。


調查人員沒有確定母乳中mycobiome的來源,但在皮脂腺周圍發現了馬拉色菌,這些腺體分泌油脂來潤滑頭髮和皮膚。已經在陰道中發現了Davidiella。同樣存在於母乳中的酵母菌屬於腸道中最豐富的真菌。


研究人員寫道,母乳中存活的真菌細胞表明,母乳可能會影響嬰兒的真菌生長。 「然而,對嬰兒中mycobiota的發展知之甚少。目前,一些酵母物種被用作促進嬰兒健康的潛在益生菌,」Collado博士說。 「最常見的是布拉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我們的研究發現了更多可能對人類健康帶來益處的真菌物種,以及從母乳中分離出適當菌株的可能性。現在應該詳細研究這些潛在的益處。」(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Breast milk microbiome contains yeast and fungi: Do these benefit the infant?


原始出處:

Alba Boix-Amorós, Fernando Puente-Sánchez, Elloise du Toit, Kaisa M. Linderborg, Yumei Zhang, Baoru Yang, Seppo Salminen, Erika Isolauri, Javier Tamames, Alex Mira, Maria Carmen Collado.

Mycobiome profiles in breast milk from healthy women depend on mode of delivery,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bacteria.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 2019; DOI: 10.1128/AEM.02994-18


相關焦點

  • App and Env Microbio.:女性乳房中竟然存在微生物!
    一般認為,乳腺癌的發病因素中僅有5-10%取決於遺傳因素,這就意味著一個人是否患乳腺癌絕大部分受到其它因素(例如年齡,其中,種族以及癌症病史等等)的影響。最近,研究者們試圖找到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他們認為乳汁中含有的微生物能夠保護母親免受癌症發病的影響,但此前一直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乳房組織中確實有微生物的存在。兩年前,更有科學家們表示乳腺中不存在任何的微生物。不過,2014年一篇文章橫空出世,向這一說法發出挑戰。
  • Front Bioeng Biotechnol:「生物發酵」提高維生素與阿爾茲...
    目前,通過化學合成的手段生產麥角硫氨酸既複雜又昂貴。然而,通過對麵包酵母進行工程設計和優化,來自諾和諾德生物可持續性中心的科學家首次開發了在酵母中製造麥角硫氨酸的潛力。 在《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的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小規模發酵實驗中能夠完成0.6克的麥角硫因/1L酵母的產量。
  • 中歐酵母β葡聚糖規定之比較
    β葡聚糖是在微生物、蘑菇和植物中廣泛存在的一種多糖,它是組成高等植物、酵母菌和真菌細胞壁的結構大分子之一。酵母β-葡聚糖是用獨特的工藝開發的一種新的產品,其來源於新鮮的食品啤酒酵母。它是一種多糖,主要化學結構β-1,3 葡聚糖和β-1,6葡聚糖,其中前者具有抗腫瘤性質,而且能夠極大地提高人體自然免疫力。
  • 酵母β-葡聚糖"後抗生素時代"的免疫衛士
    酵母β-葡聚糖是一個天然的食品原料,在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10第9號公告中,批准了酵母葡聚糖作為新資源食品。2012年衛生部第6號公告已將酵母β-葡聚糖使用範圍擴大至較大嬰兒配方乳粉。2016年,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就酵母β-葡聚糖作為營養強化劑擴大使用範圍開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科學家建立高效...
    5月16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人口健康領域)宋海雲研究組與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組合作的研究論文Nanodiamonds Mediate Oral Delivery of Proteins for Stem Cell Activation and Intestinal Remodeling in Drosophila 在線發表於ACS app
  • 製作麵包 馴化酵母 研究揭示人類對真菌進化有重要影響
    研究揭示人類對真菌進化有重要影響手工麵包酵母與水果和其他天然來源的菌株有遺傳聯繫圖片來源:Getty本報訊酵母通常不被認為是一種能馴化的生物。說到馴化的動物,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狗、貓和牛,但人類在真菌的進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Chicken first ?or egg first?
    My guess for the ancient chicken and egg problem                        By: Alice Ouyang ​    Everyone has heard of this ancient paradox.
  • 初識科學-真菌(Fungus)
    真菌不同於動物,植物和細菌,自稱一界。主要有酵母菌,黴菌,塊菌(蘑菇)和其它菌。目前發現的真菌有超過10萬種。 真菌的尺寸:真菌的大小變化非常大,從幾微米到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體都有。真菌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菌類。單細胞真菌較小,如酵母菌,其大小約為2-13微米。 真菌的組成結構:真菌屬於真核生物,具有複雜的細胞結構,如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以及細胞器(如,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等)。 真菌沒有和植物一樣的葉綠體。所以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自己需要的營養物質。真菌只能通過降解周圍的物質來獲取營養物質。
  • 研究發現酵母β-葡聚糖在肝癌中的抗癌作用新機制
    3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營養代謝與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尹慧勇研究組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表明,增溶改性後的酵母β-葡聚糖(Water-soluble yeast β-D-glucan,WSG)是一種新型的自噬抑制劑,作為單一藥物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展示出一定的應用潛力。肝細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其死亡率居第四位。臨床上用於肝癌治療的藥物有不少,但耐藥性成為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 酵母到底是什麼?經常吃酵母發酵的饅頭對身體有影響嗎?
    一說起「酵母」來,大夥似乎都能耳熟能詳般了解它就是一種的食品用料,但是事實上,你又真的能確定你有足夠了解它了嗎?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從咱們生活中的美食被越來越多的「添加劑」字樣充斥後,就連閱歷豐富的老爸,也經常會來問我:「酵母是不是添加劑?咱們平時經常吃酵母發酵的饅頭包子,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呢」?
  • 已知擔子菌酵母物種數量獲大幅度增加
    ) 和鏽菌亞門(Pucciniomycotina)內都有分布。這些單細胞真菌不僅在真菌演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系統地位,而且在工農業生產、生物製藥、環境保護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價值。在最新版本的酵母分類學專著「The Yeasts A Taxonomic Study」中共收錄了約500餘種擔子菌酵母。但研究顯示約有90%的未知類群還有待被發現。
  • 真菌在我們最喜歡的食物的製作中起著重要作用
    從蘑菇,奶酪和麵包到啤酒,葡萄酒和清酒,無論我們是否知道,真菌在我們食用的食物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生物及其產品可以是富含蛋白質的絕佳食物來源。大多數人已經對帶有子實體的蘑菇種類(如香菇,松露和羊肚菌)熟悉。
  • 微生物所在土傳病原真菌染色質重塑抵禦寄主ROS脅迫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郭惠珊在PLOS PATHOGENS 在線發表了題為Verticillium dahliae chromatin remodelingfacilitates the DNA damage repair in response to plant ROS stress 的研究論文,發現了土傳病原真菌通過染色質重塑應對寄主活性氧物質(ROS)的脅迫,修復ROS造成的真菌DNA
  • 酵母吃多了,是否有危害?你的理解真的對嗎?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酵母吃多了是否對身體真的有危害?酵母吃多了?這到底是什麼個情況?如果是每天吃用酵母所做的麵食,這種情況之下不能算作酵母吃多了。如果真的是製作麵食的時候酵母放多了,食物成熟了以後會有非常濃的酵母味,這樣也沒有什麼關係,食物稍微的放涼,酵母的味道自然就會散掉了。
  • Neuro-Oncology & Cancer Letters :兒童致命性腦癌...
    DIPG是一類腦幹癌症類型,每年有3000名兒童受該疾病的影響。目前針對癌症的治療手段,例如手術、化療以及放療等等對於患病兒童的治療效果均不理想。對於AT/RT來說,常見的病例均為剛出生的嬰兒,診斷效果較差,而且確診之後僅6到11個月的壽命。
  • Nat Machine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助力生物醫學成像
    光聲學在某些方面與超聲成像相似。在後者中,探頭將超聲波發送到體內,並被組織反射。探頭中的傳感器檢測返回的聲波,隨後生成人體內部的圖像。在光聲成像中,取而代之的是將非常短的雷射脈衝發送到組織中,然後被吸收並轉換成超聲波。最終,超聲波被檢測並轉換為圖像。
  • 母乳可以幫助嬰兒分清白天黑夜
    早晨為嬰兒提供活力的母乳,和晚上安撫嬰兒進入睡眠的母乳,含有一些明顯不同的成分。研究人員認為母乳在營養上的這些差異,能幫助嬰兒調整逐漸成型的生物鐘,形成辨別白天和黑夜的內在機制。 如果嬰兒不是直接由母親哺乳,而是預先從母親體內擠出並儲存好,再定時餵給嬰兒,這會發生什麼呢?
  • 摘要:   應吧友所託,在這裡寫一篇關於bungee群組伺服器的...
    什麼是bungeecord     你可以理解它是一個功能類似交換機的軟體,MC伺服器是連接在交換機上的電腦,不理解什麼是交換機的話。    你也可以理解我:玩家可以經過它的作用,可以進去到多臺MC伺服器,,如果你有更好的理解,請以你的理解為主。我這裡主要是為了形象的描述什麼是bungeecord。
  • 細菌、真菌、黴菌、放線菌的區別
    每次在培訓新人時,很多人都會把細菌、放線菌、真菌和黴菌混為一談。這些都屬於眾多微生物中的常見門類。